APP下载

菩提树放松训练在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

2022-04-08吴燕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菩提树躯体综合征

李 莉 刘 静 吴燕玲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337000

脑震荡综合征是脑外伤患者治疗后持续存在的精神性症状和自主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易激惹、缺乏自信、呕吐、情绪不稳定等,部分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功能,还可降低其社会功能,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方法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但针对疾病病理学机制实施个性化康复治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2]。菩提树放松训练通过借助仪器进行训练和学习,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可建立操作性条件化反射,进而改变患者功能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菩提树放松训练在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78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菩提树放松训练护理组(研究组)和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组(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4.62±4.3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重物击打8例,高空坠落8例,摔倒12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4.81±4.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3例,重物击打7例,高空坠落10例,摔倒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神经外科学》[3]中脑震荡后综合征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肺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合并躯体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研究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发病机制、危害性、临床治疗原则、预期效果等,并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开设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同时予以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锻炼指导,连续干预3个月。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菩提树放松训练:具体操作如下:(1)训练前向患者讲解菩提树放松训练原理: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调节生理状态,调节患者心率变异性(HRV),HRV越平衡,树木生长的越好、越快;原本枯萎的菩提树枝叶逐渐长出,最后长为茂盛的大树,且周围还会出现彩虹。(2)引导患者坐在音乐沙发椅上,调节腿部角度为90°~170°,靠背角度为100°~170°,连接指脉式压力指数、脉搏指数,HRV生理指标采集监控器,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训练,时间分别为5min、7min、10min。(3)指导患者行肌肉放松、呼吸调节、自主放松、冥想放松、意象放松等放松方法最大限度放松自己,告知患者稳定情绪,才能雨过天晴,让菩提树开枝散叶,枯木逢春,完成训练,1次/d,连续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干预结束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治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7分,或HAMA减分率≥75%;显效:HAMA减分率为50%~74%;有效:HAMA减分率为25%~49%;无效:未达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躯体症状、焦虑状况:干预前、干预结束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评估患者躯体症状,量表包括强迫症状、恐怖、躯体化、敌对等9个维度,共9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值高则躯体症状严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5]评估患者焦虑状况,量表包括1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值高提示焦虑状况严重。(3)社会功能:干预前、干预结束后,采用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6]评估患者社会功能,量表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5分提示社会功能正常,分值越低提示社会功能越好。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06<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躯体症状、焦虑状况 干预后,两组SCL-90、HAMA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躯体症状、焦虑状况对比分)

2.3 社会功能 干预后,两组FAQ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社会功能对比分)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阐明脑震荡后综合征发病机制,脑震荡后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加之患者因对疾病不了解,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还可能因外在因素导致躯体症状加重,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下降,降低其日常生活质量,故而应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躯体症状[7]。

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进行干预,虽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但无法客观反映患者机体变化情况,患者无法掌握自身状况变化情况,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低,进而降低治疗效果[8]。菩提树放松训练是一种新的生物反馈软件系统,在一些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反复检查却查无实据的“功能性”躯体障碍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SCL-90、HAMA、FAQ评分更低,由此可见,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采用菩提树放松训练可提升临床干预效果,减轻患者躯体症状,缓解焦虑状况,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在于,菩提树放松训练通过借助先进生物反馈仪处理心理生理有关的生物学信息,以声和光形式反馈给受试者,使受试者在“照镜子”的过程中,“听到”或“看到”自身生理活动的改变,使其认识到内脏相关机能,并学会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且菩提树放松训练可影响受试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生理机能,缓解患者躯体症状;且通过人机互动进行生理反馈,可了解患者即时生理状态,并指导患者进行冥想、呼吸调节、自主放松等放松方式调节生理状态,可有效缓解其紧张、焦虑等状况。此外,菩提树放松训练可将无法感知的生理活动(如心率)转化为可被体验和认识的信号,指导患者反复的训练,利于其控制自身生理活动,可有效对抗应激刺激引起的心理变化,进而改善患者躯体症状,且通过反复练习可提升干预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采用菩提树放松训练可提升临床干预效果,减轻患者躯体症状,缓解焦虑状况,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菩提树躯体综合征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
菩 提
菩提树下
考前综合征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开学综合征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