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及教学策略

2022-04-08李晓敏黄惠清陈小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条目关怀维度

李晓敏,黄惠清,潘 燕,陈小静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至少8个月的临床实习。研究表明,临床实习是培养实干型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1]。因此,加强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临床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带教教师对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以期对学校教学和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20所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纳入标准:(1)曾带教过我校2018级护理、助产专业实习生,且带教时间≥2周;(2)愿意参与本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最终对884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了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小组自行设计,包括调查医院的名称、性质、级别,带教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岗位、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所在科室等内容。(2)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2]。研究小组依据中职护生的能力水平,在系统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5位临床护理专家和5位中职护理教育专家的意见修订而成。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37个条目,分别是临床护理、沟通协调、健康教育、应急配合、人文关怀、临床教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为非常好,2分为好,3分为一般,4分为不好,5分为非常不好,条目反向计分,总分37~185分,得分越高说明临床实践能力越强。同时,计算得分率(得分率=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分×100%),得分率<60%说明能力较差,得分率在60%~<75%说明能力中等,得分率≥75%说明能力较强[3]。量表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850~1.000,总内容效度为0.895。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700以上,折半信度为0.840,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微信发送问卷二维码给各调查医院护理部负责人,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问卷填写方法及需要的时间,由护理部负责人转发给符合条件的临床带教教师。为避免重复填写和保证填写的有效性,后台设置每个ID只能填写和提交1份问卷,若填写不完整则无法提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一般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了广东省20所接收我校中职护理、助产专业实习生的医院,共884名临床带教教师参与了调查。来自三级甲等医院471人(53.3%),三级乙等医院113人(12.8%),三级丙等医院19人(2.1%),二级甲等医院254人(28.7%),二级乙等医院14人(1.6%),其他等级医院13人(1.5%)。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

临床带教教师填写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完成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统计结果显示,条目总均分为(3.62±0.64)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人文关怀(3.96±0.67)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应急配合(3.26±0.69)分。所有维度得分率均在60%以上,中职护生的临床护理、沟通协调、健康教育和应急配合能力中等,人文关怀和临床教学能力较强(见表2)。实习护生在“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做到主动发现患者需求,并与其进行详细的交谈”“能恰当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和处置的原因”“能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对急救仪器操作熟练”“能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几个条目得分较低(见表3)。

表2 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s,分)

表2 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s,分)

维度 条目均分 得分率(%) 排序临床护理沟通协调健康教育应急配合人文关怀临床教学总分维度得分31.06±5.53 22.14±3.90 17.57±3.35 16.30±3.45 31.70±5.32 15.11±2.79 133.88±24.34理论最高分45 30 25 25 40 20 185 3.45±0.61 3.69±0.65 3.51±0.67 3.26±0.69 3.96±0.67 3.78±0.70 3.62±0.64 69.0 73.8 70.3 65.0 79.3 75.6 5 3 4 6 1 2 72.4

表3 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

3 讨论

3.1 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得分率为72.4%),在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人文关怀维度,为(3.96±0.67)分,得分率为79.3%。本研究中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指护士在工作中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患者的生命与健康、需求与权利、人格与尊严,给予其关爱和照护[4]。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能察觉到临床带教教师、护士长以及其他护士等对患者、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行为,潜移默化中影响自身的人文关怀态度和能力[5]。此外,我校在中职生德育培养中探索出“十礼百行”教育模式,把“礼”作为基本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文化活动、社区和家庭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做到学礼、懂礼、行礼,大大提高了人文关怀能力[6]。

3.2 对学校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各维度的分析发现,中职护生应急配合能力最薄弱,其中得分最低的条目是“能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对急救仪器操作熟练”。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中职护生年纪相对较小,应急配合能力较差;加之学校急救仪器和急救药品教学多为理论讲解,并且是单个知识点的讲解,急救仪器操作较少,护生在实习期间接触也较少,因此无法熟练操作。提示学校可考虑结合临床急救案例综合讲授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并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必要时可聘请临床专家讲授此部分知识。

对其他维度得分最低的条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护生在“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做到主动发现患者需求,并与其进行详细的交谈”“能恰当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和处置的原因”“能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表现较差。说明目前中职护生专科理论知识相对不足,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面对患者时不知应该观察什么、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不会解释病情和处置的原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目前护理专业普遍采用“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实习”的教学模式,虽然系统地讲授了理论知识,但容易造成知识体系断裂,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不到位,护生不能有效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且中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临床实习时不能重新建立理论知识体系。因此,建议让中职护生早期接触临床,可在假期或周末参与临床查房,进入病房实习,有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7]。此外,在护理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多跟带教教师去查房,参与各种形式的护理查房,掌握总体观察、重点观察和随机观察等方法,在观察中多思考,并养成观察后及时记录的习惯[8]。

综上所述,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者和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其需求,采取合适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条目关怀维度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生三维度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