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22(三)坚持“四治融合”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2022-04-08王成国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法治基层群众

王成国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

(责任编辑 吕红娟)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充分肯定了我们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把保持社会平安稳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通过“四治融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实现保平安向创平安、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一时一域平安向全程全域平安的根本性转变。

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社会治理才有方向、有章法、有力量。在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党的领导是贯穿始终的政治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社会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核心是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既体现在各级党委对社会治理的宏观决策和微观推动上,也体现在党的基层组织在其中发挥的引领带动和调节平衡作用。党委所发挥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障作用,是社会、市场等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必须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横向构筑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条,切实增强社会治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社会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之治”的核心密码。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协调动员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实现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各方参与治理的制度保障,积极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共同建设平安中国。

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能够兼顾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最能够有效动员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开放融合的现代思维,充分运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善于在不同意见中求同、在不同利益诉求中权衡,凝聚社会治理的最大共识,形成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独特优势,以基层党建为纽带,推动党政部门、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行业、社会团体党建的互联互动,推动党组织拓展到每个平安建设工作单元,以党建引领各方面参与,以党建覆盖推动措施落地,形成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充分发挥自治在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形式,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能够有效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在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加强群众自治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群众自治就是让群众参与到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中来,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案,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必须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主抓手,充分尊重群众自治、充分发动群众自治,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努力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良性循环。

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搭建便捷议事平台,完善民主协商、民意收集、举报奖励等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用,让群众全过程、全方位主动有序参与治理。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参与平安建设,加大各类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规范管理力度,广泛发动律师、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广纳民智、广聚民力、群防群治,努力追求“无诉自办”的最高境界。

只有让群众共享治理成果,才能更好驱动群众更加热情主动地参与到基层治理中。要始终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把安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真实的接触、真正的了解、真挚的情怀”密切群众关系、了解群众心声,更多地破民案、办民事、解民忧、帮民忙、惠民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吹哨、机关报到,群众吹哨、干部报到”工作机制,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办好,切实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由衷感到意见得到充分尊重、权益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群众口碑是评判社会治理成效、平安建设成效的标尺。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严格落实好社会公示、公众听证等制度,及时公布政府治理政策举措,常态通报治理成效,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健全社会治理绩效考评机制,通过信息化、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客观测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大群众意见在考评中的权重,真正把“评判器”交到群众手中,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自觉。

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治理中的保障作用

法治作为规则之治,注重运用既定规则和制度规范社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在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强化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是始终贯穿其中的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需要有一定的规则来规范,但限制太多、一潭死水不行,没有规范、波涛汹涌也不行。依法治理才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法治所具有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能够有效疏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公平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用法治去引导规范社会力量依法有序理性参与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凸显制度优势、发挥治理效能、实现社会善治,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法治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拥有独特地位、权威和影响,得到社会各方广泛认同和普遍遵从。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让参与治理的行为和活动具有稳定预期。要依法处理好维稳与维权、打击与保护、从严与从宽、公正与效率、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多做修补社会关系的工作,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和谐。

稳定公开的法律法规可以保障治理行为有章可循、规范运行。要善于发现治理过程中的政策性、法律性问题,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要及时总结各地的创新实践,提炼卓有成效的治理举措、机制、制度,并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持续加强社会治理提供法律支撑。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善于以典型个案为突破口,通过以案说法为有关行业和群体立明规则,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有温度的执法才最得人心。在执法司法中要做到情理法相统一,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柔性手段疏导情绪、以思想工作增进信任,最大限度争取理解和支持,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灵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厚植法治文化,培养群众自觉接受规则约束和维护秩序的意识,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充分发挥德治在治理中的教化作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增强他们参与治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中,注重发挥德治的教化作用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比外界的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更需要人的自律意识和自觉担当,需要有内心驱动力。德治是依据非正式制度的治理方式,注重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这种精神与文化层面的力量,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能够在无形中影响有形的现实,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从根本上教化人心,深刻影响和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动逻辑,增强人们参与治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因此,要加强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教育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高效能社会治理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百年奋斗构筑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具有跨越时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要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发扬精神感召力,汇聚社会正能量,鼓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实现社会各方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磅礴合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为当下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和有益启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中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行。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共同体思想,增强社会各方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治理实践。

道德先进模范能够把抽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对社会有直观、深刻的教育和示范作用。要加强道德先进模范的选树宣传力度,在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中树立更多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的平凡英雄,大力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加强英雄模范的权益保障,切实以榜样力量引领带动社会各方主动有为、奉献社会,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五、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充分发挥智治在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万物数化”的时代,数字化技术正在打破社会治理的传统模式和思维方式,引领治理理念、工具、手段等全方位变革。谁能够率先形成与数字化时代相适应的治理方式,谁就能够牢牢掌握主动权。在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强化智慧治理是始终贯穿其中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数字化改革具有极强的引领性、整体性和撬动性,是引领治理模式变革的关键变量。数字技术能够跨越时空打破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壁垒隔阂,推动纵向各层级、横向各领域的一体化,将分散的资源要素充分整合,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治理联动,实现治理效能的倍增。因此,要主动适应全新的数字文明时代,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打牢夯实支撑治理高效运转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底座,善于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整合社会力量,不断让治理更加聪明、更加智慧、更加精细,最终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

“感知”只是对数字的物理整合、简单堆砌,而“认知”是在物理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反应”,揭示了数字背后的含义和规律,为预测预警预防提供有效支撑。共享融合是“认知”的前提,要下大力气打破数据壁垒、消除数字鸿沟,拓宽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主体之间共享渠道,推动平台贯通、应用贯通、体制机制贯通,加强数据交叉认证和关联分析,守牢数据安全底线,形成全社会共享“数字红利”的良好氛围。

数字化是社会治理的手段之一,根本目的是实现治理能力的倍增,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无法替代所有治理手段。必须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对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最大限度汇聚高新技术企业、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等智慧和力量,打造多元合作共治的“数字治理”格局。

猜你喜欢

法治基层群众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基层巡览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