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08彭亮
彭亮
摘 要: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公共关系学”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是推进“公共关系学”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内在需要。要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内容,并将“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且更加注重对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的考核。同时,在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主”与“辅”、“显性”与“隐性”、“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课程思政 主要做法 协同效应
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中明确提出,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强调要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等影响公众,进而使社会组织获得更好发展的交叉性学科。该学科课程在课程理念、特征和内容等方面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教学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可以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时事与政策教育等诸多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现“公共关系学”课程立德树人任务的必要手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课程教学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高校专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也是专任教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场域。相对中小学课堂而言,高校课堂更具互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同觀点的表达、不同思想的交锋表现得更为激烈,因此更加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和作用。“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性地位,必须注重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政治立场问题。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公共关系学”课程立德树人、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
(二)促使“公共关系学”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基本途径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首要任务。然而,如果仅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力量必定是单薄的,唯有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发挥包括专业课教师等在内的全员育人才能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为包括“公共关系学”课程在内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指明了基本路径。
(三)提升“公共关系学”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内在需要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进行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具有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等基本特征[2],面向公众、塑造与公众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特征和目标。公共性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和重要价值内涵,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企业在内的社会组织必须以公共之精神主动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才能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公共关系。因此,要真正学好、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就必须深刻领悟“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公共性这一价值精髓。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内容,是支撑“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公共性价值,拓宽“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内涵,深化和提升“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内在需要。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设计和做法
(一)改革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树立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理念
在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容易陷入“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现象明显,这首先表现在教育理念上未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之间的辩证关系。[3]做好课堂教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础性环节,而优质的课堂教学必然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专业课课堂教学,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专业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和作用,是上好一门课、打造一门“金课”的前提性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专业课堂教学的“德育”维度,同时以知识传授滋养和丰富“才能”维度,如此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树立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理念,要转变以往的注重公共关系学专业素养的教学目标,而必须代之以按照课程思政相关要求,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教学目标重塑和调整为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与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并重,突出在专业课育人中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二)改革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是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设计。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时事与政策教育等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入“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素材之中。一是在“公共关系学的概念、特征、原则”等课程基础章节,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两山论”、中国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内容;二是在“公共关系要素”章节中,比如在“公众”的讲授时,有机融入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融入《共产党宣言》中“为多数人谋利益”的重要思想等;三是在“公共关系工作程序”章节,主要根据“市场调查报告的编制”“公共关系策划”教学内容,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内容;四是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章节,主要结合“展览会”“赞助活动”“庆典活动”教学内容,融入社会责任感教育、党史(庆典)教育等;五是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章节,融入课程思政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调控等相关内容;六是在“个人形象礼仪”“社交礼仪”“座次礼仪”“语言沟通礼仪”章节,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内容。0D72FCF5-7B3B-44E5-8CF5-E815502639F1
(三)改革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
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教学改革,涉及“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理念和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方面面。“公共关系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要积极把握“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机遇,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综合性教学改革,改善和提升“公共关系学”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实效性。要改革以往的过多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将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不同章节的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方法改革,将公共关系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策划案、展览会模拟、课堂展示等内容结合课程讲授法进行穿插设计,同时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和元素,将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公共关系学”课程实施综合性改革的整体性效果,促使“公共关系学”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对专业课程所蕴含思想价值的考核
课程考核是专业课程教学的指挥棒,指引着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态度与行为。一直以来,专业课课程考核往往注重对专业知识维度的考核,却忽视对思想政治维度或思想价值维度的考察。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必然要在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上有所体现。为此,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时表现,注重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际表现,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对专业知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获得感的考察。另一方面,在课程考核设计中要更加注重将公共关系学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容融合起来,在考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的考核。比如,在公共关系危机应对中,可以同时突出对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维度的考察,在对形象礼仪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考察时,可以同时突出思想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相关维度的考核等。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与“辅”之间的关系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以往思政课程“单打独斗”尴尬困境的终结,开启了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新征程。然而,尽管《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指出“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需注意的是在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喧宾夺主”。处理好“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主”与“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是主渠道作用,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的是辅助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是“主”與“辅”的关系,二者不可颠倒。另一方面,在对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专业知识传授应居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而融入的思政内容、思政元素则应处于课程教学内容的从属地位,要正确处理好“主”与“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要处理好“显性”与“隐性”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大大方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理直气壮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广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特征,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加倾向于“隐性”。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取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4],是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显著特点。在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挖掘“公共关系学”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又要谨防将“公共关系学”课程上成思政课;既要注意“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的明确“点题”,又要注重润物细无声般的涵养和教化。
(三)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予以关注和努力钻研的新方向。“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明确要求,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局内人”。在推进“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切实将高校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动能由外部推动转变为内生需要。对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是契合课程思政的潮流或热点,更为重要的是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课程思政建设新指向的过程中,要将课程思政内化为专业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强化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拓展和深化专业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支撑。强化“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重视课程过程建设,更要突出课程建设的成效,不能为了契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指向而走形式、搞“假把式”,而是要“动真格”“见真效”。要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实现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 李红,刘学俊.公共关系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4-5.
[3]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 佘双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J].红旗文稿,2019(15):24-25.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金课场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师生话语权研究” (20GQN34),湛江科技学院2020年校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金课建设理念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ZLGC202043)。0D72FCF5-7B3B-44E5-8CF5-E815502639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