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分析

2022-04-07余红英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旧州屯堡代表性

余红英

(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国内对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即选取某一区域的人文资源的某一类型进行研究。另一种是从宏观角度探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路径。从微观角度如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地方美食等角度进行评价和提出开发对策。如李满对渝东南土家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对饮食文化进行归类和梳理以及特色评价,再根据目前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宏观角度如叶建方对广西边境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把广西边境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开发,提出开发建议。[2]古镇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古镇开发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对古镇人文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和保护上。具体到旧州,赵世钊在对旧州古镇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旧州古镇文化体验旅游发展的路径。[3]

一、旧州古镇区域概况

(一)自然环境

旧州古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植被发育良好,山石、树木、河谷相互辉映,构成山水一体的独特景观。境内康养指数较高,负氧离子达30,000个/cm3,空气清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56%,镇区绿化率为42%,镇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二)区位交通

旧州古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距市区28km。古镇距离安紫高速、花安高速出入口不超过5km,10分钟内可达。古镇距安顺黄果树机场40分钟车程,贵阳龙洞堡机场1.5小时车程,六盘水月照机场2小时车程。2016年12月,安顺西站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西南、华南及东部沿海地区都有便捷高铁进入安顺。

(三)区域资源总体分布

旧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分布是以古镇为中心,整体布局为东、南、西、北四街围合“大屯” “小屯” “小狮山”而成的独特葫芦型。空间分布上,古镇西部、南部、东部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北部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景观分布相对集中。目前古镇的资源品牌主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地理标志性产品主要是旧州鸡辣子、小茨菇、山药等。

二、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概况及其特征

(一)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所谓人文旅游资源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由人类社会行为促使形成的具有人类社会属性的悦人事物,其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历史、民族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并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一地区的人文因素成为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的旅游资源。”[5]该观点关注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标准,旅游资源分为8大主类,23个亚类,110个基本类型。其中人文资源涉及4大主类,10个亚类,67个基本类型。

经笔者统计,目前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涉及4大主类,10个亚类,39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总量为157处,人文资源单体数量达121处,占旧州古镇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77.07%。具体分类情况如下(此数据来源于笔者统计):

1.建筑与设施

(1)人文景观综合体。基本类型包括:教学科研实验场所,代表性资源为山里江南文创园,共1处;军事遗址与古战场,代表性资源为古城墙遗址,共1处;建筑工程与生产地,代表性资源为药王谷、蚕种场(茶场)、老落坡林场,共3处;文化活动场所,代表性资源为古戏台、碧波广场、幸福广场、山里江南文创园,共4处;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代表性资源为药王谷,共1处;庙宇与祭祀活动场所,代表性资源为城隍庙、关帝庙、观音庙、财神庙、北极观、清源宫、土地庙、关岳庙、天主教堂、万寿宫、湖广庙、詹家屯培风寺、詹家屯五显庙、因果庙,共14处;交通运输场站,代表性资源为古驿道遗址、护城河遗址,共2处;纪念地与纪念活动场所,代表性资源为周之勉故居、旧州孟宅、谷氏旧居,共3处。(2)实用建筑与核心设施。基本类型包括:特色街区,代表性资源为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下南街、北后街、钟家巷、七道坎、刘家巷、七衙头巷,共10处;独立场所,代表性资源为乡音山歌馆、旧州古镇历史博物馆、邢江河湿地公园科普馆,共3处;桥梁,代表性资源为天宝桥、金灌桥、二十五眼桥,共3处;陵墓,代表性资源为张番土司墓、谷氏祖坟,共2处;景观农田,代表性资源为浪塘,共1处;景观林场,代表性资源为老落坡林场,共1处;特色店铺,代表性资源为豆腐加工体验店、手工木雕加工坊,共2处;特色市场,代表性资源为山里江南文创集市,共1处。(3)景观与小品建筑。基本类型包括:亭、台、楼、阁,代表性资源为文昌阁、扶风亭、碧波亭、旧州钟鼓楼,共4处;景观步道、甬路,代表性资源为山里江南景观步道、九龙山至旧州屯堡骑行慢道,共2处;花草坪,代表性资源为蝶恋花海、幸福花田,共2处;堆石,代表性资源为詹家屯、苏吕堡、甘塘堡民居,共3处。

2.历史遗迹

(1)物质类文化遗存。基本类型包括:建筑遗迹,代表性资源为土司衙门、鲁氏会馆、王家大院、詹家屯叶氏宗祠,共4处;可移动文物,代表性资源为猫猫洞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共1处。(2)非物质类文化遗存。基本类型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代表性资源为《旧州品旧》,共1处;地方习俗,代表性资源为跳花,布依族对歌赶表、农历“五二八”抬城隍迎神大会、苗族“四月八”、苗族“六月六”、布依族“三月三”,共6个;传统服饰,代表性资源为苗族服饰、布依族服饰、屯堡服饰、苗族银饰,共4种;传统演艺,代表性资源为屯堡地戏、跳花灯、舞龙、苗族芦笙舞、唢呐,共5种;传统体育赛事,代表性资源为苗族射弩,共1种。

3.旅游购品

(1)农业产品。基本类型包括:种植业产品及制品,代表性资源为旧州山药、大米、小茨菇、茶叶、鱼腥草、糍粑、血豆腐、干腌菜、布依八大碗、甜饭,共10种;林业产品与制品,代表性资源为中草药,共1种;畜牧业产品与制品,代表性资源为腊肉、红烧肉,共2种;养殖业产品与制品,代表性资源为鸡辣子,共1种。(2)工业产品。基本类型包括:日用工业品,代表性资源为“屯朴”文创商品、布依地毯,共2种。(3)手工工艺品。基本类型包括:织品、染织,代表性资源为蜡染、刺绣,共2种;金石雕刻、雕塑制品,代表性资源为地戏面具雕刻、竹器制作、木器制作,共3种。

4.人文活动

(1)人事活动记录。基本类型包括:地方人物,代表性资源为大姓张番、谷氏三兄弟、周之勉、简敬斋、黄炳荣、张伦菊,共6人;地方事件,代表性资源为太平军两进安顺,共1个。(2)岁时节令。基本类型包括:活动与庙会,代表性资源为农历“五二八”抬城隍迎神大会,共1个;农时节日,代表性资源为苗族吃新节,共1个;现代节庆,代表性资源为安顺屯堡面具节、十一花海嘉年华、炫动风车节、油纸伞文化艺术节、芝樱赏花季、环中国公路自行车赛(旧州段),共6个。

(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根据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旧州境内汉、苗、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杂居,形成多元的文化社会网络。镇内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和布依族,保留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如松林村、五翠村为苗族风情村,罗官、衡水村为布依族风情村。这些村寨至今保留着浓郁的传统节日,例如跳花节、四月八、六月六、三月三。布依族及苗族又具有不同的服饰及风俗习惯。传统演艺及体育赛事有苗族芦笙舞、唢呐、射弩等。旧州古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苗族蜡染技艺、苗族芦笙舞等高品质资源。

2.屯堡文化价值独特

旧州古镇有着六百多年的屯堡历史,主要居住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的屯堡人。旧州是屯堡的中心地带,现存相当规模并且保存完整的屯堡村寨有40余个。屯堡文化作为汉文化的变异,保有江淮文化的遗存,融合地域文化特点,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屯堡人具有重义尚武、崇敬识礼以及独特的起居、劳动和生活习俗的文化个性。目前古镇与屯堡文化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古城墙遗址、古戏台、古驿道遗址、护城河遗址、古街巷、民居、屯堡地戏、跳花灯、舞龙等,种类和数量繁多。地戏是屯堡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剧。

3.旅游购品资源丰富

旧州种植业产品及制品丰富,山药、珍珠米、小茨菇、茶叶、鱼腥草、中草药等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名气和产值。旧州的美食众多,以鸡辣子为代表的屯堡特色美食,以及本地特产豆腐干、腊肉、血豆腐、干腌菜、甜饭等深受游客喜爱。旧州现已建成邓幺妹鸡辣子厂、碧波食品有限公司两个食品加工厂,年产值3,000万元。此外,以蜡染、刺绣、地戏面具为代表的旅游工艺品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4.历史底蕴深厚

旧州古镇是历史上中央集权在安顺设置治所最早的地方,是古代黔中文化的发源地。古镇的古城墙、护城河、土司衙门等古遗址见证着旧州作为安顺府城的历史。古镇的古街古巷,传统民居建筑群,以及万寿宫、清元宫、城隍庙等多处建筑,反映出旧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镇域范围内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猫猫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为省级特批文物保护单位,洞外出土了100余件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烧骨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此外,旧州镇域内还有多处屯堡古村落。镇内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水风车、龙骨水车、犁耙、风簸、织布机等古代农耕文化遗迹。

三、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人文旅游资源整体系统开发不足

旅游者对人文旅游资源的敏感度在于完整性和氛围感。目前旧州古镇的四条主街上,南街、西街为历史感最强的街区,分布有主要的故居、工艺坊、客栈、餐馆、特产零售店、旅游纪念品店等;东街主要为居民住宅,整个街区较为安静,几乎没有商业店铺;北街店铺为超市、理发店、餐馆、服装店、书店、水果店等,生活气息浓郁,几乎无历史感。而这四条街是贯通的,影响游客对古镇原真性的体验。目前游客来到旧州,能够感受到古镇的历史气息,但总体的历史氛围感不强。

旧州古镇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不足,项目较为单一,且各自为政。旧州古镇缺少对各个项目的系统开发,人们对旧州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美食资源,但事实上旧州有度假设施资源、特色人文设施资源、节庆活动资源、乡村田园类资源、特色美食类资源等诸多类型的人文资源,但因为缺少系统开发,游客对其他类型的资源了解甚少。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体验性项目缺乏

旧州古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古镇人文旅游资源分类情况可看出,古镇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数量上排名前列的主要有:特色街区,地方习俗,祭祀活动场所,种植业产品及制品,地方人物等。但其人文旅游产品多以观光为主,缺乏游客参与性、体验性的项目,导致游客在旧州古镇的逗留时间大幅缩短,严重影响古镇人文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古镇推出的活动有旧州厨娘、军帐宴、地戏表演、民族歌舞、篝火晚会,其中旧州厨娘和军帐宴为长桌宴,即美食品尝活动,地戏表演和民族歌舞、篝火晚会为观看类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是为团队游客提供,或在特殊节日才有,而且形式以游客观看为主,体验性不强。作为旧州特色人文设施的住宿类设施的代表,旧州古镇活动最为丰富的高端民宿朴岚居,针对住客的参与性活动主要为采茶、插花、拼乐高、旅拍,虽具有一定体验性,但除去采茶外,插花等活动对古镇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体现不足,其他普通住宿设施没有参与性活动。除去特殊的节日以外,普通游客在旧州除品尝小吃和购物、住宿外,几乎没有可以体验的项目。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核心主题不明确

平遥、凤凰、丽江等古镇都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色作为旅游发展的主题,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配置,凸显出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例如平遥古城是以“明清时期最繁荣的商业中心”作为其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主题。在旧州古镇主要的街区南街和西街上,经笔者统计,主要店铺有住宿设施10家,汉服体验店2家,餐饮类店铺26家,食品类特产店11家,工艺品类店铺7家,书店1家。旧州古镇旅游资源数量众多,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中具有主导地位。在这些店铺中,目前对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都有开发,但尚未围绕自身的特色文化和资源,形成其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主题。

建筑与设施类的人文资源,特色店铺朴岚居和旧州客栈的房间装饰对地方文化体现较好,但单日最低房价在500元以上,价格较高。其他客栈装饰较为普通,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历史遗迹类的人文资源,物质类文化遗存鲁氏老宅、刘家老宅、周之冕故居只有门口有一块石碑有文字性的介绍内容,老宅现都为餐厅在经营,餐厅菜单几乎都一样,以旧州家常菜为主。游客对这些老宅的印象首先是餐厅,而不是其建筑的历史价值。非物质类文化遗存中的传统服饰,主要出现在汉服体验店,但实际上除去几件屯堡服饰外,这些店铺提供的多为流行的其他款式的服饰。旅游购品类的人文资源,分为农业产品、工业产品和手工工艺品。在旧州古镇,食品类特产店售卖的商品均为鸡辣子、茨菇、糟辣椒、甜酒、霉豆腐、干腌菜、豆沙粑等农业产品,雷同性很强。在为数不多的工艺品类店铺中,售卖的工艺品具有本地特色的只有蜡染、地戏符号的工艺品,且数量极少。人文活动类的人文资源,现代节庆在旧州古镇并没有形成规律性和品牌。

(四)与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有限

旧州境内风景秀丽,镇域西北部有以九龙山为代表的多座山峰。镇内溶洞众多,幽深奇险,例如猫猫洞、海马洞等。镇内还有旧坡石关、天鹅抱蛋、鹰窝蛋、阳宝关等自然景观。镇域西北部的老落坡林场和朵噶村的鹅项水库,生态环境优良,可开发潜力大。邢江河流经镇域北部多个村寨,河流两侧的农田、村寨和谐共生,风景优美。目前区域内相对较成熟的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景观有山里江南、蝶恋花海、浪塘、九溪等。有着较为优越气候条件的安顺,打造度假区是可行且具有优势的,而住下来的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对人文旅游资源也有极大的兴趣。但目前旧州古镇的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基本上是各自发展,仅在旧州古镇游客服务中心的宣传资料上,有将旧州古镇与周边乡村结合起来的线路推荐,但事实上,以一日游线路为例,推荐的四条线路中,只有旧州古镇-浪塘这条线路是包含旧州的,其他三条线路甚至都不包含旧州古镇,如杨武大屯河一日游。除去存在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结合不够紧密这个问题外,自然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设施也是缺失的。

四、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一)系统开发人文旅游资源

旧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且各自单独发展,氛围感不强。一方面要进行整体开发。建议借鉴平遥古城的开发模式,采取“新旧分离”的保护模式,将北街与另外三条街隔离开来,将北街的区域辟为新区,减少对遗产完整性和原真性的破坏。旧州古镇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镇,从建筑、服饰、饮食到习俗,都应体现出六百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建议在旧区即核心区中,鼓励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资源的特征,打造不同的旅游品牌或路线。例如可以打造以古戏台、山里江南文创园为代表的特色人文设施资源;以旧州古镇、特色街区、特色客栈为代表的度假设施资源;以城隍庙“五二八”迎神节、屯堡面具节为代表的节庆类活动资源;以浪塘、九溪、詹家屯为代表的乡村田园类资源;以鸡辣子、血豆腐、干腌菜、甜饭为代表的特色美食资源。

(二)增强人文旅游资源的体验性

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吸引游客停留下来。旧州古镇目前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停留在表面,游客来旧州进行的主要为观光活动,以一日或半日游为主。增强人文旅游资源的体验性,可在建筑设施、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里对非物质文化内容进行动态展示,并和旅游购品、人文活动搭配起来,增加游客的游览时间。例如在民宿或餐馆等设施内,可提供旧州家常菜一日体验的活动,让游客能参与到包括菜市场采购、备菜、制作、品尝的全过程,可选择旧州鸡辣子、甜饭、豆豉炒脆哨、小茨菇、糟辣豆干等旧州特色菜作为体验的菜品。此类体验可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促进古镇服务业的发展。在山里江南文创园等文化活动场所,可通过非遗课堂的形式,让游客体验蜡染、面具制作等当地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游客参与创作过程,在愉悦的体验中加深对产品文化内涵的认知,购买自然水到渠成。可设计“旧州人的节日”系列活动项目,通过祭祀、生产、生活等不同的场景展现,让游客参与到当地的节庆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真实还原当地服饰道具、文化语言等。

(三)明确人文旅游资源的核心主题

“核心资源指某地域所具有的关键而且难以被模仿或替代的旅游资源”。[5]旧州古镇应对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打造核心主题。旧州古镇最重要的建筑鲁氏老宅、周之冕故居、刘氏老宅现都作为餐厅在经营。在主要的街区的业态分布上,也以餐饮类服务和种植业产品及制品为主。因此旧州具有打造美食资源为核心资源的基础。旧州古镇的美食资源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鸡辣子有一定的名气。建议重点打造美食旅游资源,让美食资源成为塑造旧州旅游形象的关键点。以“食在旧州”作为整体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核心主题来打造,按照“贵州食堂”的发展定位,旅游推动餐饮,美食吸引游客的良性循环不断累积。可在旧州建造安顺美食文化创意产业园,集展示鸡辣子等美食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及售卖为一体。还可借助直播等新的宣传途径,通过与热门主播合作,在其直播间进行出售来获得关注度,提高旧州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其他人文旅游资源及自然旅游资源的发展,进而提高旅游发展整体水平。

(四)将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融合

旧州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以邢江河为代表的河谷资源,以山里江南花海为代表的生态景观资源,以山丘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质景观资源。建议在线路设计上加强旧州古镇与镇区内及周边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推出旧州古镇—山里江南,旧州古镇—浪塘—九龙山森林公园,旧州古镇—蝶恋花海、旧州古镇—大黑村—黄蜡邢江河畔一日游线路和云峰景区—本寨—浪塘—旧州古镇—邢江河畔,杨武—山京茶园—旧州古镇二日游线路,让游客在旧州能深入体验其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的魅力。

目前旧州所在的安顺市以建成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区域性的旅游发展和度假氛围正在形成。建设度假地时,可将人文资源融入自然资源之中。例如打造邢江河避暑带,在邢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中修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湿地动植物科普馆,增加有地方人文特色的客栈等度假设施,也可依托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充分融合,使旧州的人文旅游资源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 语

旧州古镇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且具有独特性,但开发不理想,表现为整体系统开发不足,体验性不强,核心主题不明确,与自然资源融合不够。因此要对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系统开发,增强人文资源的体验性,明确人文资源的核心主题,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融合,最终实现旧州古镇人文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强调文化的独特性,而不要去发展一些热门的、不能体现当地文化的项目,这类资源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坚持独特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多样性、活态性、可持续等理念。

猜你喜欢

旧州屯堡代表性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安顺旧州:时光里的古镇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安顺屯堡地戏
屯堡人的春节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勉冲·罗布斯达
屯堡遗风
屯堡民居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