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
2022-04-07李芮
李 芮
(安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 安顺561000)
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利用科学城市转型策略理念推动乡村产业转型,提升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并建立线上平台,为乡村经济运作提供更加理想的平台。乡村振兴对政府职能、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利用城市转型策略制度改革,能较好地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查询发现,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中文共计检索到127,314条结果,外文共计检索到1,125条。其中,中文数据中,涉及的学术期刊87,400余条,学位论文10,000余条,会议1,697条,报纸16,200条,图书50部,成果86项,学术辑刊626种。外文数据中,学术期刊682种,会议438条,图书5部。由此可以看出,中文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和学术研究热度持续不断,国外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的关注度不高,且学术研究热度暂未形成。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城市转型”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中文共计检索到13,483条结果,外文共计检索到1,874条结果。中文数据中,学术期刊7857条,学位论文1,520条,会议533条,报纸3,045条,图书13部,成果40项。学术辑刊90种,特色期刊385种。外文数据中,学术期刊1,725种,会议25条,图书124部。关于城市转型的研究不多,科研成果数量对比乡村振兴这一热点,稍显欠缺。进而言之,关于城市转型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的研究较少,深层次原因是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同频共振不够,研究者对于两个研究方向融合少、综合少。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不是过去的单向的人口流动、人口聚集式的城镇化,也就是农村土地的非农化利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实现的城镇化。本文主要探讨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问题。
二、城市转型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一)提升数据的开放性
很多地区在城市转型背景下对乡村振兴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有的地方缺乏充分利用科学城市转型策略理念的优势,造成实际工作成果和预期之间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其中数据不开放、部门之间缺少数据共享、地区之间存在数据壁垒是导致工作无法深入开展的原因。数据开放是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的驱动力,不开放数据的地区或者部门,将会直接影响整体工作,就会阻碍乡村振兴的发展。为此,必须加强数据开放的技术研发和制度建设,实现部门之间、区域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流[1]。例如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数据解析方式、数据接口,明确对数据储存的要求,满足不同单位解析数据需要。根据工作、保密需求,明确数据安全级别,围绕安全级别进行数据开放。对经济落后地区加强支持,保证其可以强化地区范围内的数据开放建设,推动相关业务的开展。国家应加强推动各省之间的数据共享,满足跨区域办理业务的需求,缩短群众的办事时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当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发展模式,既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也要加大宏观调控。政府层面应当提供政策保障,既要稳定乡村金融市场环境,也要推动乡村体制改革,要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等政策工具的实际作用。在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落实各项政策,逐步完善乡村金融机构治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乡村互联网全覆盖,推动互联网金融在乡村地区的发展。乡村振兴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乡村发展的基本构想,也遵循了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乡村发展过程中,保持金融环境健康稳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能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实施,也有利于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
(二)信息共享制度建设
在城市转型的背景下,很多政府部门都建立了网上业务办理平台,随着近年来对平台的完善,也逐渐可以顺利办理很多业务。但是,平台依然存在开发不足的问题,对业务办理的范围、使用体验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2]。没有认识到数字化改革是降低线下业务办理压力、满足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办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也仅仅考虑部分业务需求,或者针对不同业务开发对应的办理软件、注册业务、办理程序等等,导致在部门内部业务系统缺少足够的高效配置度,部门拥有两个、多个平台的情况非常多。同时,不同的业务平台之间也缺少信息共享和联系,不仅增加了群众的使用难度,也增加了部门工作人员的审核困难。所以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对各类软件、程序的开发,也要加强不同业务之间的高效配置,精简平台,实现各个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将多个部门、区域的业务融合在同一平台,实现业务信息的共享。在城市转型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避免数据比较分散,服务功能分散,导致更新效率不足等问题的产生。为避免网上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提升政府网站的业务能力水平。随着信息化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及各个部门建立了数据平台,避免数据平台存在数据严重分散的问题,避免出现信息缺失、更新不及时的情况,但还需要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利用信息,注重对网络上关键信息、功能的更新,提升办事效率、简化事务办理手续,并使功能设置人性化。
(三)加强应用平台探索
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由于政府部门职能较多,使得城市转型策略、信息融合有很多形式,需要使用到大量不同类型技术,导致目前政府部门在城市转型策略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3]。针对不同的工作业务,需要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正确的技术开发方向,并针对不同部门的职能、工作重点综合考虑,设置合理的平台权限,确保平台建设和部门实际工作情况之间的契合,探索高效、合理的平台建设方式。应用平台的开发要发挥国家部委的协调作用,保证不同地区的应用平台拥有相对统一的模式。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过程中完善相关工作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应该加强对平台设计规范等方面的探索,国家应制定大数据的相关标准,各级工信部门履行好职责,牵头并协调解决各地区、部门在平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资金和资源的把控,减少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的浪费,确保工作能达到理想效果,避免由于经济损失影响正常的城市转型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平台建设探索的过程中,也要保持理性,确保投资、研发防线的合理,使相关研究充分发挥作用,加快地方政府、部门的改革速度。
(四)完善“互联网+”政务生态系统
政府部门在城市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模式,打造智慧政府生态系统,用全新的理念解决目前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为此,需要实现除法律、涉密业务之外,尽可能将所有的政务事项都建立起网上办理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信息壁垒,保持系统稳定运行。为实现资源的优化,应加强对线上、线下资源的重组和高效配置,明确不同部门的全新定位和角色建设。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遭受到人力资源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逐渐恶化等重要问题,这让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变化,对国家经济的提升产生阻碍[4]。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基础上,确保开放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构建良好金融环境需要充分体现出政策优势,明确支农再贷款、综合运用信贷、税收优惠等政策,构建一套有法律依据也有严格约束的政策体系。不仅要推动乡村业务发展,也要不断提升乡村经济效益。从信贷政策支持来看,要根据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发挥经济调节作用,结合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营发展情况,明确其对信贷政策的落实以及执行效果,引导相关金融机构设计推出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信贷产品,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支持乡村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及时进行追踪反馈。与此同时,也要根据乡村发展情况来制定适宜的补贴费率,当补贴费率过高会适当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反之则需要及时调整,确保补贴费率的动态调整,对于部分边远地区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要实行免息政策,为乡村居民提供便利,从而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五)加强金融安全管控力度,健全农业发展保障体系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加强金融安全管控力度,健全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同时也要建立乡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要充分考虑病虫害、天气原因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要认识到乡村居民在申请农村信贷当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可通过保险等方式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加大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根据乡村居民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金融产品,在保障乡村居民权益的同时,也降低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中的一些阻碍因素。同时要净化乡村金融发展环境,加强监管覆盖力度,构建乡村信用体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各部门各机构的配合力度。可以说加强征信系统构建,既充分保障乡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也能够规范乡村振兴中的各项业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包括贷款违约等记录,也要涉及交通违法、违规违纪等相关内容,确保征信系统的全面化与普及化,从而达到净化发展环境的实质目的。在个人征信系统构建基础上,完善相关项目征信模块,确保征信系统能够直观反映乡村居民以及乡村项目建设的真实内容,改变以往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从而推动各项业务有序开展,构建良好的乡村金融发展环境。
结 语
科学城市转型策略对乡村振兴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为了实现城市转型,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正确认识乡村振兴的要求,完善针对信息共享的技术研发、制度建设,建立功能集成度更高的统一平台,利用统一的设计规范开展平台设计工作。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有效性,也要完善监督系统建设,利用“互联网+”模式建立服务平台,了解群众对平台功能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