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关系下的尚结赞
2022-04-07林冠群
林冠群
一、前 言
唐代吐蕃关系影响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发展至巨,其中吐蕃对于唐朝包括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均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①陈寅恪:《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收录于氏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46—147页。形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吐蕃长期且不间断地对唐朝实施侵扰扩张政策,比如从吐蕃灭吐谷浑引来唐朝钦助吐谷浑复国,致双方于高宗咸亨元年(670)于青海大非川 (今青海惠渠南切吉旷原)首度发生大规模战役开始,直到穆宗长庆二年(822)双方签订长庆舅甥和盟后停战为止,吐蕃对唐的侵扰长达152年。通常策划并执行对唐侵扰扩张政策者,就是历任的吐蕃大论 (宰相)。因此,研究吐蕃历任的大论,对于唐代吐蕃史、唐史、唐蕃关系史以及中国中古时期历史的发展等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吐蕃赞普墀松德赞 (742—797)任命的第五位大论那曩尚结赞拉囊。那曩为其姓氏;尚为其身份,指其为出自与王室通婚氏族的成员出任的官员;结赞为其号,拉囊为其名。尚结赞接续恩兰·达札路恭于780—796年担任大论,①有关尚结赞究于何时就任大论官职,《旧唐书·吐蕃传》记尚结赞取代前任大论官职一事,于德宗建中三年 (782)。因此一般认定为公元782年,如石羊:《尚结赞与唐蕃边界之争》,《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47页;林冠群:《吐蕃大论恩兰·达札路恭 (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研究》,《敦煌学辑刊》2019年第4期,第36页。本文则有不同见解,详见下文。任期长达16年,于任上去世。尚结赞在任大论期间,活跃于唐蕃之间的交往,以及主掌对唐的作战。其亲身主导了唐蕃之间多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包括唐蕃清水会盟 (783)、唐蕃首次联军以收复长安 (784)、吐蕃平凉劫盟 (787)、唐蕃首次断交 (787—803)等。从吐蕃的角度来看,尚结赞可谓为吐蕃赞普墀松德赞晚年最得力且最出色的大论,其于吐蕃王朝由盛转衰的当口,周旋于唐蕃之间,促使唐朝在吐蕃处于军事劣势的情况下,不但未能更进一步,反而深陷尚结赞以其深沉谋略所精心设计的布局当中而不自知。对于吐蕃如此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论,其事迹影响唐蕃关系的发展极为深远。
由于吐蕃遗世的史料甚少,因此目前对于吐蕃大论那曩尚结赞拉囊的研究依然薄弱。本文试图就以下4个相关主题加以探究:其一,公元779年,吐蕃大论职位由琛尚结息舒丁转到恩兰·达札路恭,780年再转至尚结赞,短短1年即779—780年间,接连更换3任大论。那么,779年以后的吐蕃王朝内部究竟因何产生如此剧烈的权力变化?包括尚结息所属的琛氏、尚结赞所属的那曩氏、乞力徐然夏 (继尚结赞之后出任大论)所属的没卢氏等外戚之间,究竟是透过何种议题进行倾轧斗争以争取大论的位置?
其二,公元780—800年之间,吐蕃与回纥、唐、南诏及大食之间相继作战,导致逐渐陷于不利的情势。在此情况下,于780年膺任吐蕃大论的尚结赞如何处理吐蕃的危机?
其三,按尚结赞接任大论后,唐蕃双方随即展开和盟的会谈,并于783年签订唐蕃清水会盟。关于这次会谈与举行会盟仪式的过程,新旧 《唐书·吐蕃传》及 《资治通鉴》均有详尽的记载,可谓汉文史籍中记载历次唐蕃会盟之最详者。然而,尚结赞虽促成了清水会盟,但仍有许多疑点待厘清,比如唐方所派出的盟誓代表,其官位与蕃方代表并不对等,以及盟誓礼仪层级遭到唐方代表建议降低等。对于这些问题,吐蕃一方主其事的尚结赞难道没有意识到唐朝一方的真实意图?抑或尚结赞配合唐方代表的提议实另有深意?本文拟藉此分辨尚结赞在清水会盟之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
其四,德宗之朝臣陆贽为德宗所撰拟之 《赐吐蕃将书》,书中云:“所请奉天盟书,勒于清水碑石审详。事礼颇甚乖违……奉天盟约,岂合更论?”②[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0,《赐吐蕃将书》,台北:世界书局,2005年,第124页。复于 《赐尚结赞第三书》中提及:“奉天之约,岂可更论?”③[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0,《赐尚结赞第三书》,第126页。上二引文所提及之 “奉天盟书” “奉天盟约” “奉天之约”等语,当是德宗出奔奉天后,为早日收复长安而委请吐蕃大论尚结赞出兵援助,双方于奉天会商后所签定的 “约定”,然而正史失载。大陆学者石羊将之解读为唐蕃曾为此会盟,并将盟约铭刻于石碑,并言此碑立于唐蕃边界的交界点清水。④石羊:《尚结赞与唐蕃边界之争》,《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50页。笔者以为陆贽代德宗撰拟之书信本为第一手史料,所载之事可信度无可质疑,但吐蕃之出兵援助一事,究竟是吐蕃主动?抑或是应唐朝所求?因为事关收复长安后的酬劳问题,也涉及唐蕃再度反目的关键,确有究明之必要。综上,笔者拟将尚结赞780年任大论以后于唐蕃关系中之所作所为,作一综合整理与探讨,以期能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
二、尚结赞的崛起
那曩氏族在其先祖曾任大论之后,承继那曩氏族荣光者为尚结赞拉囊。779年墀松德赞赞普兴佛证盟诏书中的与誓官员名讳中尚结赞所任的官职为宰相同平章事 (),是为群相之一,排名在大论尚结息舒丁及群相之一的恩兰·达札路恭之后,列名第三。①dPavbogtsug lag vphrengba, Chos vbyung mkhas pavi dgav ston(《贤者喜宴》)part 4,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Indian Culture, New Delhi.1962.叶109下,第4—5行。已知763年以前尚结赞名讳未出现于 《吐蕃大事纪年》之中,这意味着此前尚结赞尚未荣登吐蕃群相之列,可能仅担任中低层位阶的官员,至779年年初位登群相之列。至782年九月,汉文史料记载了尚结赞取得大论职位的经过,《旧唐书·吐蕃传》记载:
(建中三年)九月,和蕃使、殿中少监、兼御史中丞崔汉衡与蕃使区颊赞至。时吐蕃大相尚结息忍而好杀,以尝覆败于剑南,思刷其耻,不肯约和。其次相尚结赞有材略,因言于赞普,请定界明约,以息边人。赞普然之,竟以结赞代结息为大相……②[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台北:鼎文书局点校本,1979年,第5246页。
上引史载,应是唐使崔汉衡完成使蕃求和任务后,所携回在吐蕃的所见所闻,在藏文对此完全没有留下只字词组之下,直接揭露了吐蕃内部官场之倾轧与尚结赞之获任大论,愈显珍贵。但汉文史料对于吐蕃内部的记载,常因传闻或不完全了解吐蕃内部情形导致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故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按上引文所载,当唐使崔汉衡抵蕃议和之时,不但引发吐蕃内部与唐是战是和的争论,而且最后导致吐蕃最高行政长官大论的去职与更易,此于吐蕃究属天大的事,因此唐使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加以记录,遂有上引文内容的呈现。但笔者在对上引文内容进一步深究后发现,该叙事内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实属千真万确,因为新即位的德宗曾于王储时期遭到盟邦回纥的羞辱,记恨于心,遂于登基初始立即转变对蕃政策,毫无预警地突然派出使节赴蕃,主动要求议和,结束长期与吐蕃的敌对关系,以便与回纥绝交,藉此发泄心头之恨。③详见林冠群:《吐蕃赞普墀松德赞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65—266页。吐蕃在毫无心理准备之下,意外地接到唐朝请求议和的讯息,此重大军国要事,吐蕃王室势必召开会议征求意见。按照上引 《旧唐书·吐蕃传》的记载,吐蕃王室意见分成了两派,一为不接纳议和的大论尚结息,一为赞成议和的 “次相”尚结赞。辩论结果,赞普接受了议和派 “请定界明约,以息边人”的意见,竟将反对派的大论尚结息免职,而将议和派的 “次相”尚结赞升任为大论,并命其主持与唐议和的所有事宜。 《旧唐书·吐蕃传》的上述记载,虽然提供了因唐朝求和而掀起吐蕃政争事件的架构,但其中不仅所涉及的大论更易时间有所疑义,而且遭撤换的大论却也张冠李戴。理查德逊亦注意及此点,然其所述既简单又草率,虽运用了 《新唐书·吐蕃传》的相关记载,但因其不熟汉语文,无法使用有确切时间记载的 《资治通鉴》,遂导致未理清当事人大论职位更易的时间点,仅能云所涉诸人等任期极短,甚至推测其中之一可能只是代理大论职务等,④H.E.Richardson, “Ministers of the Tibetan Kingdom,” Tibet Journal, No.1, 1977.p.21.是可谓治丝益棼。笔者以为此问题应进一步析辨清楚,以下尝试对《旧唐书·吐蕃传》误植情形作相应校正:
首先就理查德逊所使用 《新唐书·吐蕃传》对此事件的记载,与 《旧唐书·吐蕃传》的记载作一比较。《新唐书·吐蕃传》载云:
明年 (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其大相尚悉结嗜杀人,以剑南之败未报,不助和议,次相尚结赞有谋,固请休息边人,赞普卒用结赞为大相,乃讲好。①[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鼎文书局点校本,1979年,第6093页。上引文显然据 《旧唐书·吐蕃传》所载,在文意不变之下加以简省字数,但删去了记载时间的月份,使理查德逊失去分析尚结赞就任大论时间点的机会,以致叙述模糊,仅能以任期极短搪塞。
据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P.T.1287号 《赞普传记》记载,在尚结息与尚结赞之间,实际上还有一任大论恩兰·达札路恭。②Ariane Spanien & Yoshiro Imaeda, Fonds Pelliot Tibetain in Choix de Documents Tibetains conserves a la BibliothequeNationale Paris,1978,1979.vol.2.P.T.1287.p.561.第113—115行。亦即尚结赞所取代大论官职的对象是恩兰·达札路恭,绝非尚结息,这是所有汉文史料记载的错误,理查德逊亦注意及此。但恩兰·达札路恭受命为大论的时间究为何时?吐蕃也似乎从未存有理查德逊所推测的代理大论之职。汉文史料所载尚结赞前任大论下台的原因为:“以尝覆败于剑南,思刷其耻,不肯约和”③[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46页。,我们可以由此查核剑南之役究竟发生于何时?吐蕃何人领军?对此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
(大历)十三年 (778),虏大酋马重英以四万骑寇灵州,塞汉、御史、尚书三渠以扰屯田,为朔方留后常谦光所逐,重英残盐、庆而去。乃南合南诏众二十万攻茂州,略扶、文,遂侵黎、雅。时天子已发幽州兵驰拒,虏大奔破。④[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第6092页。
依照上引文的叙事次序,先是马重英 (即恩兰·达札路恭)⑤有关恩兰·达札路恭另有一汉式姓名 “马重英”的说明,详见Fang Kuei Li,“Notes on Stag Sgra Klu Khong,in Contributions on Tibetan Language”, History and Culture.Wien, 1983.pp.175-177.于778年 “残盐州及庆州而去”,接着 《新唐书·吐蕃传》以 “乃南合南诏众”接续前文,此意味着合南诏众寇剑南 (茂、黎、雅等州属之)者,应即马重英。《资治通鉴》则将蕃诏联兵寇剑南事置于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十月初一。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冬,十月丁酉朔条,台北:逸舜出版社,1980年,第7270页。据上,我们似可断定恩兰·达札路恭于公元779年十月初一兵败剑南,亟思再战唐朝以洗刷败战之耻,所以反对双方议和。
另一方面,吐蕃赞普若接受唐朝议和的要求,则势必任用愿意与唐议和的大论,否则难以付诸实施,因为吐蕃实际政务的推动,以及对外所有事务的进行,均完全由大论主其事。②详见林冠群:《唐代吐蕃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614页。按汉文史料的记载,唐使韦伦于779年八月赴吐蕃,首度表达与蕃亲善的具体行动,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八月;八月乙巳条,第7267—7268页。约于该年十一月以后抵达吐蕃。④唐使往返长安与逻些之间,耗时短则8个月,长则10个月,单趟则大约4—5个月。详见林冠群:《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第106—107页。但吐蕃已于该年十月由恩兰·达札路恭带兵打剑南、山南等道,《资治通鉴》于大历十四年十月初一记载:
吐蕃与南诏合兵十万,三道入寇,一出茂州,一出扶、文,一出黎、雅,……东川出兵……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李晟追击于大渡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诏饥寒,陨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冬,十月丁酉朔条,第7270—7272页。
按蕃唐之间战争,蕃军甚少吃败仗,上引文所载蕃军惨败情况,遂令统帅恩兰·达札路恭引以为耻。韦伦于德宗建中元年 (780)四月陪同蕃使返抵长安,带回吐蕃善意的响应。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元年 (780)夏,四月乙未朔条,第7279页。唐朝随即于该年五月二十二日命韦伦再使吐蕃,《资治通鉴》记载韦伦行前启请德宗亲自撰拟与吐蕃盟誓之书,后由郭子仪辈撰拟,德宗签署一事,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元年 (780)五月乙酉条,第7280页。此意味着唐朝正式向吐蕃提议和盟。韦伦于同年 (780)十二月一日陪同吐蕃群相论钦明思等返唐。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元年 (780)十二月辛卯朔条,第7291页。德宗建中二年 (781)三月唐再遣崔汉衡使蕃,⑨[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德宗建中二年 (781)三月辛巳条,第7298页。崔汉衡究竟于何时出发,史无明言,但其判官常鲁于该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返唐报告,言蕃方要求修改致蕃敕书及唐蕃云州之西以贺兰山为界。⑩[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德宗建中二年 (781)十二月丁酉条、丁未条,第7312页。
依照以上所述,我们可推测出唐蕃之间于781年十二月以前已正式就和盟内容往返磋商。换言之,唐蕃之间得以进行和盟事宜的商谈,必须是吐蕃内部已有共识,且已排除反对议和的障碍,方能着手进行与唐和盟事宜。因此吐蕃撤换大论的时机,应为韦伦780年十二月抵唐之前数月。而韦伦在出发返唐之时并未知悉吐蕃大论的更易,否则向唐廷报告此事者应为韦伦,而非782年九月归唐的崔汉衡,因为 《旧唐书·吐蕃传》及 《册府元龟》诸书,均将吐蕃更易大论的事件系于德宗建中三年 (782)九月崔汉衡返唐之后。①[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46页;[宋]王钦若、杨亿:《册府元龟》卷980,《外臣部·通好》,台北:大化书局,第5075页。按唐蕃之间的脚程,快则至少需4个月的时间,②详见林冠群:《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第106—107页。是以吐蕃更换大论的时间约在780年九月一日以后,遭撤换者则为欲雪剑南覆败之耻的恩兰·达札路恭。尚结赞于780年就任大论后,就堂而皇之主导与唐朝的和盟事宜,781年三月出使吐蕃的崔汉衡所面对的就是 “足智多谋”的新任吐蕃大论尚结赞。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墀松德赞所任命第三任吐蕃大论尚结息,其任期为768—779年;第四任大论恩兰·达札路恭任期为779—780年;第五任大论尚结赞任期为780—796年。尚结赞之所以能够占据大论位置,是其能看清大局,利用客观形势,得以使那曩氏族再次叱咤于吐蕃政坛。
三、唐蕃关系演进中的尚结赞
尚结赞于德宗建中元年 (780)九月一日以后就任大论官职,从此正式接手对唐一切和战事宜。我们可依唐蕃关系的演化情况,将尚结赞总绾对唐所有事务以后之作为分成4个阶段,以便分析说明尚结赞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清水会盟的筹备阶段
唐使崔汉衡于德宗建中二年三月受命入蕃商谈和盟事,但其何时抵蕃,史无明言。崔汉衡抵蕃后,《旧唐书·吐蕃传》载其留于蕃中,但遣其部属判官常鲁陪同蕃使论悉诺罗等,于该年十二月回唐奏事:
初,鲁与其使崔汉衡至列馆,赞普令止之,先命取国信敕,既而使谓汉衡曰: “来敕云:‘所贡献物,并领讫;今赐外甥少信物,至领取。’我大蕃与唐舅甥国耳,何得以臣礼见处?又所欲定界,云州之西,请以贺兰山为界。其盟约,请依景龙二年敕书云:‘唐使到彼,外甥先与盟誓;蕃使到此,阿舅亦亲与盟。’”乃邀汉衡遣使奏定。鲁使还奏焉,为改敕书,以 “贡献”为 “进”,以 “赐”为 “寄”,以 “领取”为 “领之”。且谓曰: “前相杨炎不循故事,致此误尔。”其定界盟,并从之。③[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46页。
依上引文所载,唐使崔汉衡一行人抵蕃入住宾馆后,遭赞普拒见,要求先将德宗致赞普的敕书交付先行 “审视”后,赞普提出3项修正要求:其一,修改唐致蕃敕书体例为对等模式;其二,订定云州之西以贺兰山为界;其三,各自使节分别至对方都城与主上盟誓。唐朝必须就上述3项要求提出响应后,双方再进行彼此之间的和盟磋商。崔汉衡随即派遣常鲁赶回长安报告吐蕃赞普的要求,唐朝以前任宰相杨炎未依照过往办事而导致错误为托辞,完全应允吐蕃的3项要求。按此事件表面看似为吐蕃赞普所发动,实则为主持蕃唐之间全盘要务的大论尚结赞所主导。笔者之所以持如是看法,原因在于唐德宗主政后,于大历十四年 (779)八月首次派出韦伦,带着代宗时期所羁留的吐蕃使者及俘虏500人,各赐袭衣,前往吐蕃,争取与吐蕃改善关系的机会。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6,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八月;八月乙巳条,第7267—7268页。试问大唐甫登基的皇帝德宗,首度遣使往赴并表达亲善吐蕃的意图,负有重任的韦伦是否必需携带德宗致赞普的敕书,否则如何传达德宗的旨意?而且韦伦于来年 (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四月返抵长安,旋即于五月再度衔命出使吐蕃,这就证实了韦伦的任务,就是传递双方书信,换言之,韦伦共呈递了两次敕书予吐蕃。由于史籍未载吐蕃对上述两封敕书体例,甚或用字遣词有何意见,但待崔汉衡于建中二年入蕃后,吐蕃态度已有很大的转变,包括对唐朝敕书的非难与挑剔等,造成唐廷的困窘而屈从于吐蕃的需索。按面对韦伦所呈之两封敕书与崔汉衡所呈的敕书,都是同一位赞普墀松德赞,3件唐朝敕书彼此间均隔未及一年 (779年八月、780年五月以及781年三月),谅3件敕书的格式、体例或用语,不可能差异太大,但因大论非同一人,780年九月以前是恩兰·达札路恭,对于韦伦所呈两件敕书没有意见,同年九月以后尚结赞就任大论,吐蕃立马对崔汉衡所呈唐朝敕书提出修改要求。由是得知,吐蕃向唐朝所提出的3项要求,乃出自尚结赞的献策,应属合理的推断。
比较前后两任大论对唐朝的态度与表现,恩兰·达札路恭对唐态度强硬,连续于778年、779年对唐动武,属蕃唐关系中之鹰派人物。①详见林冠群:《吐蕃大论恩兰·达札路恭 (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研究》,第34—37页。在其短暂大论任内,蕃唐双方剑拔弩张,硝烟四起,唐朝亦强硬以对,吐蕃并未占到上风。然而,尚结赞却另辟蹊径,既力主与唐议和,迎合赞普不再征战的心意,藉以取得大论职位后,又利用唐朝议和之愿,不必出兵动武即达到吐蕃原先所争取的目标,包括与唐对等、划界及和盟方式等。由此看出,尚结赞确属长于谋略、精明干练型人物。至于与唐会盟一事,尚结赞虽持赞同立场,且成为蕃方推动和盟的全权代表,但若细究相关记载,可以发现尚结赞另有盘算与图谋。
(二)清水会盟的背后真相
唐蕃清水会盟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3道会盟程序,完成唐蕃之间具有重大意义的会盟,成为唐蕃关系发展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主要还是靠着唐朝皇帝和吐蕃赞普的意志才得以达成。唐朝方面,德宗一意孤行,拒绝践履先祖的足迹,摒弃前朝的对蕃政策,排除满朝文武的反对,坚决与蕃亲善;吐蕃方面,墀松德赞既讶异于唐主动求和之举,又因当时情势转趋对吐蕃不利,所以撤换了反对议和的主战派大论,任命赞成议和的尚结赞为大论,由尚结赞全权推动与唐和盟事宜。
然而,所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观察史籍对建中会盟过程的记载,仍然可以发现唐蕃双方统治阶级内部都存在不同调的情况。唐朝方面,群臣面对德宗的坚持,表面上附合皇帝的政策,但实际执行时却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态度与做法,比如基于之前约定的对等原则,蕃方出席清水会盟的主官,为吐蕃当朝的最高行政长官大论尚结赞,唐廷本欲派出具宰相身份的朱泚为主盟代表,但最后在宰相卢杞的主导下,仅派出张镒,其官衔为 “中书侍郎、凤翔陇右节度使”,②[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25, 《张镒传》,第3547页。另 [宋]王钦若、杨亿:《册府元龟》卷981,《外臣部·盟誓》,第5082页载张镒官衔为:“陇右节度使、中书侍郎、平章事”,就此衔而言,是为朝廷赋予边区节度使 “平章事”头衔,使其遥领宰相衔,此即一般所称之 “使相”,仅为虚衔。并未具有实际的宰相身份,为次于宰相的官员。显然唐蕃主盟官员位阶不对等,张镒官阶相对于尚结赞要低。其他与盟官员,吐蕃派出了宰相同平章事论悉颊赞、宰相同平章事论臧热及其他6人,③详见林冠群:《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第448—449页。唐方竟只派张镒的宾佐齐映、齐抗,以及崔汉衡、樊泽、常鲁、于頔等6人。当时崔汉衡官衔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樊泽为都官员外郎,官职均远低于宰相,更勿论张镒的僚佐。如此一来,不但双方主盟代表不对等,连参与会盟的官员都未对等,如此严重扞格了双方的对等原则,贬低了吐蕃的地位,精明如尚结赞岂有不知的道理。但尚结赞对此未出声抗议,竟然接受了,此实在有违赞普追求蕃唐地位对等的政策。
至双方主盟官员于清水县会盟之时,《旧唐书·吐蕃传》有如下记载:
初约汉以牛,蕃以马,镒耻与之盟,将杀其礼,乃谓结赞曰:“汉非牛不田,蕃非马不行,今请以羊、豕、犬三物代之。”结赞许诺。塞外无豕,结赞请出羝羊,镒出犬及羊,乃于坛北刑之,……①[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47页。
按依盟誓等级所刑之牲,据 《索隐》载云:“盟之所用牲贵贱不同,天子用牛及马,诸侯用犬及貑,大夫以下用鸡。”②[汉]司马迁:《史记》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67—2368页。亦即唐蕃最初决定以牛、马为牲,可见双方原计划以最高等级仪式进行,等到会盟现场时,由张镒临时提议改为羊、猪、犬,此形同将会盟仪式等级降级,官拜吐蕃首席宰相的尚结赞见多识广,焉有不知的道理。但尚结赞竟也同意,配合张镒共同将建中会盟的仪式降级,此等同于公然与各自的上司 “唱对台戏”,亦即表现出并未如各自上司重视的态度与做法。
我们不禁试问,既然尚结赞全力赞成蕃唐议和,在会盟筹备阶段,对于会盟一事极为挑剔,有关会盟各种细节,以及盟誓誓词、盟誓方式、边界的订定等,均提出有利于吐蕃的要求,为何到了实际执行会盟仪式时,全然不顾吐蕃地位遭到降等,完全配合唐方,前后判若两人?
按清水会盟盟于德宗建中四年 (783)正月十日,同年七月九日派出李揆往蕃都逻些盟誓,七月十七日唐蕃盟于长安城西,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8,德宗建中四年 (783)秋七月甲申条、壬辰条,第7347页。李揆则于德宗兴元元年 (784)四月十六日返唐,于该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凤州。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0,德宗兴元元年 (784)四月丁已条、甲子条,第7425—7426页。依李揆出发时年已73岁高龄,⑤[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150,《李揆传》,第4809页载:“还卒凤州,年七十四。”以其脚程分析,其抵达逻些并完成盟誓,约当783年年底。也就是说唐蕃建中会盟从783年正月十日开始第一道程序,至783年年底完成第三道程序并于784年返唐复命后,方正式生效。然至德宗贞元二年 (786)八月,尚结赞入寇唐泾、陇、邠、宁等州,此举动亦宣告唐蕃建中会盟已遭破盟,等同于失效,是以清水会盟的寿命仅止于3年,此对于从筹备、往返磋商到完成签订程序,共花费了4年 (780—784)而言,未免短促。⑥林冠群于 《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一书第449页以为,“清水会盟”从筹备商议到完成签订,共花费6年,乃是将韦伦于779年首抵逻些提出和议算起。但就 “清水会盟”而言,不宜将779年计列在内,应予更正。这就涉及吐蕃主盟者尚结赞的盘算与图谋,《旧唐书·吐蕃传》载尚结赞说明败盟诸多理由之一云:“清水之会,同盟者少,是以和好轻慢不成。”⑦[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51页。其重点在于 “轻慢不成”,而非 “同盟者少”,因为双方参与会盟的人数,都是事先说好的,而且会盟人数多寡的重要性,远低于双方出席官员的官阶高低与会盟官员官阶是否对等,更重要的是到了会盟现场,临时将会盟刑牲降级,凡此均透露了尚结赞对执行清水会盟的 “轻慢”,与筹备清水会盟的慎重,形成强烈的对比。
由此似可推断出,原来尚结赞先借着与唐议和的议题,争取到大论的职位,此后筹备会盟阶段,为其 “新官上任”之时,急欲大展长才,以便获得赞普更进一步的欣赏与肯定。至其与唐方共同执行会盟之时,则心知吐蕃与唐方历次的盟誓,均只是阶段性的目标,寿命极短,例如肃宗宝应元年(762)正月唐蕃盟誓,代宗广德元年 (763)十月,吐蕃便攻入长安而败盟,盟誓有效期仅维持1年9个月。①详见林冠群:《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第554页。代宗永泰元年 (765)三月十九日唐蕃盟于兴唐寺,同年九月吐蕃便参与仆固怀恩之叛,进军唐境而败盟,仅维持了6个月。②同上。因此,在执行时就完全不计较唐方的安排,处处配合唐方的建议,以作为 “不久的将来”败盟的借口。于此,尚结赞工于心计的特质,毕露无遗。对于尚结赞如是特质,德宗身边之用事大臣陆贽有极为贴切的描述:
(吐蕃)因其乞盟,遂许结好,加恩降礼,有欲无违。而乃邀求寝多,翻复靡定,托因细事,啧有烦言,首尾凡历四年,要约竟未坚决,立碑才毕,复请改移,猜矫多端,于斯可验。③[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6,世界书局,1990年,第190页。
陆贽上言之 “邀求寝多,翻复靡定,托因细事,啧有烦言” “猜矫多端”等,正是在筹备会盟过程中,对尚结赞近距离观察的心得,颇得其实。
(三)奉天盟约的来龙去脉
正当德宗在对外交往上得心应手之际,内部却出了问题,藩镇相继为乱。朝廷为征讨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而调动泾原兵将,但都因无赏赐劳军而引发兵变,建中四年 (783)十月四日,叛军攻入长安,德宗仓皇出奔奉天 (今陕西乾县)。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8,德宗建中四年 (783)十月丁未条,第7353页。换言之,清水会盟还未完成第三道程序,德宗已狼狈失去了京师。泾原叛军拥朱泚为帝,随即围攻奉天城,《资治通鉴》描述德宗于该年 (783)十一月十一日遭围之窘迫状云:“时供御才有粝米二斛,每伺贼之休息,夜,缒人于城外,采芜菁根而进之。”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9,德宗建中四年 (783)十一月甲申条,第7371页。同时朱泚军凌厉攻城,德宗君臣几以为城将破,危在旦夕,《资治通鉴》等文献均记载。
德宗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命战。德宗如是遭遇对其心志必打击不小,亟思早日收复长安,摆脱困境,自然想到刚结盟的吐蕃。但 《旧唐书·吐蕃传》却于兴元元年 (784)二月记载:“时吐蕃款塞请以兵助平国难。”⑥[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49页。《资治通鉴》则于同年 (784)正月二十九日记载:“吐蕃尚结赞请出兵助唐收京城。”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9,德宗兴元元年 (784)正月辛丑条,第7399页。依上述史籍所述,似为吐蕃尚结赞主动要求出兵助唐。德宗在赐予尚结赞的第三封敕书则云:
至如四镇、北庭,原不割与蕃国。及朱泚悖逆作乱,上都卿仗义兴师,请收京邑,遂许四镇、北庭之地,将以报答成功。旋属炎蒸,蕃军便退,奉天之约,岂可更论?⑧[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0,《赐尚结赞第三书》,第126页。
尚结赞是否主动请缨,或应德宗之请求,此攸关事成后报酬的问题,因为依照常情分析,主动帮忙者较常不计较报酬,应人要求帮忙者,则一般会事先提出帮忙的条件,否则免谈。试想,德宗在急切于收复京师情况下,向吐蕃求援的可能性似乎较大。然而,陆贽为德宗所撰拟之 《赐吐蕃将书》中,有如下之语云:
往岁贼臣称兵窃据城阙,尚结赞志惟嫉恶,义在救灾,频献表章,请收京邑。朕以宗庙社稷悉在上都,但平寇戎,岂惜酬赏,遂许四镇之地以答收京之功……奉天盟约,岂合更论?……所论先许每年与赞普彩绢一万匹段者,本来立约,亦为收京……①[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0,《赐吐蕃将书》,第124页。
依上引文看来,是尚结赞主动要求助唐收复长安,而且还 “频献表章”,此意味着尚结赞不但主动,还相当积极。但是整件助收京师一事,却呈现出极似唐朝双手捧着四镇、北庭及每年一万匹彩绢,拜托尚结赞出兵相助的现象,还唯恐尚结赞不信,双方在奉天城签订了 “奉天盟约”,保证事成后一定履约,吐蕃仍狐疑不信,还要求将 “奉天盟约”亦镂刻于清水碑石之上,以昭公信。②[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0,第124页记载:“所请奉天盟书,勒于清水碑石审详。”凡此皆出自尚结赞的杰作,对于主管对唐事务的这位吐蕃大论而言,此为千载难逢且稳赚不赔的机会,焉有漏失的道理。因为收复长安并非蕃军独自担纲,主力还是唐军,蕃军只是协助,估计花费代价不大,诚如当时入关勤王的李怀光所云:
虏骑虽来,必不先进,勒兵自固,观我兵势,胜则从而分功,败则从而图变,谲诈多端,不可亲信……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0,德宗兴元元年 (784)二月条,第7403页。
上引李怀光之言,显然早已看出尚结赞的意图,即不愿配合作战,观望迁延,寻求适当时机出兵,以免因抢先出兵造成伤亡,也可藉由拖延,使唐军无法顺利开展复京行动,促使朱泚为让蕃军按兵不动,以牵制唐军,而不得不贿赂吐蕃。如此不但可两边渔利,且不致耗费太多成本,尚结赞“谲诈多端”,于此足见。④详见林冠群:《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第461页。另据陆贽所呈 《兴元贺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一文所述:
及皇舆再驾,移跸汉中,陛下犹望蕃兵,以宁内难。亲倚之情弥厚,屈就之事亦多,豺狼野心,曾不知感,翻受朱泚信使,意在观变推移。频与诸军克期,至时皆不赴会,致令群帅,进退忧虞。欲舍之独前,则虑其怀怨乘蹑;欲待之合势,则苦其失信稽延。既奸且骄,曷望成绩?非惟变态难测,且又妨扰实深,戎若未归,寇终不灭。⑤[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6,《兴元贺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第190页。
上引文所载 “翻受朱泚信使,意在观变推移”,即 《资治通鉴》所载:“朱泚使田希鉴厚以金帛赂之,吐蕃受之”的情节。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德宗兴元元年 (784)五月条,第7429页。德宗谋臣李泌亦云:“况日者吐蕃观望不进,阴持两端,”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1,德宗兴元元年 (784)七月乙未条,第7442页。指出尚结赞利用情势,首鼠两端,两边取利,并非真心助唐。而且趁此机会将吐蕃久攻不下的四镇、北庭,以酬劳的形式拿到手,既名正言顺,唐朝还得感恩戴德地每年奉上绢帛一万匹。就此而言,尚结赞可谓完全摸透了唐德宗的心理思维,进而掌握了德宗全盘行为模式。虽然唐朝对奉天盟约的履行为李泌所阻,⑧同上。以吐蕃并未协同唐军进一步收复长安为由,于德宗兴元元年 (784)七月拒绝履行奉天盟约,仅愿意支付一万匹绢帛。尚结赞于盘算落空之后,遂展开报复行动。
(四)另类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平凉劫盟
原本尚结赞的如意算盘,是以助唐收复京师之酬劳方式,获取四镇、北庭之地,这应该是尚结赞助唐最主要的动机与目的。尚结赞之所以要获得四镇、北庭之地,还必须将之放在当时吐蕃整体对外发展上予以考量。按吐蕃的向外扩张不仅止于向东方扩张,亦向其北方的新疆,以及向其西北方跨越帕米尔高原经营中亚等地。如此一来,势必与位于蒙古高原的回纥,以及西方的大食冲突。因为回纥依北亚游牧民族的发展传统,统一蒙古高原以后,必定试图控制新疆地区,为游牧政权争取所需的物资供应来源,以及建立对南方中原农业地区有利的战略位置;①蒋君章:《中国边疆与国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第234页;松田寿男著,陈俊谋译:《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16—18页。另见林恩显:《清朝在新疆的汉回隔离政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7—10页。位于西方的大食则在征服波斯高原以后,顺势朝向紧邻波斯高原的中亚地区发展,试图为他们的信仰争取更多的信众,并为阿拉伯帝国获取更大的领地,以取得更多的税金等。②波斯王伊嗣俟的使者,向突厥可汗转述自己与中国皇帝之间的一段对话云:“他 (中国皇帝)问:他们 (大食人)在同你们开战以前对你们说了什么?我 (使者)说:他们要求我们在三种情况中选择一种:要么是他们的信仰,要是我们应允,他们就把我们当自己人;要么是交纳人头税;要么就开战。”详见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59—160页、167—169页。由此可见大食向外扩张的动机。凡此均势必与吐蕃产生无法避免的冲突,负责总绾吐蕃军政大事的尚结赞,对此焉有不作整体考虑的道理。北庭即今乌鲁木齐一带,地控蒙古高原进入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战略位置,而且是东西贸易大道上的要地。③佐藤长:《古代チべット史研究》,京都:同朋舍,昭和五十二年,第663页。四镇即今之库车、于阗、疏勒、焉耆,均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城市,是东西丝绸之路的重要必经之城市。吐蕃若未能掌控上述之地,其北向及西向的扩张便无法顺利展开,所以只有拿下北庭、四镇,方能掌控全局。而位于吐蕃东方的唐朝恰在此前准备双手奉上四镇、北庭,尚结赞即将到口的熟肥鸭,临到头来却因唐朝拒绝履行奉天盟约竟然飞了。局破了,尚结赞之暴怒可想而知。在怒火中烧之下,尚结赞失去了往日冷静精算的本质,作了错误的决策,动员军队侵唐,进行报复。
虽然尚结赞自德宗贞元二年 (786)八月开始入寇,直至该年的十二月止,攻打了泾、陇、邠、宁等州,“掠人畜,芟禾稼”,并连陷唐盐州 (宁夏盐池县北)、夏州 (陕西榆林县西北)、银州 (陕西米脂县西北)及麟州 (陕西神木县)等地。④[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上》,第354—355页。另见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二年(786)十一月辛丑、十二月条,第7474、7475页。尚结赞的军事报复行动,看似声势惊人、成果丰硕,但却引来严重的后果。首先,当地吐蕃军事重心移向其西方与北方,贞元二年,蕃军大半西御大食;⑤[宋]王溥:《唐会要》卷100,《大食》,世界书局,1968年。贞元三年 (787)攻打沙陀、回纥,⑥[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第1048页。故此,吐蕃军事主力不在蕃唐边界,尚结赞兵马并不充裕。据唐使崔澣于德宗贞元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贿赂蕃中仆役,打听出尚结赞的人马,总数为 “五万九千余人、马八万六千余匹,可战者仅三万人,余悉童幼,备数而已”。⑦[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51页。
其次,此时唐廷已有李泌、陆贽辅佐德宗,朝政步入正轨,两河罢兵,国内平静无事;另有李晟、马燧、浑瑊等名将主持军事,对抗吐蕃入侵方面的部署作得有条不紊,例如李晟积极治理紧邻吐蕃的泾州,推举李观为泾原节度使,提升了唐军的作战能力,不再畏惧蕃军。我们可由李晟所言,看出其已掌握了唐朝未能有力抗蕃的问题核心,其云:
河、陇之陷也,岂吐蕃力取之,皆因将帅贪暴,种落携贰,人不得耕稼,辗转东徙,自弃之耳。⑧[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33,《李晟列传》,第3671页。
由李晟上言可知,大唐纵有强大的军力,但在 “将帅贪暴”自乱阵脚之下,自弃国土。因此,在唐朝用人得宜的情况下,避免重蹈以往的覆辙。
第三,当尚结赞统军入唐以后,从德宗贞元二年 (786)的冬天到来年 (787)的春天,可能唐朝境内气候大变,造成吐蕃所携带的羊马多死。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三年 (787)三月丁酉条,第7482页。羊为蕃军粮食所出,马为蕃军运输与作战所需,再加上后勤补给未能跟上,尚结赞在此情况下,其战力自然下降。更有甚者,贞元二年九月,尚结赞遭李晟部将王泌伏击于汧城 (陇州汧阳县旁)下败走,并险遭俘虏,最终因唐军不识其面目而脱身。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二年 (786)九月乙巳条,第7473页。更令尚结赞胆寒的是,唐朝诸将包括骆元光、韩游瓖统兵屯于塞上,马燧率军至石州 (治所离石县,位于今山西离石县治),与骆元光等所率之师犄角讨之;③[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50页。又闻李晟克摧沙,浑瑊等举兵临之。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三年 (787)三月丁酉条,第7482页。
以上就是前文所提及,尚结赞因动怒而作了错误决策的后果。然而,尚结赞不失其多谋的本色,在面临如此不利且危险的局面下,竟然设计了一场另类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计谋并付诸实施。
尚结赞据其所摸透的唐德宗心思,深知德宗有厌战偏安的倾向,又熟悉唐朝内部的结构与政情,遂假意以归还清水和盟以后所侵占之唐朝土地为饵,要求与唐再度会盟。⑤同上。接着,尚结赞离间德宗对李晟的信任,利用张延赏与李晟的不合,让张延赏等污蔑李晟勾结吐蕃,唐廷信以为真,罢去李晟兵权。尚结赞复以卑辞厚礼、信使相望于道说服马燧,促使其误信吐蕃求和诚意,进而扮演吐蕃说客的角色,与蕃使一同入朝力保和盟,盛言尚结赞请盟之可信。⑥同上。另见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第5250页。尚结赞复要求以浑瑊为和盟使,以便于和盟进行中加以劫持。果然德宗步步入其彀中,事态发展完全依照尚结赞所精心策划的剧本进行,⑦以上详见林冠群:《玉帛干戈:唐蕃关系史研究》,第463—464页。德宗完全配合尚结赞的要求,二人共同于德宗贞元三年 (787)闰五月十五日,促成演出一幕历史上的大戏——吐蕃平凉劫盟。结果唐朝与盟文武官员60余人遭擒,其余将士及夫役死者四五百人,被俘者千余人,唯独主盟官浑瑊逃出。消息传来,唐军军心浮动,军伍士气大伤,使得唐蕃之间形势为之逆转,逼得德宗在一年内三度下诏罪己。⑧以上平凉劫盟内情,于 [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96下, 《吐蕃传》,第5252页;及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2,德宗贞元三年 (787)五月辛未条,第7486—7487页等均有详载。尚结赞这一手布局,有如章回小说中方存有的情节,最终竟然实现了。多疑的德宗,却有如父子般地相信尚结赞,⑨[明]李东阳:《新旧唐书杂论》,《学海类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第19页。成就了尚结赞 “足智多谋”的美名。⑩佐藤长:《古代チべット史研究》,京都:同朋舍,昭和五十二年,第667页。
尚结赞只手扭转唐蕃间的局势,成功地瓦解唐朝即将奋起的军力与士气,在当时吐蕃同时于北方及西方军情吃紧的关头,不但阻绝了唐朝乘机出兵收复失地的时机与念头,还彻底地瓦解了唐朝君臣对抗吐蕃的信心,逼得德宗于贞元三年八月断绝与吐蕃的关系。从此之后,双方信使不通长达16年,直到德宗贞元十九年 (803)五月唐蕃恢复互派使节。
四、结 论
尚结赞任大论处理吐蕃对外军政事务之时,特别显现出其过人智谋。其一系列计谋、措施的结果,吐蕃既能维持自身主动的优势,又维护了唐蕃之间持续的稳定情势,达成吐蕃原先设定的目标。而且吊诡的是,吐蕃对外情势的压力主要来自西方的大食,然而总绾吐蕃军政大事的尚结赞,却亲自坐镇于东线,仅带领着五六万人马面对大唐,而非如一般的军事部署,将最能战的将领放置于最需要的战线,此正意味着尚结赞转移焦点,避免唐朝因知晓吐蕃西方的危机而蠢动,免除了吐蕃同时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尚结赞的逆势操作、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能不谓其为吐蕃不可多得的第一等 “智多星”欤?
南诏王异牟寻的帛书中记蕃廷之情云:“近臣横污,皆尚结赞阴计,以行屠害,平日功臣无一二在。”①[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222上,《南诏传上》,第6273页。将尚结赞描述成吐蕃头号奸臣,与唐臣陆贽所称 “流闻结赞好谋”,②[唐]陆贽撰,[清]张佩芳注:《翰苑集注》卷16,《兴元贺吐蕃尚结赞抽军回归状》,第190页。以及唐将李晟所述 “蕃将尚结赞颇多诈谋”③[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33,《李晟列传》,第3672页。颇有类似。上述三者相对于吐蕃皆为敌对的外人,彼等对尚结赞的评断,正反映出尚结赞忠于吐蕃赞普的具体表现,此亦反映了吐蕃代有犹如尚结赞的诸多杰出大论出现,毋怪乎吐蕃于公元8世纪末叶后,虽内外情势时有不利,但仍能在与周边唐、回纥及大食等交往过程中守势、居于不败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