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坚持”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07孙海鹏

文教资料 2022年24期
关键词:思政群众大学生

孙海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概论部,浙江 金华 321016)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大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尚不成熟,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唯物辩证法思维体系进行引导才能走向正确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1]

“六个坚持”是一个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关系,其中人民至上是逻辑起点,自信自立是动力机制,守正创新是方法与遵循,问题导向是实践智慧,系统观念是方法创新,胸怀天下是精神情怀。围绕“六个坚持”,开展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引导是原则性、基础性、战略性综合考量。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离不开智慧勤劳勇敢的人民,整个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所以青年大学生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走群众路线,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高校思政课老师要让青年大学生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和定位自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践行人民至上,就应该对自己定位,正确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使命,结合社会和人民的需求,自觉提升能力,树立人民至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人民至上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调研,在调研中了解人民的需求,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

其次,我们应该牢记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应该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忧,从群众中获取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例如,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深入调查了解民意,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在决策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在执行决策的时候要充分吸收民意,运用民主的方式解决群众的问题。

再次,理解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跌宕起伏的五千年文明是智慧的中国人民写下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的。“蛟龙”深潜探知深海和“嫦娥”“玉兔”奔月成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完成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而这得益于全国人民的支持。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让一个个“不可能”成为“可能”。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动力的源泉,是我们最大的靠山。积极依靠人民,才可以击败千难万险,完成一个又一个胜利,成就一个又一个辉煌。

最后,坚持人民至上。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要不断造福人民,实现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自始至终把人民群众的冷热安全放到心上。思政课老师要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承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处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实现人生自我价值。我们要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紧紧扎根在人民群众中,务必持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始至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命运,坚持人民至上。

思政课老师应灵活运用栩栩如生的新鲜的事例,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群众”二字的含义和价值,自始至终站稳人民立场,植根人民,树立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经营理念,将小我融进群众大我、祖国大我当中,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更好地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纵览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指引下,敢于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持续从失败走向成功。这是中华民族自信自立的底气表现,也是我们坚持自信自立所获得的非凡成就,它来源于我们对马列主义“行”的正确理解和肯定,源于我们对自身“能”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立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就。当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复兴之全局及世纪疫情彼此交错的形势下,我们既要正视问题和挑战,又要坚定理想信念,自信自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思政课教师应教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办事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促进青年大学生树立自信自立的优秀品质。

第一,在思想上独立。避免依赖他人的思想,增强自己做出正确思想见解的能力,凡事尽量自己想。

第二,在行动上独立。要大胆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挫折中历练自己,在激烈竞争中成就自我,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和挑战。

第三,在学习上独立。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好自己擅长的专业和技术。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根据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建立自己的优势专业,在自己熟悉和喜欢的领域干好自己的事业。

第四,有独立自强的思想见解,不随波逐流。大学生平时要向优秀的同学、朋友、前辈等学习,从书本中汲取智慧,使自己的头脑充实起来。尽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应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把新时期中国的伟大变革讲得生动有趣,指导学生自信自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自信自立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奋斗当中。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既要恪守正道,也要敢于探索新的思想和创新之路。守正与创新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应该正确地继承人类的优秀灿烂的文明成果,准确地传承历代名家的智慧见解和思想。同时,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研究新动向,明确提出新理念,处理新的问题。

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大学生的“守正”便是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把马列主义作为我们的科学指导思想。青年大学生“守正”的前提要理论基础坚定不移,然后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初心使命,更需要青年大学生以身作则、砥砺奋进,用亲身实践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终生。青年是当今社会朝气蓬勃、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群。青年大学生要永葆创新的活力。

一定要努力不断学习,笃行创新。青年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思考问题和解决困难;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并认真将理论和实际融合,在专业领域增长才干,为推进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务必坚持实践。青年大学生踏入基层要永葆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沉下心、迈开步、勇于开拓,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淬炼创新精神。青年大学生要以广大群众为师,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极主动探索、总结与反思,结合实际工作,创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要紧跟时代潮流,适应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一切先进事物,塑造敢想敢干、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勇登创新高峰期。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关键问题是实践活动起点,把握住难题就能把握住人类发展的“关键”。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切发展趋向无一不是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关键驱动力。我们大搞改革创新,始终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天下无难事,一定要找到问题关键,就能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依照客观规律性做事,一切问题都可以处理。思政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根据课程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设定青年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问题导向的真理性和实践的伟大。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青年大学生要坚持独立思考,认真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够寻找解决问题的核心,弄清问题所形成的缘由,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第二,重视市场调研。青年大学生要坚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必须向痛点难点学习,看清问题开方子,采用具体对策,跟踪处理每一个难题,提升工作实效性,加快问题的解决。

第三,坚持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青年大学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确保问题获得正确解决。

思政课教师应教育青年大学生勇敢正视问题和生活中的矛盾,发现问题的关键,保持清醒头脑和解决问题的自觉。坚持问题导向是促进工作和事业不断前进的驱动力。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思维能力,以重要问题为导向,把握关键难题,进一步研究问题,着力推进解决发展历程的一系列问题。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坚持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论的必然要求,是掌握繁杂事情、解决矛盾的内在要求。系统是指事物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与周围环境相关的具有稳定结构的统一体。坚持系统观念,就是将事物普遍联系放到整体中,广泛思考与科学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青年大学生应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思维的前瞻性和整体性,全面规划、战略部署、系统推动,切实保证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进一步改进发展方法。

思政教育要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稳中有进,坚持用整体的、系统的眼光看待事物,坚持系统观念,在复杂矛盾中解决问题。青年大学生应当坚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促进破与立的统一;树立系统观念,提升认识矛盾的水平,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预见未来方向,紧抓战略发展规划,从容应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大学生应当坚持系统发展观。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和谐发展。在日常学习工作上,青年大学生应分清轻重缓急,踏实做事,善于做事,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运用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青年大学生要坚持顾全大局,以系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矛盾处理,不断深化战略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勇于创新,坚守底线思维,在逆境中创造主导权,提高全局观念。

思政课老师应教育青年大学生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规划,使学生掌握系统思维模式,具体指导青年大学生通过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用系统观念对待全局、看清本质,从全局出发,妥善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宏观和微观、现在与未来、关键矛盾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问题,正确把握发展战略。

六、应该始终坚持胸怀天下

青年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因为他们积极向上,敢于思索,勇于挑战。正处于两个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青年大学生,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担,要以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青年大学生只有不忘使命担当,才能拥有崇高理想和充实的人生。

青年大学生一定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学习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了解真理、学习真理、检验真理,提升本领。青年大学生应该开阔国际视野,深入洞悉人类发展趋势发展时代潮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中国视野和全球视野,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从“两个大局”来考虑,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趋势,正确对待、客观看待、辩证分析实际问题,教育学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接纳人类一切灿烂文明成果,为解决人类面对的难题做出贡献。

七、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正确理解“六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在思政课中结合现实生活中青年大学生喜闻乐道的新闻事件或历史典故,把“六个坚持”在高校思政课上讲透、讲活,推动高校思政课与时俱进,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运用“六个坚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困惑,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思政群众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