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教:构建文言文教学新样态
2022-04-07山东菏泽市曹县第一实验小学274400刘鲁江
山东菏泽市曹县第一实验小学(274400) 刘鲁江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编了文言文类文本。由于刚接触文言文,学生没有什么阅读基础,产生一定的阅读障碍。对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现实,深入研究文言文的教学,采用各种有效方法,让学生进行猜读、诵读、对读、赏读等活动,帮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文言文,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文意趣解,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解码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是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要适时开展猜读、复述、讨论、演绎等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学习中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一)词句猜读
小学生的文言文知识积累不足,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时,教师既要有理性的认识,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不断地积累文言文知识。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猜读活动,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猜读,是指对文言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猜测,依照经验对文言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根据文本插图、注释等信息推测文章大意的一种阅读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猜读提供机会,适时提出要求,以提升学生的猜读效率。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精卫填海》一文时,教师先做示范诵读,对重点字词进行梳理;然后要求学生猜读:“全文只有两句话,七个小分句。大家先逐句猜想这个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然后对照译文,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经过对文本字词的梳理,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想,难度不大。如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学生猜想:炎帝是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少女是小女儿,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教师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猜读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确保学生的猜读顺利展开。在对关键字词学习之后,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理解文本的内容。从学生的猜读情况能够看出,教师提出的任务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大多能顺利地进行判断。猜读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是打开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密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灵活设计与开展猜读活动,让学生掌握这一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方法。
(二)篇章构建
当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词句意思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思考,推测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意思,为整体阅读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要有篇章构建的意识,创设适合的阅读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信息,提出各种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提炼,为学生的篇章构建创造条件。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存在一定的畏惧感,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文言文表达的形式造成的。因此,教师要进行整体性引导,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整体思考,这样学生就会逐渐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要求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并提出思考问题:“文章开头便交代王戎当时只有七岁。当看到道路旁边有李子树结满了李子时,大家都跑过去摘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呢?从王戎的话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阅读这个故事后,你想对王戎说点什么呢?”在阅读和思考后,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王戎当时只有七岁,之所以开头交代这个信息,目的是突出王戎的智慧。”“因为年龄小,所以才显得王戎的思考独特。”“大家都是同龄人,其他小伙伴都跑到李子树下去摘李子,唯有王戎没有去,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王戎的与众不同。”……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统筹思考,使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认识。在明白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后,学生再度阅读文本时,便觉得文言文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读了,从而掌握了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二、文本悦读,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感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教学目标等进行示范诵读,并组织学生进行诵读竞赛、文白对读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诵读感知
让学生悦读文言文,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追求。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诵读、吟诵展示、课堂演绎、故事讲述、游戏竞赛等趣味性、互动性的学习活动,以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主动性。只有主动阅读,学生才会进入文本中,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逐渐形成文言语感。
在组织学生诵读文言文时,教师不仅要追求形式的新颖,还要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囊萤夜读》一文时,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要求学生注意听。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试着进行诵读体验。为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频,让学生诵读文本。这样,学生逐渐找到诵读的感觉,沉入文本中,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师要求学在小组内诵读展示,评价交流。这样,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教师深入各个学习小组,对学生的诵读给予评价、鼓励,并从学法的角度给予提示,让学生掌握诵读的技巧、方法。课堂上开展诵读比赛活动,将学生诵读文言文的主动性调动起来。通过反复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渐形成。
(二)文白对读
文白对读是文言文教学特有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互动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指课堂上一个学生读出故事的白话文版本,另外一个学生读出对应的文言文。这种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学生同桌合作展开。教学前,教师要进行科学设计,可将文白对读与角色诵读、课堂演绎等活动结合起来,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激趣角度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心理的阅读方式,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铁杵成针》一文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故事动画,梳理文本内容,使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中。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同桌两个人合作学习,一个人读故事的现代文版本,另一个人读教材的文言文,看哪组配合更为默契。”学生对这一互动性学习活动很感兴趣,纷纷行动起来。文白对读学习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实践证明,学习活动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体验。
三、文感历练,在语言实践中拓宽训练
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学生的需求等对语言实践的内容、形式进行综合考虑,以促进学生的语言活化,实现精神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语言活化
语言活化,是指对语言的活学活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讲述文言文故事,能为学生活用文言语言创造条件。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杨氏之子》一文时,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文意,让学生结合文本注释,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语言实践:“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说说你的理由。你能模仿这个句子说一句话吗?”学生开始阅读,讨论交流。有一个学生认为“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话的前句末、后句首都用一个“果”字,读起来比较有趣。最后,教师给予肯定评价,并引导学生仿照句子进行表达,将语言实践活动推向高潮。
(二)精神内化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不少的篇目蕴含深刻的哲理。学习这些文言文,能让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深刻地认识某种道理。为此,教师要深潜教材文本,对文本哲理进行深度剖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洗礼。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教师基于这一特点展开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获得思想的启迪,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梳理文意,使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并能够具体地讲述这个故事。在理解寓意环节,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矛盾’一词是由矛和盾两种事物构成的,矛是一种进攻性武器,盾是一种防御性武器,将二者连在一起,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文章叙述了什么事情,是如何自相矛盾的?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理呢?”于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进行个性理解。“我们做事情不该互相抵触,一定要实事求是,保持前后一致。”“做人和做事一样,不能前后不一、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否则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理解给予评价,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发展。
四、文言运用,在语言实践中实现内化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文言文字词的解析到句式的理解,最后到文言文语言的运用,都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文言文语言运用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实践运用,表达自己的所思、所见、所感。
(一)生活对接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思想。为此,在具体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语言表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抓住文言文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表达,体会文言文的表达特点。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伯牙鼓琴》一文,通过伯牙、锺子期相知相离的故事,说明知己难寻的道理。教学时,教师先介绍名曲《高山流水》的来历,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说说交友的经历。学生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都能说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围绕“知己”这一关键词,说说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六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古诗名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引用这些古诗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语言运用
文言文运用不仅体现在作文中引用古诗名句上,还要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意识地引用文言文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文言文的语言,让学生形成文言语感,丰富表达手段,深化思想情感。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如果学生能够融入一些文言文的语言,就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书戴嵩画牛》一文时,在寓意解读环节,教师进行引导:“只有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真知。这篇文言文阐释的道理,在我们学习的其他文章中也有所体现。对纸上谈兵这种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文章或名言?”于是,学生想到赵括的故事,想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言。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平时很少关注文言文的运用,教师从内容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给予学生启示,能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文言内容、名言名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价值意义。
文言文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师要正确处理文言文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实践等环节展开深度思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适合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这样能使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自觉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