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 年两会:高质量发展坚定中国信心

2022-04-07本刊编辑部

财政监督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

●本刊编辑部

两会是中国为未来发展谋篇布局的重要会议,也是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全球遭遇疫情肆虐、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 中国以 “稳字当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中,“中国式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中国信心。

2022 年两会, 是意义非凡的两会。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二十大的召开。 在这一关键时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放眼长远的大局观、 以创新应变局的发展观,带领全国人民共商中国未来发展之路。2022 年两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刊从财政视角解读两会财经热点。

稳字当头, 夯实经济稳健发展之基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 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2022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提出了新一年发展的主要目标,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为此,2022 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关键词:5.5%

历年两会上,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承载着各方的期待。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GDP 增长好于预期, 为提振全球经济注入了信心,提供了“中国经济增长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考虑国内外多方因素影响,科学合理地设定经济增速目标, 从精确定调到区间增长,抛开疫情形势下受各项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GDP 实际增速基本与预期目标保持一致,我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全球疫情严峻的形势下, 中国经济仍能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特别是2021 年以8.1%的经济增速,较好地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表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GDP 增速情况

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和“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我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对此,李克强总理向中外记者解释道,这是基于在11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的高基数上增长, 看似放缓了速度,实则分量更重。 一方面,5.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需要配套相应的多项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这并非短期应对,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预支未来的可持续之策。

对于5.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不少专家表示超出预期。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5.5%左右”好于不少市场人士预测的5.0—5.5%区间,而明确5.5%的经济增长目标具有“定海神针”之妙,既有利于解短期中美两国间经济政策预期差之困,又传递了中国“十四五”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决心。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程实认为,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个务实进取、审慎乐观、充满自信的数字。 虽然较2021 年8.1%的增长水平有所下降,但客观反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说明了2022 年全球经济增速普遍下降对中国的趋势性影响;与此同时,这一数字又明显强于市场预期水平,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信心,也客观验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从经济增长潜力视角给予解读, 他们认为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更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 能更好引导经济发展方向,释放增长潜力,有利于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更好把握发展主动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委员建议,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不能只看眼下这一年, 要考虑前一年的基数,也要考虑往后的可持续发展,尽力避免年度之间忽高忽低。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委员强调, 在保持一定增速下应更注重发展质量,如就业是否充分、物价是否稳定、企业感受如何等。 这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作了设定,让经济“成色” 不因增速变化而减弱。

关键词:稳增长

当前, 我国尚处在疫情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任务重、挑战多的局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为此,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87 处提到“稳”字,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到“六稳”“六保”,“稳”字体现在多个方面: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企业、稳外贸……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 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提出,“稳”是动态的、是变化的,要根据当前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 采取相应措施来注入更大的确定性,进而实现“稳”。 既要稳住经济预期这个基础,又要高度重视稳住社会预期,尤其是与民生、改革密切相关的预期。赵治纲研究员认为,稳增长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和指挥棒。 但今年的稳增长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是其要求更高、挑战更大,也更为迫切。中央出台的一系列“超预期”的稳增长政策,有利于稳定各方预期:5.5%的经济增长目标,稳定了“增长预期”;减税降费力度空间,稳定了“市场主体预期”;财政支出更加积极,稳定了“投资预期”。

在稳定大局的同时, 尤其要注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指出,“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意味着短期内不要指望中央政府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帮助地方政府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

精准可持续,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我们将精准研究每一项财政政策,精心安排每一笔财政资金,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保持必要的力度,支持经济恢复发展,又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

——两会“部长通道”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十余年,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备受关注的“减税降费”政策又有哪些新举措? 如何破解基层财政困难?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聆听两会声音。

关键词:精准、可持续

盘点近十年来的财政政策,一以贯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力度与方向却略有不同,从“加大力度”到“提质增效”“更加精准、可持续”,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聚焦、更有针对性。

2014 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5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

2016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2017 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

2018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

2019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2020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2021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2022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2021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下,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全国财政视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2022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把握的六个重点方面: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

当前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的同时,保持适当财政支出强度,财政政策要以“精准”为导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今年两会,财政政策“精准”施策体现在“精准实施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精准支持增加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现金流”, 同时多地减税降费更加突出精准性和针对性。

两会“部长通道”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如何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做到精准可持续时指出,政策安排兼顾了力度与节奏,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 是不是提升了效能,要看是不是完整、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不是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是不是让老百姓更多受益。 比如,在减税政策安排上,支持方向聚焦于制造业、小微企业等6 个行业,其退税减税规模达1 万亿元,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达1 万亿元,实现了精准发力。 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过程中,精准研究,细化出台政策,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更好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2.5 万亿元

今年两会提出的2.5 万亿元退税减税, 规模为历史最高,且所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引发广泛关注。 这是党中央在做“减税降费”这道选择题时给出的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选择,也是企业最为期待的惠民政策之一。

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提问时提到,“退税等于是给企业直接发现金、增加现金流,是及时雨。 ”事实证明,减税降费看似在做“减法”,实则做了“加法”。 近年来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极大地涵养了税源,新增纳税市场主体所交给国家的钱远超过了减税金额,有效培养壮大了市场主体。 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自“十三五” 以来的6 年间, 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8.6 万亿元,千万企业和数亿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对此,专家们普遍认为,2.5 万亿元的退税减税规模超出了市场预期,放水养鱼成为最大亮点。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表示,减税降费更多是给大家一种信心。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已经实施几年了,今年继续实施,而且措施越来越具体,包括留抵税的返还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家希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 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避免了“竭泽而渔”的情形,能够起到“放水养鱼”的效果。 短期来看,财政收入可能会受到不小冲击,但长期看减税降费政策与财政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今年两会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也引人关注,在减税退税的同时,注重将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 体现了政策的多元化与长期性。刘尚希认为,“组合式”是一个新提法, 就是阶段性政策和改革性、 制度性安排结合起来,既要在税制要素上做文章,更要从税制整体上想办法。时间上,短期和长期要结合起来;体制上,要素和整体要结合起来,税率和税基结合起来,来进行组合式的减税降费。

关键词:财力下沉

随着基层财政支出不断增多, 基层运转压力加大,基层财政困难已成为共识。 特别是2020 年遭遇疫情冲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保基层运转”作为“六保”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补助资金直达市县”“持续为基层减负”,同时进一步明确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 对基层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直达市县以下基层。 《关于2021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称 《预算报告》)要求,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指出,“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他强调,“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 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 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

对于资金如何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福昌表示,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一个重要渠道。近两年来, 我国财政将更多民生性转移支付资金纳入直达范围,做到了下达“早”、投向“准”、监管“严”,有效支持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和兜牢“三保”底线。

为了切实保障基层,财政部在《预算报告》中提出, 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对基本民生的保障、对重点领域的保障、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 同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从严从紧,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切实做到节用为民。通过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 地方各级政府从严从紧腾出更多财政资源腾,提高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效率等系列措施, 为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提供更大的财力支持。

民生为本,迈向共同富裕之路

应对困难和挑战,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坚决严肃处理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问题。

——2022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惠民生,保民安,民生问题联系着民情、民意甚至民心。历年两会上,民生问题始终是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热词调查显示,反映民生期待的热词依然位居前列,其中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高质量教育、就业创业等热词备受关注。李克强总理回应民生十盼指出,“政府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目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

关键词:就业优先

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教育、乡村振兴……样样事关民生,桩桩件件无小事。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主要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当前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要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并非易事。

今年两会将就业提到优先地位, 各项政策也进一步向“就业”倾斜。 “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 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今年两会上,稳就业被提到更突出的地位。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 也是发展问题……只要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就能够实现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政府工作报告》 从扩宽就业渠道的大盘和根本出发,直面就业结构性难题,体现了积极进取的政策导向。

两会要求, 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强调就业优先也是宏观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为实现就业目标努力。 2022 年财政政策多措并举,提质加力以实现稳企业保就业,包括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 亿元、增加51.68 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使用1000 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稳岗和培训的支持;等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侯海波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优先政策已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工具和抓手。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仅有利于逆周期调节, 还能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维护社会稳定、维持社会公平。朱小玉助理研究员认为,2022 年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要把“人”放在首位。推动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依然“让市场唱主角”,通过保市场主体保就业。

关键词:教育公平与质量

公平与质量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词,也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提法,体现了政府和人民的期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就近入学”“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职业教育适应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终身学习体系”……教育,既关乎千家万户,也决定中华民族未来。

根据 《预算报告》,2021 年我国教育支出1690.35 亿元,完成预算的101.6%。 2022 年,在各级部门大力推进过紧日子、严控各项支出的情况下,教育和科技支出不纳入压减范围, 教育支出与上年持平。 财政在支持推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民生提问时指出,我国连续10 年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不低于GDP 的4%非常不容易, 而且主要是面向义务教育、面向农村,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大向农村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我国在构建起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同时,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仍存在短板弱项,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硬件和软件投入结构不合理, 均等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对此,有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引发了各界广泛讨论。刘尚希委员在《关于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随人走”的提案》中指出,均衡的基本内涵应从地理上的均衡转向群体之间的均衡, 使教育资源与人口流动、学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动态匹配。韩凤芹研究员与王胜华助理研究员认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践行“和而不同”的治理理念。 优质发展和质量均衡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两个内核, 其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持,更需要治理机制的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1 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消除了绝对贫困。 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 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

从今年两会调查可以看到,“乡村振兴”是2022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之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承指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农”部分突出表现出两大特点:“三农”工作“稳中带新”、乡村振兴“全而有序”。 《预算报告》指出,2022 年主要收支政策中的重要一项就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秘书处研究员申学锋提出站在共同富裕的高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对此,他建议从四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农民在发展中致富; 二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真正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三是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农民致富创造良好环境;四是着力农民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彭程和鄢晓发副研究员提出,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议2022 年财政工作重点仍然将继续健全脱贫成果巩固拓展长效机制,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数字中国,科技创新赋能新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 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 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2022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 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是第五年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再次被热议,并提上新高度。 数字经济相关的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多位代表委员提交关于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基础设施安全、车联网安全等方面的提案议案。 “数字经济”“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数字产业”“数字乡村”“智慧城市” ……勾勒出了数字中国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数字经济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数字经济俨然成为各国经济复苏的关键。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意味着占据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据显示,2020 年,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 还有研究预测,2020—2025 年期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5% 左右,2025 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80 万亿元。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具体到财税领域,财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 从财政支出来看,在财力缩紧、各部门大力倡导过紧日子形势下,科技经费不纳入压减范围,加强保障基本民生和科技攻关等领域支出,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如: 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允许提前清缴核算让企业尽早受益,实施“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等等。 2022年,财政部将继续深度参与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国际规则制定, 推动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为数字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针对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提案》, 对增强我国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提出了三点建议:继续鼓励头部数字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优化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进一步加强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政策的可预期性, 优化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李婕助理研究员也建议,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推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财政支持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促进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财政推动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等多途径加快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促进我国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教研中心副教授陈昕提出,数字经济可从多方面、多维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关键词:数字政府

数字化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亦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和今年的两会都将“数字政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跨省通办”“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等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为企业和个人办事提供了便利。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利用大数据和健康码等数字技术, 为疫情防控、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助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督查”的推广使用,进一步为政府部门高效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托和抓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数字技术在提升监管效能、强化政府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字政府建设在财政学者中引发了热烈讨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字财务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卫华认为,政府财务数字化改革是建设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推广实施为契机, 推动各部门、各单位财务数字化转型, 加快政府财务数字化改革,推动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 董木欣助理研究员建议在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中,可以借助数字化来助推机关运行经费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这将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压减运行成本的新支点。王宏利研究员认为,除了技术创新,还需要制度创新,把数据生产要素做实,促进数据交易,促进数字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周孝助理研究员提出,数字技术和平台模式的广泛渗透,使得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要建设数字经济强国,离不开三者的共同参与。 必须将数字经济发展置于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下, 让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与数字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数字安全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安全也引发高度关注。 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2021 年底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 年)》明确,加快提升生物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的治理能力,可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而2022 年也被视为是数字安全元年,预示着人类将进入包括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新终端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供应链安全、应用安全、区块链安全等在内的“大安全时代”。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数字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张礼立建议,后疫情时代、后工业时代重视新型全球供应链,要加快数字与信息化供应链服务与监管平台,实现“监管与发展”两手硬。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研究员表示,发展数字经济必须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前提, 需要通过数字技术来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滥用导致的负外部效应。

刘尚希认为,政策的统筹协调不足(重复监管)和政策的前瞻性、战略性考虑不足是导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缓的两大直接因素。例如,我国网信、公安、工信、市监(消协、消保委)等部门都在针对APP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监督管理执法,但各部门重复检测的情况较多,且具体执法标准并不一致;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个人权益,而对数据的合理使用和流通考虑不充分。为此,他建议:一方面应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不合时宜的一些政策规定,并在新政策出台前切实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另一方面,进一步厘清监管分工,明确监管标准,在政策出台前加强统筹协调,防止“合成谬误”。 刘帅助理研究员提出,数据安全存储是数字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数字经济大国对数据存储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高效性以及低耗性提出系统要求,迫切要求数据存储性能稳步提升, 牢牢守住数据存储的安全底线。

绿色低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 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环境问题也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 梳理近十年来的两会关键词,“发展”“生态”位居前列,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青”词。 新华网推出的“2022 全国两会热点调查”显示,网友对国家的五大期许中,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为其中之一。 关于“生态保护”的热点调查中,一半以上网友认为当前环境相比五年前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 而在生态保护中,治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排在首位。

关键词:绿色转型

绿色是中国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今年两会上美联社记者指出,中国经济正在逐渐从高速增长向着可持续的、公平的以及绿色的增长转型。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环境治理,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态保护持续改善,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

财政在支持绿色发展转型中成效明显,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累累。如: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污染治理“4+1”工程稳步推进实施,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明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都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持。

2022 年财政政策还将持续发力, 从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金需求,支持疫情防控、 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和水污染防治资金共500 多亿元, 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减按15%税率征收从事污染防治第三方企业所得税,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污染防治;推进建立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也更高,必须进一步优化攻坚路径,拓宽攻坚领域,强化攻坚举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默洁建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步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必须发挥财政资金奖优罚劣的效能,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激励约束政策;同时,完善节能节水、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乘数效应。

关键词:“双碳”

“碳达峰碳中和”连续两年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双碳”被列为“2021 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一。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中涉及“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等相关建议。近日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处于行业风口。

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 目前已经有17 个省份完成了“双碳”实施方案的衔接,其他省份也在抓紧进行中。 2022 年,财政部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循序渐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研究出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出炉,力争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都在制定践行举措的路线图。在“双碳”工作迅速推进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都要纳入推进“双碳”工作的考量范围。

对此,有代表建议,绿色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专门的碳中和立法统筹推进, 以避免运动式“降碳”和踩“急刹车”等短期行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建议, 减碳目标应跨年统筹,同时明确预期,并在消费端挖掘减碳潜力。 王金南院长表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 领域更广,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也更高,必须进一步优化攻坚路径,拓宽攻坚领域,强化攻坚举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覃凤琴从财税视角给出相关建议,她认为,一方面要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财政支持力度,如优化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对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动态财政补贴政策,更好地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加强绿色采购对低碳发展的支持,包括绿色建筑和绿色材料、绿色商品包装和快递包装、固定领域通过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扩大节能环保产品目录清单等一系列的措施。 另一方面,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税费制度,发挥税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如考虑将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研究对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四类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等等。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看G20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