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2022-04-07古雪萍谢永贵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中医学教学效果

古雪萍,谢永贵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 梅州 51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中医学基础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具有知识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任务量较大等特点[2]。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全面性[3]。因此,以中医学基础课程为起点,开展课程思政,以期提升医学人才培养的效果。

1 课程思政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体系中融合的教学价值

课程思政的教改方式,是指高校教师在进行理论课程教学时,有效完成了知识内化,深入挖掘所教授知识的内在思政成分,并将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转化为学生优质技能和德行,使其成为技能与思想的有机整体。而作为学生认知社会的基础思想[4],思想内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1)家国情怀。在中医学教学中,要努力促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5],包括行孝尽忠、爱国主义、天下为公、乡土观念以及民族精神等。

(2)个人品质。在中医学基础教学工作中融合思政工作时,应引导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科学观念。应分别从认知、方法两个视角,培养学生讲实求真、积极探索的创新思想以及学术研究的诚信意识。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中,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6]。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含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中,必须实施课程思政,提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思想内涵,在教书的同时,达成育人的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综合医疗人才[7-8]。

2 课程思政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体系中融合的教学方法

2.1 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制定教学规划

中医学基础理论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时,应该结合中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以保障课程教学效果,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9]。例如,在讲解肝主疏泄相关中医学内容时,可以采取学生角色扮演形式,让学生根据临床表现,掌握病症表现特点,反思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如若教学设计不完整、教学内容存在形式化特点,将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制定教学规划时,应让学生自主开发设计,继而在课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提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效果。

2.2 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体系中提炼思政元素

2.2.1 教改思想 中医基础含有多个章节的学习内容,比如阴阳五行、养生等。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道德思想、生态理念等,在教学研究、内容提炼过程中,应注重提炼思政元素,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2.2.2 教改实例(1)在绪论中,关于时间、空间维度的问题,应从中医形成、发展历程、课程特点等视角,对中医学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便于学生在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中,对医者崇高的思想情怀、医学涵养形成敬意,促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在医者大医精诚思想的影响下,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使其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10]。

(2)以儒家思想中的精华为课程思政教学切入点,融合中医学基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尊敬师长的优秀品德。

2.3 加强课程思政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资源整合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各章节内部的知识内容中,含有丰富的思政内涵。应在课程思政教学环节中,有序完成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从教学广度、学术深度等视角,逐一完成思政成分挖掘,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整合效果。比如,借助思政元素,串联课程内容,形成思政内线、课程外线联动开展教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11]。比如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以目录为外线,将课程思政内线对应方式设计为:自然学术、生命价值、疾病认知、疾病预防。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思政内线与中医学基础外线的对应方式

具体来看,就是要以课程思政为内线、对应中医学的外线,促进内外对应和融合,分别完成教学工作,以达成教学目标。

2.4 以问题为驱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驱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顺应学生学习需求。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尚处于成长阶段,可采取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以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要采用情境与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师生互动效果。例如,在讲解中药方剂白虎汤的研究研发过程时,可引入薛雪与叶天士二人在学术上坦诚相争,又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情境表演。同时,在表演结束后,教师采取问题引导的形式,助力学生领会背景故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形成正确的处世方法和正确的名利观念。

2.5 借助角色扮演方式,提升学生思政学习效果

在开展课程思政时,以学生实践、学生角色扮演为设计出发点,提升学生课程的参与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侧重于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以期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比如,在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让学生自主进行演讲,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主题辩论活动,助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在完成阴阳五行课程讲解后,随即开展藏象内容的学习,以强化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课程学习完成时,让学生开展话剧表演,将主题确定为炮制功效,便于学生形成工匠意识,以严谨的从业思想,从社会宏观视角认知社会,理解中医在医疗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3 评价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成果

3.1 评价思政成分的融合效果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教学标准是: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关注课程与思政的融合程度。课程思政的实施重在与专业的融合,要防止出现“两张皮”问题。在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时,可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完成教学评价,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自主书写对某一章节的学习心得,从学习技能、知识掌握、思想领悟3个视角,完成心得书写。教师可通过学生心得内容,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从而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12]。

3.2 评价教师课程思政渗透能力

在评价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同时,应注意防止生搬硬套式的教学。高校可分别采取强化技能、思政引导、课程思政教学训练等方式,逐步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心得内容、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学生阶段性考试成绩,对融合式教学进行评价,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在评价完成时,让教师结合评价结果,对下一学期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进行及时调整。

综上可知,在高校开展优质人才培养工作时,应加强教改工作的有效性,为了提高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新时期需求的医学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在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中,含有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极具思政教育价值,应加以积极开发、融合,增强课程思政融合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应充分利用相关课程的优势资源,有序落实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工作,切实提升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中医学教学效果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一定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专访CIT培训学院与清华建筑声学讲师燕翔
中医学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探索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