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2022-04-07霍江华俞黎黎钱炳俊郝瑞峰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卫生学资源库营养

何 苗,霍江华,俞黎黎,钱炳俊,郝瑞峰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为推动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共建共享,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鼓励支持资源库建设[1]。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来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高职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3]。国内多所院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改革,将在线资源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效结合。如宁夏医科大学利用混合式数字化教学平台辅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为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4]。中国医科大学采用以OBE理念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5]。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依托超星泛雅及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线开放课程,很好地解决了线下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为学习者提供了专业共享资源,有效拓展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医学院校健康教育功能[6]。广西医科大学自主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线上学习资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生态环境,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使得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能够真正有机结合[7]。苏州大学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实践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和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将二者与“互联网+”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分析问题能力[8]。成都医学院将PBL教学法结合网络课程平台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3]。可见,混合式教学将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9]。混合式教学需要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与硬件保障,更离不开数字资源和智能平台的支撑。基于智慧职教平台建设与开发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一方面为学生自学提供系统完善的专业资料,有助于学生及时获得所需的参考学习资料、利用个体碎片化时间学习,实现了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另一方面为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信息化资源,保障了教学效果。

1 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主要针对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是一门集科学性、社会学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8]。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手段,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健康宣教、营养知识普及、一般与特殊人群膳食指导,进行食品样品采集、协助进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等。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相关知识较容易理解掌握,但涵盖内容多、概念抽象、知识点多且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对较少[5],对于本身课业繁重的医学生来说,零碎繁多的知识点较难记忆。

我院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共32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计1.5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实践教学方面,针对学时的调整,教学团队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要求,删减了如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牛奶质量检验等验证性实验,优化了课程内容,同时拓展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提升了学生的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理论教学方面,教学团队利用现有教学资料初步组建和开发了一定规模的课程资源,虽能满足教学需要,但资源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此外,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虽有应用,但缺乏线上资源支撑,未完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相对较少,课堂教学无法涵盖教材中的诸多内容。网络的普及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线上学习可拓展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弥补线下授课时间的不足,方便学生进行自学[6]。现在大学生行为更加自主、思想表达更为自由、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5]。通过学生座谈与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对短视频、小动画等形式的教学资源兴趣较高,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程度较高。虽然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自律性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但高职学生活跃度、思维敏捷度较高,动手实践能力也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应是“灌输”,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原有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将其自主加工后形成记忆内化,并在脑海中系统储存,才有可能将外在知识转变为内在技能[7]。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专业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过滤、分析、评价以及合理筛选和甄别的能力相对本科生有差距,所以,建设与开发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极为重要。

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与开发

2.1 资源库建设与开发的思路

系统完善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不仅要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查阅课程资料、自测自练,进行自学,还需要便于教师利用相关资源辅助线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让资源在碎片化的同时形成体系,既满足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又能建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同时保证学习者“留得住、学得进”[7]。为解决以上问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团队通过查阅文献、交流座谈,最终确定资源库按照“顶层设计、单元模块、颗粒化资源”的思路进行建设与开发。顶层设计由教学团队牵头,进行专业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高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对接行业标准,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对课程的知识、技能进行梳理与归纳,形成单元模块;研究各模块的架构和内容,搜集如音频、视频、影像资料、动画、图片、文字、文献、国家与行业标准等素材,自主开发与课程内容配套的PPT课件、导学视频、教学微课等素材,各种素材构成颗粒化资源,按照课程结构最终形成系统科学的开放型、共享型网络资源库。

2.2 资源库素材的形式

智慧职教平台中课程资源库的素材按照形式分为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视频、视频类、动画类、PPT演示文稿等。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建设中,结合课程单元模块内容,将资源库里素材分为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具体示例见表1。

表1 资源库素材示例

2.3 直接素材的来源

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相关的素材很多,按照素材搜集渠道,将其来源分类如下:(1)专业相关网站,如中国营养学会(www.cnsoc.org)、食品伙伴网(www.foodmate.net)、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www.chinanutri.cn)、中国食品安全网(www.cfsn.cn)、食品科技网(www.tech-food.com)、中国知网(www.cnki.net)等;(2)权威微信公众号,如盐城疾控微健康、江苏疾控、丁香医生、健康中国、营养师之家、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与健康、注册营养师考试题库、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等;(3)网络教学平台共享资源,如大学慕课MOOC、超星泛雅、复旦大学elearning学习平台、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等;(4)电视新闻节目,如央视《健康之路》《中华医药》《每周质量报告》、3·15晚会,中国网络电视台《健康有约》,北京卫视《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等;(5)教辅书目,如顾景范、杜寿玢、郭长江主编的《现代临床营养学》,刘志皋主编的《食品营养学》,季兰芳主编的《营养与膳食》,彭珊珊、钟瑞敏主编的《食品添加剂》,钟耀广主编的《食品安全学》,何计国、甄润英主编的《食品卫生学》,赵川、王生平主编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张立实、赵艳主编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等;(6)期刊文献,如《营养学报》《食品科学》《中国食品学报》《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技》和《食品与发酵工业》等;(7)其他,如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千图网、谷歌学术等。教学团队按照单元模块,分工合作,从多渠道搜集相关素材,所有素材由教学团队经筛选审核后,保存待用。

2.4 间接素材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各渠道搜集到的各种素材,按照单元模块筛选审核后,可用于设计开发资源库中的间接素材。在线学习资源的趣味性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10]。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资源利用率,间接素材的设计与加工应坚持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原则。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最终设计开发了以下间接素材:(1)PPT课件,PPT课件是课程网络资源库重要的资源之一,在制作与开发中,秉持科学、美观的原则,突出实用性,按照课程内容将搜集到的素材有机结合到课件中,请专业公司进行课件的美化。(2)教学微课,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实践操作内容,为了达到学习效果,由教学团队设计教学微课,微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交予专业公司为教师摄制。(3)导学视频,每个单元模块设计导学视频,此部分和教学设计息息相关,根据导学任务设计制作导学视频。(4)教学案例集,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相关的案例主要为营养与慢性病、营养调查、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食源性疾病等,一方面,搜集历年来各省市新闻媒体报道的事实案例;另一方面,教师利用专业实践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一线进行案例搜集。所有搜集的案例按照标准模板重新编写,同时加入相应案例分析思考题,汇编形成教学案例集。(5)配套试题库,搜集到的纸质版习题集、网络共享习题、自编试题需要按知识点和题型分类汇总成电子版,再按照单元模块及题目难易程度组成试题库。

3 网络资源库的应用

3.1 组建职教云线上课程,供学生自学

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将资源库中各种素材构成的颗粒化资源有序排列组合,构建适用于高职预防医学学生学习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教云线上课程。颗粒化资源的特征是碎片化、结构化,能自由组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快捷学习和提取资源的需要[1]。在构建线上课程时,按照学习者接受度,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资源库的颗粒化资源按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有序排列,组建自学和拓展延伸两部分内容。自学部分,选用覆盖基本知识和技能的PPT课件、动画、视频素材,按课程大纲组织构建“能学易懂”的线上自学内容,同时配套章节习题,方便学生自测学习效果;拓展延伸部分,主要针对课程兴趣浓厚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加深学习深度和广度,拓展延伸内容。网络资源库中各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以素材形式有序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线上课程,便于学生查阅自学、掌握记忆。

3.2 辅助教师开展线下教学,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不是线上教学与线下自学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结合,教师利用在线学习资源辅助线下教学,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进行线上自主探究式学习,巩固并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借助“互联网+”为纽带的多元混合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8]。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团队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资源库建设职教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线上课程,辅助教师线下教学,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运用职教云辅助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环节,其中课前通过职教云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发布预习任务和学习资料,同时接受学生反馈并答疑;课中根据课程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头脑风暴”、讨论、在线测试等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也可运用资源库中教学动画、微课、国家和行业标准、专业图表资料等辅助讲解,进行知识点总结;课后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发布复习任务,巩固所学,同时接受学生反馈并答疑。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根据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程网络资源库的作用,部分授课内容所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资源库资源见表2。

资源库辅助线下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的建成与应用,不仅便于学生利用课下进行预习、自主探究式学习、复习自测,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方便了教师课上利用资源库进行学习指导、答疑和总结,提升了教学效果。

3.3 建设执业资格培训课程,供毕业生复习备考

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工作满一年后,需要考取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执业资格考试中既涉及理论又包含技能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课。通过学校首届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在校所学专业知识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在岗位工作需求,34.56%的学生认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难点内容还未学懂学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考取,希望毕业后学校仍能提供相关辅导。为方便毕业生利用业余时间复习备考,提升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教学团队利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执业资格培训课,探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远程辅导方案,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根据国家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理论和技能大纲,筛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资源库中相应资源,建设线上包括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内容的执业资格培训课,其中理论部分包括知识点精讲、难点解析、易错题精练,技能部分包括案例分析和食品采样。此外,不断更新资源库中习题库,配套建设执业助理医师考练习题,供毕业生自测自练,检验学习效果,助力其取得执业资格。

猜你喜欢

卫生学资源库营养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临床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索
蔬菜与营养
学前卫生学分层教学效果探究
《卫生学》的实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