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佛龛建筑形制演化与装饰艺术嬗变初探
2022-04-06裴强强王广正冉万里
裴强强 王广正 冉万里
(1.兰州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2.敦煌研究院,甘肃 敦煌 736200;3.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石窟是佛教建筑艺术的重要空间表现形式,佛龛是佛像崇拜出现后,承载供奉佛像的独特建筑艺术空间,俗称“小型支洞”,与佛像融为一体,一直是观赏者视觉的焦点,同时也是石窟寺佛龛装饰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承载佛像的空间结构,往往受佛教艺术、地域文化、审美情趣、建筑样式、营造技艺和时代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1)杨赫赫《敦煌莫高窟石窟建筑形制演化与特征探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68-75页。,衍生形成了龛形多样、装饰复杂、内容丰富的佛龛建筑形制,其结构主要包括龛楣、龛梁、龛柱及龛基下部的附属装饰等(2)宋莉《莫高窟佛龛形制概述》,《丝绸之路》2010年第20期,第11-13页。。学界一致认为原始佛龛的两种基本形制为券拱柱式龛(圆拱龛)与柱廊式平顶龛(楣拱龛)(3)[日]长广敏雄、水野清一著,王雁卿译《云冈石窟装饰的意义》,《文物》1997年第2期,第93-94页。。券拱柱式龛逐渐衍生形成了有柱式三叶式尖拱龛、无柱式三叶式尖拱龛、有柱有楣式圆拱龛、有柱无楣式圆拱龛、无柱有楣式圆拱龛和无柱无楣式圆拱龛,柱廊式平顶龛派生形成了梯形平顶龛、楣拱龛、屋形龛和宝盖龛等,两者融合并简化形成方口龛、敞口龛和混合式龛形。目前,现存最早的佛龛出现于公元1世纪犍陀罗佛塔塔基与浮雕装饰板之上,形制为楣拱龛,随后始终伴随着石窟的开凿过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延续,创造了多种类型的佛龛形制,其变化体现了佛教在东传西渐过程中人们审美情趣、礼佛方式、装饰艺术与设计观念的变化,早期中亚、印度形成了券拱柱式龛和平顶柱廊式龛的建筑造型为主体的佛龛形制,传入中国以后,将中国建筑子母阙、庑殿顶、佛塔、宝盖等建筑形制直接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龛形制,后期简化过程中创造性地形成了方口龛、敞口龛、盝顶帐型龛等,谱写了佛教文化传播过程在建筑空间艺术的吸纳、交融、互鉴、创新和发展的,各时期的佛龛形制和装饰艺术凝聚了不同时期创造者传统思想、宗教观念、建筑艺术、建造工艺、装饰艺术的审美情趣的变化与发展。
佛龛作为石窟寺空间结构布置与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千年的石窟寺保存有不同时代、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风格迥异的佛龛形制和装饰艺术,能够突出表现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佛龛建筑形制与装饰艺术发展演化的过程。本研究旨在搜集不同时代佛龛形制和装饰艺术图案,对比分析各时期不同类型佛龛形制的特殊及影响因素,以及佛龛形制和装饰艺术的演化规律和传承发展关系,系统总结了佛龛形制的时代发展脉络,以期为佛龛建筑形制和装饰艺术的研究积累经验,同时也为佛教题材与空间布置关系、建筑史、历史学、宗教文化和装饰艺术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佛龛溯源与特征分析
(一)佛龛的起源
佛龛肇始作为承载佛陀的建筑空间和佛像同期出现,远晚于石窟寺的开凿年代,早期佛教观念反对偶像崇拜,认为佛陀形象不能作为宗教艺术的实体出现。直至佛陀涅磐500年后,佛教造像艺术才逐渐显现,初期仍无佛陀形象,多以莲花、大象,菩提树、法轮、脚印、佛塔等作为佛陀的象征物崇拜(4)[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0页。,一直以来,佛塔作为佛陀涅槃的象征在印度佛教艺术中成为主体(5)董玉祥《从印度到中国——石窟艺术的产生与东传》,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12年,第45页。。逐渐佛陀象征物向带有佛陀形象的建筑样式转变,是佛龛作为佛陀空间载体出现萌生阶段。早期露天的佛塔与支提窟中的塔结构比较简单(6)郑弌《印度佛教美术考察笔记(下篇)——从桑吉到德干》,《美术观察》2018年第6期,第145-151页。,并无佛陀或佛龛形象(图1a)。朝拜的对象多为安置舍利或佛陀遗骨的佛塔(窣堵坡Stupa)(7)李崇峰《中印支提窟比较研究》,《佛学研究》,1997年,第13-30页。,在阿育王时期曾大兴土木修筑石窟寺与佛塔;随着公元1世纪前后在西北印度犍陀罗和恒河流域的马图拉(8)董玉祥《从印度到中国——石窟艺术的产生与东传》,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12年,第45-51页。出现佛像以及大乘佛教的发展与兴盛(9)马世长、丁明夷《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03页。,佛教对于佛陀的呈现逐渐突破束缚,开始在石窟寺内的佛塔或石窟寺外的窟前建筑中出现佛陀的形象,佛龛作为承载佛像的空间也一同登上了历史舞台。
日本学者长广敏雄与水野清一在《云冈石窟装饰的意义》中提到龛里安置佛像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犍陀罗时期的佛塔塔基的阶石之上,呈现出尖拱式与三叶式佛龛的特征。李崇峰先生在《中印支提窟比较研究》中将印度支提窟中的佛塔形象做了分期,第三与第四期的洞窟与佛塔形象愈加复杂,佛陀形象逐渐出现在石窟外立面、洞窟内,甚至佛塔正面,并逐渐成为佛教艺术营造和宗教崇拜的主体,如阿旃陀第19、26窟与埃洛拉第10窟为代表的晚期支提窟(图1b,图1c),佛陀形象逐渐作为崇拜的对象出现在石窟寺佛塔的正面佛龛中,至此佛龛与佛陀形象并存的空间布局形制趋于固定模式,只是建筑空间与艺术表达形制随时空变化而变化。
图1ab
图1b
图1c
(二)早期佛龛建筑形制与特征
学界一致认为原始佛龛的两种基本形制为尖拱龛(券拱柱式龛)与楣拱龛(柱廊式平顶龛)(10)[日]长广敏雄、水野清一著,王雁卿译《云冈石窟装饰的意义》,第94页。。柱廊式平顶龛作为原始佛龛基本形制,较多出现于犍陀罗地区的梯形顶形制的佛龛。券拱柱式龛(圆拱龛)的形象源自印度石窟寺(11)马世长、丁明夷《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概要》,第216页。,与印度建筑门楣或石窟寺入口非常相似,形制与装饰都侧面反映出尖拱龛或平顶龛对建筑构件、建筑形制和装饰的模仿。较早的洛马利斯石窟、巴贾石窟以及阿旃陀石窟中,可以看到在石窟入口圆拱式(图2a)和柱廊式的建筑形制(图2b)。这种门楣装饰与后期出现的窟前建筑装饰是佛龛的样式雏形。
图2a
图2b
图2c
图2d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尖拱龛形制被称为三叶佛龛(12)王洁、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佛龛形式初探》,《敦煌研究》2006年第5期,第25页。。这种龛形较多出现于中亚地区,犍陀罗地区的塔基遗址与雕刻艺术作品上(图2c),外观与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佛塔形象都极为相似,可以推断这种三叶式佛龛是一种模仿佛塔建筑样式的尖拱佛龛形制。
柱廊式平顶龛(楣拱龛)中栏杆与柱子的形象中不难看出,梯形平顶龛与尖拱龛一样为佛陀提供了不同建筑形制空间,均来源于当代建筑形制和建筑空间仿造与意象表达(13)[日]长广敏雄、水野清一著,王雁卿译《云冈石窟装饰的意义》,第96-102页。。由于外域文化对印度与犍陀罗地区文化的影响(14)[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第15页。,印度与犍陀罗地区的佛教艺术在建筑与造像、纹饰方面都受波斯、希腊文化的影响,呈现出西方古典艺术装饰风格,如阿育王时代支提窟中的建筑装饰与石柱的样式,无不体现出希腊、波斯的风格。在犍陀罗地区出土的佛塔遗址与雕刻作品中的佛龛样式也表现出古典建筑廊柱式建筑的特色(图2d)。
综上所述,佛龛作为承载佛陀形象的建筑空间,起初更多的是直接模仿印度、希腊和波斯地区原有的建筑形制,在佛教艺术东传的过程中,对我国的克孜尔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早期石窟产生较大影响,直接模仿当地建筑形制的柱廊式平顶龛和券拱柱式龛在我国各大石窟均有呈现,特别是新疆境内克孜尔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及山西的云冈石窟等更为突出。
(三)佛龛建筑形制衍生与发展
佛教东传西渐的进程中,源于印度与中亚的佛龛形制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主要体现在佛龛的形制、外观、装饰、构件、功能、体量等方面。一方面在继承古希腊券拱柱式和柱廊式建筑原有形制,形成了印度、中亚地区流行的圆拱龛和柱廊式平顶龛,成为佛教艺术佛龛形制的雏形(15)王洁、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佛龛形式初探》,第27页。。两种佛龛作为基本建筑形制的缩影,受古希腊、古罗马和两河流域建筑影响,在印度、中亚乃至中国不同地区传承、融合渗透和创新发展过程中,衍生不同类型的佛龛形制,特别是有柱式圆拱龛是西方券柱式建筑的变形体,主要由龛楣、龛梁、龛柱、柱头装饰和装饰图像等组成,受不同地域文化和建筑元素影响,大部分多为龛楣、龛柱、柱头装饰变化衍生不同类型佛龛,后期随着佛龛建筑形制整体简化,龛楣、龛梁和龛柱多以绘画形制表达,随着佛教艺术发展和题材变化,其表达建筑空间构件的图案逐渐演变为空间边界和分割线。按照表达形式可分为建筑形制模仿的立体空间、装饰图样和意象空间三个阶段。
另外,佛塔正立面出现的柱廊式平顶龛随着佛寺活动功能需求、礼佛制度、审美情趣和地域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有柱式平顶龛多以立柱形制和柱头样式变化而改变建筑形制,主要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和八棱柱式、佛塔柱式等,柱头多为狮子、大象、牛、花草等西方元素和龙、凤、仙鹤、卷单等东方艺术元素的变化;同时龛楣多以西方柱廊式平顶、多跨连续平顶、梯形平顶为主,传入中国直接将汉代建筑中“阙”、梁枋斗栱结构、房屋建筑形制直接套用,形成了中国建筑形制特色鲜明的屋形龛,并在发展融合的过程中衍生出阙形龛、多形制、屋形龛、宝盖龛和盝顶帐形龛等多种形制,完美地实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空间艺术的创造,借助本土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和传播了佛教艺术和文化。
1.圆拱龛的类型与演化特征
(1)圆拱龛的套用与模仿
图3a
图3b
图3c
图3d
图3e
佛龛是模仿建筑样式表现建筑中佛陀形象供人瞻仰与崇拜的承载空间。圆拱龛是对西方券拱柱式建筑的搬用与模仿,随着佛教东传的过程中,为适应本土信众的礼拜与观赏需求,其形制与装饰艺术也发生了些许变化。圆拱龛在中亚、印度大多为科林斯柱式、爱奥尼亚柱式或饰以西方神兽、祥草的形象为主(图3a,图3b),并深刻影响至我国早期圆拱龛的立柱样式,北朝时期佛龛龛梁、龛楣、龛柱为适应本土审美逐渐出现塔形,束帛式,莲花缠枝式以及龙、凤、饕餮样式的兽首龛柱(图3c,图3d)。
(2)圆拱龛的借鉴与衍生
至公元7世纪,虽然有柱圆拱龛仍为主要形制在部分石窟中沿用,但龛梁、龛楣、龛柱作为佛龛的主要装饰也常以绘画的形式取代泥塑或雕刻,其装饰意味较早期更加明显。随着佛龛题材和内容的变化,建筑空间形制随之改变,特别是从对佛陀崇拜至塑像逐渐增多,总体呈现较早期圆拱龛开间逐渐扩大,进深不断延伸,部分龛顶的剖面做成斜坡形,与龛壁面呈圆滑的弧线,呈现出斜顶圆拱龛的特征;另外,佛龛出现双开口的制式,即内外双层圆拱龛(图3e),外侧一般大于内侧佛龛,使佛龛的立体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整体视觉感官更加强烈,建筑空间的改变使佛龛作为石窟的视觉中心而容纳更多佛像与壁画内容。同时圆拱龛的龛楣体量较前期也逐渐加大,装饰更加繁缛复杂。
(3)圆拱龛的传承与创新
圆拱龛建筑样式的构成元素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削弱和简化,甚至部分佛龛已经无法清晰地辨认其佛龛的主要构成部分,呈现出更丰富的装饰元素,减少对于龛楣、龛梁、龛柱等佛龛建筑构件的表达,强化了佛龛区域空间的划分、图案组合和装饰纹样的组合。逐渐由层次分明、形制多样的有柱有楣圆拱龛,衍生出无柱尖楣圆拱龛、无柱圆楣圆拱龛、无柱无楣圆拱龛等多种龛形。其中无柱无楣龛由各种装饰带作为空间分界线突出佛龛在石窟中的地位,不再以色彩鲜明的龛楣、龛柱、龛梁建筑形制表达建筑立体空间,更多以装饰纹样、屏风画等补充展现佛本生、极乐世界的生活景象。随着联珠纹、卷草纹等在隋唐的广泛流行,也较多作为佛龛与壁面的分割线在石窟中出现(16)张婉莉《莫高窟几何形装饰带图案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2.平顶龛的类型与演化特征
(1)平顶龛的套用与模仿
柱廊式平顶龛是希腊柱廊式建筑空间体系模仿的成功案例,随之出现顶部龛楣为上窄下宽的梯形,龛尾端呈直线向两侧水平延伸,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在《云冈石窟》一书中称为楣拱龛(17)[日]长广敏雄、水野清一著,王雁卿译《云冈石窟装饰的意义》,第94页。;梁思成先生指出“五边券形者,券面刻为若干梯形格,格内饰以飞仙,券下或垂幔帐或璎珞为饰”称其为五边券形龛(18)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71页。;因其立面的形状与传统的覆斗顶建筑相似,不少学者称其为盝形龛(19)王恒《云冈石窟盝形龛的演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24-30页。,马志强先生认为盝形龛以其形象命名欠妥,楣拱龛与圆拱龛都为结构命名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对更加准确(20)马志强、王雁卿《云冈石窟尖拱龛形制探讨》,《沧桑》2011年第5期,第52-53页。。也有学者认为其龛楣中间呈梯形,两端水平方向延伸,构成曲尺形,故称其为曲尺形龛(21)郦宁宁《北朝石窟佛龛与柱头图像及其渊源考察》,第347-382页。。此龛形最早出现在犍陀罗的佛塔塔基遗址或浮雕装饰板石刻作品上(图4a)(22)韦正《云冈石窟核心题材探源——云冈与犍陀罗之一》,《云冈研究》2021年第1期,第11-22页。。犍陀罗地处亚欧交汇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明冲突与交融的中心,受古希腊、古罗马和两河流域文化冲击较大(23)赵艳《渗透与浸染:犍陀罗艺术中的希腊因素》,《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1期,第208-212页。,从中亚、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遗址及我国西域壁画中可窥探柱廊式平顶龛(楣拱龛)的建筑原型,其结构形制和古希腊柱廊式建筑形制如出一辙,笔者以古罗马的标志性建筑Forum Of Trajan(图拉真广场公元1世纪)为例,对比犍陀罗塔基柱廊式平顶龛建筑形制,可以明确发现所呈现出的建筑形制即为古罗马时期大型公共建筑或宫殿的入口或柱廊部分的表现方式(图4b)。印度阿旃陀石窟第17窟的壁画(图4c)中也体现了柱廊式建筑的透视关系,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柱廊式平枯龛的建筑形制。
图4a
图4b
图4c 阿旃陀17窟壁画建筑透视,采自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
图4d 云冈石窟北魏中期楣拱龛龛楣,采自李治国《中国石窟雕塑全集第三卷·云冈》
(2)平顶龛的传承与发展
佛龛的建筑形制传入我国后,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等中原北方石窟流行(图4d),多是对于建筑形制的套用和模仿,最早普遍是对中亚或欧式柱廊式建筑透视的直观刻画,用二维平面的手法描绘三维建筑形制的透视空间(24)[日]长广敏雄、水野清一著,王雁卿译《云冈石窟装饰的意义》,第94页。,新疆、河西地区的壁画中出现的天宫栏墙的样式,形制与云冈石窟中平顶龛的风格与图案样式基本相同。龛形延承了西方造龛理念。同时在新疆、敦煌、麦积山、云冈等地出现了阙形龛、屋形龛、华盖等多种建筑直接套用和模仿东方建筑,佛龛两侧有古典建筑风格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或科林斯式的龛柱,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为八棱柱、方柱和圆柱,甚至云冈还出现了佛塔柱样式,佛龛出现三间式龛、两龛共用龛柱(双龛三柱式)或多开间连续龛形。中原北方石窟中出现的多种平顶龛装饰与组合形式,侧面体现了石窟艺术多样化的特点,展示了公元5世纪世界佛教石雕艺术形式在中国不同地区吸纳融合发展、创新演化脉胳(25)王恒《云冈石窟盝形龛的演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24-30页。
二、佛龛分类与特征
佛龛是伴随佛教艺术发展演化的建筑空间艺术载体,随着时间推移和地域迁移,延续两千多年的佛龛集中承载着建筑形制、空间布局、建筑元素、图案组合和装饰艺术等诸多历史信息,衍生创造了造型独特、类型多样的建筑空间艺术,按照建筑空间艺术的基本形制可分为券拱柱式龛、柱廊式平顶龛、方口龛和混合式龛4大类11个亚类(图5)。
(一)券拱柱式龛形与特征
券拱柱式龛作为最早出现的基本形制之一,主要由三叶式尖拱龛和圆拱龛两种主要形制,早期三叶式尖拱龛和圆拱龛均沿用模仿券拱柱式龛建筑形制,其龛楣、龛柱和龛基下部结构鲜明清晰,逐渐简化为无柱有楣式和无柱无楣式(图6)。
图5 佛龛建筑形制分类(作者自绘)
1.三叶式尖拱龛
三叶式尖拱龛多为坐佛龛形象出现,佛龛三叶围绕坐佛轮廓装饰,主要由有柱式和无柱式两种类型。有柱式三叶式尖拱龛多为多立克、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的缩影,主要以立柱形制和柱头雕刻瑞兽祥草组合区别样式,部分浮雕装饰板上部的三叶式尖拱龛装饰繁缛复杂,雕刻有卷草、房屋结构等。无柱式三叶龛早期出现在犍陀罗佛塔塔基部分,佛龛的三叶几乎是等比呈现,更多呈现表达建筑主次间的空间样式,轮廓以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承载迎合跏趺坐或半跏趺坐的造像,部分龛底饰有兽首、莲花、忍冬纹样,随着三叶龛的不断简化,三叶龛的下部两叶比例逐渐缩小或扩大,开始在立像或善跏趺坐(倚坐)、交脚坐等佛龛空间使用,为契合造像的空间需求,三叶比例关系逐渐发生变化,1-3世纪出现的犍陀罗佛塔塔基造型下部两叶逐渐缩小,甚至意向性的表达,4-5世纪巴米扬大佛龛、炳灵寺大佛沿用三叶龛的形制,以立像和坐像空间需求呈现意象的三叶形制,下部两叶明显大于上部,甚至到初唐时期莫高窟第300窟的佛龛也沿用了这一龛形的基本形制,显然下部两叶明显扩大,三叶龛基本龛形已呈现简单建筑意象的表达方式。
图6 券拱柱式龛分类(作者自绘)
2.早期圆拱龛
圆拱龛最早以犍陀罗地区浮雕装饰板最为典型,作为最主要的佛龛形制延续千年,衍生建筑形制和装饰方式丰富多样,早期圆拱龛多以有柱有楣式为主,公元1-2世纪犍陀罗地区,受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早期建筑形制影响,印度和中亚地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为主要形制出现,比例关系逐渐由长柱式向短柱式发展,更多突出龛楣图案和装饰艺术。公元4世纪,圆拱龛随着佛教东传进入我国境内,圆拱龛体量普遍较小,嵌入墙体部分较浅,多以圆拱浅龛为主,这一时期的圆拱龛多以雕刻或泥塑的龛楣、龛柱、龛梁等附属装饰,比较直观地模仿印度或中亚建筑,佛龛的装饰题材继承早期西方的植物和动物式,并衍生出忍冬纹式、莲花缠枝式、龙形柱头式、凤形柱头式、饕餮柱头式、束帛式等符合我国本土建筑元素的圆拱龛形制,出现于公元5世纪的树形龛,其形制不再局限于对建筑的模仿,龛楣装饰采用了双树样式,龛内塑像多以佛苦修像来表现佛陀修行的场景(26)王洁、赵声良《敦煌北朝石窟佛龛形式初探》,第27页。。龙门石窟隋代大业年间开凿的部分佛龛也有将菩提树作为装饰题材(27)王振国《龙门隋代小龛初探》,《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第72-79页。,可见佛龛装饰题材逐渐突破桎梏而不仅拘泥于对建筑的模仿。
总之,早期圆拱龛更多遵循券拱柱式建筑的构成要素,龛柱、龛楣、龛梁等装饰构件多以影塑和雕刻立体建筑结构表达,忠实地延承了佛陀在建筑中的修行场景,寻求和呈现于慎重更加亲切的活态场景。圆拱龛传入我国后呈现出对本土建筑的模仿与汉化的趋势,其建筑构件繁复的雕刻、绘画与帷帐等装饰,更加生动地活现了佛陀修行、讲经和生活的场景,除了龛楣、龛梁、龛柱等建筑构件演变为中式建筑元素和形制外,开始出现建筑空间艺术意象表达的大胆探索。
3.鼎盛期圆拱龛
直至公元7世纪,有柱式圆拱龛仍在部分石窟中出现,但龛梁、龛楣、龛柱作为建筑空间艺术的主要构成元素,多以绘画的形式取代泥塑或雕刻,其装饰意味较早期更加明显。佛龛的空间整体呈现建筑空间的扩大和延伸的特征,随着佛龛礼拜题材和内容的丰富,在空间延展不够的条件下出现了双层龛口佛龛,立体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整体视觉冲激更加强烈,承载内容的复杂化致使空间结构也逐渐繁杂,弱化了佛龛建筑形制的表达,更多以建筑空间予以体现。随着经变画的出现,为了突出佛龛内造像与壁画,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交融发展,绘制的佛龛装饰逐渐取代泥塑或雕刻的佛龛。随着绘画技艺的进步与立体绘画法的流行,立柱式的圆拱龛的龛梁、龛柱、龛楣等多以绘画形制呈现,同时期也通常以佛塔、方塔、供养人造像、力士造像、束帛等形象替代龛柱的位置,充分体现石窟艺术传入我国后本土化和程式化的发展特点。
4.成熟期圆拱龛
随着佛龛建筑形制和建筑构件的逐渐简化,圆拱龛出现了无柱无楣龛,即龛楣、龛柱、龛梁等构件不再是圆拱龛的基本构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装饰带作为空间划分的边界,卷草纹、联珠纹、单色线条等均成为区域划分的佛龛边饰,为经变画、佛教故事题材以及与佛教内容相关的元素预留空间,同时期出现了斜顶圆拱龛、斜顶双口圆拱龛、方口圆拱混合式龛、横长圆拱龛等龛形。呈现出更多样结构特征和丰富的装饰元素,莫高窟、云冈石窟、响堂山石窟等石窟中的部分佛龛均出现了弱化龛柱建筑构件的现象,随着联珠纹在隋唐的广泛流行,多作为佛龛与壁面的分割边界出现。莫高窟隋代420窟、初唐329窟,隋代401窟的圆拱龛均采用联珠纹装饰带界于龛沿,代替佛龛建筑龛柱、龛梁和龛楣空间划分,随着佛教故事和内容的逐渐丰富,佛龛同洞窟整体装饰一样,其建筑痕迹逐渐被弱化,更多地以空间划分的方式配合圆拱龛形成成熟的体系,为方口龛和敞口龛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图7 券拱柱式龛分析-莫高窟432窟-北周(作者自绘)
综上所述,券拱柱式龛是对西方建筑的真实模仿,各时期的券拱柱式龛的形制基本不变,龛内为圆拱形;龛外装饰包含龛楣、龛梁、龛柱等建筑构件,装饰元素随时域、地域不断变化,龛楣不断加大,并以影塑或绘画的方式装饰禽鸟纹、植物纹、火焰纹、化生纹等图案;龛梁和龛柱部分由对西方爱奥尼亚柱式、多立克柱式的写实模仿到逐渐衍生出兽首、束帛、缠枝莲花等装饰。券拱柱式龛发展到后期龛楣、龛梁、龛柱等建筑构件不断弱化直至消失,尽管券拱柱式龛由早期对西方建筑的写实模仿到传入我国后的艺术创作与改造,呈现出极强的装饰性,但整体营造了佛陀在券拱式建筑修行的场景(图7)的意境始终沿袭。
(二)柱廊式平顶龛形制与特征
柱廊式平顶龛作为最早出现的佛龛基本形制,印度早期在佛塔塔基装饰和佛龛建筑空间多以梯形和方形为主,其佛龛以龛柱、龛梁和龛楣以及下部基座装饰组成,并逐渐衍生形成柱廊式平顶龛、楣拱龛、柱廊式楣拱龛、有柱式屋形龛、无柱式屋形龛、宝盖龛等多种形制(图8)。
图8 柱廊式平顶龛分类(作者自绘)
1.柱廊式平顶龛的雏形与发展
阿旃陀石窟支提窟中心塔正面出现的柱廊式平顶龛是柱廊式建筑的缩影,佛龛两侧的龛柱以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为主要形制,早期较为写实地描绘西方多立克式建筑外观(28)王其钧《西方建筑图解词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22页。,刻画有明显的建筑构件,呈现出西方古典建筑艺术特征,三开间廊柱空间、顶部横梁和屋面的装饰为整体的模仿,部分呈现顶部龛楣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龛尾端呈直线向两侧水平延伸,分为有柱式和无柱式。随着佛教的东传,柱廊式平顶龛在我国继承并发展,早期多模仿西方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柱式平顶龛(图9a,图9b,图9c),柱头多以狮首、大象和瑞草为主,北朝时期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中柱头已经开始出现龙、凤、仙鹤、束帛、缠枝莲花等替代,逐渐受地域文化和建筑形制的影响,开始出现八棱柱式、佛塔式、方柱、圆柱、盘龙珠等多种我国建筑艺术风格鲜明的柱式,柱头也开始以中国人更习惯的瑞兽祥草作为装饰,其空间构成也分为单开间、双开间和三开间并在龛楣下饰有帐的形象,受东方文化、思维方式、建筑元素、审美情趣的影响逐渐趋于本土化和程式化。
另外,随着佛龛建筑形制和构件的逐渐弱化和形象化,开始出现无柱式楣拱龛,此类佛龛较早出现于北魏早期的云冈石窟,体量较大,通常一龛下有数尊造像,同时龛楣更多表达建筑屋顶和帷幔等软装饰,佛陀生活场景更加活现,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三开间和多开间形制,梯形平顶龛样式逐渐被弱化,梯形形制较为写实地描绘出透视条件下的建筑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了建筑空间主次关系。
2.屋形龛形制与特征
屋形龛是科林斯柱式建筑发展和逐步中国化的典型佛龛形制,早期多以古希腊、古罗马和两河流域廊柱式建筑为主,集中体现了西方古典建筑艺术风格屋形龛佛陀说法或生活的场景,传入中国后,南北朝时期为了将佛陀承载于更加适合于中国人习惯的建筑环境,莫高窟第275窟出现的阙形龛就是营造理念和手法科学移植的具体表现。其基本形式为方形,两侧由母阙和子阙组成,阙身之间有稍低于双阙的大庑殿屋顶,屋顶上有泥塑的瓦垄、屋脊和鸱尾,檐下的椽、枋、斗拱等用土红色线条绘出,龛内与中原北方地区石窟中的平顶龛一样,多塑有交脚弥勒菩萨,用阙这种传统建筑形式来象征弥勒居住的兜率天宫。这应是早期石窟佛龛形式中国化探索阶段的产物(29)宋莉《莫高窟佛龛形制概述》,第11-13页。。两种文化背景下不同建筑形制和风格的组合具有明显的僵硬和局限性,随之代表东方建筑艺术形象的瓦屋面形制在石窟中大量创新出现,庑殿顶、攒尖、硬山屋顶或人字拱、多跳斗栱大木构架等建筑形制也有出现,部分突出东方木构建筑特征大,部分以形制多样的屋面为主要题材,形成了特征鲜明、体系完整屋形龛,有柱式的佛龛多以八棱柱式、方柱式、塔形柱式、方塔式等本土化元素为主,随着佛龛建筑艺术的简化,立柱逐渐消失多以屋面形制意象表达。总之阙形龛与屋形龛一样是佛龛艺术的创新,是柱廊式平顶龛在适应本土文化背景衍生形成的中国化龛形的典型代表,是佛龛在中国石窟中的新创造和新发展(图9d)。
图9a
图9b
图9c
图9e
3.宝盖龛
随着佛龛形制的逐渐弱化与中国化的发展,在佛像头顶上方雕出一个宝盖的龛式,称为宝盖龛,在中亚、印度的造像与雕刻就有体现,多以僵硬的建筑构件形制意象表达,传至我国后为适应大众审美也有部分变化,开始在雕刻浮雕佛像头部出现皇家出行的华盖(30)朱素文《敦煌壁画中的华盖形制研究》,《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2021年,第283页。,以宝盖作为佛龛龛楣的装饰题材与帐形龛饰的表现类似,同样起到了佛龛作为表现佛所处的环境的作用,更多以龙纹、凤、莲花、忍冬等装饰。
综上所述,早期柱廊式平顶龛是对西方柱廊式建筑的模仿,传入我国后,不断衍生出带有庑殿顶、攒尖、硬山屋顶或人字拱、多跳斗栱大木构架等建筑形制的本土化佛龛。柱廊式平顶龛自始至终都是对柱廊式建筑的模仿,体现在佛龛的龛楣、帐形龛饰、龛柱等装饰构件上,可分为楣拱龛、阙形龛、屋形龛等。龛楣部分的表现随着地域与时域不断变化,早期偏向于模仿西方平顶建筑的室内透视视角,传入我国后,运用庑殿顶、斗拱、脊兽等东方建筑元素进行装饰;龛柱部分亦同,呈现出由模仿西方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向模仿东方八棱柱式、方柱式、塔形柱式转变的特征。尽管随着佛龛建筑艺术的简化,立柱逐渐消失多以屋面形制意象表达,柱廊式平顶龛是对房屋建筑的忠实模仿,较为直观地描绘了佛陀在建筑中修行的场景(图10)。
图10 柱廊式平顶龛分析-云冈石窟第9窟前室-北魏(作者自绘)
(三)方口龛特征及其基本形制
随着券拱柱式龛与柱廊式平顶龛的不断简化,建筑构件逐渐由绘画开始采用分界边饰区分,聚焦于佛龛塑像组合和龛内建筑空间的装饰,开始出现了方口龛、敞口龛和盝顶帐形龛等形制(图11)。
图11 方口龛分类(作者自绘)
1.方口龛
方口龛一般呈长方形,开口多为方口圆角,有单层龛和双层龛两种形式,随着佛教艺术成熟化和题材内容的不断丰富,建筑形制逐渐被弱化,佛龛内多佛并列,佛、弟子、菩萨、力士等组合频繁,需要更大建筑空间和艺术装饰陈列不同等次的佛教尊像,佛龛逐渐开始长方向扩展和进深方向延伸,以迎合礼佛制度和功能需求,公元7世纪的隋代,随着佛陀造像与经变画在石窟中逐渐成为主要题材,佛龛的体量与进深开始成倍增大,逐渐出现了斜顶圆拱龛,双龛圆拱龛和方口龛等龛形,多用联珠纹、团花图案、卷草纹或各种组合纹样形成佛龛分界边饰(图12),形成特征鲜明空间界线边饰,由于建筑形制构件的弱化,大量空缺的空间开始出现飞天、神兽、卷草、天佛等丰富佛陀所处场景的画面,甚至部分开始出现屏风画。
图12 方口龛边饰样式(作者自绘)
2.敞口龛
随着佛龛建筑形制的进一步弱化,龛内造像从单身、2身、3身、5身至7身,甚至更多佛龛作为欣赏的视觉中心,如何使得多身塑像在有限空间能够得到无死角的观看,不被其他塑像遮挡,敞口龛成为公元7世纪以来佛龛功能需求的又一创新,并在唐代开始逐渐成为主流佛龛形制,多以斜顶敞口龛为主,到盛唐时平顶敞口也逐渐开始出现并流行,敞口龛的平面呈梯形或半圆形,外侧大内侧小,部分学者也称为梯形龛。佛龛进深逐渐加大,并在龛外另设方台来适应逐渐增多的佛教造像。
3.盝顶帐形龛
盝顶帐形龛最早出现于隋代,盛行于中晚唐,并持续到宋、西夏,是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最流行的龛形之一。其形制是模仿当时盛行于佛殿内的佛帐(31)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315页。。平面为横长方形,龛沿呈长方形(类似于方口龛),其中也有少量的双层龛口的盝顶帐形龛,平面呈“凸”字形,如中唐第361窟等吐蕃统治时期的龛形尤为典型,龛顶部为四面坡形的盝顶,盝顶中部的平面为棋格状的平棊,绘有团花图案,龛楣、龛梁、龛柱等建筑构件消失,帐形龛饰被绘画的方式所取代,佛龛外左右沿绘帐柱,龛上画有山花蕉叶和垂铃、璎珞装饰的覆斗式帐顶,整个佛龛形制类似一个小佛帐(32)萧默《敦煌建筑研究》,第315页。,与同时代维摩诘经变中的斗帐惊人相似(33)唐仲明《从帐形龛饰到帐形龛——北朝石窟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敦煌研究》2004年第1期,第27-34页。,中唐时期佛龛内还增加了放置佛像的马蹄形佛床,与圆拱龛相比,盝顶帐形龛较深,容纳佛像的空间更大,顺应了唐代塑像逐渐增多的趋势。
综上所述,方口龛整体呈现对中国寺院殿堂式建筑的模仿,是佛龛随佛教东传过程中本土化的体现。其建筑构件不断简化,聚焦于佛龛塑像组合和龛内建筑空间的装饰,按照形制和装饰可以分为方口龛、敞口龛和盝顶帐形龛等。在空间形制上,方口龛均为方形开口,或向两侧和进深方向扩展延伸,体量与进深逐渐增大,龛内佛像数量增多,并设置佛床,以迎合礼佛制度和功能需求。在装饰方面,随着龛内空间的增大,壁面开始绘制经变画、屏风画或胁侍像等多题材大型壁画,龛外沿由绘制的分界边饰进行区分,各式装饰带和柱式纹样取代了影塑的龛柱、龛梁和龛楣,以绘画的方式绘制帐饰或建筑屋顶,这些不断增大了佛龛体量,也烘托了佛龛整体宏大的场景,是对大型佛殿建筑的模仿(图13)。
图13 方口龛分析-莫高窟389窟盝顶帐形龛-中唐(作者自绘)
(四)混合式佛龛
佛龛自出现以来,作为建筑形制的缩影,多开间形制佛龛早在公元2世纪犍陀罗地区多有出现,早期多以券拱柱式龛和柱廊式龛多种组合,逐渐出现两种结构形制的混搭,整体呈现出水平连续式混合龛和多层进深式混合龛两种排列组合方式。有明间为券拱柱式、梢间为柱廊式佛龛,或明间为柱廊式佛龛、梢间为券拱柱式的组合,犍陀罗出土的佛龛装饰版就有券拱柱式佛龛与柱廊式平顶龛的混合,且明间较梢间开间大得多,随着佛教东传,在我国境内多开间混合搭配的形制更加丰富,有庑殿顶与券拱柱式,柱廊式平顶龛与屋形龛等多种组合,同时随着多层龛口佛龛的出现,无柱楣拱龛与圆拱龛的组合,券拱柱式龛与圆拱龛,柱廊式平顶龛与屋形龛的组合等,更加真实描绘了完整的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筑空间的创新融合,同时也大胆创造了多种形象的建筑空间和佛国世界,为佛教艺术的创作和建筑元素融合发展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舞台,集中体现了对现实生活建筑形制的真实记录和大胆的创造意向,特别是佛龛空间建筑元素模仿、吸纳、借鉴和创作,极大地丰富了石窟寺建筑形制和装饰艺术的手法。(图14)
图14 混合式龛(作者自绘)
三、佛龛建筑形制演变与文化特征分析
佛龛伴随佛像崇拜出现,以真实描绘佛陀生活场景的建筑空间同时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是佛教建筑艺术的缩影。早期受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两河流域文化背景影响,以古典券拱柱式和柱廊式平顶建筑为主体,在佛教文化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一并传入中亚、西亚、东南亚和中国境内,受不同地域文明影响衍生出类型多样、建筑形制鲜明、结构特征丰富、装饰艺术多彩的庞杂体系,是人类文明和佛教艺术和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承载体,集中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技术进步背景下的发展脉络和嬗变规律。
(一)佛龛形制与装饰艺术的多元性
佛龛与佛陀造像在印度佛教文化争取多元文化和社会大众的支持背景下产生,佛龛作为承载佛陀修行、讲经说法和生活场景的建筑空间,一同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佛教萌生发展的印度文化背景,以及古希腊、古波斯、古罗马文化的渗透,成为佛教艺术和佛陀生活空间真实描绘,古典券拱柱式和柱廊式平顶建筑理所当然成为最重要的建筑艺术呈现,随着佛教文化的东传,两河流域色彩斑斓的装饰艺术和浮雕元素成为佛龛装饰艺术和纹样取之不竭的源泉,承载东方文明的汉阙、木构瓦屋面、斗栱、梁枋和绘画技艺为佛龛建筑艺术空间创新提供了新的文化背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将承载四大文明的佛教艺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发扬光大,形成了佛龛多样化发展、多种元素混搭、多种形制并存和多种文明融合佛教艺术发展的最佳地域,创造形成了上百种成熟的佛龛建筑形制,装饰图案和艺术元素的组合更是复杂而多元,为佛教艺术、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二)佛龛形制阶段性特征与演化
1.佛龛萌生阶段
印度早期观念认为释迦摩尼进入了圆寂的境界,已不再转生人间,多以菩提树、法轮、佛足迹、宝座、伞盖、窣堵坡等象征佛陀,直至2世纪,贵霜王朝时期犍陀罗一带受希腊文化影响,逐渐开始雕刻佛像,佛龛作为佛陀形象的活动空间同期出现,是更多受古波斯、希腊文化影响对西方古典建筑的模仿。《说文》记载,“龛”在古时并没有后来的含义,汉扬雄著《方言》四称:“龛,受也。”即容纳、盛受之意。佛教传入中国后,龛又指掘凿岩崖为室,安置佛像的空间。因此,早期直接借助成熟的券拱柱式和柱廊式平顶建筑承载佛像,更多是以图像形制传播弘扬佛法,模仿佛陀出生、修身、讲经说法、生活的诸多场景直观展现于社会大众佛本身故事,建筑作为佛陀生活起居空间不可缺少,作为极乐世界美好意象表达必然来自于生活才更具亲和力。
2.佛龛发展阶段
石窟建筑形制随佛教的东传接受不同文化影响而变化,佛龛形制也随文化背景不同而嬗变,特别是佛教艺术受古波斯、古希腊和古罗马多种文明影响,龛形作为不同文化背景建筑艺术的缩影呈现多种样式,随着佛教思想观念、礼佛功能、呈现方式的不同佛龛建筑形制也不断交融创新,衍生形成三叶式尖拱龛、梯形龛、柱廊式平顶龛、圆拱龛,楣拱龛等等多种形制。受两河流域色彩斑斓的绘画装饰艺术和细致入微雕刻艺术影响,佛龛建筑艺术造型不再是对建筑形制的搬用和模仿,逐步开始灵活使用色彩和艺术图案进一步装饰,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东方文化影响,佛龛形制不再是以西方古典建筑艺术的表现方式所呈现,早期圆拱龛与平顶龛形制传入我国并经历了借鉴、发展、创新的过程,更多的以东方木构建筑瓦屋面形制替代,出现了典型阙形龛、屋形龛等,并随着时代推移和佛教艺术的逐渐丰富,创造了符合本土文化的多种类型佛龛,为佛教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基础。随着造像数量的增多,佛龛进深也随之加大,佛龛内部由一开始的浅龛逐渐向更大空间的方口龛、敞口龛、盝顶帐形龛变化。
3.佛龛的成熟阶段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新疆、河西走廊、中原、南方和西藏地区依托多元文化背景和多民族艺术鉴赏,佛教艺术的表现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佛教空间艺术的表达更加活灵活现,早期多为圆券浅龛,佛龛的建筑形制与装饰风格也逐渐由一开始的模仿西方到结合本土特色而设计的阙形龛、屋形龛、宝盖龛等形制,再到后来的方口龛、敞口龛以及盝顶帐型龛,每一种大类中形成了形制多样建筑艺术表达形式。佛龛龛柱的忍冬纹、莲花缠枝纹、束帛、饕餮首、龙首、凤首以及多种元素混合的东方纹饰,随着佛教的东传装饰也呈现出本土化特征,就像段文杰先生所说:“佛教艺术传人中国后,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汉文化元素”(34)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第5页。。特别是隋文帝和隋炀帝对佛教的大力推崇和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大兴佛事,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仅在敦煌莫高窟开凿的洞窟就多达95个(35)杨赫赫《敦煌莫高窟石窟窟顶形制演变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佛龛形制逐渐向适应我国本土化的新式佛龛转变,出现了敞口龛、方口龛、盝顶帐型龛等本土化的佛龛形制。唐以后,佛龛复杂繁缛的龛楣、龛梁、龛柱等附属构件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繁缛华丽的装饰带作为佛龛与壁面的空间分界线,特别是经变画和屏风画的出现,再次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佛国空间,装饰也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
总之,佛龛从早期古典的券拱柱式佛龛和廊柱式平顶龛发展形成了百种以上的佛龛形制,历经两千年,从对西方建筑形制的模仿再创造和东方建筑艺术套用再创造,随着佛教题材的丰富和内容程式化,佛龛建筑形制逐渐被弱化,出现的方口龛和敞口龛形更多以意象方式表达佛龛建筑形制,更多已体现佛本生、佛国世界、飞天、屏风画、神兽瑞草等,其分支情况也由最开始的多种多样的圆拱龛、屋形龛和楣拱龛向程式化的敞口龛和盝顶帐型龛转变,逐渐趋向稳定。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佛龛作为佛陀生活场景的活现必然离不开建筑,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生产力水平和物化形态的载体再现了当时社会状态,因此,佛龛空间建筑艺术受不同文明、民族习俗、审美情趣和时代发展的影响呈现不同样式,且相互影响、渗透交融、创新发展形成了逻辑严密、脉络清晰的佛龛建筑形制和装饰艺术谱系。佛龛是作为空间载体伴随佛教尊像崇拜同期出现的历史产物。是印度佛教受犍陀罗造像与石刻装饰艺术影响佛像崇拜背景下承载佛像的建筑空间。起初用于佛塔塔基与石窟立面装饰,逐渐作为主要崇拜对象成为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视觉观赏中心。按照建筑形制和艺术风格,将佛龛分为券拱柱式龛、柱廊式平顶龛、方口龛、混合型龛等4大类11个亚类16种形制,佛龛建筑形制与装饰艺术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佛龛的形制受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建筑艺术特征、审美情趣、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影响,不断传承、渗透、发展和创新。佛龛大致经过萌生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古波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影响下,佛像崇拜催生了佛龛,作为建筑空间承载佛像一同登上了历史舞台,犍陀罗艺术为佛像与佛龛建筑艺术表达提供了必要的艺术创作条件。两河流域精湛的装饰艺术和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思想,孕育了佛教艺术和佛龛建筑形制的多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成熟的建筑形制和装饰艺术风格。佛龛建筑形式一开始就是本土化建筑的缩影,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吸纳、融合了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的本土文化元素和建筑意象,形成了根脉清晰、脉络完整、元素多样、形制独特的佛龛建筑艺术谱系,是佛教艺术、建筑史、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要实物证据。简言之,随着佛教艺术研究的深入,佛龛作为石窟寺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石窟寺建筑艺术的集中承载体,必将成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最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