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墓志校读札记
2022-04-06常萍
常 萍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吐鲁番墓志是指新疆吐鲁番地区近百年陆续出土的北朝至唐代的重要丧葬资料,其中不仅有墓志、墓志铭,更多的则是墓表,也包括墓记等物。(1)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1页。本文统称为“墓志”。2003年侯灿、吴美琳两位先生编著《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以下简称《砖志集注》),第一次将二十世纪期间吐鲁番地区出土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墓志资料悉数收录,共328方。该书搜罗资料完备,录文注释精当,是研究吐鲁番墓志的集大成之作。《砖志集注》自出版后,侯灿先生又重校该书,结合评介文章提出的问题,在《〈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补正》(2005)一文中对五条注释进行订正、补充,同时对印制出现的字词错漏进行补正,显示出侯先生治学之严谨、研究之精博。笔者在阅读《砖志集注》时,对其录文和释义偶有所得,连缀成文,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用能绢,谐九族
禀性贞洁,体行纯笃,四德内融,休称外著。用能绢,谐九族,雍穆五亲。(《高昌延和七年(608)张叔庆妻麹太明墓表》,《砖志集注》271页)
文中有两处错误:“谐”字前不应断开,“绢”为“缉”字之误。正确的墓志录文应是:“用能缉谐九族,雍穆五亲。”这一谬误许全胜已撰文论及(2)许全胜《吐鲁番出土墓志札记》,《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第49-51页。,在此补足之。“用”字在古代文献中可以作连词,表“因为”义。王引之《经传释词》解释“用”作虚词的特殊用法时说:“用,词之‘由’也。《诗·君子阳阳》传曰:‘由,用也。’‘由’可训为‘用’,‘用’亦可训为‘由’,一声之转也。《礼记·礼运》:‘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用’亦‘由’也,互文耳。”(3)[清]王引之《经传释词》,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7页。《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杜注:“民无灾害,则上下和而受天佑。”杨伯峻注:“用,因也。”(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70-671页。杜预用“则”来解释“用”,显示其上下承接作用。《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梁故永阳敬太妃墓志铭》:“劬劳必尽,曾不移志。用能缉睦于中外,亦以弘济乎艰难。”(5)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0页。“用能”与“亦以”对举,“用”应为虚词。本篇墓志中“用能”义为“因而能够”,统领以下两句,不与其他文字对仗。“绢”当为“缉”字,因形似而讹。“缉谐”与下文“雍穆”对杖,二者均为“和睦,融洽”义。古代文献中“缉谐”多有用例,如《宋书·刘道济传》:“比传人情不甚缉谐,当以法御下,深思自警,以副本望。”(6)[梁]沈约撰《宋书》卷45《刘道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80页。《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九》:“太子泓请曰:‘臣不肖,不能缉谐兄弟,使至于此,皆臣之罪也。’”(7)[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17《晋纪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681页。《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志铭》:“既奉君子,礼德汪翔,家富缉谐之欢,亲无嫌怨之责。”(8)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09页。类似的意思还可表述为“缉和、缉睦、缉穆”等。
二、更粟精灵
君以星辰下降,更粟精灵;山岳上升,便成秀气。前授东宫府门子弟将,属大唐□□,抽擢良能,授洛州怀音府队正。(《唐永徽四年(653)张团儿墓志》,《砖志集注》472页)
志文中“粟”字费解,当为“禀”字,即“更禀精灵”。“禀”字又作“稟”,“稟”与“粟”因字形相似而混。王念孙在《读书杂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专门阐述“粟予民”当为“禀予民”。其论述如下:“‘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念孙案:‘粟予民以大斗’,文不成义。‘粟’当为‘稟’,音彼锦、力锦二反。稟予犹给予也,谓以小斗收之,而以大斗给之也。《说文》‘稟,赐谷也。’《广雅》曰‘稟,予也’。《汉书·文帝纪》‘吏稟当受鬻者’,颜师古曰:‘稟,给也。’《中庸》‘既廩称事’,《释文》‘廩’作‘稟’……今本‘稟’作‘粟’者,‘稟’‘粟’隶书相似。《汉楚相孙叔敖碑》‘葬枯稟乏’,‘稟’作‘’。《郃阳令曹全碑》‘以家钱籴米粟’,‘粟’作‘’,二形相似。又涉下文‘请粟’而误耳。《太平御览·器物部》引《史记》作‘廩’,是其证。”(9)[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9页。王念孙用确凿的材料论证“稟”误写为“粟”的成因,主要是由于隶书形体相似,导致“稟”写作“粟”,说解令人信服。因此,上文中的“更粟精灵”应为“更禀精灵”。
墓志中谈及主人天资聪慧,禀承天地间灵秀之气时经常会用到“禀”字。如《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大魏故侍中特进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侯元君之神铭》:“君资五行之秀质,禀七耀之淳精,生而瑰奇,幼而俊异。”(10)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49页。《唐代墓志汇编·唐故常君墓志铭并序》:“君禀川岳之灵,挺珪璋之质。”又《唐故太常寺太乐令畅府君墓志铭并序》:“父宝藏,风格凝远,识量清通,含辰象之精灵,禀丘山之秀气。”(11)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1、708页。《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贾府君墓志铭》“□禀质精灵,贞惠聪敏,仕怀倜傥,卓荦□□,礼出家风,义从□起。”(12)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1页。最后一例“禀质精灵”与上文《张团儿墓志》的“更禀精灵”同义。
三、天不愸遗
天不愸遗,淹然殡逝。遂使上下叹惜,同位嗟伤。(《唐永徽四年(653)张团儿墓志》,《砖志集注》472页)
“愸遗”,通作“慭遗”,“慭”与“愸”字形稍有差异。《汉语大词典》释“慭遗”为:“亦作‘憗遗’。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憗遗’。后以‘慭遗’或‘天不慭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1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4372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郑玄《毛诗笺》释“不慭遗一老”云:“慭者,心不欲,自强之辞也。言尽将旧在位之人与之皆去,无留卫王。”《经典释文》引《尔雅》云:“慭,愿也,强也,且也。”(1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47页。汉魏隋唐墓志中“天不慭遗”频见,皆用于哀悼,义为“上天不愿意留下”,如《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充华嫔卢氏墓志铭》:“年甫九龄,召充椒掖。天不慭遗,构疾弥留。正光三年龙集壬寅,夏四月壬戌朔,十六日丁丑,卒于京室,时年十二。”又《魏故处士王君墓志铭》:“将流芳四像,翾馥三才,天不慭遗,歼此良人。春秋卌有二。”(15)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27、139页。《唐代墓志汇编·大唐康氏故史夫人墓志铭并序》:“岂意天不慭遗,奄先朝露,忽以显庆六年二月廿三日终于私第,春秋卅有六。”又《大唐故新城府别将张府君之墓志铭并序》:“方期辅仁招祉,受戬谷于无疆;岂图天不慭遗,遂灾生于伏鸟集。以开元廿年十二月十三日,卒于安人军官舍,春秋卅三。”(1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第336、1414页。从以上四例墓志看,“天不慭遗”不只用于哀悼老臣,悼念十几岁至四十几岁的逝者皆可用。探讨词义演变的轨迹,“慭遗”最初是哀悼老臣,之后意义范围扩大,用于哀悼一切逝去的人。《汉语大词典》可补充“慭遗”的释义为“后为哀悼逝者之辞”。
《史记》中将“慭”写作“憗”,《字汇》认为是“慭”的俗字。(1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2350页。因此在“愿意”义上,“慭”“愸”“憗”三字应是异体字的关系。吐鲁番墓志为我们提供了“愸”为“慭”俗体的例证。但是,《汉语大字典》将“愸”解释为:“同‘整’。《正字通·心部》:‘愸,俗整字。’”(18)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第2333页。该释义来源于《龙龛手镜》。《龙龛手镜》中收录“愸”字,释为“之领反,正作‘整’,齐也”。(19)[辽]释行均编《龙龛手镜》,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6页。我们认为,《汉语大字典》应为“愸”补充一个义项:“同‘慭’,愿意。”
四、积善无征
积善无征,遭遇膏肓之疾。医疗不损,转剧日臻。龙朔三年正月廿六日亡于私第。(《唐龙朔三年(663)范隆仁墓志》,《砖志集注》508页)
文中“无征”一词费解。《汉语大词典》解释“无征”有两个义项:1.没有证明;没有实据。2.没有征兆或迹象。(20)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131页。这两个义项在墓志中都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从上下文来看,“积善有征”应是当时佛教影响下流行的观念。佛教认为,人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如果一生行善,就会有好的报应,但是突然遭受疾病是一生的善行没有得到好的验应,“无征”指善行没有得到好的回报。这样的说法在吐鲁番墓志中多次出现,例如:
1.积善无征,摧梁奄及。春秋五十,于咸亨三年十二月四日卒于私第。(《唐咸亨三年(672)赵恶仁墓志》,《砖志集注》546页)
2.积善无征,奠楹入梦。粤以永淳二年二月五日婴疾,奄然物化,春秋八十有七。(《唐永淳二年(683)张欢夫人麹连墓志铭》,《砖志集注》576页)
3.何期积善无征,遂遭膏肓之疾。名医上药,疗救无方。(《武周长寿二年(693)张富琳墓志》,《砖志集注》593页)
4.积善无征,弥留痼疾。名医绝验,尚药无施。(《武周圣历三年(700)张智积妻麹慈音墓志》,《砖志集注》607页)
5.岂谓积善余庆,始表无征。秀木先摧,方知实语。遂乃弥留痼疾,荏苒经年,上药良医,往来不绝。(《武周长安三年(703)张诠墓志》,《砖志集注》616页)
除吐鲁番墓志外,同时期唐代其他墓志不仅使用“积善无征”的说法,还经常表述为“积善无验、积善无应、积善无报”等,进一步证明“无征”就是没有验应、没有回报,如《唐代墓志汇编·唐故公孙君墓志铭并序》“方冀保此长龄,享兹遐算;谁言积善无验,幽显成乖。夫人春秋五十有六,永徽四年六月廿九日,忽辞人世。”又《唐故南阳郡内乡县丞吴府君墓志铭并序》:“公少而英明,长而温雅,立身正色,物莫能屈。积善无应,凶咎荐臻,天不慭遗,梁摧奄及。”又《大唐故袁州宜春县尉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曾未周星,相次殂落,积善无报,仁人感焉。”(21)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第185、1693、2064页。
“无征”在吐鲁番墓志中还用于“药石”,表示药物没有效果,类似现在说“医治无效”,如“无那年余顺耳,疾疫诤缠。药石无征,哲人斯逝。粤以永昌元年岁次己丑,九月壬申朔廿六日乙亥卒于私第。”(《唐永昌元年(689)汜延仕墓志》,《砖志集注》584页)“无验”也可用于医药,表示没有效果,如“遇遭时疾,类秋叶难留,妙药奇方,徒施无验。”(《唐咸亨二年(671)严海隆墓志》,《砖志集注》544页)
因此,《汉语大词典》应为“无征”补充义项:“没有验应;没有效果”。
五、启斯墓殡
春秋五十有七,葬于城西原礼。呜呼哀哉,启?斯墓殡。(《唐咸亨四年(673)左憧憙墓志》,《砖志集注》552页)
1.即以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高昌县北原礼也。呜呼哀哉,殡之斯墓。(《唐龙朔二年(662)张君夫人毛姿台墓志》,《砖志集注》503页)
3.即以其年其月廿三日葬于高昌县北原礼也。呜呼哀哉,葬于斯墓。(《唐麟德元年(664)梁延怀墓志》,《砖志集注》518页)
4.春秋九十有五,即以十二月十日葬于城西北原礼也。……呜呼哀哉,葬于斯墓。(《唐总章元年(668)杨保救墓志》,《砖志集注》540页)
5.即以其年其月十四日葬于东原礼也,呜呼哀哉,葬于斯墓。(《唐咸亨三年(672)赵恶仁墓志》,《砖志集注》546页)
6.即以其日殡葬斯墓。宗族悲号,乡闾痛惜。呜呼哀哉,乃为颂曰。(《唐咸亨四年(673)史住者墓志》,《砖志集注》548页)
7.即以其月廿三日葬于高昌县之北原礼。……呜呼哀哉,葬于斯墓。(《唐咸亨四年(673)海生墓志》,《砖志集注》550页)
8.即以其年其月十日,葬于交河县城西原礼也。呜呼哀哉,窆于兹墓。(《唐上元二年(675)唐墓志》,《砖志集注》562页)
9.春秋六十有二,其年正月廿一日,措于西原。……呜呼哀哉,殡于斯墓。(《唐永隆二年(681)张相欢墓志》,《砖志集注》571页)
我们推断墓志本为“启殡斯墓”,当时书写人先脱掉“殡”字,后发现再补充,便成了现在看到的“启斯墓殡”。墓志、墓表在书写时会出现这种笔误,为节省材料,便在后文补充,如“封姓葱易,执早贞纯。春陆秋拾壹。”(《唐贞观廿二年(648)王朋显墓表》,《砖志集注》第460页)其中“春陆秋拾壹”当作“春秋陆拾壹”,显然是书写人先写了“陆”字,后补写“秋”字。
六、秦和妙术
致使秦和妙术,寂寞无征。医缓神功,便成虚说。(《唐上元二年(675)唐墓志》,《砖志集注》562页)
《砖志集注》中注释“秦和”为“此指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此说似可商榷。“秦和”与“秦越人”实为两个人,“秦和”指春秋时秦国的名医和,“秦越人”即战国时的名医扁鹊。(25)也有学者不同意扁鹊和秦越人为同一人,见李永先《扁鹊、秦越人辨析》,《东岳论丛》1988年第2期,第92-96页。该志文提到的另一位名医是春秋时秦国的医缓。《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又《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2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06、2024页。前者是医缓为晋景公疗疾,诊断出景公已患不治之症,晋景公称其为“良医”,且“厚为之礼而归之”;后者是医和为晋平公治病,认为平公的病是淫溺惑乱所致,赵孟认为医和是良医,并“厚其礼而归之”。
“医缓”又称为“秦缓”,《汉语大词典》中“秦和”释为“古代名医扁鹊与医和的并称。秦,指秦越人,即战国时名医扁鹊;和,春秋时秦国名医。亦泛指医道高明的人”,“秦缓”释为“春秋时秦国良医”。(27)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750、4752页。既然“医缓”可称作“秦缓”,那么“医和”亦可称作“秦和”,如《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歧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28)[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30《艺文十》,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780页。《汉书》将扁鹊和秦和并举,说明秦和指一个人。“秦缓”和“秦和”在汉魏隋唐墓志中经常出现,表示即便请来名医也无法疗治顽疾,回天乏力。《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平公元王宝月墓志铭》:“秦缓亏方,天沴成衅。”(29)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177页。《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故忠武将军河南府刘府君墓志铭并序》:“既而白犬呈灾,青蝇讬梦,医人秦缓,不救膏肓,术士华佗,无湔肠胃。”又《大唐故左卫长史颜君墓志铭并序》:“虽秦和妙辩,汉李通方,何以仰止高山,远模泉量。”(30)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第1370、445页。后一志文中“秦和”与“汉李”对举,“汉李”指汉代的李少君,是一位方士,擅长用药物,能使人返老还童。“汉李”的“汉”为朝代名,那么,“秦和”的“秦”当为国名。因此,《汉语大词典》释“秦和”的义项可改为“春秋时秦国良医,亦泛指医道高明之人”。
七、绿祑神香,以伾难济
何期积善无征,遂遭膏肓之疾。名医上药,疗救无方。绿祑神香,以伾难济。以长寿二年二月二日卒于私第。(《武周长寿二年(693)张富琳墓志》,《砖志集注》593页)
文中“绿祑神香”一语费解。我们先来说明“神香”的意思。“神香”在此处并非《汉语大词典》所释“供神时所用的熏香”(3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4435页。,而是指还魂之香。假托东方朔所著流传下来的《海内十洲三岛记》就提到这种“神香”。据《海内十洲三岛记·聚窟洲》记载,征和三年,西胡月支国王派使者向汉武帝献“神香”和“猛兽”,并解释“神香起夭残之死疾,猛兽却百邪之魅鬼。夫此二物,实济众生之至要,助政化之升平”。后来长安城内遭遇瘟疫,死者大半,“帝试取月支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日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于是信知其神物也”。《太平广记·月支使者》也记载了这一传说。(32)[宋]李昉等撰《太平广记》卷4《月支使者》,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8页。因此,“神香”有起死回生的效力。汉魏隋唐墓志中常以此表达生者欲觅神香救活死者而不能的遗憾,如《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高淯墓志铭》:“东州神草,相与未见,西域奇香,失之己人。唯当贤王之迹,永晰于丝编;高义之声,长留于泉隧。”(3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09页。《唐代墓志汇编·王玄墓志铭》:“九转罔愈疾之能,神香无返魂之效,遂以咸亨三年五月九日奄于私第。”(34)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第549页。
既然“神香”是还魂之香,那么,“绿祑”也应是与之相关的治病救人的东西。翻检前代文献,我们找到了“绿秩”的说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药方》到宋代由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作校勘,其序言中讲到校勘时参考的医书有“仲景黄素,元化绿秩,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之三部,陶隐居之百一”等。据高光震、南征考证,上述“黄素”和“绿秩”可视为珍贵医书之泛称。(35)高光震、南征《苏颂校定〈千金要方〉考》,《吉林中医药》1991年第4期,第1-4页。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序言中说:“余既穷览坟索,以著述余暇,兼综术数,省张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患其混杂烦重,有求难得,故周流华夏九州岛岛之中,收拾奇异,捃拾遗逸,选而集之,使种类殊,分缓急易简,凡为百卷,名曰玉函。”(36)梁永宣《葛洪〈肘后备急方〉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对比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第6期,第413-416页。可见《金匮绿秩》是葛洪编《肘后备急方》的参考书。葛洪《抱朴子·杂应》:“余见戴霸、华佗所集《金匮绿囊》,崔中书《黄素方》及《百家杂方》五百许卷。”(37)[东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68页。陈婷在《〈脉经〉所引医家考证》一文中指出,《金匮绿囊》与《金匮绿秩》当为一书,张灿玾先生认为,详此书疑非仲景、华佗或戴霸所集,或是晋人编纂,中含仲景、华佗或戴霸及其他人医学文献之大型医籍。(38)陈婷《〈脉经〉所引医家考证》,《天津中医药》2010年第6期,第476-478页。
综上所述,“绿秩”当为珍贵医书的泛称,那么,“绿秩”与“绿祑”又是什么关系呢?墓志中形体相近的意符经常混用,“礻”与“禾”混同就是一例。魏平撰文讨论六朝墓志俗字混用,文中提到墓志“祉”写作“”,如《元賥墓志》:“故能积庆流,本枝匈繁”;也有“秩”写作“祑”,如《元湛墓志》:“用飨养老之祑”。(39)魏平《六朝墓志俗字的构件变化简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156-160页。龚元华也研究过“秩、祑”的关系,认为“祑”是“秩”的俗体。(40)龚元华《俗字视野下秩、帙辨》,《名作欣赏》2013年第9期,第34-35页。因此,上文的“绿祑”即“绿秩”,指能医治沉疴的重要医书。
八、皇赫斯丧
开元廿四年乌□不虔,皇赫斯丧。公以身许国,仗剑前驱,解褐授昭武校尉、凉州丽水府别将。(《唐建中三年(782)高耀墓志铭》,《砖志集注》643页)
文中“皇赫斯丧”当作“皇赫斯怒”。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第一次刊录该志文时也讹作“皇赫斯丧”。(42)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60-68页。录为“皇赫斯丧”,与文意不合。我们对比墓志图版发现,此字虽然下半部分漫漶不清,但仍可以看清楚上面的“奴”字。此语源自《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毛诗笺》:“文王赫然与其群臣尽怒。”(4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521页。“王赫”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为“天子勃然震怒貌”。(4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第2344页。史书中也作“皇赫”,如《宋书·王诞传》:“陛下入翦封豕,出讨长蛇,兵不血刃,再兴七百。而蕞尔小丑,遂延晷漏,致皇赫斯怒,将动乘舆。”(45)[梁]沈约撰《宋书》卷79《王诞传》,第2035页。《旧唐书·突厥传》:“今匈奴不臣,扰我亭障,皇赫斯怒,将整元戎。臣闻方叔帅师,功歌周《雅》,去病耀武,勋勒燕山,则万里折冲,在于择将。”(46)[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70页。唐代墓志也常见“皇赫斯怒”一语,如《唐代墓志汇编·唐故右卫从善府校尉上柱国刘君墓志铭》:“属以九夷不靖,五部忽惊,蚁结青丘之隅,鲸奔沧海之浦。而皇赫斯怒,爰征侠窟之雄。”又《大唐故静塞军司马杜府君墓志铭并序》:“属林胡不庭,皇赫斯怒,而幽州称天之罚,绝漠以讨。”(47)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第980、1405页。《汉语大词典》只收录“王赫”,未收“皇赫”,应在“王赫”词条下补出:“亦作‘皇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