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幼儿前书写能力提升策略
——以主题活动“幼儿园的树”为例

2022-04-06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林以绿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书写能力箭头枇杷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中心幼儿园 林以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儿童应当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前书写的学习阶段,是获得文字敏感性和书面语言能力的奠基阶段。前书写是指幼儿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根据环境中习得的书面语言知识,通过涂鸦、图画、像字而非字的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形式进行的书写。在未来的学习,包括数学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中,幼儿的前书写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主题活动作为幼儿自主探索性非常强的活动之一,给予幼儿充分的前书写学习机会。在主题探索过程中,有趣的探究点、精彩的探索结果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前书写意愿,因此教师要把握住主题活动这一重要的教育契机,运用多种策略来提升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然而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中班幼儿有前书写意愿,但是不知道如何进行书写。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提供针对性的学习、经验分享等成人的教育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促进中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提升。

1 讨论整理,鹰架支持

在幼儿不知道如何通过前书写表达所见所闻时,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组织讨论,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充分讨论、帮助幼儿整理思路等足够的鹰架支持,可以使幼儿明确通过涂鸦、图画、符号等前书写形式能表达哪些内容、怎样表达,从而提升中班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在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树”中,幼儿向其他班级借袋子包芭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借袋子”过程,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记录“我们找了哪个班级借袋子?分别借了几个?”。在一番思考之后,泽泽说:“可以写上班级和借的数量。”于是,他运用已有经验在纸张上画了一个人拿袋子给另一个人,写上“1中、8”,表示向中一班借了8个袋子;“3中、5”,表示向中三班借了5个袋子;“4中、2”,表示向中四班借了2个袋子。在“还袋子”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记录“谁拿袋子来还?分别要拿几个?”。其他幼儿迁移了泽泽的经验,在纸张上写“2中”,并画了一座房子,表示中二班的幼儿要从家里拿来袋子还。随后,在房子旁写“5、3、12、10、15”,上方写数字“5”,表示5号、3号、12号、10号、15号幼儿要分别从家里带5个袋子,除了还给其他班的袋子,剩余的留在班级备用。

教师通过梳理、提示等方法,帮助幼儿将关键信息记录下来,清楚呈现借袋子的过程,并为后续还袋子作提醒。幼儿也在共同讨论、分享中明白,记录的位置不同代表的意思不同,上方写的数字1和8,代表班级和数量,下方写的数字5、3、12代表幼儿号数。通过这样简洁的数字、符号记录,幼儿体验到了前书写的表达和交流作用,激发了更强烈的前书写意愿。

图1.借袋子

2 关键指引,丰富经验

生活经验对于幼儿的前书写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可能存在着不懂如何书写、书写与实际无关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关键性提问、要点指导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在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树”中,幼儿探索了各种树叶的差异。从幼儿的记录单上,教师看到同一个幼儿所记录的不同树叶的形状基本一样。通过与幼儿讨论及分析,教师发现幼儿对于树叶形态存在固有印象、缺乏对树叶多样性的认知,加之未对树叶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对比,这才导致所记录的不同种类树叶形态几乎都一样。对此,教师以芒果叶和桃叶为例,引导幼儿从长短、宽窄、叶边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对比,通过“这片叶子的边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宽窄有何不同”等关键性提问,鼓励幼儿有目的地细致观察,从而发现芒果叶边平滑、桃叶边锯齿状的显著差异,引导幼儿抓住事物明显特征进行记录。

3 开放自主,创意书写

中班幼儿认识的汉字非常有限,加之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足,所以教师不应要求幼儿学习并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而应引导、鼓励幼儿通过涂鸦、图画、符号等表达所见、所闻、所想。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表达机会及适当支持,鼓励和帮助幼儿学习创意书写表达。

在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树”的探究中,幼儿通过目测、自然物测量等方式对比桃树与其他树的高矮,并尝试记录下结果。当幼儿提出“老师,可是我不会写高和矮字”时,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引导幼儿以自身对高和矮的理解,用熟悉的符号、认识的字、形状图案等替代。于是,教师看到了幼儿的创意表达,有的画了个向上的箭头表示比桃树高、画向下的箭头表示比桃树矮;有的写了个“上”字表示比桃树高,写“下”字表示比桃树矮……幼儿通过熟悉的“箭头”代替文字的意思,用意思相近的简单文字“上、下”代替复杂的文字。

图2.用“下↓”表示“矮”

4 分享提炼,经验共享

幼儿出身于不同的家庭,在生长环境、教育方式、见闻、思考和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幼儿的前书写形式、水平也各不相同。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分享书写经验,提炼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促进幼儿之间前书写经验的共享。

在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树”的探索过程中,幼儿与家长共同调查了各自所认领的大树,并结合自制的树的“说明书”向大家做介绍。童童的“说明书”上画了枇杷花苞、开放的拥有五瓣花瓣的枇杷花、绿色的小枇杷、球形和矩圆形的大枇杷,并用箭头将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枇杷的生长过程。“这是枇杷花刚长出来的样子,一个小小的花苞;然后花苞长大,开出了白白的花朵;最后花朵凋谢了,长出了小小的果实……”童童清晰、有条理地向大家分享了她所了解的枇杷成长过程。教师问:“这个箭头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先是这个,然后是这个和这个。”童童边指边解释,“箭头可以用来表示先后关系,这样我们能清楚地知道枇杷的成长顺序——先长出花苞,再开出花朵、结出果实,最后是果实成熟。”教师鼓励幼儿分享了箭头的使用经验,提炼总结了这一用符号表示顺序的前书写经验,使其他幼儿获得了新的前书写经验。

图3.国庆计划

5 日常相辅,建立习惯

幼儿前书写能力的获得不是单一活动就能实现的,应当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仅是在一日活动各环节提供给幼儿前书写的机会,也应发动家庭的力量,给予家长相关书写建议,家园合作共同促进中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提高。

在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树”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将主题探索任务书写下来,回家后转达并与家长共同完成。教师也将这一任务通过微信群告知家长,请家长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以涂鸦、涂画、简单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记录。有了这一次的尝试,在假期前,教师引导幼儿将国庆计划书写在纸上,在“我是小主播”活动中进行播报。教师也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根据幼儿制定的计划安排行程,并引导幼儿将假期见闻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次“我是小主播”播报的内容。“计划—实施—分享”的过程使幼儿不仅对计划有了认识,更是帮助幼儿获得了前书写的成就感,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前书写兴趣。

前书写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之一,应当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关键性指引、给予幼儿创意书写的自主、鼓励幼儿共享经验等多种方式提升中班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培养中班幼儿的前书写习惯。

猜你喜欢

书写能力箭头枇杷
枇杷
小学低段学生良好书写能力的培养
枇杷
枇杷糖浆
大学生书写能力调查和应对对策研究
运载火箭
寻宝历险记(6)
枇杷
天地大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