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脊液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检测在诊断轻度认知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06闫世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6期
关键词:脑脊液阿尔茨海默淀粉

闫世勇

(曹县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400)

轻度认知损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发展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较高。据统计,轻度认知损害发展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为6% ~25%。尽早对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疗对控制其病情的进展、防止其发生阿尔茨海默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5 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5 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检测在诊断轻度认知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收治的65 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5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5 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中65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纳入标准是:被确诊患有轻度认知损害。其排除标准是:存在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肿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存在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抑郁症或双向情感障碍;存在血清叶酸水平低下的情况;有抗精神病药物滥用史;有酗酒史。对照组体检者中有男33 例,女32 例;其平均年龄为(67.18±5.89)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34 例,女31 例;其平均年龄为(67.76±5.1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人员均进行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检测,方法是:对受检者进行腰椎穿刺,经由L4-L5椎间隙或L3-L4椎间隙抽取其脑脊液2 ~3 mL。以2000 r/min 的速度对脑脊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的时间为10 min),然后取上清液,并将其置于-80℃的冰箱中保存待检。在进行检测前,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室温复溶处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标本中Tau蛋白、β 淀粉样蛋白的含量,所用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MMSE 量表评价两组人员的认知功能。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人员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和MMSE 评分。2)分析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与其MMSE 评分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水平、MMSE 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和MMSE 评分分别为(57.92±8.35)ng/L、(36.83±6.62)μg/L、(24.50±1.33) 分, 对照组体检者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和MMSE 评分分别为(48.07±8.07)ng/L、(41.98±6.78)μg/L、(29.75±1.74)分。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的水平高于对照组体检者,其脑脊液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MMSE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水平、MMSE 评分的比较(± s)

表1 两组人员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水平、MMSE 评分的比较(± s)

MMSE 评分(分)观察组(n=65)57.92±8.3536.83±6.6224.50±1.33对照组(n=65)48.07±8.0741.98±6.7829.75±1.74 t 值6.839 4.382 19.327 P 值0.000 0.000 0.000组别脑脊液Tau 蛋白(ng/L)脑脊液β 淀粉样蛋白(μg/L)

2.2 分析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与其MMSE 评分的相关性

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的水平与其MMSE 评分呈负相关,其脑脊液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与其MMSE 评分呈正相关。详见表2。

表2 分析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与其MMSE 评分的相关性

3 讨论

轻度认知损害多发生于老年群体。此病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障碍、失语等。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可发展成为语义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等疾病[2]。据统计,在西方国家年龄超过65 岁的人群中,轻度认知损害的发病率约为1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照护负担。尽早对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对其进行合理的治疗对控制其病情的进展、防止其发生阿尔茨海默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记忆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但通常不会过多地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学者指出,轻度认知损害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阶段[3]。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脑组织中会出现神经原纤维缠结、淀粉样蛋白斑。临床研究显示,β 淀粉样蛋白是淀粉样蛋白斑的重要组成成分,脑脊液中Tau 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是致使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的重要因素[4-5]。有研究指出,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会出现脑脊液Tau 蛋白水平升高、血脑屏障功能下降的情况[6-8]。脑脊液Tau 蛋白可作为脑损伤的特异性预测因子。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对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进行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检测可准确地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的水平高于对照组体检者,其脑脊液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MMSE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的水平与其MMSE 评分呈负相关,其脑脊液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与其MMSE 评分呈正相关。这说明,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检测在诊断轻度认知损害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研究表明,随着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的不断下降,其脑脊液Tau蛋白的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脑脊液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9-11]。一项随访报告显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的水平与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密切相关[12-13]。

综上所述,脑脊液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检测在诊断轻度认知损害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脊液阿尔茨海默淀粉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铜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鼻水”流不停小心是脑子漏水
为什么粥凉了更稠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5年至7年预测
脑子也是水做的
淀粉裹多了肉会老
碘遇淀粉一定变蓝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