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NIPPV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2022-04-06李梓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6期
关键词:灌洗炎性呼吸衰竭

何 康,李梓源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1420)

重症肺炎(SP)是指病原菌侵入肺组织后,导致肺部持续分泌炎性介质,继而使肺实质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重症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是SP 的高发群体,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心率加快、肺部啰音等[1-2]。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减退明显,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其在罹患SP 后易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指同时存在机体缺氧和CO2潴留的一类呼吸衰竭)。临床上在对老年SP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对其实施呼吸支持,以改善其呼吸状况,稳定其病情。近年来临床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疗法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疗效确切、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3]。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肺部感染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清除肺部的炎性介质,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及肺部的通气功能[4]。本文主要是探讨对老年SP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AL 联合NIPPV 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我院收治的96 例老年SP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SP 及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 ;存在呼吸窘迫、气促、颈静脉怒张等表现,需要接受呼吸支持;其本人(或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5 例,女23 例;其年龄为62 ~79 岁,平均年龄为(69.25±1.34)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有27 例、21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3 例,女25 例;其年龄为63 ~80 岁,平均年龄为(69.28±1.36)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有28 例、2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抗感染、抗炎、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NIPPV 治疗,方法是:采用Repironics 公司生产的飞利浦伟康BiPAP A30 无创呼吸机对其进行治疗,将呼吸频率设为12 ~18 次/min,将初始时的吸气压力设为8 cmH2O,之后逐渐将吸气压力升高至16 ~20 cmH2O,将初始时的呼气末压力设为2 cmH2O,之后逐渐将呼气末压力升高至4 ~6 cmH2O。每天治疗的时间≥8 h,确保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O2)维持在90% 以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BAL 联合NIPPV 治疗。对其进行NIPPV治疗的方法同上,对其进行BAL 治疗的方法是:治疗前完善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各项检查,嘱其禁食、禁饮4 ~6 h。为其静脉注射3% 的利多卡因(生产厂家:湖北兴化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991)进行麻醉。采用宾得公司生产的FB-8V 纤维支气管镜及其配套的仪器对患者进行BAL 治疗,灌洗液选用25℃~30℃的生理盐水,每段肺泡的灌洗量约为3 ~5 mL,将总灌洗量控制在100 mL 以下。灌洗完毕后立即吸出灌洗液。在治疗期间,若患者的SaO2低于70%,需立即拔出纤维支气管镜,对其实施NIPPV 治疗。每隔1 d 治疗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如腹胀、口鼻干燥等)的情况。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基本吸收。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减轻,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吸收不明显。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和C 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O2和PaCO2,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RP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CRP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s)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s)

注:a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血清IL-6(ng/L)血清CRP(mg/L)治疗前治疗7 d 后治疗前治疗7 d 后对照组(n=48)84.35±12.4945.67±9.48a109.43±15.7948.71±9.62a观察组(n=48)84.21±12.3838.54±8.21a109.52±15.8439.42±8.75a t 值0.0553.9390.0284.949 P 值0.956<0.0010.978<0.001

2.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 s)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 s)

注:a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PaO2(mmHg)PaCO2(mmHg)FEV1(L)FVC(L)治疗前治疗7 d 后治疗前治疗7 d 后治疗前治疗7 d 后 治疗前治疗7 d 后对照组(n=48)51.24±5.63 72.35±8.86a75.52±9.24 64.18±6.35a 0.86±0.14 1.47±0.23a 1.32±0.18 2.15±0.32a观察组(n=48)51.18±5.57 79.69±10.42a 75.41±9.16 58.24±5.49a 0.89±0.17 2.32±0.39a 1.29±0.16 2.76±0.41a t 值0.0533.7180.0594.9030.94413.0070.8638.126 P 值0.958<0.0010.953<0.0010.348<0.0010.390<0.001

2.4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 例患者发生腹胀,有1 例患者发生口鼻干燥,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17%(2/48);观察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发生腹胀,有2 例患者发生口鼻干燥,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3%(4/48)。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78,P=0.673)。

3 讨论

Ⅱ型呼吸衰竭是老年SP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老年SP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其死亡率较高,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其病情[5-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对老年SP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AL 联合NIPPV 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对此类患者进行NIPPV 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点,可增加肺泡内的氧分压,减少呼吸肌的做功,降低氧耗,进而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7-9]。老年SP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较重,其肺泡内的炎性分泌物较多,可影响对其进行NIPPV 治疗的疗效。对此类患者进行BAL 治疗能通过对肺泡进行反复灌洗与引流,清除肺泡内的炎性分泌物,有效减轻肺内的炎症反应,缓解呼吸道阻塞,进而可显著提高对患者进行NIPPV 治疗的疗效[10-12]。对患者进行BAL 治疗后,对引流出的灌洗液进行病原菌培养,能明确导致其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再通过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抗菌活性强的抗生素对其实施抗感染治疗,能显著提高其疗效[13-15]。需要注意的是,进行BAL 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在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时会对患者的咽喉产生刺激,导致其心率加快及心肌的耗氧量增加,故在治疗前需对其实施麻醉。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SP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BAL 联合NIPPV 治疗能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灌洗炎性呼吸衰竭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分析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