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人文关怀体验与创伤后成长变化的纵向研究

2022-04-06王然然金子环焦桂梅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肠关怀人文

胃肠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位居国内排名前5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5年生存率逐年升高达90%以上

,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胃肠癌患者不仅需要接受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还要面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所致的营养不良、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

以及人工造口所致的躯体功能

和自我形象改变

,普遍存在焦虑

、悲观等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胃肠癌的关注重点由治疗逐步转变为患者在与癌症斗争的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转变,即创伤后成长(PTG),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正性能量和希望,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提高生存质量

,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人文关怀体验感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对胃肠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多集中在横断面调查

,不能完整反映患者在治疗期不同的时间点人文关怀体验与心理变化趋势。因此,本研究采用纵向调查的方法,调查胃肠癌患者在治疗期不同的时间点人文关怀体验及创伤后成长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胃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对照1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吸氧、卧床休息、补充维生素和钙剂,呋塞米利尿、双肼酞嗪降压、硫酸镁镇静、解痉等常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一般统计学分析要求,变量影响因素研究的样本量至少是变量数的5 ~10倍,且需要扩大20%的样本以抵消因应答而致的样本量不足,本研究19个变量,因而样本量应定为114~228例。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及胃肠外科、唐山工人医院肿瘤外一科及肿瘤外二科、唐山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及放化疗科确诊为原发性胃肠癌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胃肠癌诊断标准

,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癌的住院患者;入院拟行手术治疗,且于术后进行常规化疗(至少6个疗程)的患者;年龄≥18岁;本人对癌症诊断病情知晓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意识清楚,有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完成问卷,病情许可,能够配合调查。排除标准:近1个月内遭受其他创伤性事件;既往有精神病史,存在精神问题和认知障碍者;有耳聋、沟通障碍者;合并有其他严重心、肝、肺及肾等基础疾病或极度虚弱者。

1.3 评价方法

1.3.1 调查工具 ①胃肠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②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

。包括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5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6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从完全没有、非常少、少、有些、多、非常多分别评为0~5分,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总量表内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③中文版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NHCES-NCDP)

。包括更安适的促进、关系的积极构建、选择的认可和支持3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从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评为1~5分,总分24~12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体验的护理人文关怀越多,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质量越高。总量表内部Cronbach's α系数为0.965。

2.2 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创伤后成长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胃肠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在术前3 d相对较低,术后7 d下降到最低值,第1、4、6次化疗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0.001),见表2。

2.4 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人文关怀体验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其人文关怀体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

<0.001),见表4。

1.2.1多排螺旋CT检测 通过螺旋CT Optima 660进行检测,扫描参数如下:探测器1280.6mm,螺距1.0mm,旋转时间0.5s,球管电流260mA,球管电压12kV,层厚5mm,层间距5mm。先对患者进行平扫,再进行曾增强扫描,给予浓度350mg/L的100ml碘比醇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为2.5ml/s,之后分别进行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平衡期全肝扫描,重建厚度为1mm。

2.3 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胃肠癌患者人文关怀体验总分在术前3 d、术后7 d、第1次化疗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第4、6次化疗期间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0.001),见表3。

2 结果

3.1 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创伤后成长变化趋势 创伤后成长是由美国学者Tedeschi 和Calhoun于1996年提出

,指个体在经历生活危机事件后所感知到的正性心理改变,可以为患者带来正性能量和希望,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提高生存质量

。本研究显示,创伤后成长总分在术前3 d相对较低,术后7 d下降到最低值,第1、4、6次化疗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为:术前3 d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手术的担忧,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创伤与心理压力,因此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对较低。术后7 d患者生理损伤严重,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不佳状态,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这些都对患者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创伤后成长水平呈下降趋势且达到最低谷。第1、4、6次化疗期间,随着患者身心状况的逐渐稳定,加之家人的全力支持及医护人员的悉心关怀护理,患者对癌症的恐惧逐渐淡化,战胜疾病的信心逐渐增强,因此创伤后成长水平逐渐提高且在第6次化疗期间(化疗全程结束)达到高峰。本研究与王建丽等

、史根芽等

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疾病类型、不同治疗时期及预后有关。同时,胃肠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变化趋势与高冉等

结果一致,虽然创伤后成长水平高峰有差异,但间接证明了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动态变化曲线规律,为护理项目的程序化、规范化

提供了依据。创伤后成长水平是胃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医护人员需给予患者正向的、积极的引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患者、家属及其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医护人员不仅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恢复状况、疾病相关知识及应对技巧,还要通过微信、电话方式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心态发生积极转变,走出疾病阴霾,鼓励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投入社会大家庭中。

1.3.2 调查方法 经过文献分析

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具体情况,选取胃肠癌手术前3 d(T1)、术后7 d(T2)、第1 次化疗(T3)、第4 次化疗(T4)、第6次化疗(化疗全程结束)(T5)5个时间节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开始前,对患者进行身心评估;介绍本研究目的及意义,自愿加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指导患者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中文版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填写不方便者由研究者对问卷条目逐一读出后,代其填写,被调查者对问卷有疑问时,进行现场解答。与患者建立微信群或记录患者(家属)手机号码,便于联系及延续院外护理。所有调研均由研究者本人亲自实施。调查227例胃肠癌患者,失访16例,最终共得到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为92.95%。失访原因主要有患者离世11例、后续不能或不愿继续化疗5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不能吸收养分,我的新叶也开始发黄脱落,这是我最后的保护手段了,我只能靠叶子的脱落,来减少我身体水分的蒸发,借以苟延残喘,我不怕死,但是我不想死。

3 讨论

2.1 胃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3.2 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人文关怀体验变化趋势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护理人文关怀体验

强调尊重与关注,护士针对慢性病患者的个性需求,提供照护、满足需求,根据患者体验到的生理和心理支持持续改进,从而构建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人文关怀体验在第1次化疗期间达到高峰,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第6次化疗期间(化疗全程结束)仍高于术前3 d得分。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在术前3 d、术后7 d及第1次化疗期间,由于身体状况不稳定,持续在医院进行治疗护理,与医护人员相处时间长、次数多,从细节上感受到的护理人文关怀越来越多,受到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第1次化疗期间护理人文关怀体验得分最高;随着病情逐渐稳定,患者离院后,只有在复查和化疗时入院进行短暂治疗,且医务人员随访次数有限,加之家人的细心照顾与更多的社会支持,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倾向逐渐转为对家人及社会的依赖倾向,因此患者第6次化疗期间(化疗全程结束)的护理人文关怀体验得分较低。但由于与护理人员熟悉程度仍高于术前3 d及术后7 d,且遇到疾病相关问题时仍咨询护理人员,因此,第6次化疗期间(化疗全程结束)护理人文关怀体验得分仍高于术前3 d及术后7 d。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不仅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院外人文关怀,还应建立专门的随访小组,结合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制订程序化随访内容,如具体随访时间、频次、评估项目等,及时为患者疏导心理问题,提高护理人文关怀实施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文关怀体验感。

㉘具体指《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第五章规定了竞争规则,《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第十章规定了竞争规则。

3.3 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人文关怀体验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分析 人文关怀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创伤后成长可以让患者用更积极的心态对抗疾病。全面了解护理人文关怀体验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关系,可以为临床护理行为提供指导,为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其人文关怀体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均

<0.001),即患者体验到的护理人文关怀越多者,其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由此可见,较好的护理人文关怀可以促进胃肠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提高。当患者对抗病魔时,体验护理人文关怀多的患者可以改善身体状况

,在心理上得到更多安慰与积极引导,更有信心的对抗疾病,使疾病对自身心理创伤的伤害降到最低,从而激发患者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患者的护理人文关怀,在细节上对患者进行关心与照顾,在心理上对患者进行积极正向引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拥有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4 小结

综上所述,胃肠癌患者在治疗期不同阶段人文关怀体验与创伤后成长水平评分均呈动态变化,人文关怀体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创伤后成长水平总分均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不同时间节点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人文关怀,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多方面提高患者的人文关怀体验感,帮助患者尽早重拾信心,战胜病魔。本研究的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今后需适当延长随访时间,进行5年及以上的纵向调查,深入探讨人文关怀体验与创伤后成长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

[2] SUNG H,FERLAY J,SIEGEL R 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21,71(3):209-249.

[3] 常莹.提高胃肠道早癌的筛查意识[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5):477.

[4] 韦瑞丽,李兰,曹慧,等.吴茱萸粗盐热敷联合穴位理疗、针灸、按摩对结直肠癌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14):2597-2599.

[5] 杜娴,杨燕,王丽,等.微视频教育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1,36(16):47-49.

[6] 王坤.1990—2016 年29 个癌症组的全球、区域和国家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寿命损失年、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336.

[7] 宋英莉,杜成,杨贺,等.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0):1545-1550.

[8] 郭慧云,刘彬,卫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3):442-446.

[9] 窦欣宇,朱守林,周晓敏.心理复原力及反刍性沉思在胃癌患者术后压力知觉与创伤后成长间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6):424-429.

[10] 刘娜,姚玲玉,张爱华.反刍性沉思在结直肠癌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10):17-20.

[11] 黄洁,周雪芬.结直肠癌造瘘口患者施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6):67.

[12]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8,389,392.

[13] 汪际.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其意外创伤者常模的研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14] 周俊,沈意娜,杜渐,等.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217-221.

[15] BAUSSARD LOUISE,PROUST LIMA C,PHILIPPS V,et al.Determinants of distinct trajectories of fatigu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a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6-month follow-up using Growth Mixture Modeling[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21(6):19.

[16] 王建丽,周毅娟,夏伶俐,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纵向调查[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5):1344-1348.

[17] 史根芽.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水平、创伤后成长与亲密关系的纵向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21.

[18] 高冉,史铁英.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纵向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7,32(20):88-90.

[19] RICHARD G TEDESCHI,LAWRENCE G CALHOUN.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1996,9(3):455-471.

[20] 刘敏,李国宏,薛晓明.家属参与的延续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3):5080-5085.

[21] 高占华,刘洋.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8):1412-1417.

[22] 常志学,陈丽君.肿瘤护理人文关怀实施及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1,13(2):226-230.

[23] 张丽华,刘义兰,官春燕,等.住院患者人文关怀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杂志,2021,36(5):55-58.

[24] 梅会融,肖迎春,张凤芳,等.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乳腺癌并发癌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5):37-39.

[25] 王玮荻,厉春林,蔡纯.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人文关怀感知和护士关怀实践的对比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8):33-36.

猜你喜欢

胃肠关怀人文
人文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