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疗效分析
2022-04-06蒋学文赫利寒
脑血栓为脑梗死最常见类型,约占6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其治疗原则为使阻塞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
。目前,治疗脑血栓常用手段为支架取栓,取栓技术可极大程度降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与致残率
。相关研究表明
,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为一种新型取栓技术,可有效改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取栓后血管再通情况,降低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85例,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8.11±7.98)岁,其中将行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39),将行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
=46)。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发作至用药时间在4.5 h及以下,且脑梗死持续≥30 min;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具出血倾向或脑出血或活动性出血;有严重精神性障碍;有严重心脑血管疾患。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批号:2111096)。
华南农大教授张承林教授认为,氯化钾价格更低、养分浓度更高、溶解速度更快,在灌溉水硬度大的地区不易沉淀、堵塞喷头,价格又比水溶性好的硝酸钾及磷酸二氢钾低,要大力发展水溶肥料“氯化钾”才是首选原料。水溶性结晶硫酸钾由于其中既有硫又有钾,被称之为“黄金搭档”。随着水溶肥发展,不管资源型还是加工型硫酸钾企业都在跃跃欲试。而碳酸钾也是水溶肥的优质原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必须的钾元素养分,还可以通过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增加土壤或大棚里的二氧化碳释放量。此外,硝酸钾在南方经济作物上的表现获得认同,弥补了价格“短板”。磷酸二氢钾0.1%以下的水溶性,无论经济作物还是大田作物,均有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
能力本位学习效果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闭环控制联结点,如果没有学习效果评价环节,教学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学习效果评价必须在时空上同步进行,具体表现为:(1)学习效果评价与项目实施过程在时间上同步进行,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成功完成项目;(2)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直接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MR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4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7 d NIHSS评分,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NIHSS评分与术后14 d MRS评分分别为(9.79±6.28)分、(6.68±5.46)分、(1.10±0.7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见表2。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
1.4.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闭塞部位、伴高血压、伴糖尿病、伴心房颤动、抽吸次数、穿刺至再通时间等临床资料。
第(Ⅰ)问需要考生对三角形的内角∠B进行分类讨论,利用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结合三个内角的关系得到结论.第(Ⅱ)问讨论三角形的边与边的关系,题目给出了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条件不能确定一个三角形,但是此处蕴含的边角关系恰好可以唯一确定满足条件的三角形,这需要学生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三角形,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具有解三角形时根据条件判断所得解是否符合题意的意识.若考生能够通过边的关系推知△ABC为直角三角形,也可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从而完成该题的解答.这也正是考查考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反映.
对检测到的物体以目标为中心划定区域,然后每隔k帧保存矩形框中心坐标,检测目标运动速度是否在阈值σ内,若小于σ,则通过得到的坐标计算位移和路程。由于边防非法人员越境有着明确的目的,所以位移路程是成正比的即位移越大路程越大。通过计算位移路程比来判断目标是否是越界人,并对判断为越界人的结果进行报警处理。
1.4.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NIHSS)
评分、改良Rankin
评分量表(MRS)评分 应用NIHSS对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估,量表总分42分,评分越低提示患者神经功能越好;应用MRS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14 d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量表采用0~6分7级评分。
1.4.3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与术后相关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子逃逸、死亡等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1.4 观察指标
1.3 方法 所有患者行全麻,经影像学检查确定血管闭塞部位及真腔,并于患者右侧股动脉选穿刺点。对照组行支架取栓治疗:选用美国Medtronic公司制造的Solitaire支架,释放支架于确定血管闭塞部位,静置5 min,同时应用超声造影评估患者血管情况,将支架缓慢回收,并应用50 mL注射器经Y阀行回抽,约30 mL/次,至经纱布滤过无血栓抽出。术后再次造影检查,确定血管再通与否,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是否再行补救治疗。观察组行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选用美国Micro Vention公司的Sofia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将其配合微导管与导丝送至确定血管闭塞部位。确定导管与Y阀具较好密闭性后,应用注射器行抽吸,至注射器无法抽出血液时,确定相互接触的导管与栓子可维持负压抽吸力,将导管缓慢回收,同时取血栓。观察血栓形态与性质。术后操作同上述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与术后相关并发症比较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3.4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取栓技术的进步与医疗水平提高,机械取栓的效果与安全性也随之上升。目前,取栓技术有支架取栓、抽吸取栓、颅内血管栓塞取栓等,如何选择取栓术国内临床尚无规范标准
。抽吸取栓术为一种新型取栓技术,且被多数研究证实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本研究将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进行比较,旨在为选择更有效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治疗方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NIHSS评分与术后14 d 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较支架取栓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血管再通率,且未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这与王鹏等
研究结果相似。既往研究表明
,支架取栓技术由于具有较长支架节段,容易对患者正常血管壁造成损伤,且取栓拖拽过程易发生栓子脱落,当血栓负荷较大时,难以一次有效取通,从而影响血管再通率。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使取栓与抽吸同轴同时进行,可明显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提高血管再通率。有研究显示
,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其取栓过程无需将导管穿过栓子,只需利用负压抽吸,可减少血栓负荷。其次,抽吸取栓配合微导管与微导丝,有利于扩大抽吸有效内径,提高抽吸效果,使血流变得到有效控制。杨增升等
研究,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对心源性栓塞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说明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管再通效果。
综上所述,与支架取栓相比,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有利患者预后。
[1] 孙胜楠,徐耀,马灿灿,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4):348-351.
[2] 蔡小娟,陈艳.我国脑卒中流行及防控现状[J].广东医学,2019,40(1):212-215.
[3] 严志忠,王玉海,陆缙,等.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Solitaire 支架取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15(2):57-62.
[4] 涂雪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和装置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0,28(1):85-92.
[5] 刘曙东,唐戈,陈宇,等.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0,17(1):4-7.
[6] 彭斌,吴波,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7] 曹蓉,许光旭,丁晓晶,等.脑卒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简要核心组合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8):715-719.
[8] 范玉华,姬晓昙,蓝琳芳.国内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中改良Rankin 评分的应用现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7):412-415.
[9] 凌冶平,张广,徐善才,等.前循环串联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0,20(11):993-999.
[10] 王鹏,徐程华,应江鲜,等.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9,14(4):381-384.
[11] 马浩源,赵岩,胡明,等.SOFIA 远端通路导管直接血栓抽吸和支架取栓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4):216-220.
[12] 史宇兵,李中健,杨洪义,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直接抽吸取栓术的血流动力学机电模拟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9):119-125.
[13] 苏力,温超,李伟荣,等.支架取栓联合Navien 导管吸引治疗合并大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5):757-759.
[14] 邢鹏飞,李子付,李强,等.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的疗效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9):997-1002.
[15] 杨增升,巩晓宁,王燕,等.颈动脉穿刺入路大脑中动脉M1 闭塞机械取栓1 例并文献回顾[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26(5):5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