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06刘会鹏李莉龚珂郭攀
压力性损伤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陆巍
在其研究中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约占全院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34%,而此状况的发生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也延误术后康复,影响手术效果
。针对此状况,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护士通过健康知识宣教等途径,告知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知识以及护理方法,以此达到减轻其对手术的影响。但是常规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多以口头宣教为主,内容缺乏针对性,患者因手术创伤等原因对口头宣教内容依从性较低
,进而不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延缓髋关节恢复时间,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干预效果。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使用力学原理为基础,结合压力性损伤的发病原因、机制等知识由专业医护团队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将其用于该类患者中可能会更有效。基于此,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对其术后髋关节功能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1.44±14.36)岁;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髋关节脱位11例,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坏死5例;合并症:高血压35例,糖尿病29例,冠心病25例;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37例,半髋关节置换术13例。观察组男33例,女18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72.84±14.65)岁;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8例,髋关节脱位12例,股骨颈骨折17例,股骨头坏死4例;合并症:高血压33例,糖尿病28例,冠心病27例;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半髋关节置换术1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读了那么多年书,到头来却写不准常见字,如此荒诞的时代病见于很多人。在这个握着鼠标放下笔杆的时代里,键盘上的手指翻飞代替了白纸上的一笔一画;网络上的检索复制代替了头脑中的凝词炼句。而学校里汉字教学日渐缩水,生活中网言网语屡见不鲜,甚至一些字典也干脆“顺乎潮流”“将错就错”……长年累月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淡忘汉字的具体构造,只识得大体轮廓,遑论对于汉字之美的“上下求索”了。近些年,相关讨论时而出现,如今已经降级到“具字有几横”的水平,令人遗憾。而很多人猛然发现,打字惯了的自己已经忘记了“忘字”本身,恐怕这才是最“细思极恐”的。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具有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皮肤完整无破损;Braden评分为19~23分。排除标准:已存在压力性损伤;伴有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过度肥胖者。
(2)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____(“细”或“真”)菌,常用于酿酒和发面。从结构上看,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_____(“原”或“真”)核生物。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_菌。
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给患者置入人工髋关节,重建一个和本身髋关节功能相同的髋关节系统,是临床治疗多种髋部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手术创伤大,且患者术后因担心髋关节脱位等原因长期卧床,造成局部皮肤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增加罹患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影响术后康复
。临床在术后予以相应预防措施,但常规预防措施内容较为笼统,对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以及危害剖析较浅,患者难以树立有效的疾病预防观,致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是由医护通过各种途径,根据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特殊性,结合压力性损伤的发病原因而制定的一种力学干预措施,将其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中可能会弥补单一使用常规干预的不足之处。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术后压力性损伤常规预防措施干预,①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观察伤口情况。②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在两腿间放置一个T型枕;待患者可以下床活动,嘱其穿防旋鞋,预防髋关节脱位。③引流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地以及引流量,同时兼顾引流管的形态,观察是否保持通畅等,若引流管脱出或者引流液异常告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④饮食护理:告知住院期间饮食细则,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切记肥甘厚腻辛辣之品,多食高蛋白、高纤维以及高热量食物。⑤压力性损伤:管床护士予以患者及其家属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家属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勤翻身、勤按摩等。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髋关节功能:干预前后运用Harris
评分表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该量表分为畸形(4分)、活动度(5分)、关节功能(47分)、疼痛(44分)4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②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皮肤破损、水疱、红斑、乏力的发生率。③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严重情况。运用Braden
评分评价损伤严重程度,该量表分值为6~23分,其中无危险:19~23分,低度危险:15~18分,中度危险:13~14分,高度危险:10~12分,极度危险:6~9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干预,①组建团队:由手术室护士长担任小组长,选取3名护士为小组成员,通过阅读文献、查看书籍、外出学习等途径充分掌握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②方案内容:以静力学、受力压强、力矩原理等力学理论基础为依据,制定干预方案。③方案实施:静力学,在患者易受压皮肤处(各个关节部位、臀部以及粗隆处等部位)垫一软枕,枕头高度保持在5~8 cm。每2 h由护士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翻身过程中运用翻身垫保护髋部,避免髋关节脱位的发生。受力压强,嘱患者穿棉质衣服或髋关节置换术后专用服装,减少对皮肤的压迫;运用床笠式床单,时刻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及干燥。力矩原理,小组成员在每次更换患者体位时运用多功能测量尺测量更换体位时的角度以及肢体摆放位置,并按照相关数据运用共识计算最小剪切力,以此为标准,当发现患者肢体摆放差异较大时,及时指出并进行纠正,两组均干预3个月。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皮肤破损、水疱、红斑、乏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0.05),见表2。
2 结果
2.3 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比较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
<0.05),见表3。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疼痛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干预后两组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疼痛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侍酒师发展较快,有机构统计,目前国内侍酒师已达230位,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在考虑进入侍酒师行业,AS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尽管如此,目前活跃在国内的AS还不到10位,考MS的就更少,有的已经去创业,不再继续考下去,有的则准备继续攻关升级,Arneis便是其中一位。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因各种原因需长期卧床,局部皮肤在压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力三力的作用下,出现缺血缺氧,发生压力性损伤;而术后患者因神经功能减退发生感觉障碍,对外界各种反应较为迟钝,痛阈升高,难以发现皮肤破损,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的发生
。本研究中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破损、水疱、红斑、乏力总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34.00%)(
<0.05),说明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可减轻其发生程度。可能的原因是首先在此方案中护理人员每隔2 h为患者更换体位,一方面可以及时有效地减轻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血液对组织的营养作用,进而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翻身计划,可以在翻身过程中及时发现皮肤的变化,从而可以尽早进行干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次此方案中力矩原理通过测量患者摆放体位时的角度,选择出最小剪切力体位,因此在摆放体位时可以根据最小剪切力进行摆放,降低剪切力对患者的压迫,进一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余冬香等
在其研究中报道称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不仅可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而且其发生程度更低,同本研究结果一致,支持本研究结果。
3.2 重视泌尿外科微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泌尿外科经尿道微创术后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如膀胱痉挛、出血、脏器的损伤和疼痛等,其中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较高。膀胱痉挛的诊断标准为术后患者出现强烈尿急感,耻骨上膀胱区和会阴部出现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和痉挛性疼痛、膀胱冲洗液不通畅、冲洗液血色加深或反流和急迫性尿失禁等表现。其症状为阵发性,发作间隔以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次持续时间30 s以上,一般在术后2~6 h间发生。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延长术后愈合时间,不利于机体的恢复。
本研究中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疼痛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0.05),说明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术后患者在手术切口的影响下均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护理人员因无法完全掌握患者具体情况,在翻身过程中可进一步增加疼痛感,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而在此方案中为了避免翻身过程中对髋关节造成损伤,均由两名护士借助翻身垫协助翻身,并且在力学理论的支撑下,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均处于功能位,进而使得翻身更具科学性,减少对髋关节的损害,有利于后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另外该方案具备个体性,充分运用杠杆原理在不影响髋关节的情况下还能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这同贺田红
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予以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干预,通过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但是本研究所纳入病例少并且随访时间较短,对于远期效果未能探讨,因此可在日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来进行多中心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具价值的研究结果。
[1] 陆巍.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人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J]. 护理研究,2018,32 (9):1484-1486.
[2] 邵彬,汤志伟,张婧,等.改良式体位垫降低俯卧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7):161-165.
[3] 张欣,钟萍,李婷,等.改良“水滴型”泡沫敷料在预防ICU 患者无创面罩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6):2511-2513.
[4] 毛志辉,龙伟,刘华国,等.基于损伤力学与安全衰减路径的含裂纹缺陷压力容器扩展寿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7):11105-11110.
[5] 夏振兰,何冰,范梅霞,等.中文版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信效度评价[J].护理学报,2012,19(5):23-25.
[6] 江薇薇,周玉峰,许凤琴,等.Braden-Q 联合Glamorgan 量表评估重症患儿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研究[J].护理研究,2021,35(11):1989-1992.
[7] 冯尘尘,王蒙蒙,唐秀美,等.早期压力性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9,26(3):20-23.
[8] 彭娅莉.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04-306.
[9] 王维霞,姚巧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157-158.
[10] 赖俏兰,周书剑,吴晓珩,等.预见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对ICU 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2):1341-1343.
[11] 余建英,廖淑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集束化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 (12):1765-1766,1784.
[12] 张明慧,陈立红,徐芙蓉,等.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5):175-177.
[13] 余冬香,王红梅,胡关勇,等.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方案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708-711.
[14] 朱桂英.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95,97.
[15] 贺田红.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4):5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