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任调督针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的近期随访研究
2022-04-06何婧柳李培真徐晓萌
中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据相关研究报道,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的比例可达77%,不利于神经功能康复,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常规采用药物、康复干预、行为疗法等多种手段治疗,但大多离不开镇静催眠药物,安全性欠佳,且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药理论认为,失眠属于“不寐”范畴,多由于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所致,中医针刺疗法具有独特优势,通任调督针法可疏通经络、补益气血,能快速改善失眠症状,促进病情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利用电刺激左右侧额叶背外侧区,直接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善失眠效果
。本研究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92例,旨在探讨通任调督针法联合rTMS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我们主要通过反事实仿真分析方法考量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条件下,数量规则和利率规则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比较我国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近年来的动态演化特征,可以发现在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相同作用条件下的动态演化过程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于在相同时期两种政策规则下相同变化的影响程度有差别。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结合金融冲击以及金融摩擦的背景之下,货币政策规则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在数量规则以及利率规则的作用下,差异主要体现在数量上,第二才是体现在质量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联合组,各46例。其中常规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1.25±8.27)岁;睡眠障碍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5.41±2.15)个月;中风类型脑出血20例,脑梗死26例。联合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84±8.10)岁;睡眠障碍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5.27±2.09)个月;中风类型脑出血21例,脑梗死25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0.05)。
1.2 选取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中风均符合《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中相关诊断标准
;失眠均符合《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轻者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伴有头昏、头痛、心悸、健忘、多梦。纳入标准: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依从性较好;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急性期、脑外伤、脑栓塞、脑肿瘤、腔隙性脑梗死等其他脑部疾病;合并消化道疾病、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失眠;精神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首先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场址。猪场一定要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座南朝北、排水良好、水源、电力方便、交通快捷并远离污染的地方。如地势低洼、道路坎坷或建在人口稠密、人车嘲杂的地方,不仅阴暗潮湿,而且进出困难,最重要的是不能给生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势必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2.3 两组患者睡眠监测比较 治疗4周后联合组睡眠潜伏期短于常规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大于常规组(
<0.05),见表3。
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起始剂量2 mg/次,根据病情调整至3 mg/次,1次/d;由专业康复人员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推拿治疗,1次/d,5次/周;并建立良好作息规律,睡前不进食难消化食物,晚饭后不大量饮水,疏导不良情绪,注意房间温度、光线、声响等。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89.13%高于常规组69.57%(
<0.05),见表1。
安:可能你听过的都是经典版本的“拉三”,但我得说,在很多比赛的决赛里多次听到让我几乎想要拂袖离场的“拉三”,也正是因为“拉三”在我心里的地位太高,所以我不能忍受演奏者对其机械、麻木、纯炫技式的演绎。当然我赞成你的观点,让这样完全无可比性的作品出现在同一轮次本身就不合理,如果我是比赛的艺术总监,我一定会制止这样情况的发生!
城镇人口数量是三大典型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导致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居民能源的消费特征的变化。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经济越发达,电气化水平就越高,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也会越大。[20]因此本文选取城镇人口数为人口因素的指标。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4周后联合组SRSS、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
<0.05),见表2。
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通任调督针法联合rTMS治疗,①通任调督针法:采用迎随、开阖、呼吸等复式捻转泻法针刺百会、后顶穴,局部选定进针点,于吸气时进针,得气后,拇指向后,逆时针捻转360°,60次/min,持续捻转2 min;采用迎随、开阖、呼吸等复式补法针刺关元、气海穴,呼气时进针,得气后拇指向前,顺时针捻转180°,30次/min,持续捻转2 min;采用捻转泻法针刺申脉穴,捻转补法针刺照海穴。1 次/d,6 次/周。②rTMS:采用磁场刺激仪,刺激部位选取右侧额叶背外侧区,确定刺激皮质运动区引起对侧手指产生50 μV运动诱发电位时的最小刺激,刺激强度为其80%~120%,刺激时间为8 s,频率为1 Hz,间歇时间为3 s,1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2 结果
“你明买明卖,他那边还有收据,告他怕是没那么容易啊。古董本来就没个价,而且在我们这行,还有个‘不打假’的行规。当谁买卖了‘打眼’货,再一声张还会丢人现眼。所以一旦‘打眼’,当事人都会赶紧把事压下来,不再跟人提,否则被同行当笑料说出去,有碍自己的名声。”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疗效。疗效评估标准:夜间睡眠时间≥6 h或完全恢复正常,睡眠无梦深沉,醒后精力充沛为显效;夜间睡眠时间增加≥3 h但未达到6 h,睡眠深度明显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②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睡眠质量,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其中SRSS评分总分0 ~50 分,PSQI 评分总分0 ~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③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睡眠监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时间为当天22:00至次日07:00,记录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④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包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于室温下静置1 h,然后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离得到血清,保存于-80 ℃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试剂盒购自江西艾博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控糖、控压、稳定斑块、脑神经保护剂、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
2.4 两组患者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治疗4周后联合组血清5-HT、BDNF水平高于常规组,NE水平低于常规组(
<0.05),见表4。
3 讨论
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血流无法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及脑区神经活动失调,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衡紊乱会导致失眠
。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目前临床治疗以常规西医药物为主,但长期用药会形成依赖性,因此,临床有必要采取一种更加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实践研究中传统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该理论认为失眠病机为阴阳失衡、心神不宁、神不守舍,应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宁心安神为主要治则
。而近年来无痛、无创伤性的生物刺激技术临床应用也颇为广泛。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通任调督针法联合rTMS,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89.13%高于常规组69.57%,治疗4周后联合组SRSS、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睡眠潜伏期短于常规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大于常规组(
<0.05)。分析其原因为,通任调督针法中任脉为阴脉之海,而关元、气海为任脉之要穴,针刺可调节气血、镇静安神;而督脉为阳脉之海,可通于元神之府,针刺可醒脑开窍、振奋阳气、安神定志,促进入眠
。rTMS是利用磁场原理,通过不同频率刺激调节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功能,其中≤1 Hz的低频刺激能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抑制脑干上行网状系统非特异性透射系统的突触联系,从而增加非快眼动睡眠
。二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快速睡眠,提高睡眠时间及效率,疗效显著。
另外,人体睡眠与觉醒是一个涉及多中枢、多系统的复杂生理过程,与机体神经递质释放及代谢活动密切相关。5-HT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较高;NE可激动肾上腺素α1受体,使神经系统保持兴奋状态,不利于睡眠;BDNF是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可促进神经元修复,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分泌。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4周后联合组血清5-HT、BDNF水平高于常规组,NE水平低于常规组(
<0.05)。通任调督针法属于非特异性刺激,能提高脑部血流量,改善损伤部位微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能力及神经修复与再生,调节大脑组织活动
。而rTMS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上调血清5-HT、BDNF含量,缓解睡眠障碍。
综上所述,通任调督针法联合rTMS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疗效显著,能改善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1] 张庆龙,蒋雪龙,王勤,等.睡眠障碍与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21,41(1):74-77.
[2] BOCHKAREV M V,KOROSTOVTSEVA L S,MEDVEDEVA E A,et al.Sleep disorders and stroke:data of the esse-rf study[J].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2019,119(4):73-80.
[3] 秦海军,张倩,陈艺钦,等.补肾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0):3378-3381.
[4] 华强,夏文广,郭伏玲,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5):267-270,295.
[5] 谭江勇,易玮.靳三针联合重复经颅磁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2):188-191.
[6]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8):901-912.
[7] 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4):1844-1856.
[8] LI J,YOU S J,XU Y N,et al.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sleep disturbances after minor ischemic stroke [J].Sleep Breath,2019,23(2):455-462.
[9] LAU H L,RUNDEK T,RAMOS A R.Sleep and Stroke:New Updates on 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Assessment,and Treatment[J].Curr Sleep Med Rep,2019,5(2):71-82.
[10] 刘晶晶,张小健,刘宏伟,等.三七合枕清眠安汤联合通督益脑安神针治疗卒中后失眠气滞血瘀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8):5.
[11] 张鼎,李焕,谢福恒,等.卒中后失眠中医诊疗研究新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7):4.
[12] 郎显兵,谭曦.通督调神针法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3):46-49.
[13] 寇雪莲,陈琳迪,戴方瑜,等.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失眠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10):1321-1322.
[14] 丁玲,肖波,陈旭,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2):153-156.
[15] 李梦雪,张之毓,王倩.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其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0,15(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