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维度”践行“四个自信”
——全国高考文综卷第41题对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的启示
2022-04-04李树全
■文/李树全
2022年高考大幕已落下,但其所引发的对试题的关注和讨论一直在持续。尤其是全国文综卷第41题(以下简称“第41题”)在历史试卷构成中的重要地位,格外引人关注。
纵观近三年高考文综卷第41题的命制方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试题的落脚点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聚焦“四个自信”。
2020年全国I卷第41题,以5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国家关系及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认识,彰显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意义,凸显道路自信;全国II卷第41题,以河流的治理为抓手,考查清朝对永定河的治理效果和新中国对海河的治理效果,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制度自信跃然纸上。
2021年全国甲卷第41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西方贸易的发展,在回应热点话题的同时,隐喻道路自信。全国乙卷第41题,以中西方历史学成就为抓手,考查中外史学家的治史精神和品质,隐含文化自信。
2022年全国乙卷第41题,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为话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深入思考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经验。学生在答题及思考中,形成对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有助于培育家国情怀,坚定道路自信。
第41题聚焦“四个自信”,是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积极回应,更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价值观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为,也不是靠短期的强化训练训练出来的。第41题的命制方向和特点,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重视历史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更应该在平常教学中,主动聚焦“四个自信”。
2022年秋季开学以后,陕西省普遍使用高中历史新教材。高中历史新教材在全国一些省份的先行使用中,教师普遍反映教材知识容量太大,现有的课时严重不足,很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形势下,在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四个自信”,发挥好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对广大历史教师来讲,是一个重大挑战。
根据第41题的特点,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理念和目标,笔者从以下四个维度,谈谈在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中,如何落实“四个自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在学科知识挖掘中,深入落实“四个自信”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知识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彰显其强大的教育功能。如果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没有对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的挖掘,学生所获得的无非是一堆“死”历史、“死”知识,历史教育的意义肯定是无从谈起的。
深入挖掘历史知识内在价值,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落脚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史实和历史故事,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历史发展大势,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观、理性精神的人,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把握住这个方向,历史教学就能真正做到“目中有人”,就能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也是必然的。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例。本课涉及的知识体量非常大,时间跨度从中国早期人类到夏商周,涵盖初中4节历史课的内容。
在本课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以本课如此巨大的体量,教师很难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完成,也是匆匆而过,不可能对学生的历史认知产生深刻影响,更不用说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强烈冲击。
如果深刻挖掘本课知识,可以发现,在中华早期文明起源过程中,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呈现文明不断汇集、融合的发展趋势。抓住这一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就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在空间、时间上的发展特征,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同理,在讲授《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不能只是简单讲述中国早期国家发展历程,要围绕中国早期国家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特征,理解中国文明的悠久性和特殊性,增强文化自信。
“什么是教育?就是当一个人离开学校以后,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他所受到的教育。剩下的东西是什么?素质、思想、能力、心态。”当学生离开学校后,肯定也会把历史知识忘记得差不多,但如果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历史学习,形成了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也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二、在中外历史关联中,主动融入“四个自信”
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东西方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刻。很多时候,东西方历史是在共振、共鸣中共生、共进的。因此,历史教学需要有全球视野。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中国文明置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和思考中国文明发展的特点、成就等,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同样,在世界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将西方文明的发展与中国文明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西方文明的特点,更好地理解文明的多样性,防止各种极端主义。
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主要讲述了1978年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放大视野,采取比较的方法,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整个世界发展的角度,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使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另一方面依托必要的史实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
“四个自信”不是空洞的说教,“四个自信”来自对历史深刻的认识。通过中外历史的比较,使学生切身感受、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优势,比一百次空洞的说教更有力。
三、在历史与现实呼应中,积极思考“四个自信”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历史学习,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人们提供启示和思考,是历史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知识学习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课有两个关键内容: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本课内容置于一个历史的长时段,理清本课教学逻辑,对学生坚定制度自信有重要意义。从长时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纲领、30年代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抗战时期实行“三三制”并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以及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等一系列探索和思考的必然选择。从这样一个长时段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必然性、新中国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必然性。
由于新中国的成立,新生的国家才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废除存在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迅速稳定经济形势,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制度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中国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认识这一制度产生的重要影响,对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坚定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信念,有着现实意义。
四、在思想观念碰撞中,牢固坚持“四个自信”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元的。同样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人们的认知往往会存在很大差异。如对于秦始皇,有人认为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对于王安石,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但也有人认为他是“靖康之难”的祸根……如何在“多元化”历史认识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坚定正确的价值判断,也是历史教学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面对考试压力,很多教师把注意力都聚焦在对学生的强化训练上,忽略了对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精神的培养。面对新高考的挑战,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在高中新教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和地位,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形成必要的历史学习素养。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得历史和历史认识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对历史的一种叙述、解释,并非客观历史的再现。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历史教科书势必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讲,他们普遍认为历史教科书就是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和“历史认识”的不同、认识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深入到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中,也愿意去追寻历史的本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更有助于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认识中,拨云见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仍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为例,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前思想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认识片面性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1978年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回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善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和丰富,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坚定了理论自信。
有什么样的历史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意识和国民品格。在高中新教材在陕西省全面启用的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四个维度”,将历史教学与践行“四个自信”自觉融合,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最好诠释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