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2022-04-04张靖其
摘要:中共一大提出了“打破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把建立“人人平等,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作为主要目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全体人民作为共同富裕的主体,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思想的重大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一)设立国家乡村振兴局推进乡村振兴永续发展;(二)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石;(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6-0009-05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难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摆脱饥荒,实现自我解放与发展的历史。贫困危及个体的生存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破坏政治稳定。消除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对于贫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始终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从民主革命时期强调阶级对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平均主义,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倡先富带动后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致富理念由革命理想主义向现实理性主义的回归。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渊源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①中国传统文化中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先民们就曾描绘过理想状态下的大同社会,百姓向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李大钊等人就指出“社会主义是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中共一大达成了“打破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主张。1945年,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畅想。无论是解放区的土改和解放后全国范围内的土改时期,他都主张在广大农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三大改造时期他进一步明确“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必然选择”的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有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从理论开始付诸实践。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把建立“人人平等,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作为主要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最初探索。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谈到共同富裕問题,他指出:“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资本主义导致贫富分化,阶级对立。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于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逐步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和个体经济,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毛泽东主张通过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毛泽东指出,中国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是造成中国贫困的根本原因,他揭示了消除贫困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由贫穷到共同富裕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奋斗。毛泽东侧重于从土地改革、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等生产关系方面消除贫困。他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实现国富民强的根本保证。他主张巩固工农联盟,不断地给农民新的利益——“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我们现在实行的制度,是一年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这个富,是共同的富,大家都有份。”[2]
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他将共同富裕的思想上升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213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可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3]155“实现共同富裕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使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4邓小平把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上把改革作为消除贫困的动力。邓小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为依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②,在当时中国社会整体较为贫困的状态下,他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和一些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86年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问中明确提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3]172
江泽民继承和深化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将其提到政治的高度,江泽民说:“加强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4]他指出,“共同富裕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通过政策扶持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完善。”
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提出消除贫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提高扶贫标准,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思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重大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全体人民作为共同富裕的主体,强调共同富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共享理念为引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内涵。共同富裕是一项综合指标,它涉及就业、收入、居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富裕的含义有两点:一是受益主体是全面的,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各民族携手团结,共同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二是共同富裕的内涵是全面的,除了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和精神文明,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的多领域发展。gzslib202204041520(二)西方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渊源
18世纪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在批判私有制弊端的同时也描绘了人类理想的社会形态。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合作公社”等思想在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与黑暗的同时提出寻求解决实现社会生活与人类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社会罪恶之母。”[5]马克思与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性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精华,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富裕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生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源,要将无产阶级从剥削压迫的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就必须推翻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6]630。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以一切社会成员过上富足生活和获得全面发展为目的。马克思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预测了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将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6]304。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两个方面论述了共同富裕的基础。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从生产关系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马克思用阶级冲突、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理解历史变化。
列宁在马克思关于社会阶段论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学说。列宁指出,马克思所指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他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写道“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通常叫社会主义,它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同属一种社会形态,它们都具有“生产资料已经不是个人私有,他们已归全社会所有。”[7]列宁指出,消除贫困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存亡。苏联的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共同富裕思想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列宁将工业、农业和商业确定为苏联消除贫困的三大关键。列宁早期提出通过发展生产和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实现共同富裕,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实行租借制,提出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和平共处的观点,展开了人类历史上对共同富裕道路探索的初次实践。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一)设立国家乡村振兴局推进乡村振兴永续发展
制約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大因素在农村。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农村偏枯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实现农民致富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成立,意味着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开启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最广泛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繁重的工作也在农村。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否定农业的固本作用,忽视农村的发展既不符合经济发展实际,也不利于政治稳定。我国农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人均占有资源数量少。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加快了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脚步,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党中央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坚持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
(二)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消除了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彻底在中国消失了,相对贫困的难题伴随着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征程而长期存在。精准扶贫是针对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地域环境、人口状况运用有效方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通过精准把握致贫原因,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决好贫困人口就业问题,重点解决农村地区“两不愁三保障”③的突出问题。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主要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四十多年以来各项民生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率逐年提高,在我国市场经济持续深化发展的条件下,建立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尤其是加快建立全民最低收入保障。第一,1978—1985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极大活跃了农村经济。在这一期间,据估计,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增长贡献了15.5%。第二,1986—1993年政府成立扶贫机构,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贫困线标准,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第三,1994—2000年实施以工代赈,通过“东西对口扶贫”转移了25万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第四,2001—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党中央制定新时期扶贫总纲领,重点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长期发展落后地区人口致富问题,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
(三)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石
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民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分配关系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生产关系的动态演变,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不断创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改革以平均主义为特点的分配政策。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2012年中共十八大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些制度不断完善,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极大调动了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gzslib202204041520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时解释了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他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改良道路无助于分配正义的实现。只有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才能最终实现分配正义。他指出社会主义革命要消灭的不是财产的形式,而是财产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8]82。分配是一种權利,直接来源于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分配正义的最终目标在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8]66。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曾指出:“分配问题大的很”,“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分配问题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大,党中央合理调整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在民生方面的分配力度显著增加,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彰显了共同富裕的民生之基。
(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
经济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矛盾。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1978—1986年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存在与发展。第二,1987—1991年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第三,1992—1996年进一步说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政策,鼓励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发展。第四,1997—2020年两个“毫不动摇”方针④不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进入21世纪,民营经济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调整了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七大的“两个平等”⑤以及国务院关于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三十六条”,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空间,尤其是创办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使中国释放巨大的经济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助力中国实现共同富裕。
三、当今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有效应对了国内外复杂的局势变化,积累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经验,综合国力稳步增长,国内外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城乡收入显著增加,“长三角”“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深化了各地区的分工协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必将在产业升级、投资贸易和能源资源开发等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释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潜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重大机遇,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长期以来依赖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弊端显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三大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低,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于城市居民的差距明显。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打压中国,企图遏制中国的崛起。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世界各国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各种贸易保护政策出台,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加之2020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上升,中国发展经济的潜在风险加大,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格局,这对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挑战。
结语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解决绝对贫困的百年梦想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完美落幕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民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进步的过程。
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既是贫困的承受者,又是摆脱贫困的实践者。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带动了中国贫困人口实现了共同富裕,满足了全体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愿望。坚持改革开放的共同富裕道路,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贫困治理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为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创造良好条件。
注释:
①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语出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接着两句是:富民之要,在于节俭。意为治理国家之道,首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使百姓富裕的关键,在于节俭。
②“三步走”发展战略: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④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⑤两个平等: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平等”理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所谓“两个平等”,指的是法律上平等保护和经济上平等竞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7.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46.
[5]摩莱里.自然法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5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50.
[8]张兆民.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靖其(1988—),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单位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