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位一体”到“六位一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演进

2022-04-04杨倩

西部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演进三位一体改革开放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对以往党建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不断深化和发展。十六大首次提出制度建设,把民主革命时期以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为主的“三位一体”抓党建的布局扩展为“四位一体”。十七大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党建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十八大继续沿用这一布局。至十九大,反腐倡廉建设被纪律建设替代,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首次出现在党建总体布局中,十七大和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布局发展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六位一体”党建布局。

关键词:改革开放;党建布局;演进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6-0005-0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先锋队以及国家建设和改革领导核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涵盖了不同内容,体现出不同特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可理解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指导下,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任务,在管党治党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建设总体规划。通常涉及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等。它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体系,随着党面临的不同形势和任务而不断变化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能够反映出不同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和特点。因此,对党建总体布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布局的演进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于把握党建规律和经验,深化对党建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三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

这一时期党的建设基本上延续了民主革命时期“三位一体”抓党建的传统,以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组织上决定健全党纪党规和民主集中制,党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党的十二大关于党的建设的任务和重点不是以明确、清晰的党建总体布局的形式呈现,而是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措施,如健全民主集中制,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等,但这些措施仍是围绕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展开,实际还是“三位一体”的党建布局。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提出全党要统一思想,在党内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明确了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的重点。这里的“加强纪律”,是作为组织建设的一部分提出来的,并没有上升到单独的纪律建设层面。比如,加强纪律目的是要改变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措施上关键在于“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

党的十三大提出“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对这一基本路线进行全面宣传,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和建设都必须体现这一路线,并保证其贯彻执行。同时,要求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断改进,还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党建要求。这里虽提出制度建设,但其内容主要围绕组织建设展开,如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等,是寓于组织建设中的,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组织建设。报告还指出,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是党必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内反腐败不可避免,必须把反腐倡廉寓于建设和改革中。

党的十四大报告号召全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并围绕新时期如何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部署,指出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严管理干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重视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强化基层党建等。从加强作风建设出发,指出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和坚持反腐败斗争。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组织和作风三大建设详细阐述了新世纪应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其中虽有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容,但二者包含在思想和作风建设之中,在党建总体布局中并没有独立体现。

二、党的十六大:“四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确保党始终成为“一个领导核心”“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①。这也是对党最根本的要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同时,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举措,强调一定要把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机结合,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制度建设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虽然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但是其通常是作为三大建设的其中一部分,是内含在三大建设之中的,并没有独立出来。随着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了使党的建设有效成果和经验能够得到巩固和深化,就需要以制度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样也能够为日后党建提供参考和指导。因此,随着党内外环境日渐复杂和党建任务日渐艰巨,制度建设的作用就越发凸显,制度建设的地位也就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十六大在“三大建设”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制度建设,这样,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自此,党建总体布局逐渐清晰并不断深化。

三、十七大、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

党的十七大对于党的建设的规定和设计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组织上,打造一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上,密切联系群众;制度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同时,还强调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可以说,这五大建设涉及了党建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抓住了党建的关键,并且反腐倡廉建设第一次从作风建设中独立出来,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設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列入党建总体布局中,表明党中央对反腐败的高度重视和鲜明态度。这样,十六大“四位一体”的党建布局就发展为“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五位一体”布局②。gzslib202204041509

党的十八大继续沿用了这一布局,强调全面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四、十九大:“六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经验和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进行了规划。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打牢理想信念宗旨根基,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和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从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党的建设涵盖的内容较之前更加丰富,这在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建任务的艰巨和对党建更高的要求。十九大深化和发展了十七大和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第一次把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纳入到党建总体布局中,强调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处于统领地位,并且用纪律建设取代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一条主线、六大建设”为主体的“六位一体”的布局③,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

五、对党建总体布局演进的思考

(一)关于党的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虽然到十九大才出现在党建总体布局中,但实际上其一直都体现在并融入进了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等建设中,并且,这些建设又都是在政治建设指导和引领下开展的。比如,毛泽东早在1939年就指出,十八年来,党的建设过程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1],十三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问题,从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具体措施上,党的建设中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党中央权威”“讲政治”等要求都是政治建设的体现,也是为政治建设服务的。因此,政治建设即便没有出现在党建总体布局中,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从性质上看,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如果不具备政治上的先进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同时,政治建设事关党的政治方向,而政治方向又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如果方向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原则才能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才能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1]。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党的建设中,政治建设是统领,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政治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和侧重。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着重讲阶级斗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现代化建设成为党的工作重心,政治建设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展开。为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2]。1995年9月,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这个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3]。2012年,胡锦涛向全党提出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政治要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到了十九大,党中央对政治建设作出了明确定位,将其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处于党的各项的建设之首,并统领党的各项建设。

(二)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中

改革开放后,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度建设。1980年,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十三大修正了十二大党章,修正后的党章更加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十六大在党建总体布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制度建设,指出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之中。十七大、十八大将制度建设与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到了2017年,党的十九大又重新强调“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而不再将制度建设与其他几项建设并列。

在党建总体布局中,比起将制度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相并列,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更能突出其在党建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制度建设关系到党建全局和整体。党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总的来说,主要有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制度。具体来看,前者包括党对国家政权机关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制度,后者包括党的根本制度,如民主集中制;还包括与党的组织、运行以及党内活动相关的基本制度,如党的领导体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以及党的各项具体制度,如党员发展制度、干部考察制度等。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制度建设体现在党建的方方面面,在党建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党的建设中,无论哪一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也内含着制度建设。第二,制度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成效能否巩固和深化,是否具有长期有效性。党的建设的持续推进有赖于制度的不断完善、健全和落实。在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过程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巩固其成果和確保其长效性。如果好的经验做法无法固定下来、上升为制度规定并严格执行就很有可能出现“管一管就严,放一放就松”,甚至半途而废的情况。

(三)从反腐倡廉建设到纪律建设

改革开放初,党中央就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条件下可能出现腐败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并把反腐倡廉提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十三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过程中,如果容忍腐败分子留在党内,就会使整个党衰败,党内反腐败斗争不可避免。十五大报告又指出,反腐败斗争在性质上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事关重大。到了十七大,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独立出来,第一次进入党建总体布局中。十八大继续沿用了这一布局,并指出,反腐败和建设廉洁政治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削弱人民对党的信任,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面临亡党亡国的危险。十八大以来,面对管党治党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党中央将纪律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修订颁布了一些列党内法规,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十九大报告中,纪律建设取代反腐倡廉建设,首次进入党建总体布局。与反腐倡廉建设相比,纪律建设涵盖的范围更广,发挥的作用更大,不仅包括了反腐倡廉的全部要求,并且能够发挥“惩戒淘汰机制”和“治病固本机制”的作用[5]。如果说反腐倡廉建设侧重于“治病”,那么纪律建设就是重在“治未病”,重在治本,是在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gzslib202204041509

此外,十九大党建总体布局中,反腐倡廉建设虽然被纪律建设替代,但反腐败斗争却被单独提出来,被提上了一个新高度,表明反腐败在未来较长时期都将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和内容。这一方面反映出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反腐败任重道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单单是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或者纪律建设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党的各项建设共同发力。

注释:

①“一个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五位一体”布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即“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党建总体布局。

③“一条主线,六大建设”为主体的“六位一体”的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即“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党建总体布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5.

[2]江金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J].求是,2017(2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57.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3.

[5]孙志勇.把纪律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具有重大意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11-08(2).

作者简介:杨倩(1987—),女,汉族,山东泰安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演进三位一体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星系的形成与演进和宇宙的膨胀现象及暗物质与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