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汉至唐代新疆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口变迁研究

2022-04-04任世芳任伯平

西部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唐代西汉新疆

任世芳 任伯平

摘要:新疆是中国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对西汉至唐代新疆的人口与开发历史进行梳理和考证,发现自公元前60年至742年这800多年间,西汉最早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辖阳关以西天山南北,西包乌孙、大宛、葱岭。历经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北魏、隋等,直至唐朝进行正规的州、郡、縣设置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其中从十六国到北魏的230年间,中原及河西走廊的各民族向西域流动强烈,汉、氐、鲜卑、敕勒、匈奴等民族已经在新疆充分融合。研究表明,唐代极盛时期新疆诸籍人口最高达到十六万多人。

关键词:西汉;唐代;新疆;人口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K232;C9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6-0014-06

新疆是中国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由于年代久远,现存有关历史时期新疆开发史和人口数量的记载很少,仅存的史料也大多语焉不详,加之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对游牧民族进行户口统计,造成不同学者对历史时期新疆人口数量的计算和解读存在差异。研究基于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考据,对自西汉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始,直至唐朝进行正规的州、郡、县设置和严格户籍管理的数个朝代进行人口与开发历史的梳理和考证,希望对这一时期史实的还原有所帮助。

一、隋代以前经营简述

(一)两汉期间的经营

西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维护本土安全稳定和开辟疆土,长期经营西域(即今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对边疆各少数民族主要采取以“和抚”为方针的策略,即所谓“羁縻”,并设置州、郡、县加以管理,这些举措使该地区的人口有了明显的增长。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置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第一任都护,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西包乌孙、大宛、葱岭。辖区内人口约一百二十六万,其中在今天中国境内的约五六十万人(《汉书》96卷《西域传》)[1][2][3]。

此后各朝代也沿袭西汉制度。东汉设西域长史府,三国曹魏及西晋因之,同样设西域长史府,辖区与西汉大致相同,也均未设置州、郡、县。

(二)两汉至隋以前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的统一王朝灭亡,从公元304年匈奴族刘渊建立汉国起,至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这135年称为十六国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小国纷立,但前凉、前秦、后凉、西凉4个政权仍统治着整个西域地区(惟不包括乌孙)。而且有别于西汉至西晋仅限于羁縻,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5个政权还在高昌地区设置了高昌郡。邹逸麟先生指出:“这是西汉以来大量汉人入居开发的结果,到了前凉时期就很自然采用了与内地农业区同样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统治,这是中国疆域史上第一次在新疆地区设置与内地同样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北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3]

北魏于公元439年灭北凉,统一中国北方后,与柔然为争夺西域常有战争,互有进退。新疆西部的的龟兹(今阿克苏、库车一带)、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乌孙、悦般(均在今巴尔喀什湖东南)、渴槃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一带)、于阗(今和田一带)、鄯善(今若羌一带)等小国,均有归附北魏的愿望,因柔然所阻,未能如愿[3]。

5世纪中叶,北魏曾于焉耆置镇、鄯善置西戎校尉府,但统治均不稳定[3]。

二、隋代对西域的经营

隋朝统一中国本部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大军进驻伊吾城(今哈密),设伊吾镇。公元610年置伊吾郡。此前曾于公元609年置鄯善(治今新疆若羌)、且末(治今且末)二郡[4]。这三郡均位于今新疆东部,中原王朝西部郡县的设置如此之遥远,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十六国以来中原文化在西部开拓的结果。

但上述3个郡的户口数字却是个疑问。查《隋书·地理志》得知,该志的鄯善、且末二郡有郡、县之名而无户数,而伊吾郡连郡名也未列入。据冻国栋先生在论文[5]中指出:按宋本和十通本《通典》卷7《食货典》历代盛衰户口条的隋代户口统计年份作“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今中华书局点校本已据隋志改为大业五年”。

作者认为,《隋书·地理志》的前文并未明确表述它所记的户口数字之统计年份,仅仅只是写道“(大业)五年平定四郡”,此处所称四郡,即今新疆境内的鄯善、且末,青海境内的西海、河源。前文接着叙述全国郡、县、户、口的数字。由此可见,大业五年是指隋代开疆辟土的截止年份,而并不是一定指户口统计年份,细读该前文,即能理解隋志编撰者的原意。旧本《通典》既作大业二年,必有所本,不宜贸然否定。

按隋代户口统计制度,据《隋书·食货志》云:大臣高熲(熲音窘)建议:“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文)帝从之。”

综上所述,如隋志户口为大业二年数,新疆三郡尚未设置,户口自然无从统计;如为大业五年,则按《隋书·炀帝纪》[4],当年六月“癸丑才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不可能马上调查户口,向隋朝廷中央“上计”。因此,《通典》和《隋书·地理志》均缺四郡户口就是可以解释的了。

三、隋代之前中原人口迁入新疆的线索

隋及隋以前,新疆境内郡县无人口记载。

西汉经营西域,似自武帝元鼎六年秋(公元前111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徒民以实之”(《汉书·武帝纪》)[1]。张掖、敦煌位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尚未入新疆境(见文献[6]),作者认为这是武帝经营西域的前期准备步骤。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秋八月,……,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1],大宛为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之费尔干纳盆地,都城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或在今塔吉克斯坦)境内,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大宛降汉,这次西征历时将近两年。又据颜师古注:“庶人之有罪谪者也”,看来李广利是征集了全国不少因罪而谪放的平民。据《汉书》卷61《李广利传》云:“赦囚徒捍寇盗,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1]而太初四年(公元101年),即出兵后的第二年,李广利“军还,入玉门者万余人”,则未入玉门关的至少有五万人,这样多的人未必死亡在大宛。gzslib202204041649

《汉书》卷94《匈奴传上》记载: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又率三万骑出酒泉击匈奴,“汉兵物故什六七”,中原又有约二万人未能返回酒泉。

以上两项合计七万人,作者认为并非全部死亡,更可能的是滞留或定居新疆,其理由如下:

1.李广利第一次西征的战果是大宛降汉,说明战斗还算顺利,不至于有83%以上的兵卒战死,否则只剩下一万人,大宛一个反击就可将其部歼灭,因为大宛也是大国而非小的城邦。

2.《隋书·西域列传·高昌》云:“昔汉武帝遗兵西讨,师旅频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意思是最疲倦困乏的士兵就留居高昌。实际上更可能的是,这些有罪的囚徒,虽然朝廷或许曾有战胜则赦放的承诺,但看到高昌及丝绸之路上一些地方自然条件尚好,留下来比返回中原更好,因而定居新疆。

3.《隋书》上述文中又云:“(高昌王马)儒又通后魏请内属,人皆恋土,不愿东迁,相与杀儒,立(麹)嘉为王。”从西汉武帝到北魏(北魏太平真君十年即公元449年设有西戎校尉府),此时内地王朝控制范围向西北已达最远,其伊吾郡和焉耆郡已与高昌国接壤,但距西汉武帝西征大宛已有550多年,高昌居民安土重迁的情绪完全可以理解。

四、唐代以前迁入人口的族裔浅探

迁入新疆地區的民族成分,在西汉武帝命令李广利西征时,入疆者肯定绝大多数是汉族(“天下谪民”),因此其后留疆者也应绝大部份是汉族,这是特定条件下的集体移民。

十六国时期情况有些不同,与新疆接壤的今甘肃省,曾先后有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5个割据政权控制着西域,其统治者族属分别为汉、氐、汉、氐、匈奴,故迁入西域者不论官、兵和平民都可能有大量氐族、汉族、匈奴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北魏时期民族融合更加紧密。作者在论文[7]中指出,这一时期统称汉族和鲜卑族为华人。拓跋鲜卑统治中国北方将近150年,汉族的鲜卑化相当普遍,如东魏的实际统洁者高欢就是鲜卑化的六镇汉人,隋文帝杨坚也是由弘农迁往武川镇的鲜卑化汉人。反之,鲜卑人的汉化也不少,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汉化政策,自己也改姓元。

而东魏大将斛律金(斛律阿六敦),则是突厥语族中敕律部族人。正是由于北魏统一和治理时间长达150年,各民族(汉、鲜卑、高车、匈奴等)已经逐步融合,故《北史》统称之为“华人”,就连“言语类夷狄,因译乃通”的山胡(步落稽),也“分统郡县,列於编户,然轻其徭赋,有异华人”[8]。

基于以上分析,从十六国到北魏分裂为东、西魏的230年间(公元304—公元535),中原及河西走廊的各民族流动及融合极为强烈,因此,从内地迁入西域的不可能只是汉族,而应是《北史》所称的华人,其中包括汉、氐、鲜卑、敕勒、匈奴等已经充分融合的各民族。

五、前秦及诸凉曾对西域长期经营

(一)前凉。国主为汉人张寔,前凉奉晋朝正朔,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张寔之子张骏继位后,出兵“伐龟兹,鄯善……,於是西域并降”。寔曾任命张植为西域校尉[9]。前凉公元376年为前秦所灭,经营西域计41年。

(二)前秦。前秦于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任命吕光领兵“七万以讨平西域”,次年吕光自长安发兵出玉门,攻克龟兹,“王侯降者三十余国。光入其城。城有三重,广轮与长安城等。城中塔庙千数。(龟兹王)帛纯宫室壮丽,焕若神居”。前秦国主苻坚因吕光平西域有功任命吕光“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进封顺乡侯。”前秦公元394年为后秦所灭,经营西域计11年。

(三)后凉。氐族人吕光奉前秦命平定西域后,留守该地区,文献[9]云:“光既平龟兹,有留焉之志”。前秦败亡后,吕光在公元389年自称“三河王”,即王位于凉州(今武威市),自前秦灭亡之公元了394年算起,到后凉公元403年为后秦所灭,统治河西走廊及新疆大部共9年。

(四)西凉。李暠,今甘肃临洮汉人,后凉时任敦煌太守。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被推举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当年“又遣宋繇东伐凉兴,并击玉门已西诸城,皆下之。”[9]西凉于公元421年为匈奴北凉所灭,统治西域计21年。

(五)北凉。北凉国主匈奴人沮渠蒙逊玄始十年(公元421年),“鄯善王比龙入朝,西域三十六国,皆诣蒙逊称臣贡献。”[9]在其先,于公元420年左右,曾任命隗仁为高昌太守。可见北凉早已设置了高昌郡,而西域三十六国的臣属在后。北凉统治(羁縻)西域约38年,公元439年为北魏所灭。

以上五国,经营西域共计达120年,占十六国统治时期(公元439—304年)135年的88%以上,时间不可谓不长,在此期间中原文化会进一步传播到新疆地区。最典型者是北周时期汉人麴宝茂公元555年在新疆东部建立的高昌国,它存在了85年,到公元640年为唐朝统一。

六、唐代新疆开发与人口估算

(一)开发情况简述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平高昌麴氏王国,获户八千零四十六,口三万七千七百三十八”(《旧唐书》卷138《高昌传》)[10]。这件史实有几点值得追索其渊源。

1.三国曹魏继承西汉和东汉的制度,在今新疆地区建立“西域长史府”,并在高昌驻戊已校尉,羁縻西域各小国。曹魏对诸小国只要求其进贡和承认宗主身份,而并不干涉各国内政。西晋因之,也设西域长史府和戊已校尉,前者驻海头,在罗布泊西岸;后者驻高昌,在今吐鲁番市与鄯善县之间。而麴为古代汉族姓氏(三国曹魏时有麴英)。故很有可能麴氏家族是在三国时期迁入高昌。其子孙后成为高昌国王。《旧唐书》卷40《地理志》在高昌条下云:“(北)魏末为蠕蠕(即柔然——作者注)所据,后麴嘉称高昌王于此数代。”[10]

2.《隋书·西域列传·高昌》云:“高车……以敦煌人张孟明为(高昌国)主,孟明为国人所杀,更以马儒为王,以巩固、麴嘉二人为左右长史。儒又通使后魏(即北魏——作者注)请内属。人皆恋土,不愿东迁,相与杀儒,立(麴)嘉为王,嘉字灵凤,金城榆中人(今甘肃省兰州市东)”[4]。gzslib202204041649

由引文可见,高昌几任国王均为甘肃汉人,麴氏家族世袭罔替后,更由北魏时期延绵到初唐,立国时间近百年。《隋书》又云:高昌王宫“坐室画鲁哀公问政於孔子之象。……其凤俗政令与华夏略同。”显然国中绝大多数为汉人。

3.高昌国在唐政府收复后改设西州,州治在今吐鲁番市,据《隋书》介绍,此地区“地多石碛”(即所谓石漠——作者注),气候温暖,谷麦再熟,宜蚕,多五果(即桃、李、杏、梨、葡萄——作者注)。“又在吐鲁番出土文书的阿斯塔那184号墓另出件《唐请处分前件物纳官牒文稿》中有句:“奴婢因兹逃避,田地无人浇溉”[5]。表明当时该地区已有灌溉农业。新疆气候干旱少雨,灌溉全靠冰川及积雪融化供水,而新疆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高昌等地农业的发达,与汉族移民的迁入不无关系。

4.公元640年时高昌国有人口37738人。据《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西州条下载:“天宝领县五,户九千一十六,口四万九千四百七十六”。《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陇右道西州交河郡条:“天宝元年为郡……户万九千一十六,口四万九千四百七十六。”两志所载口数完全相同。由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其间计102年,口数仅增加了31.10%,年递增率仅2.6‰,这一数字相当之低。據冻国栋先生介绍:“……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可知:唐前期(贞观至天宝)户口的平均年增长率在10‰左右。”[5]西州的增长率只及唐全国同期的1/4强,其中之原因,据作者推测是西州只管辖敦煌、寿昌二县,故交河郡并非高昌国土的全部,而只是高昌城周围的较小地区,高昌国的管辖范围应该包括伊州、西州、庭州等与高昌城毗邻的地区,其人口在天宝十一年时为69597人。而沙州所辖敦煌、寿昌2县的县治均位于玉门关和阳关之内,属甘肃、自非高昌所能控制。因此,旧高昌国范围内的人口由37738人增加到69597人,增加1.844倍,年平均递增率约为6‰,与我国一般年份人口递增率6‰~7‰的数值相一致。

(二)新疆华族户口的估计

查阅唐代新疆地区州县的华族户口一般有以下几种史籍可资应用。

首先是新、旧两种《唐书》的《地理志》,史学界大多认为,《旧唐书》的数字比较可靠,《新唐书》补充的史实较多,内容较为丰富生动,但数字及文字多抄自《旧唐书》,难免有脱讹之处。因此作者综合《旧唐书·地理志》所载的户口数据,结果见表1。

第二种是梁方仲先生根据《元和郡县(图)志》为主,并参考《太平寰宇记》等典籍,整理而得的数据[11],见附表2。

第三种是唐代杜佑所编《通典·州郡典》[12]所记唐天宝年间各州户口数,见表3。

比较表2和表3的数字,我们发现前者(开元数)和后者(天宝数)的户数只相差1.3%,口数只相差6.19%。

由此,作者倾向于认为,唐代开元、天宝时期今新疆境内四州的户数在22000户左右,人口数在1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个理由,毕竟两唐志分别是五代刘眗等人和北宋欧阳修等后人所撰,而《通典》是唐代名臣杜佑所编撰,杜佑作为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本朝人写本朝事,又掌握着各种现成的档案,他的著作可信度应最高。

综上所述,表2(梁方仲先生综合整理)的合计户数和口数,与表3(杜佑《通典》记载)的合计数,分别误差仅1.31%和6.19%,精确度相当之高,可资应用。

(三)户口估算方法

在表1中,带括号的数字均为估计数。不带括号的数字:沙州户数引自《元和郡县(图)志》;其余引自《旧唐书·地理志》。

各州估计户口的方法如下:

沙州:《元和郡县(图)志》有天宝户数而无口数,依旧领县(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户均口数3.81算得天宝口数。

西州:《旧唐书·地理志》有旧领县户数而无口数,今按天宝(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户均口数5.49算得旧领县口数。

北庭都护府,即庭州:《旧唐书·地理志》有旧领县户数而无口数,故按天宝户均口数4.48算得旧领县口数。

表2是根据梁方仲先生在文献[11]中,综合《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古籍,整理出来的唐代户数,因只有户数而无口数,因此我们假定开元、天宝间各州户均人数不变,用以估算当时的人口,显然存在一定误差,仅供参考。

但是比较两表可见,天宝的户数比开元户数减少10.4%,而口数减少12.5%。

(四)屯兵及安西大都护府的人口

1.屯兵人口

《旧唐书·地理志》载有北庭都护府(庭州)屯兵事,但其记载颇有疑义,原文云:“自永徽至天宝,北庭节度使管镇兵二万人,马五千匹;所统摄突骑施、坚昆、斩啜;又管瀚海、天山、伊吾三军镇兵万余人,马五千匹”。但下文只有:“瀚海军,……在北庭都护府城内,管镇兵万二千人,马四千二百匹。天山军,……置西州城内,管镇兵五千人,马五百匹。……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管镇兵三千人,马三百匹。”由三军分兵数合计,可知正好是镇兵二万人,马五千匹而不是“三军镇兵万余人,马五千匹”,此疑点一。再者,按唐志原文,节度使管兵二万,马五千;“又”管三军兵万余,马五千,使人感觉该使共管兵三万,马一万;或共管兵四万,马一万,此疑点二。据作者分析,文中“又”字应删去,而三军镇兵应为二万人。

镇兵是否会带家属?镇兵本人是否已列入当地户籍?从《敦煌资料》所录《唐交河郡柳中县(天宝年代)籍》[13]残存的康文册,为户主,白丁,40岁,本郡(即西州)天山军镇兵。因残卷下段又缺,不知该户共有几口。但不可能这户只有康文册一人。

该书《唐交河郡(天宝年代)籍》又有:“弟知非载叁拾肆岁,勋官上柱国本郡天山军镇开元贰拾捌载伍月贰拾玖日授甲头马玄忠”。作者估计户主应为知非之兄,可能亦身为官吏。

以上两例表明镇兵和官吏均为著籍人口,即已编入户籍,因此我们不另外计入官兵户口。gzslib202204041649

《通典·州郡典》还载入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安西都护府的户口,计12106户,63168口。(户均5.218口)。这是两唐志都没有的宝贵资料,说明唐政府已在伊、沙、西、庭四州以外的新疆境内设置州郡县,并统计户口。

《旧唐书·地理志》还记载了月氏等16个都督府的府治所在地。经与文献[14]对照,它们都位于现代国界线以外,故不讨论。

2.安西大都护府的人口

安西大都护府是唐将龟兹、于田、疏勒、焉耆四小国合并而成,四小国分设龟兹、毗沙、疏勒、焉耆四都督府。疏勒有胜兵二千;龟兹、毗沙各有胜兵数千,今均以三千计;焉耆无胜兵数,姑以二千计。四小国估计有胜兵一万人。又据王尚义先生估计,少数民族平均每4.73人出胜兵一名[16],则估计四小国人口在4.73万人左右(表2户均口数为4.78,与出胜兵之比例相合)。

从四小国的自然条件来看,隋唐时期均为以农业经济为主。《隋书·西域列传》云:龟兹国(今库车)“土多稻粟菽麦”;于田国(今于田)“土多麻麦粟稻五果,多园林”;疏勒国(今喀什市)“土多稻粟麻麦”。《北史·西域列传》云:焉耆国(今库尔勒市及焉耆回族自治县“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麦,畜有驰马,养蚕不以为丝,唯充绵纩,俗尚蒲桃酒。”表明四国均为农业国而非游牧民族。

《旧唐书》在叙述北庭都护府的十六番州时云:“已上十六番州,杂戎胡部落,寄於北庭府界内,无州县户口,随地治畜牧”。由此可见当时对游牧民族是不入编户的,因为按当时的技术条件,官府根本无法对游牧民族进行户口统计和管理。由此又可知,《通典》所记载的安西大都护府户口,应该就是将从事农业并定居的原住民,编入户籍,成为“华人”。

此外,文献[10]又云:“安西都护府,镇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试将镇兵数与原住民口数合计,为7.13万人,与《通典》所记63168口相差8132人,误差11.41%,这一误差并不算大,因为统计年限和统计口径是有变化与差异的。

(五)天宝年代以后的情况简述

天宝十四年—宝应二年(公元755—763年)即安史之乱时,吐蕃奴隶主入侵,陇右道全境沦陷,时间长达85年。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今甘肃敦煌)人张义潮起兵反抗吐蕃,公元851年奉唐正朔,举河西、陇右十一州复归唐朝,其中就包括伊、沙、西3州。

吐蕃占领期间,留居河西、陇右的唐人仍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生产。《新唐书》卷216《吐蕃传》载长庆二年(公元882年)刘元鼎入吐蕃会盟事有云:“逾成纪、武川、抵河广武梁,故时城郭未堕,兰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人,见使者麾盖,夹道观。”[15]

成纪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兰州在今兰州市,均在唐陇右道的东部。但其先张义潮在沙州起义,“一日,众擐甲噪州门,虏(指吐蕃官吏”)守者惊走,遂摄州事。缮甲兵,耕且战,悉复余州“,显示在这十一州唐人众多。

张义潮起义收复沙、西、伊、瓜、甘、肃、兰、鄯、河、岷、廓、凉等十二州,唐封其为归义军节度使。

公元867年张义潮回长安,在朝中为官,由其族侄张淮深留守河西、陇右(名归义军)。公元872年张义潮去世,唐朝廷任命沙州长史为归义军节度使。

《新唐书·吐蕃传》又云:“后中原多故,王命不及,甘州为回纥所并,归义诸城多没。”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在唐玄宗时受封为怀仁可汗,此后历代可汗皆接受唐朝册封。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汗国崩溃,诸部离散,一部分南下降唐,一部分西迁。西迁者一支至河西走廊,称甘州回纥,为今裕固族祖先。一支至西州(高昌,今吐鲁番市),以后逐渐形成维吾尔族。作者估计,回纥开始统治新疆各州,当在公元872年以后,则归义军至少存在了24年[17]。

结语

中原王朝自西汉开始经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北魏、隋等数个朝代,在今新疆及其周边地区一直设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虽历经战乱但一直传承下来,在维护边疆地区安全稳定的同时,也促进了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与之伴随的是该时期一部分少数民族和内地汉族人口的迁入。

研究表明:唐代新疆境内唐人(华人)的著籍户口,为伊、沙、西、庭4州及安西都护府合计户数为34329户、人口164187人;这两项数字比文献[18]中表1中伊、沙、西3州合计户数25838户、人口75883人分别增长32.86%和116.37%,作者认为,这是唐代新疆境内唐人户口的高峰。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二十五史·第三册·隋书·地理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5]葛剑雄,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7]任世芳,任伯平.南北朝北方诸突厥语族及契吴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5).

[8]二十五史·第三册·北史·卷九十六·稽胡[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9]二十五别史·十六国春秋辑补[M].济南:齐鲁书社,1999.

[10]刘眴,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2]唐杜佑.通典·州郡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敦煌资料(第一辑)[C].北京:中華书局,1961.

[1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5]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王尚义.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J].地理学报,2003(1).

[17]张帆.中国古代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汪永臻.从人口变化看唐代河陇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J].西北人口,2009(1).

作者简介:任世芳(1974—),女,汉族,湖南湘阴人,太原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及历史环境变迁。

任伯平(1933—2017年),男,汉族,湖南湘阴人,原中国民主同盟山西省委员会研究员,原太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

猜你喜欢

唐代西汉新疆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新疆多怪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