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己定联合西地碘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分析

2022-04-02李晓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溃疡面复发性口腔溃疡

李晓燕

(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在口腔黏膜疾病中的发病率最高,具有反复性、周期性和自限性的特点,难以治愈且病程较长。消化不良、郁闷和普通感冒等情况均能够引起该疾病的发生。溃疡可出现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多发于人体唇部、舌缘部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能够在10 d左右自愈。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复发性溃疡与免疫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且有着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临床上将复发性口腔溃疡依据溃疡程度分为轻型、疱疹型和重型3种,其中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溃疡数目一般是2~3个,具有较为剧烈的烧灼痛,疱疹型的溃疡数目可以达到30个,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等;重型溃疡通常是单个发生,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溃疡直径可以扩大至1~2 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可伴有淋巴结肿大[1-3]。复发性口腔溃疡极易并发便秘、淋巴结肿大、头晕、慢性咽炎和口臭等疾病,其加重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采取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式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其预后。本次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共8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析并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氯己定联合西地碘进行治疗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共8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35.14±4.54)岁;病程11个月~5年,平均病程(2.84±1.47)年。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39.56±4.3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02±1.12)年。此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复发次数≥2次。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④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者。排除标准:①重度认知障碍、慢性疼痛病史、精神疾病患者。②对此次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③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④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⑥近期使用镇痛药、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⑦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多维元素片(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15,100片/瓶)进行口服,剂量为2 mg/次,每日1次,同时给患者口服西地碘含片(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167,1.5 mg×12片×2袋/盒),剂量为1.5 mg/次,每日5次,在进行治疗期间,禁止患者进食刺激性、辛辣和油炸类食物,增加每日的饮水量。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氯己定进行治疗,用药选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生产厂家:深圳南粤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104,200 mL/瓶),剂量为10 mL/次,每次含漱时间为 1~2 min,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的溃疡直径、疼痛指数及复发情况。

1.3.1 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口腔溃疡面积缩小>65%,灼痛感消失,可以正常进食,治疗结束后溃疡面完全愈合;有效:患者口腔溃疡面积缩小>50%,灼痛感有所减轻,可以进食软食,治疗结束后溃疡面基本愈合;无效:患者口腔溃疡面积缩小<50%,不可正常进食,治疗结束后溃疡面未愈合甚至增大[4]。

1.3.2 疼痛指数的评定标准 参照视觉模拟量表(VAS),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1.3.3 复发情况评定 选取显效及有效病例实施电话或门诊随访追踪,追踪时间为4个月,分别记录复发情况。

1.3.4 临床指标 包括溃疡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进食改善时间。

1.3.5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包括恶心、头晕、呕吐、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全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n(%)]表示,以χ2对数据差异实施检验;计量数据表示为(±s),以t对数据差异实施检验,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共发生10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26%,其中恶心4例,头晕2例,呕吐3例,头痛1例;观察组共发生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5%,其中恶心与头晕各1例。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及疼痛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及疼痛指数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均较治疗前缩小,疼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及疼痛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及疼痛指数比较(±s)

2.4 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1~2个月内复发例数为3例,3~4个月内复发例数为6例,复发率为26.47%;观察组1~2个月内复发例数为1例,3~4个月内复发例数为2例,复发率为7.32%。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n(%)]

2.5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组的溃疡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进食改善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d,±s)

表5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d,±s)

3 讨 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和病程长等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灼痛感,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因和病机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主要集中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具体为:①遗传因素:有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体内,均携带着相关的敏感基因,而这些敏感基因的遗传信息有着极高的相似之处,有遗传学家推测这些敏感基因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有关[5]。国外学者在进行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后得出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疾病,且具有多种遗传基因参与的遗传特性。②免疫因素:该项因素是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热点,部分免疫学研究资料显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而体液免疫指标明显升高,如IgM(免疫球蛋白)、IgA(免疫球蛋白A)和IgG(免疫球蛋白G)等。更有学者通过对该病的研究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免疫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由此得出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自身免疫类疾病。病理学家在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发病期间情况时,发现患者的病损处聚集了大量的炎性细胞,并沉积了免疫复合物。③感染因素:有研究资料显示,人类的疱疹病毒存在于白细胞中,由抗原提呈细胞将其运输至细胞组织,并对唾液腺细胞进行攻击,导致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功能失调,使得人体的口腔黏膜细胞呈现出脱离增加的状态,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的形成。在病毒感染因素方面的研究显示,复发性口腔溃疡不只由一种病毒感染引起,可能存在着复合式感染的情况[6]。④内分泌因素:有研究结果证实,部分女性在哺乳期、妊娠期和月经期极易患上复发性口腔溃疡,究其原因女性处于以上时期时,体内的催乳素明显升高,而该种激素直接参与了人体的免疫调节,且具有抗性激素的作用,进而抑制女性的黄体功能,减少孕酮分泌,而孕酮在人体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孕酮水平下降就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在人体的口腔黏膜中存在有孕酮受体,而孕激素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口腔黏膜损伤及免疫系统紊乱[7]。

目前,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方式包括中医及西医治疗两种类型,但尚无根治的治疗措施,故以对症治疗为主,具体措施包括抗菌、镇痛和消炎等,促进溃疡面的尽快愈合及恢复[8]。人体口腔是一个微生物生长复杂且特殊的环境,厌氧菌、真菌及细菌均可在口腔内进行生长和繁殖,进而加剧溃疡程度,临床用以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种类繁多,如抗病毒药物、维生素类药物、抗炎药物和镇痛药物等,西地碘是一种将碘与药物载体形成分态分散碘的药物,特点包括:①减轻碘的刺激性。②加强碘的稳定性。③具有碘分子特有的低毒和广谱杀菌的特性[9-12]。西地碘可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无选择性杀灭,且不会产生耐药菌株,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出碘分子,使其在人体分泌的唾液中发挥出作用,将存在于口腔的各种菌体蛋白质卤化,从而达到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进而促进口腔溃疡的尽快愈合[13]。氯己定主要含有甲硝唑和葡萄糖酸氯己定两种成分,其中葡萄糖酸氯己定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具有极强的杀菌效果,而甲硝唑具有较好的杀灭厌氧菌的作用,联合用药可达到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目的[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6%,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氯己定联合西地碘治疗,可有效减小患者的口腔溃疡面积,改善患者的灼痛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氯己定联合西地碘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性更高;治疗后,观察组的溃疡直径为(0.68±1.01)cm,小于对照组的(1.52±1.28)cm,疼痛指数为(1.27±1.74)分,低于对照组的(3.08±2.78)分,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氯己定联合西地碘治疗,可有效减小溃疡直径,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观察组复发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6.47%,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氯己定联合西地碘治疗,可有效提高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进食改善时间(4.36±0.96)d、(2.95±0.93)d、(3.05±1.19)d,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溃疡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进食改善时间(5.73±1.59)d、(4.25±1.77)d、(4.28±1.51)d,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氯己定联合西地碘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溃疡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进食改善时间。究其原因,西地碘含片的活性成分为分子碘,可在患者含服的情况下,在唾液的作用下迅速释放,对菌体蛋白进行直接卤化,从而杀灭各种微生物,而氯己定的主要作用是消肿止痛和清热解毒,两种药物联用,可减少药物对患者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的刺激,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极高的安全性[15]。

综上所述,氯己定联合西地碘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溃疡面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的远近期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口腔溃疡预防有招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
如何对抗口腔溃疡
消疡饮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