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4-02赵红艳
赵红艳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呼吸重症监护室常见疾病,该病主要与患者长期卧床、自身免疫低下、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1-2]。有研究指出,院内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设备后其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普通患者的10倍[3]。近年来,随着肺炎的不断增加,使得呼吸机在呼吸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4]。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所引发的病死率相对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6]。如何改善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症状,对有效控制肺炎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选取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进行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选取于在本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所选时间区间为2018年 10月至2019年10月,按照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0)。对照组年龄在32~75岁,平均年龄在(53.78±9.56)岁;试验组年龄在33~76岁,平均年龄在(52.83±10.3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监护指南-MedSci.cn》相关疾病收治标准。②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③所有机械通气患者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内容。排除标准:①病情终末期。②植物状态。③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进行常规性的吸痰干预、指导患者进行用药、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设立综合护理组,制订相关护理规范及方案。②呼吸系统护理:严格把控气囊受压情况,以预防患者的呼吸气道出现黏膜破损,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痰液的相关处理。③日常护理:医护人员需将患者的床头保持在一定高度,同时需定期帮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以帮助患者将痰液顺利排出。④心理疏导:时刻观察记录患者的身心状况变化并进行相关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的进行心理教育、心理沟通,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的发生。⑤健康宣传:医护人员需为患者讲解有关疾病及其治疗方式,以帮助患者全方面的、有效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继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数量、降钙素原含量、C反应中蛋白含量)及发生肺炎及病死情况。若3项炎性反应指标数值越小,则说明患者发生炎症的概率越低。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估,数值越高则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护患冲突发生情况则由综合护理干预研究人员通过查阅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期间信息,了解护患冲突发生情况。满意情况、依从情况则使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完成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调查。
满意情况:①不满意:对于护理中≥3项工作不满意。②一般:对于护理中1~2项工作不满意。③满意:对于护理中各项工作均满意。(满意调查项目包括语言、环境、态度、操作四项。)
依从情况:①不依从:极度抵抗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各项护理措施,需要采用约束护理措施。②一般:对于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措施有抵抗情绪,但经过劝说后基本能够配合各项工作。③依从:主动配合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理解护理人员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对比 对照组各项炎性反应指标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对比(±s)
2.2 两组患者发生肺炎及病死的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肺炎及因肺炎病死的概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生肺炎及病死的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试验组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分,±s)
表3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分,±s)
2.4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情况对比[n(%)]
2.5 两组护患冲突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护患冲突发生率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患冲突发生情况对比[n(%)]
2.6 两组患者依从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依从率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依从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又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是在呼吸重症监护室中通过机械进行24 h的通气时以及在除去机械管后的48 h内所引发的相关性肺炎[7-8]。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属于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种,根据所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早期性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4 d内)、晚发性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4 d后)[9]。该症状若一旦发生,会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延长,且肺炎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可达51.6%),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0]。导致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有患者抵抗力低下、肺功能障碍等,使得机体对抗细菌或病菌的能力随之减弱。若护理人员对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规范与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或缺乏相关经验,也易导致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1]。临床上主要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进行相关护理操作。
传统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工作较为简单,主要围绕着机械通气工作开展,通过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降低相关性肺炎事件发生率。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工作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自身考虑,忽视患者情绪状况。②各项护理措施舒适度不足,影响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体验。③患者在护理工作中依从度有限,对于各项护理工作配合度差[12]。由于传统护理工作的不全面,影响了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改善情况[13]。吴晓影在相关研究中就明确指出,传统护理工作模式不利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处理方法十分有限,患者预后情况一般,极易发生护患冲突问题[14]。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依据科学理论开展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依据患者的各项信息开展多角度护理工作[15]。近年来,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项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具有以下特征:①通过设立综合护理干预小组,可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水平,并通过实践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风险。②在护理过程中,无菌及隔离式的操作方式,能有效控制并预防肺炎的发生。③对于呼吸道、口腔等护理,注意操作的轻柔性,以有效防止气道损伤。④适当的进行心理疏导,以有效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和治疗效果。⑤相关健康知识指导,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其对相关疾病的了解[16]。朱治颖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严重,多数患者缺乏自主呼吸能力,但由于病情严重、长期使用机械通气设备,因此极易患上相关性肺炎,采取更加综合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更好地干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且有效改善其并发症问题,让患者对于相关护理工作更加满意[17]。
本次研究可以得知:①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依从有积极影响,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注重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够从机械通气患者健康知识观念与心理积极情绪两方面出发,激发其依从主观意愿,从而让机械通气患者更加认同相关工作,提升对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的依从性。②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炎性指标,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主观意识以及基础护理质量的全面干预,从而更有助于患者病情控制。③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护患冲突均具有积极意义,主要是因为机械通气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从病情与生活两个方面均得到有了有效护理,所以有效优化了相关指标,给予机械通气患者更好地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体验。此次研究同陶丽倩和陈琳琳[18]研究观点相一致,均认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积极影响,研究可信性高。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护理依从度,降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有效控制肺炎的发生及肺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对于综合护理干预更加满意,减少呼吸重症监护室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