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提问开展阅读课程的分析
2022-04-02陈银霞
陈银霞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的提问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要在充分地熟悉课本后,针对学生的阅读状态和课上状态,找到值得询问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的答案,更好地靠近文章的核心要义。教师在开启提问的同时,也可以试着利用不同的教学技术加以辅助,由此让学生对于课本的把握更加充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模式;阅读课程;教学模式;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阅读课上,小学生如果不能问绕着一个主题和主旨去阅读文章,也不能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很容易造成“盲人摸象”的问题,在此同时,学生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教师要让小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在阅读不同的文章时,能厘清文章的脉络,找到文章的层次感,把握作者的深层次情感,并且能成为一个在阅读的同时吸收到更多知识的人。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让学生不要在只是去搜寻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带着问题去深入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
一、教师须让学生具备强大的问题意识
意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当下的小学生在处理大量的阅读问题时,并不具备强大的问题意识,很多学生往往是以一种“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状态去处理语文阅读的问题,教师怎么讲,自己就怎么听,缺乏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看似是学习了很多的文章,事实上,自己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突破。教师要对于这个问题加以重视和反思,并且能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去督导学生,让学生改变自己的思维状态,从具备问题意识入手,在日后的语文阅读课上,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化解个人的阅读难题。
例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地阅读文章,在把文章的线索厘清之后,能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分析。这篇文章中的五位英雄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英勇豪迈的奋战历程?他们在和敌人的斗争中都流露出了哪些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他们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勇气去和敌人以命相搏?通过阅读文章,你们对于战争和英雄人物产生了怎样的全新理解和解读?教师要让学生在深入地阅读文章后,一一地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教师要将问题带入到课堂导学案中
课前预习,对于全体的小学生而言具备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前认真地完成预习任务,就会在课堂上捉襟见肘、忙中出错。教师需要精心地打造课堂导学案,在导学案中设置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任务去深入地分析文章,从而在正式的语文课上呈现出更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即便自己在独立完成导学案时出了差错,但也是自身的独立思考后所产生的结果,所以说导学案中所呈现出的错误,也隐藏着学生的思考方向。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要从自己的错误中寻找原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在阅读的领域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例如,在教授《蝙蝠和雷达》时,教师要考虑到文章是围绕着雷达和蝙蝠开展的,要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个关于文章结构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起文章的结构图,继而深入地把握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分析文章的循序渐进的论证过程,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模式和方法,试着把相关写作模式融入到日后的个人写作中。
三、教師要通过翻转课堂开启“反提问”
小学语文教师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只懂得回答问题的人,同时要鼓励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认真提问的能力。教师要试着改变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开启翻转课堂,让学生以反客为主的状态去提问,把自己的困惑和难题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试着解答或者让其他的学生去回答问题。教师要通过这样的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文章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将相和》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章认真地思考文章内容,在思考后产生全新的问题。教师要打造出翻转课堂体系,让学生去试着询问自己感到不解的问题,例如:廉颇和蔺相如的官职大小的问题;廉颇嫉恨蔺相如的深层次心理原因;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教师在鼓励学生提问后,也能让学生对于文章产生全新的认识,拓充其知识量,令学生能在依托文章后学习到更多的内容。教师在推动学生提问后,认真地为学生解答,也可以试着让其他的学生去解答相关问题。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出更加和谐的阅读氛围,并且要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在认真地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后,找到解答文章的正确答案,梳理出文章的主干和线索。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导学案设计问题、翻转课堂的提问模式去鼓励学生完成阅读问题,对于文章产生更为深入的把握。教师要从心出发,帮助学生克服更多的阅读难题,提高自身的阅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J].郝本信.观察教育,2017(24).
[2] 杨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语文学刊,2007(14):21-22.
[3] 杜晓东.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