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创新+课程思政”的 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4-02陆青梅赵山林高媛乔志惠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新工科课程思政

陆青梅 赵山林 高媛 乔志惠

摘要:针对C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为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活动、成绩考核以及学生的思政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希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且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工科;实践创新

0 引言

信息技术与新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如何培养德才兼备型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创新人才,也成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话题。2019 年 3 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2020 年 6 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见,新工科与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道德教育的新趋势。

1 教改方案设计

本次教学改革从我校实际出发,构建“1+X”课程教学体系,其中“1”表示一门必修课(程序设计语言类),“X”表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开设的若干选修课,包括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结合)、 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操作)、数据分析及应用、Python+专业应用等。C语言作为本次教改“1”的部门,作为程序设计语言类的必修课,着力于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库技术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X”课和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教改项目实施特点

(1)案例教学加小型项目实践的教学设计。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突出程序过程讲解。对初学编程的人来说,必须先掌握C语言的一些基本语法才能进行编程。先讲清楚案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再探讨解决思路并总结出算法过程,然后再结合算法的实现讲解每个步骤所用到的语法知识。这样既加强了程序设计思维方式的培养,又将烦琐的概念和语法知识点都分散到不同的案例中。

通过一定阶段学习和考核后,把学生按考核成绩分成不同的小组,按难易程度布置小型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协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阶梯式考核方式

改革成绩考评方法,发挥考试的激励与诊断反馈功能。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成绩的构成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只注重期末突击。为了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采用阶梯式考核的方式督促和检验学生学习。该考核方式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使用本项目组开发的考试系统,按照预定的知识点完成组卷,确保每份试卷内容不同,学生随机抽取试卷。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阅卷得到考试成绩。阶段一﹑阶段二均采用开卷考试,阶段三属于综合测试,采取闭卷的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知識点的掌握情况和动手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阶梯考试汇总按照阶段一占20%,阶段二占20%,阶段三占60%的比例进行计算,将阶梯考试汇总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按8:2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平时成绩由电子作业构成。电子作业包括每章布置的案例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及项目小组的表现,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作业数量和质量)给出成绩。

(3)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传统课程教学中,虽然教师偶尔也会开展思政教育,但其并没有纳入教学目标,思政教育内容也不成体系,没有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因此,要有效地突出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设计,根据课程特色,从“育人”本质出发,将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把课堂向外延伸,落实课堂教学主渠道,实现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1+1>2”的协同效应。

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要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比如以下知识点的讲解对于思政元素的融入:

关于变量命名规则 引入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引导学生要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敬畏心理。

关于运算符优先级 引入事有轻重缓急,凡事都要有条理的处事方式。

关于数组模块 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思想融入数组的概念用法中,例如让同学们要见贤思齐多与优秀的正能量的人交友; 在查找、排序问题等的典型算法中继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

关于函数模块培养学生分而治之的思想、要有大局意识,把握全局、统筹规划、团队合作和责任担当意识等等。

二是在项目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如:

项目设计:组队的形式进行项目分析与实现 结合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品牌意识、职业道德教育

项目实践与应用:结合社会责任、挑战未来、团队合作、吃苦耐劳、工匠精神教育

项目评价:各组通过交流与展示,进行自评与互评。结合质量意识、实事求是教育。

3 结语

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且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这种模式的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教育理念,在今后专业课学习中,也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书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计算思维的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5):116-117.

[2]朱卫东,乔良才,乔舒云.基于超星慕课平台下课堂教学环节重构的研究——以C语言设计教学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160-161.

[3]陈卫东.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刘欣欣, 徐红云.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MOOC教学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7(1): 14-17.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2102603001)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新工科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