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2-04-02张小艳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

张小艳

摘要:按照对话主体的不同,语文课堂上的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这三种类型。三种对话方式都能在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利,有利于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大胆的批判和质疑。如在师生对话中,不仅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也包含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这就打破了以往课堂上教师单向提问学生的陈旧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回答转变为主动质疑。对话方向的改变会促成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下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对话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对话教学;引导启发;参与学习

对话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入背景资料、设置经典问题、引导课堂生成来保证对话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敢于尝试并有所收获。

1、用背景资料引发对话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文本则是重点中的重点,因为文本是教学媒介,教师、学生分别通过文本生成与文本本身及对方沟通的意愿,此过程涵盖了师生、生生、生本三种对话形式,因此,说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原点毫不为过。但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终究只是教学的媒介,学习文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解读文本,实现自身的精神建构,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促成生本对话是教师必须首先关注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在面对教材文本时缺乏与其“对话”的意识,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方式给教材文本定义了错误的“形象”,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教材文本是用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的,教材文本只能用来学习,焉有“对话”的可能?其实,这其中还有教师的原因,部分教师奉教学参考书为圭臬,非教参内容不信,甚至非教参内容不讲,没有课前的师本对话,我们又岂敢期待课上生本对话的生成?因此,要让学生发声,教师首先要读透文本,以对话者的身份深入文本,为学生开启对话的源头。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热烈的对话,就要在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潜心揣摩,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用富有深度的资料促成对话。

2、情境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要阅读的文本产生兴趣,还可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了解文本内容,为理解文本的内涵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借助情境和学生形成对话关系,以对话推动阅读教学的发展,对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可采用生活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阅读。如在《我的老师》(魏巍)的教学中,学生从小学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说起,由此引出老師和自己的事件,这就为阅读中了解“我”和蔡芸芝先生之间的故事和对蔡芸芝先生的情感奠定了基础。又如,在《奇妙的克隆》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植物嫁接谈起,从而引出无性繁殖这一概念,这能为学生理解“克隆”这一概念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促进对话关系的形成,更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

其次,利用直观类情境,在对话中引入所学内容。以《看云识天气》为例,文中涉及多个科学俗语,直接解释效果不是很好,而借助多媒体演示学生则更容易理解。又如,对《故乡》中“杨二嫂”这一圆规形象的理解,教师可借助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和动作,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再如,《智取生辰纲》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展开对话。

最后,还可利用综合类情境,以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如在《散步》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充当课文中的“我”“母亲”“妻子”,感受人物散步时的心情,体会一家三代之间的情感,读中悟,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又如,在《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中,可先说家乡的桥,再过渡到看视频,最后以“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引入阅读。

3、丰富对话形式、创造对话机会

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因为教师在人生阅历、知识储备上都比学生更加丰富,因此在对话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这样对话式阅读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具体到实践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和学生平等交流,并且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化学习,吸收最新的教育观念,加强信息储备,让自己能在境界上高于学生的基础上又与学生保持步伐的一致,让师生对话没有代沟和隔阂。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要找准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对话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如在《湖心亭看雪》这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间成员讨论自己看到下雪时的感受和作者表达出来的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对下雪大多是抱有好奇心的,就会带着兴趣进行阅读和讨论。在阅读和讨论之后,让各小组派代表来说明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段场景描写?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对文本的感受,在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体悟到应该如何进行景物描写,以及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怎样的体式。

4、提问式教学方法

构建对话平台是对话教学模式形成的首要因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首先以提问的形式发出问话。教师根据阅读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对整个课堂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挖掘阅读内容后,提出条理清晰、表述明确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水平,符合学生理解范畴。因为每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不能把整堂课都用来提问,所以要保证提问质量,给予学生充分的考虑时间,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5、启发式教学方法

待学生回答完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后,依据对话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展开新一轮的对话讨论,并对学生不正确的回答做出正确引导,或者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回答中得到阅读能力的锻炼。这个教学环节也是体现教师能力的环节,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构成多层对话模式,利用问题作为对话的支撑点,这其中少不了教师的智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被学生天马行空的回答带偏,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多元化情感体验,不能墨守成规,忽略阅读对话中的真正含义。

结语

总而言之,对话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进师生关系、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设疑激趣、巧借追问、尊重学生等方法开展教学,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借助生生对话来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正道语文.李华平: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李华平《背影》教学实录一例[EB/OL].(2016-09-15)[2018-05-11]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
基于对话学习策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活化生活英语 优化英语生活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情景语境的创设和运用研究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