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教育理念探析听障学生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2022-04-02肖微
肖微
摘要:融合教育理念不断普及,听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他们在普通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创建融合的环境、提高融合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强有效的家校合作等都有益于改善听障学生随班就读的质量。
关键词:融合教育;听障儿童;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在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中被正式提出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教育政策在全球确立了融合教育发展方向。在国际融合教育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模式。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2017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强调“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最大限度地融入普通教育” “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1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是一种实现人权、体现公平正义和培育良好社会意识的教育理念,是全球范围内残疾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思想。2随着科技的发展随听力辅具技术的不断提高,听障儿童通过佩戴助听器或是植入人工耳蜗,经过专业康复后听觉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为他们能够进入普通学生进行融合教育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但听障学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以初中学段听障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融合教育理念听障学生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以提升随班就读质量。。
一、听障生随班就读存在问题
融合理解偏差。融合教育当前仅仅是形式上环境的融合,即听障儿童佩戴助听设备,进入普通班级就坐,学业管理、学业质量评价无法保障,要做到真正的融合,校园文化、教师观念、同学态度等必须要能够对融合教育深入理解,进而才能够接纳特殊学生。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听力障碍对语言的转换有一定时间间隔,理解也有存在一定偏差,有时会出现听不清楚,或是由于自身发音问题表达不清的情况;初中学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活泼好动但缺乏耐心,听障生不免会遭到同学们的排斥;课堂教学过程中,听障生因听障难以控制自己音量,害怕别人听不清自己说话,而音量会很大,也会影响到同学,从而导致普通学生的反感。普通学校对融合的校园文化创建不够重视,有些普通学校的教师对融合教的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班主任无法给听障学生提供良好的班级支持环境;不局限于上述因素都会导致听障儿童在跨入初中阶段出现不适应,即使他们完成了形式上的融合,听障学生自身能力根本无法提高,在如此环境长期就读,不仅影响了知识的学习,还会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如自卑、自闭倾向。
融合教育资源缺乏。就当前珠海而言,初中学段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资源并未衔接,普通学校的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知识和经验,对听障学生学习热情低,知识获取困难、课堂参与度低等现象不知道如何应对。中考指挥棒下,一般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开展,只要听障生在课堂中不违法课堂纪律,不干涉其他学生的学习就可以,听障生的学业质量无从说起,由此听障学生对学校教育失去兴趣。除此之外,普通学校几乎没有设置融合教育课程,普通学校的课程包括社团活动更偏向正常学生的,听障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吃力,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与潜能也没有得到发挥。
家长观念存在误区。听障生的家长认为孩子已经初中,在普通小学6年了,到了初中就可以跟正常初中一样的学习与生活,但大部分家长忽略了青春期孩子的特征,初中知识难度的提高,面临中考的压力等,他们的要求往往超出听障学生的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还有一部分家长持有孩子送到学校就由教师负责一切的想法,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上不能给予及时的关注和辅导,同时也不愿意主动和教师沟通,这样往往会造成家长和教师关系的紧张,同时也不利于帮助孩子缓解在随班就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外,普通学生的家长对融合教育不理解,对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更多的是担忧为自己的孩子受其影响,这也不利于普通学生对特殊孩子理解与相处。
二、改善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效果的策略
深入普及融合观念。融合教育已成为我国残疾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要全面普及融合教育理念,尤其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可通过职前增加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培养、职后参与融合教育培训等方式弥补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改善其融合教育态度,增强其应对融合教育的能力,以提升融合教育质量。其次,让家长多方面获取听障方面的知识,如社区和校园进行融合教育广泛宣传,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听障的相关讲座、教师引导等,融合教育是一种互利的融合,不仅有利于为听障学生创建良好的融合环境,更益于培养普通学生善良、包容、互助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也需要政府机关加大政策引导,让全社会对融合教育全面的认识,以及政府提高对普通学生特殊教育系统和设施的经费支持力度,才能为听障学生随班就读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支持。
创造融合环境。一是硬件环境。目前进入普通学校的听障学生佩戴助听器,经常会没有电,很容易由意外,学校可以配备调频系统和辅具材料,如电池和干燥剂等,这有利于听障儿童的信息接收效果;设置专门的听障资源教室,能够为有需要的听障学生进行持续的听觉言语训练,也能更好的发现听障学生的特长,长善救失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业上的困难。二是软件环境。普通学校的一线教师对软件环境创建十分重要,听障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创设包容、互助、接纳的支持环境,要引导普通学生正确的对待听障儿童,也要组织班级任课老师深入学习融合教育相关内容,让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能够有意识地多给听障学生表现机会,并给予及时的进行鼓励,让同学们看到听障学生自身的优势。此外,融合教育的目的是让听障学生能够像普通学生一样在社会中生活,初中学段对职业有了一定的认知,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听障人士 到学校与听障学生近距离的交流,拓宽听障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听障学生对自己定好人生目标。
有效整合融合资源。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要多交流,尤其是小升初時处理移交听障学生的档案外,小学时的资源老师、班主任可以与初中的班主任、资源老师面谈深入了解听障学生,并制定初中学段融合教育个性化课程。其次,普通教育教师为特教教师提供随班就读的个案,特殊教育老师可以指导普通教育教师针对听障学生出现的问题操作方面的方法,互相利用其有利资源,共同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普特教师之间要保持合作,为听障学生供个别化教学。此外,班主任要与其他任课教师共同讨论听障学生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彼此沟通,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决问题,让听障学生在班级中真正感受到被关注、融入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有效的支持的是有效的提高听障学生随班就读学习适应性的基础,但很多听障学生的家长对孩子随班就读认识有偏差,需要根据孩子自身条件而定目标,要积极的与教师沟通并达成共识,并配合教师指导孩子。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到同伴关系中。其次,学校要加大宣传随班就读的理念,定期组织听障学生与普通家长的联谊活动,让彼此能够有更多的了解,为听障学生创设一个融合、包容和支持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庞文,《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文理导航(上旬)》,2018年4月。
[2]连福鑫,贺荟中,《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中国特殊教育》, 2011年,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