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与策略

2022-04-02郑久洲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新时代

摘要: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不仅是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是新生代的中国力量。在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往往承担着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多方面的工作,而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水平高低往往也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学习成绩、专业素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素养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高。因此,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仍然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话题。

关键词:新时代;核心素养;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根据《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的相关方案,辅导员是高等教育阶段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引导者,且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时以及开展有关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时,辅导员都起到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而且从《意见》的相关文件中就可以得出当下社会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任务以及在担任辅导员期间需要做的工作和工作的具体方向。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具有更高的引导水平以及领导能力,另一方面便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较好的核心素养,最终完成自己在任职期间的各项任务。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知识、媒介以及职业素养四个方面。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含义与特征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是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和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其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内在综合品质,核心素养是高校辅导员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特征有:

(1)特殊性。高校辅导员不仅具有教师的身份,更是学生生活、成长、学习的知心朋友,实际工作要求辅导员要具有教师的知识能力,还要有与学生的亲和力。就辅导员自身而言,其人格魅力、一举一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问题具体化。

(2)可发展性。高校辅导员在具体实践教育过程中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而此目标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工作来进行微型调整,通过不断完成目标来提升自身素养。这就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可发展性,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在不断改变目标、达成目标发展而来。

二、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培养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有助于辅导员的全面发展

虽然高校辅导员基本都能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但是大部分辅导员的综合能力都没有达到指定标准,且自身对职业发展方向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让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所以,为了能让辅导员的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并让辅导员的知识与技能想着更多层次、更多角度发展,高校必须要建立一个有关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这样才能在提高辅导员自信心的前提下,推动辅导员加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最终让辅导员向着全方面发展。辅导员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取决于辅导员是否具有强大的核心素养,同样这也是不竭动力。

(二)培养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有助于改善整体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一直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时代因为趋向于信息化,而且网络技术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时,学生的个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了网络思想的影响,这就导致辅导员如果想要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遇到诸多困难。当下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00后,00后本身与90后相比较而言成长环境优秀,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所追求的东西都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在无形中产生了巨大压力,并直接将这部分压力施加给了辅导员。为了能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高校辅导员应当从以往的教育工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不断增强自身的个人技能,以此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得到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还是要让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渗透进学生们的内心,并要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此过程中向学生询问其具体的心理诉求。为了确保自己的各项技能都能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就要在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同时做到随机应变,最终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让育人效果得到提高。

(三)培养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是为了能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一直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发生变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新高度,并且从多种方面向着世界顶尖水准笔直前进。而高校教育事业也因为社会转型发展而受到了较大影响,虽然社会的转型发展让高校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但是高校本身而言,他们的育人工作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教育环境正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变得多种多样,为了解决学生的多样化问题,辅导员是否具有大量的辅导经验变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并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探索,这样才能让教育方式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相结合,最终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三、当下辅导员的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水平偏低

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都存在着学历偏低的状况,且大部分辅导员几乎没有评选高职称的意识。而且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辅导员在学生时代并没有很好的接受有关教育学以及哲学的相关教育,以上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而上岗之前也只是简单的培训了有关辅导员的最基本任务,虽然让辅导员简单了解了有关自己的部分知识,但是并没有深入且透彻的了解到自己担负的责任,最终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也是零散且不实用的,也是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学生管理中的。还有一部分辅导员因为上岗之后工作繁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被延后,甚至有的輔导员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失去了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学习。这才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水平均在标准之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这是十分不利的,也无法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gzslib202204032141

(二)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单一且形式化

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普遍为零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辅导员并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一些辅导员没有完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停留在了理论知识上,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并没有及时提高上来,最终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工作模式过于单一,且一般会情况下工作模式都会出现形式化严重的情况,从来都是口号喊得越响,工作落实的越少,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辅导员的受欢迎程度大大下降,最终大学生的个人需求也长时间无法得到满足。除此之外辅导员无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辅导员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法彻底地了解到学生们的想法,最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并不明确,工作的开展效果也受到了限制,如果方法使用不善,也会引起学生们的抵触心理,最终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被搁置。

(三)辅导员没有很强的身份认同感

为了能让辅导员的工作更好地开展,并探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地方都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最终获得了一份有关辅导员身份认同感的相关报告。调查问卷总共分为九个方面,并将所有问卷的数据进行了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统计表,如下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发现,辅导员都是具有较强的使命感以及价值认同感的,但是有一部分辅导员对于自身的地位认知度以及收入认知度的认识相对较低。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高校一般都会将重心放在科研以及教学上,并不会考虑到深层次的东西,对于教师的整体考核也只是停留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上,最终忽视了建设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导致辅导员的自身定位以及具体的职责都没有很好的确定下来。以上因素最终降低了辅导员的身份认同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归属感以及荣誉感基本与辅导员无关了。

(四)辅导员没有较强的媒介使用意识

一般情况下,高校辅导员为了能和大学生进行沟通,都会使用诸如QQ或者微信等软件来发送学校的各项通知,但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实际上还是和新媒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大部分辅导员对于这些新媒介,只是简单的查看消息和发送消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软件之间的黏性并不高,新媒体软件同样也就无法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大学生一般都通过智能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来查收来自辅导员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查收不及时的问题较为严重,也就导致了信息无法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辅导员没有较强的媒介使用意识,而且自身对于媒介的使用方法也没有完全了解,最终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从互联网教育平台上打开新的突破口。

四、如何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阶段的领导人,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同样他也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到作用,这对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一)在时代发展导向的基础上让辅导员的培养办法逐渐明确

高校大学生教育主要以“三全育人”的教育方法为主,这就需要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实践能力逐步提升上来,这样才能让大学生育人效果一起得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向着社会人才需求标准靠拢,且必须要与自身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特色一致,在建立高校辅导员培养模式之前需要明确培养辅导员的最终目标,让理论和实践相互统筹结合,找出以往的培养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集中讨论解决办法,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让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岗位内容逐渐明朗起来。以过程性考核以及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衡量辅导员的工作质量,主要是为了能让考核体系更加具有公平公正性,辅导员内在的热情和潜力也会被全部激发出来。

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需要从政治、文化、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并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环境紧密结合,让辅导员们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且也应当让辅导员加大对信息媒介的学习力度,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应当对其学习方式进行创新,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向進行培养。让培训方法趋于科学化,这样对于辅导员团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管理工作的开展模式的优化做起,最终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提升上来,这样下来学生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也会逐渐提升。

(二)用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基石

为了构建出一个高素质的辅导员团队,高校必须要让辅导员的工作素养全面提高,并且要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为了进行高效且合理的培训,高校可以用每个辅导员的相关工作时间来进行划分,对每个辅导员实行不同的培训方法,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培训的目的性,辅导员的成长需求不会因为培训过于单一化而导致无法被满足。为了培养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要从长计议,核心素养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要从长远的角度去制定更加全面且详细的培训方案,并在此过程中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学会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样后续再次开展培训工作时也会更加顺利。高校辅导员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数都是多种多样的,覆盖的知识面也较为广泛,而处理相关问题时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着自身的经验来解决的,但实际上辅导员应当侧重于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让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丰富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辅导员只有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导者,且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高校应当将辅导员的角色重视起来。着手解决当下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并致力于培养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完善对于辅导员的奖励机制,这样才能让辅导员更加具有职业认同感以及职业归属感,最终也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兴联.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360度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

[2]隋芳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3] 孙亮. 新时代加强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与路径[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25-127.

[4] 张靖妩.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培育研究[D]. 陕西:西安理工大学,2019.

[5] 滕慧君. 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新时代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