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课程中提问设计的优化策略
2022-04-02陈小丹
陈小丹
摘要: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完成,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与回答来完成的。因而分析和优化提问的设计是教师的必要技能。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经验,论述教师对于提问的优化。
关键词:幼儿园 社会领域教育 提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0-
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完成,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与回答来完成的。钱梦龙曾说过:“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这句话告诉我们: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问的好,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提问过于单向,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使孩子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
2.提问范围狭窄,教师的提问常局限于活动内容本身,很少能激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幼儿感知能力和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
3.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少。在教师提问时,教师总是朝着自己心中的答案。
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更好的发挥提问的作用,带领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问题的本质,有效开展主题课程呢?
一、紧抓文本中心思想
在主题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提问要紧抓文本中心思想,围绕中心展开,要难度适宜,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引领幼儿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如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中社会领域活动“宝宝和妈妈”的主题目标就是引领孩子感受、体验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领悟如何关爱亲人、表达爱意。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思考:问题是否紧紧围绕“爱”的主题目标?问题是否真能激发幼儿对于爱的思考?是否能引发幼儿主动、生动、活泼表现“爱”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何为“问题”的问题。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师提问让幼儿感受到周围其他人对他的爱,不单单拘泥在故事本身,更重要的是欣赏故事,理解“爱”,进而表达“爱”。
因此,教师在提问设计时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悟出文本中心思想,紧扣主题课程目标,以精练的语言设计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引发幼儿有效思考,自然有效地生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社会情感的培养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由此可以看出,《纲要》是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在社会领域教育中的提问应注意对幼儿情感培养方面的引导。如主题活动“宝宝和妈妈”中,教师要重视对幼儿“爱”的情感教育。通过一系列谈话活动,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亲爱之情。通过“关于爱,你知道什么”、“什么是家庭”、“我的妈妈有多辛苦”、“我怎样长大”、“我怎么样爱妈妈”等等,这些问题看似随意,却能唤起不同个性的幼儿积极探索“爱”的意思。对生活经验丰富的,会给你讲一个有关于他和妈妈爱的故事;对爱表现的幼儿,可能会通过拥抱的方式让你了解;比较爱问的幼儿,可能会去主动咨询有关于爱的事情。这样的提问调动了不同喜好、不同能力幼儿的情感在谈话中渗透。
教师要善于挖掘情感教育的资源,这种资源就是孩子每天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教师的提问、引导在幼儿的情感培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鼓励、肯定、正面诱导等积极言语,最能激起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因此,教师必须懂得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引导幼儿体验并获得豐富的情感。
三、结合其他领域教育
主题活动是系列的活动,它的每个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提问设计也是环环相扣的,带给幼儿更多的遐想、思考空间。有的教师围绕活动小目标开展,而忽略大主题的活动精神,没有将新旧知识链接与重组。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认真思考每个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寻出共性,设计提问,引发幼儿深入主题活动。如活动《带蛋宝宝上幼儿园》,教师提问“你是怎么保护蛋宝宝的”,有的说“我送蛋宝宝一对翅膀,让它飞起来”;有的说“我让蛋宝宝睡软软的床”;还有的说“我给它穿漂亮的衣服”……幼儿的这些回答正好为下一个活动《装饰蛋宝宝》做了一个课前准备。“你喜欢谁送你上幼儿园,为什么”,并请幼儿做蛋宝宝的爸爸妈妈,引出《爱我你就抱抱我》、《接娃娃》的歌曲,抒发爱妈妈的情感,进而为下一个 《我的好妈妈》埋下铺垫……
以此类推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每一个活动之前都能认真思考,不仅能巩固幼儿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幼儿在两个活动之间寻找共性、探索新的领域的同时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引发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主体活动。
结论
教师需要智慧,教学需要策略。课堂的提问是影响成败的关键,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累更多经验,使自己回应能力做的更好,让自己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如果教师自身没能内化教材,没能对每一个文本进行分析和内涵挖掘,那么教师的提问一定是单向的,课堂也一定是沉寂的。只有赋予了教师自己的思考和心血,课堂才有灵魂,主题课程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进行和开展。因此用心的分析和优化提问是驾驭教材的根本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始终秉持这一教育观,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