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生成的哲学追问
2022-04-02张然
张然
摘 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元”问题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立论基础。“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和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因人的存在而发生,因人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而生成,从“有生命存在的人”那里获得自己的生长点,是基于“现实的人”在物质依赖中确立自身独立性的实践要求,是人克服所依附阶级局限性的思想途径,也是人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存在价值也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断生长,展现出人基于实践特有的自我认知、自我选择、自我提升的精神追求和哲学自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人的发展;哲学追问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1.024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1-0129-06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和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源于人、面向人、为了人的活动,“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1]。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人之道”。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联系起来,依托哲学的思维与视角,借助哲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广阔的哲学视野和开放的学术意识,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何以生成、何以成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逻辑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从理论上去回答和反思的问题,以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旺盛的生命力。
一、生发逻辑:人在物质依赖中确立自身独立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生发的逻辑基点是主体的人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实践。马克思指出,人与其他自然物一样,“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同时又指出人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存在。在马克思的人学视野里,人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同时也作为一种历史结构通过开展具体活动确认自己生命的存在。厘清人的存在状态,围绕“现实的个人”“社会的个人”“历史的个人”三个层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发生的问题,是应人在物质依赖中确立自身独立性的要求而产生的。
1.“现实的个人”本质回归的实践要求
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人是抽象的人,其出发点也是抽象的物质性的个体,而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前提或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作为自然存在物,“现实的个人”首先表现为一个个多样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个体物,在进一步社会交往中,透过具体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确证自己生命的本质力量。这种物质实践,为“现实的个人”的生命延续提供了物质资料,保证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但同时也导致了人固有的特性与本质的丧失,也就是人对物的依赖导致了人的独立性的丧失,在物质实践中产生了异化,背离了人本身。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基本的生活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导致人具有“趋物性”,会自觉的接受物质的束缚;另一方面,在以资本逻辑构建的社会制度中,拜物性导致人成为生产资本的“工具”。因此,对处在物质封锁中的“现实的个人”进行警示、宣传、引导和教育,使其认识到物质逻辑、资本逻辑以及基于此构建的制度逻辑和社会逻辑的本质,由此产生一种生命自觉和价值自觉,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人的社会实践中,确立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利用人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对人的现实活动的目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有效干预,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作为反观自身观念与行为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这样产生了,这是一个使人各方面价值不断升值的过程,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活动,迎合了人对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终极价值和终极存在的关怀和追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基于对“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人的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实现对教育对象思想的前提批判,使人承认物质世界及其客观规律的存在,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实现对教育对象思维的超越性地构建,按照属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各种事物的存在,在实践中把握人的发展真谛。这种教育活动力图使人从束缚人的发展的物质关系中解放出来,从束缚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生产出人的全面性,激励人们不断去创造、去求索,使得无限世界中的有限个人获得存在的意义,凸显人的生命本质。
2.“社会的个人”生命活动开展的客观需要
人的意识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重要表征。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主体的人”自身的需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于创造有意义的“生活的世界”。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一方面在于人意识到了自然界与其他存在物的存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一种完成型的存在,而人必须依赖后天社会的影响,通过包含着大量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实现人作为人而成为人本身的特性,进一步丰富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脱离其所属物种的直接性和本能性,改变“受动”于自然的状态,成为“为我的存在”,表现为使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且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獨一无二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对命运锁链的挣脱,更意味着人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自觉、肯定与超越。[5]这种包含着相当大程度的人的自我目的和价值意识,使得人作为价值主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生命活动,有着对理解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更深层次的渴求,并按照人的意愿和理想去协调和解决人与外部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人既受制于客观对象,又能动于自己的对象,不断构造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理想,表现为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要求。gzslib202204021810不论是改造自然界还是改造人本身,这种主体性意识都是人的存在与发展最高意义的前提性逻辑。同时,也正是这种自我意识以及对他人的意识,使得教育对于人成为可能。通过塑造人的精神世界,达到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促进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统一,使思维和存在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根本的和稳定的方面。但是,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人并不像一棵树一样能自动生长,需要通过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引导人的“自我意识”,把思维活动变成自身结构的一部分,逐步使人成为一个具有完成性的人。正如麦金太尔认为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教育就是旨在将“偶然成为的人”转化为“一旦认识到自身基本本性后可能成为的人”[6]。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与价值理念传递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启蒙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人的自主自觉特性,确立人的生命活动的主体性也起到重要的激发和成全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需要从“自由自觉的人”的存在意义那里去发现。“社会的个人”本身的主体性意识,并在进一步的生命活动中不断确立自身主体性的客观需要,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前提。
3.“历史的个人”文明传承的价值要求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社会发展是一个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关系而展开的动态延续的历史过程。任何一个“现实的个人”所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都是以往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创造传承延续的结果,都是在历史已经准备好的条件下的续存,不会因某个个体消亡而消失,但又始终处在一种历史变迁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又是一种“历史存在物”。但是,这并不是说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历史环境,人只能是一种“受动”关系。唯物史观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人的自我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决定人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指向性。在与人的历史对象化关系中,个人仍然是作为价值主体地位而存在的“历史存在物”,历史也正是在人的价值追求中呈现其意义。
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社会存续都需要文明的不断传承,其合法性植根于特定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于主体的客观塑造。随着社会发展,一定的社会群体开始为其成员制定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活动准则和行为规范,即一种规范性的集体文化。文化传承、文明赓续、价值聚合的要求,与经验传承、技能传授和器物创新一样,一方面需要借助一种强制性外力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则需要一种能把社会共同意识、思想文化价值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结合起来,并能够传承下去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和浸润下,融合了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追求、道德修养、社会规范等方方面面内容,通过自己特有的形式和力量,是保存和延续人类已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经验、价值理念、制度文化以及交往规范等集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是涵养和培育人类精神文明的源头活水。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起着积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用,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源于人类历史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
二、属性逻辑:人克服所依附阶级局限性的思维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活动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则是伴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产生的。在迄今为止的阶级社会中,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在各国有怎样的表述和解释,各阶级竭力用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和思想政治对人民群众的灌输、控制和教化活动,实质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形式。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之初,就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起就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价值中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存在的。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和实施的,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是自我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方式;不仅是克服无产阶级自身阶级局限性的方式,也是通过自身解放而解放全人类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式。简言之,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最主要的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最基本的任务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1.克服思维活动的局限性
揭露、批判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剥削性本质,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思想内容。对剥削阶级的思想政治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多采用“宣传工作”“政治教育”“灌输”“鼓动”等提法,确证了这种活动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人们甘愿接受奴役,忍受、麻木于甚至感激压迫生活,剥削阶级依靠舆论宣传手段,以各种各样的道德的、宗教的、政治的借口来宣扬和粉饰剥削的必要性,营造“来世幸福”的假象。恩格斯在《十小时工作制问题》中写道:“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中,绝大多数的人民都不过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充当了一小撮特权者发财致富的工具。但是所有过去的时代,实行这种吸血的制度,都是以各种各样的道德、宗教和政治的借口来粉饰的:教士、哲学家、律师和政治家总是向人民说,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他们必定要忍饥挨饿,因为这是上帝的意旨”[9]。同时,为了压制人民群众的反抗思想和言論,剥削阶级通过垄断人们的精神资源,限制革命思想的传播,社会上包括学校、报纸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信息来源都处于剥削阶级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没有事先得到许可,什么也不能说,不能教,不能印刷,不能发表”[10]。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剥削阶级利用思想政治活动奴役人民群众的伪善虚假行为,但并未否定这种活动存在的客观性,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十分重视把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传播、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从外到内”,“从自发到自觉”。在考察和研究时代环境和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强调“教育和引导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报刊为阵地宣传党的理论和主张、深入工人群众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11]。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传播理论,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2]。“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3]。在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自发论”的基础上,列宁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要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就必须接受先进的教育,把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用科学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力量武装自己,自觉地从外部向无产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原理。而这种先进理论传播和灌输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充分发挥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教育、影响熏陶、潜移默化功能,引导人民群众从精神困惑中解放出来,批判具有剥削性质和剥削形式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活动,同传统所有制相适应的剥削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理性和优越性。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立过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克服了剥削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思想教化,始终关注人自身和人类整体命运的发展,旨在使人真正成为人自己并关注自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启蒙和价值塑造,不仅包括革命观教育、政治理想教育,而且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培养等。gzslib2022040218102.克服政治活动的局限性
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开篇,就明确提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15]。人是存在于“阶级社会”中的个体。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或几乎一切——都带有部分政治性”[16]。这一历史现象使人具有社会性的同时,也充满了阶级性和政治性的内容。也是就说,人不仅作为一种“社会的人”、“阶级的人”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的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政治人”烙印。政治活动中,人的行为往往要直接通过政治观念、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等产生作用,而人的政治行为是人的力量体现,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力量。[17]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产生了争夺国家政权的政治集团,统治阶级凭借自己的政治权利同时掌握着社会精神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社会精神生活的发展方向,阶级之分、阶层利益之分不断扩大,这种争夺和分化在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达到了顶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资本这个轴心运转的,由于资本无限攫取最大利润的本性和动力,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本主义各国大肆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历史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形成。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向世界范围内的同时,也不断向世界输送和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观,每一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发展。
任何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是可有可无之物,其合法性植根于特定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于主体的不可或缺性。“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8]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政治地位的合法性,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传播和灌输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级和全体社会成员中,无论从个体还是社会整体角度看,教育仍然是基本手段。但这时候的教育已经不再是表面上单纯的教育力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而是包含着大量的政治知识、政治观点、政治文化的教育,是与统治阶级暴力手段共同维护政治统治的教育方式,同時为提高思想政治活动效果提供了一种政治条件。至此,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通过自己特有的形式和力量,为特定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服务,在预防和协调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发展和社会前景的社会矛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当统治阶级实施的思想政治活动代表的是没落的、少数人的、反动的政治性活动时,就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必然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注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推翻压在自己头上的剥削阶级,只有革命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为政治斗争和社会革命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上升为统治阶级,还要进一步培养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宣传教育、影响熏陶、潜移默化功能,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征服”群众,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整体性”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都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任务上来。简言之,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需要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政治根源,也是必须坚持的政治使命和政治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软实力”不是万能的,需要同社会整合的“硬权力”相配合,特别是依靠物质力量的有力保障,才能维护其合法性地位,确保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价值逻辑:人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19]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命表现形式,是人一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0]。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人的需要体系,并将人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和依赖分为三个层次,“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21],也就是自然需要即“能够生活”的需要、社会需要即“增加享受”的需要、精神需要即“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1.“能够生活”的需要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但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2]马克思恩格斯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基本事实:人与动物一样,都有维持自己基本生活的生理结构,个体生存需要的满足是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人类整体生存需要的满足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不能作为自然生命载体存在,人的精神世界也就失去了现实基础。这种最低层次、最基本但同时是最必须的生理需要,决定了人对物质生产力的追求,决定了人们需要一种理性的对于物质需要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决定了人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和劳动积极性的工作,在尊重和理解人的物质利益追求基础上,能够引导人们更加理性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使人更加深入主动地探寻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采取积极的行动完成特定生产任务,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同时,为维系和发展个体之间为从事生产而建立起来的联系和关系,并使之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状态,除了依靠法律和政府的强制性手段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起着难以替代的规范调节作用。可见,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作为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工作积极性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契合了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gzslib2022040218102.“增加享受”的需要
享受需要是人类立足于生存需要基础之上,优化生存条件,自觉追求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恩格斯在致拉甫罗夫信中说:“如您所正确指出的,‘使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人类的生产在一定阶段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23]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也把享受需要作为基本物质需要满足之后人的需要层次,“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可见,享受需要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也就是一种美育需要,是在人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本性中的固有需要,同时也是人和社会不断获得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合法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肯定人的这种内在本质追求,强调正确看待个体价值中的享受成分。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展包括政治地位需要、社会秩序需要、自然生态需要以及价值实现需要等领域在内的各种需要体系,并使人从中体验满足、幸福。另一方面,人的享受能力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如马克思所说:“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24]。因此,在享受需要层次和满足的过程中,人们更需要一种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就内容本身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质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旨在促进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以某种形式传递的价值观的认同、内化和外化。因此,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培养、发展和完善人的德性,才能使人充分体认真善美的统一,享受社会已有的一切美好事物。
3.“全面发展”的需要
发展需要是居于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层次之上的最高需要,是体现人本质特性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高意义和目的所在。也就是,作为总体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无产阶级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精神取向和终极关怀的。在物质需要和享受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类产生了对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对完善道德品质、提高科学素质、涵养文化气质,对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等领域的需要。这些需要驱使着个体选择何种方式满足,也规定着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马克思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5]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着强烈社会历史感的精神生活方式,对人的需要理念的引导,绝不仅限于停留在物质需求层面上的“活着”,更加注重对人们内部精神生活的引导,强调不仅是个体主体,同时群体主体以及整个人类主体所追求的价值和理念都应该是比“活着”更有意义的意义,使人实现对简单的功利物欲追求的升华,并用这样的精神世界去引导和规约他的物质世界,找到情感生存和理性发展的平衡。当然,马克思主义关于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也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即“人的心理疏导、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精神状态、人的审美意识、人的生存环境、人的自由平等, 全面培养其人格素质, 高扬和发展人的主体性”[26]。因此,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并为人的个性发展确立一种社会价值导向,就显得尤为必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人的个性发展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坚持问题导向,特别是依据“主体需求”构建教育模式;依据教育内容、任务和环境的变化选择教育方法;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成长成才的需求开展活动,鼓励个人自觉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完善自身的精神生活。
总之,通过社会实践来创造并满足自身需要,是人的需要本质,这是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需要明确的是,三种需要的层次性并不是呈完全直线的递进关系,在现实中往往具有差异性,时间上会出现并存,空间上会出现并列,比重上会相互转换,有时甚至出现层次顺序的倒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需要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任务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
[2][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126.
[3][4][7][18][21][22][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18,603,98,330,78,243.
[5] 王葎.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2.
[6]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8.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82-283.
[10][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2,53.
[11] 李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7.
[12][13]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312.
[1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7.
[16]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杨祖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17] 孙其昂.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56-61.
[19][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6,514.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
[26] 曾文,張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看到人、走进人和发展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