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增强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舆论话语权
2022-04-02张森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气候谈判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又一重要舞台。与谈判桌上各方各执己见、据理力争相并行的还有另外一场较量,那就是围绕舆论话语权的争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正式的谈判舞台上,我们越来越能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与之相比,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舆论话语权问题重视不够、办法不多,这一方面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另一方面也会最终对正式谈判带来负面影响,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善和解决。
一、国际谈判与舆论话语权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五个“事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舆论工作的重视、对舆论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我们做好舆论工作的总遵循。
国际谈判中,舆论话语权之所以重要,是基于以媒体报道为主体和外显的舆论与国际谈判之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国际谈判能否引发关注是媒体议程设置的结果。国际谈判的主题当然是重要的,但这种主题本身的重要性和公众“认为”其重要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上,世纪之交出现了由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向,即环境问题不仅有其客观存在的一面,也有其主观建构的一面。特定环境问题存在与否,仅仅有对环境破坏状况的客观论证是不够的,只有通过“问题宣称活动”被“认为”存在“问题”,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识,环境问题才会被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引起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显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媒体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公众关注和讨论某些事实的先后顺序,即媒体能够为公众设置议程。相应的,公众也会因媒体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因此,国际谈判能否引发足够的关注与媒体的报道息息相关。
二是公众在国际谈判中的立场深受各方舆论话语权的影响。国际谈判显然会受到公众意见的影响,而公众意见的形成是受到媒体为代表的舆论所左右的。首先,公众对谈判主题相关信息的获得主要由媒体提供。特别是在与科学和技术相关的议题上,一般公众缺乏能够保证他们独立做出判断的信息或知识,他们会愈加依赖媒体提供的信息或知识。以国际气候谈判为例,众多研究表明,大众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得有关全球气候变化信息最重要的来源。正是媒体将科学知识“转译”成大众话语,塑造了公众对于现实气候变化状况的认识。其次,公众基于媒体提供的信息选择立场。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者、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曾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风险所引起的伤害通常是既不确定又不可见,往往超越人类的直接感知能力,这意味着风险在知识话语里可以被夸大、削减甚至可以被任意界定和建构。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气候变化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而媒介是公众了解风险和争议的主要渠道。很大程度上,媒介决定着风险的建构和呈现,因此媒体在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性认知上具有决定性作用,这进而影响了公众在国际谈判中的立场选择。
三是舆论话语权也深刻影响着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国际谈判事关各自国家核心利益,各国必然会据理力争,但如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事关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传播学视域中的国家形象,是国家“通过国际信息传播在国际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普遍的、综合的印象沉淀”。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发关注,相对于传统上在经济发展、军事力量等领域的“硬实力”,一国的“环境形象”、“生态形象”所形成的“软实力”的重要性凸显。一国的环境形象,主要是指其对于生态变化、环境治理所秉持的立场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呈现,以及在国际社会公众中形成的印象。可见,包括环境形象在内的一国国家形象,深受舆论话语权的影响。
二、国际气候谈判中舆论话语权长期由西方主导
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日益确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既与我国有关气候传播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重视不够有关,也源于西方长期以来对我国有意识地“抹黑”。此外,中国自身在舆论话语权的争夺策略上也存在诸多不足。
相对于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一些媒体已经在气候传播中确立了较为准确的角色定位,以及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我国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方面重视不够、起步较晚,存在很大欠缺。按照郑保卫的观点,气候传播是一种将气候变化及相关议题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大众理解的知识,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传播活动。可见,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及相关议题的传播活动,它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行动目标。反观我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在有关国际气候谈判中长期以常规新闻报道为主,没有把气候新闻、谈判新闻推进到气候传播的层面。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既是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气候谈判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气候传播的开端。总体上,我国气候传播仍处于起步阶段。
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气候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污名化”。冷战结束后,“中国威胁论”一直主导着西方国家的对华思维,在气候问题上也不例外,国际气候谈判成为西方遏制中国、散布“中国威胁论”的主战场之一。事实上,中国政府早就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定为基本国策,制定并出台《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等,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但在“中国威胁论”的框架之下,西方媒体罔顾这些事实,而是秉持“中国在《京都议定书》上占尽便宜”、“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肆污染、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中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等论调。郭小平对《纽约时报》涉华气候报道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指出,《纽约时报》涉华气候报道对于中国生态形象的建构,呈现出“要经济不要环保”、“不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不负责任”、 “不环保”成为《纽约时报》报道的媒介框架与主流话语。刘坤哲的研究也表明,在气候变化方面,英国媒体并未对中国进行完全平衡、客观、维持新闻公正性的报道,而是在先入为主的定型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反映出了一个整体上呈负面的中国形象。在英国媒体的报道中,中国形象被具体描述成诸如“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能源饥渴的巨人”、“二氧化碳减排的障碍”等。对于这种刻意“抹黑”必须高度重视。gzslib202204021703中国自身在围绕国际气候谈判的舆论话语权争夺策略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以哥本哈根会议报道为例,在这次会议举办过程中,国内媒体过分聚焦于一些细枝末节,而忽略对其背后更根本原因的关注。比如,在会议召开期间,一些群众在会场外举行示威活动,媒体刊发了大量报道尤其是图片报道。对此某国内媒体的报道题目为“一些女性示威者流泪剃发表示抗议”、“民众在会场外集体剃发表示抗议”等,这既没有对游行抗议活动进行更加深入详实的报道,也没有揭示出“背后的新闻”——示威群众的立场、核心诉求是什么,他们何以对某些国家的不负责任表现出如此的愤怒等,而这才是更有价值的问题。此外,国内媒体在报道上普遍被会议议程“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性选题策划。相对于一些西方媒体讲求“以小见大”,从微观切口切入寻找独特的角度反映气候会议的意义和影响,国内媒体普遍报道角度单一,更多是流水账式的报道,鲜有特写类的深度报道。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次在全世界面前发出中国声音、深入阐释中国立场的宝贵机会。
三、多措并举,着力增强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舆论话语权
增强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舆论话语权,首要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特别是五个“事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对舆论话语权重要性的认识。除此之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1.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如前文所述,新闻媒体在气候问题的传播、国际气候谈判的议程设置、公众的立场选择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承担好这一角色和使命,首要的就是要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这个“专业”,除了指记者作为一门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新闻专业性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气候领域的专业知识。西方很多从事气候报道的媒体记者,已经具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专业积累和报道经验,因此十分熟悉新闻媒体在气候报道中的策略和方法,在這方面我国仍有不足。要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是一门科学,因此,这就要求负责气候报道的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否则,如果自身都对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就会犯一些常识性、概念性的错误,不仅贻笑大方,而且会误导公众。
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仍以解读政府立场为主,真正能够进行专业、深度解读和评论的报道寥寥无几,这反映了提高我国气候报道记者专业素养的急迫性。这就要求相关高校、专业要调整和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增加培养环节,以满足实践的需要。
2.增加气候报道的东西方比较视野。应该看到,东西方在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意识心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各国公众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各异、立场各异。这就要求国内媒体在进行气候报道的过程中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有比较视野、世界眼光。既要坚守本国立场,同时也要把气候变化问题置于全球范围内审视其对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在气候报道中大都只报道与我国有关的内容,只采访国内专家学者,缺乏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气候报道中也应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只有推动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最终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从而为本国的气候谈判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主动建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当前在国际气候传播领域,仍以西方提出的概念、框架为主导,这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国际社会的认知。中国应主动出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话语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天人合一”、“和合共生”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的话语体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根本宗旨相结合,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和理念。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加中国所极力倡导而被西方媒体有意忽视的“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理念的传播力度,向世界展现一个丰满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