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2022-04-02张红梅程海虎

学周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自我管理以生为本

张红梅 程海虎

摘 要: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场所,班级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自主权利,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班级管理效果。基于此,如何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以高中班级管理为研究中心,针对学生的自主管理现状及改进自主管理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生为本;学生生活;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2-017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59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落伍,难以真正满足当前的教育教学需求。目前,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依然是由班主任全权负责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不仅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培养,也与当前“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不相符,致使班级管理效果不佳。面对这一现状,高中班主任应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模式,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手段,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最终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一、高中自我管理现状分析

(一)班主任自主管理理念滞后

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是班级管理的掌舵手,其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效果。当前,一些高中班主任依然束缚在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中,认为学生是被管理者,导致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不多。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差异性,擅自为学生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并要求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进行监督。这种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低效,不仅制约了班级管理效果,也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不相符。

(二)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大部分高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备受关爱与呵护,甚至在家人的溺爱下成长,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不愿意进行独立思考,导致班级自主管理意识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学习目标上,一些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其次,在集体活动中,一些学生往往是被动参与,随波逐流,不能够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最后,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个性化不够鲜明,而服从意识比较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三)班干部培养不足

高效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外部条件,而现实中,班干部队伍的培养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对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敢大胆放手,将班级管理交给学生,而是依然亲自把控班级管理;另一方面,班主任只关注干部的选拔,忽视了班干部的管理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班干部的能力常常良莠不齐,在班级管理中不仅思路不清,甚至还会因为分工不明确,而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1]。

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一)优化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在组织和开展班级管理时,所秉承的班级管理理念,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效果。因此,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管理理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进而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观念支撑和平台。首先,教师可依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任务等,精心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目标,借助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其次,班主任在更新班级管理理念的时候,还应组建相关的职能机构,并培养出相关的管理人才,促使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有效管理中;再次,班主任还应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出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岗位,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具体的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最后,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的时候,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段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促使学生逐渐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二)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为了提升和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效果,教师还应立足于当前高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的现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唤醒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意识,逐渐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其次,确定班级自主管理目标。明确的班级自主管理目标,是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效果的关键。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只有具备一个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才能使学生在自主班级管理目标的指引下,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对班级情况进行考察,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然后在目标的指引下,让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需要说明的,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目标的时候,应坚持“小、实用、罚”的原则,确保制定的目标具体化,有针对性,不能使其成为空口号。班主任应保证自主管理目标的实用性、通俗化,不能过于盲目;还要具备可行性、可操作性;更要有法、有度。只有具备明确的目標,班级自主管理才能更加有效[2]。

(三)自主创设集体活动

基于高中学生的年龄和思维发展特点,教师在优化班级自主管理时,应积极开设多种集体活动,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集体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行制订活动计划。班主任在加强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时,可大胆放手,在相信高中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为其设计出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计划等,进而指导学生通过商量研究,制订班级活动计划。这样在班级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还会提出大量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班级管理积极性,也保障了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其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自行主导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乐趣。高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比较旺盛,具备较强的求知欲望,其自我意识、自主要求十分强烈,教师在设计班级管理活动时,应尽量指导学生自行设计、策划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并收获到自信和快乐等,最终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最后,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对活动效果进行总结,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班主任还应关注活动的总结工作,尽量带领学生围绕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和反思,思考活动的主题提炼是否得当,活动设计过程是否恰当,活动开展是否顺利,活动中存在什么困难,等等。学生在活动总结的过程中,能够重新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并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如此一来,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程度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3]。

(四)科学培养班干部

科学组建班干部是提升学生班级管理的重要保障。首先,要革新以往的班干部选任制度。高中班主任必须转变传统的班干部选择和任用制度,在具体选择班干部的时候,应坚持民主性的原则,灵活采用投票、自荐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其次,应定期组织班干部例会。在借助班干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班干部往往拥有比较高的管理权力,但是由于年龄有限,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一现状,高中班主任在优化班干部班级管理时,应定期开展班干部例会,结合最近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最终的解决策略。另外,班主任还应明确班干部的管理职责,并及时进行经验指导,使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力量。最后,要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度,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以往,高中班主任在实施班干部管理时,片面地认为班干部选举后应一直不变,轮换班干部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其实不然,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度能够增加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轮换班干部的时候,可倾听上一届班干部的意见,要求上一届班干部给出最佳的班干部人选,或者由学生投票直接选举。如此一来,通过班干部的轮换制度,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信心

高中班主任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时,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这是因为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班级氛围和环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基于此,高中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时,应结合班级中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在健康的班级环境中,重新认识自我,最终获得强大的信念,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为了促使学生在自我管理的时候能够严以律己,提升自身的责任感,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活动,选择班级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引导这些学生讲述自己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收获的一些经验。其他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会比照自身的行为举止,对自身的不良习惯或行为进行深刻反思,从而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如此一来,班主任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生活,快乐地发展与成长,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管理信心,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想真正提升高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要给学生一定的实践锻炼机会,否则难以真正提升高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高中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时,要结合班级中的日常生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的机会。首先,可借助班级劳动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具体来说,班主任可将班级中的卫生划分为几个区域,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由不同小组负责不同区域的卫生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并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提升能力,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班主任可将各种班级活动的准备工作交由学生来做,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流程、内容,并布置活动场地等,促使学生在参与中强化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最后,高中班主任还应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其通过实践不断成长、不断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七)科学制定班规

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学生自主管理的外部条件。为了强化学生的班级管理效果,高中班主任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确保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首先,班主任应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为了促使高中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立足班级中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作息时间、纪律等,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努力探索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让班级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提出相关的班级管理策略,并将其提交给班集体。接着,由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对学生提出的班级管理策略进行筛选,最终形成班级管理制度。最后,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必须遵循时效性、公平性的原则,确保制定的班规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公平的待遇。另外,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班级规章制度的指引下,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4]。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面对这一现状,高中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时,必须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创设班级集体活动,科学培养班干部,科学制定班规,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其積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从而快速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苑勇.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16):173.

[2] 施瑞瑜.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0.

[3] 尚璐智.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调查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0.

[4] 刘春.高中班主任实施柔性管理的管理经验总结与交流心得[J].华夏教师,2019(33):87.

[责任编辑 李 媛]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自我管理以生为本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