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胰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2022-04-01李红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承气汤芒硝淀粉酶

李红丽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二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急性胰腺炎以腰背放射痛、恶心、上腹剧烈疼痛、发热、呕吐、腹胀为临床表现,是消化病科常见的急腹症[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该病可发展为多器官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随着中医药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3]。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机为腑气不通、瘀毒内蕴[4]。以“六腑以通为用”为治则,笔者应用清胰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

其中,治疗组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2.37±9.44)岁;发病时间5~48 h,平均(21.34±5.52)h;病因分类,胆源性17例,高脂血症16例,饮酒及暴饮暴食15例,其他8例;辨证分型:肝郁气滞证13例,肝胆湿热证14例,腑实热结证14例,瘀毒互结证15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62±8.96)岁;发病时间8~46 h,平均(22.08±4.36)h。病因分类:胆源性18例,高脂血症15例,饮酒及暴饮暴食14例,其他9例;辨证分型:肝郁气滞证9例,肝胆湿热证15例,腑实热结证16例,瘀毒互结证16例。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病因、辨证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①中医诊断符合《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5]相关标准;②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6]相关标准。

1.2.2 纳入标准 ①腹部CT显示胰腺出血、周围渗出、形态肿大;②血清脂肪酶≥正常值3倍;③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8 h内入院治疗,本研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获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3 排除标准 ①消化系统溃疡;②重症胰腺炎;③免疫系统疾病;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⑤心脑血管疾病;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⑦消化系统肿瘤[7]。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抑制胃酸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解痉、抗感染、止痛等治疗;持续进行5~7 d的胃肠减压;将48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与0.3mg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混匀,进行微量泵静脉注射,2次/d,治疗1个月。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芒硝外敷与中药清胰承气汤联合治疗。清胰承气汤方剂组成:生大黄12 g(后下)、芒硝10 g、甘草15 g、延胡索10 g、半夏10 g、陈皮10 g、赤白芍20 g、虎杖15 g、栀子12 g、黄芩12 g、枳壳实15 g、厚朴15 g,根据辨证分型加减用药,具体如下:肝郁气滞证加陈皮10 g(醋炒)、香附10 g;肝胆湿热证加茵陈10 g、龙胆10 g(酒炒);腑实热结证加枳实10 g、厚朴10 g、黄连10 g;瘀毒互结证加黄连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牡丹皮10 g。诸药以水煎液200 mL,口服或胃管注入(注入后暂停胃肠减压2 h),每天两次分服。以上中药浓煎,分早晚两次胃管注入,注入前后冲管,注后胃管夹闭2~3 h。保留灌肠:指导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作为体位,待中药清胰承气汤温度冷至38 ℃,行保留灌肠,每次200 mL,2次/d。同时患者予以芒硝外敷,将1 000 g芒硝研成粉末状后装入大小合适的棉布袋,大小以能覆盖腹部为宜,将装有芒硝的棉布袋均匀的敷于患者腹部,待芒硝结晶变硬后更换。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症状及体征指标:记录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鸣音恢复时间;②生化指标:治疗前后检测、记录两组尿淀粉酶(UAMY)、血清淀粉酶(AMS);③炎症指标:治疗前后检测、记录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

1.5 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根据《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5]相关标准进行评估,无效:患者胃肠功能、尿淀粉酶、血常规未恢复正常,各体征、症状未改善;有效:胃肠功能、尿淀粉酶、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各体征、症状较治疗前好转;显效:胃肠功能、尿淀粉酶、血常规及各体征、症状恢复正常。治疗总有效率=1-无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为(3.90±1.17)天、(3.04±0.85)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0±1.71)天、(5.23±0.9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观察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发病以来均有间断排气排便及可闻及肠鸣音,因此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在实验中无法准确记录,无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积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MS、UAM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MS、UAMY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炎症指标水平均有效改善,治疗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作为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该病主要由多种因素激活胰酶后作用于胰腺组织导致[8]。通过及早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现代医学治疗急性胰腺炎主要通过减少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而发挥作用,但对全身症状改善、胃肠道功能恢复、预防继发感染方面干预不足,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早期常表现为痞满燥实的阳明腑实证,病机多为湿热瘀毒内结、腑气不通[9]。患者多有肝胆疏泄不利、脾胃升降失司之症,主要因暴饮暴食、饮食不节或肝胆脾胃郁热所致。患者湿热瘀毒积于胃肠,长期腑气不通则演变为急性胰腺炎。此外,患者因素体肥胖、饮食不节以及患有胆石、虫积等致病因素,久而中焦湿热瘀毒蕴结,脾胃升降失常,导致气机阻滞、形成“腑气不通,不通则痛”的临床特点。若不及时对症治疗,则转化为瘀血内伏、瘀毒互结、血毒相搏之重疾,病势凶险。故治疗应以通里攻下为主,使邪去而正安[10]。

清胰承气汤由大承气汤加味而成,方中大黄主清热泻火、祛瘀攻积;陈皮、半夏可燥湿化痰、理气调中;芒硝能软坚润燥、泻下通便,三者相须为用共奏峻下热结、泻热通便之功;赤芍可清热凉血、化瘀止痛;枳实、厚朴合用有消痞除满、行气散结的功效;白芍可柔肝止痛;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延胡索具有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栀子主利湿清热、导热下行;虎杖可除湿、利胆、清肝;甘草可调和诸药[11],全方合用,达热清除湿、腑气通调、痛止胀消之功。另采用保留灌肠法,可对直肠黏膜产生直接刺激,促使大便排出、促进药物的吸收,从而助攻“通下”之法,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清胰承气汤可抑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而保护正常脏器组织,可逆转胰腺的病理损伤,还对胰腺外的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12-14]。本研究中运用芒硝外敷体现了中医特色治法,腹部外敷使中药有效成分直接渗透至病变部位而发挥作用,可有效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其安全性及简便性得到患者的认可与信任。研究表明,芒硝有抗炎止痛的作用[15],外敷于腹部可减轻患者腹痛症状可促进胰腺周围炎症得吸收。其次芒硝可借助体内渗透压,吸收胰腺周围渗出液,抑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肛门恢复排气排便以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RP、AMS、UAMY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表明芒硝外敷联合清胰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炎症,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因此,该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承气汤芒硝淀粉酶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油菜蜜酿造过程淀粉酶值变化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经方实验录》大承气汤医案浅析*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药芒硝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白豆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调节高脂血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