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和建筑的新现象看当代文明的文化基调
2022-04-01王尊
王尊
摘 要:观察、总结城市与建筑的新现象,可以窥见当代文明的文化基调。因此,探讨近些年来城市建筑领域的新现象、新特征,分析了当代城市建筑物理空间、情感空间、理性空间的构建特征和城市建筑领域内的认同构建探寻,以及体现在新技术赋能现代城市建筑浪潮中的技术导向特征,并结合城市建筑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发现人文关怀、认同探寻意识和技术导向已深刻地体现在城市建筑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文化基调。
关键词:城市与建筑;当代文明;人文关怀;认同探寻
一、体现在城市建筑空间构建特征中的人文关怀
(一)城市和建筑人文考量的古今变异
目前,很多承担着重要社会功能的建筑开始着力展现智慧、威严或荣耀,但这些建筑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在古希腊时期,神庙中那一道道稳定匀称的额坊、立柱体现的是建筑师对完美比例与形式的探索以及对美的定义与追求;在罗马帝国时期,恢弘磅礴的拱顶和高耸入云的立功柱彰显的是罗马帝国的强盛与君主的威严;在中世纪时期,巍峨华丽的教堂和其内部缤纷繁杂的装饰映射的是天国的美好与上帝的慈悲。这些建筑往往“别有用意”并“心怀图谋”,总是希望把处于该环境中的人带入它们的语境,使人们按照它们的方式进行思考,最终慑服于它们的威严,进而认同它们的理念。
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世界带来了人文主义关怀,从那以后,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认同,人们的尊严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人们的需求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如今,城市和建筑正变得更加“温柔”,并将现实的人作为目标对象,把人的需求、人的情感、人的理性纳入考量范围。在这样的趋势与背景下,当代城市、建筑体现出了诸多重视人文关怀的新现象、新特征。
(二)当代城市和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新现象、新特征
1.构建需求导向的物理空间
随着城市对人文关怀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工程案例选择了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作为物理空间构建的底层逻辑。在这样的物理空间构建逻辑中,设计师对完美比例性质、对称性质等的兴趣逐渐减退,使得一些严整有规律但却未必实用的物理空间在当今城市与建筑中越发少见。为了满足人们特定的需求,根据科学原理和现代技术构建更加实用而人性化的物理空间正成为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的主流观点。
以近年来唐山市丰南区医院的设计为例,该医院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构建,构成了半开敞的立体生态型公共空间“医院街”。该“医院街”有“广场”、“街”和“巷”三个要素。 “广场”是建筑中局部空间通高几层的共享中庭空间,满足了公共服务和医患进行自由交流的需求;“街”围绕着共享中庭而构建,分为与各门诊单元通过候诊空间串联的门诊街和沟联医疗检测单元的医技街等;“巷”搭建了各科室的医生通道、患者通道,满足了各科室内部的人员流动需求。在这种基于医患实际需求的物理空间构建逻辑下,该医院形成了脉络清晰、横纵交错、充满“生物感”的树状物理空间形态。
2.构建真诚合宜的情感空间
城市和建筑的情感空间是为了给人们带来特定的情感体验而刻意营造的意境与氛围。随着社会对人们情感的关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着力通过对色彩、光线、线条等的巧妙运用来构建城市与建筑的情感空间。
以日本新生代知名建筑师藤本壮介的作品银发族之家为例。银发族之家是一座为独身老年人(含痴呆症患者)提供居住场所的功能性建筑。空间主体由一个上下摆动的3×3穿越式大架构组成,整个调性在于创造出一种既连接又分离的空间,建筑内部单元并非完全隔断,较少使用闭式的门,大量使用三角形缺口来贯通各个空间单元。独身老人在其中居住,既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又能体会到集体生活的丰富与快乐。相对封闭的隔间体现了设计者对独身老人的尊重,不再紧闭的门既能展现出设计者的关怀与暖意,同時也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独身老人走入公共空间,融入集体生活。
3.构建启迪思考的理性空间
历史上城市与建筑的构建中未必缺乏思想与理性,但长期以来,很多设计大都缺乏充满人文精神的表达方式。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城市与建筑的构建改变了这种现象,并邀请大众共同思考,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把受众循循引导至其理性空间,促使大众领悟建筑师藏匿于建筑当中的内在话语,着力达成建筑与人们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平等对话,构建启迪思考的理性空间。
以2015年落成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为例。在建筑师隈研吾“让建筑消失”的设计理念下,民艺博物馆隐于自然环境当中,受众需要循循拾级而上才能发现博物馆的面貌,颇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意境,引人入胜[1]。水岸山居一步一景,之字形的展览馆亦有流线型的展览空间,受众在游览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博物馆的节奏与韵律,应和建筑与建筑师的邀约,并上升至博物馆倡导天人和谐、思考人与自然终极归宿的理性空间。
(三)人文关怀是当代文明文化基调的深刻意蕴
建筑是思想结晶,是文化的丰碑。发生在建筑领域内的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表明,人文关怀已经渗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代文明的文化基调和现代人的深层共识,不仅在广度上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在深度上发展出了更为深刻而丰富的意蕴:人文关怀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上细致入微的关切,也不再止步于情感层面上的体贴,而是达到了理性的高度,更关注缓解当代人在理性层面上的困惑与孤独。
二、体现在城市建筑领域中的认同构建探寻
(一)改革开放后的短期认同混乱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多元思想共存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时代语境复杂,价值观念多元,不同观点共存,原有的价值、认同遭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剧烈冲击,出现了裂变与异变,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认同混乱。认同混乱同样体现在建筑界当中。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建筑师、建筑技术和建筑思想的涌入,中国建筑界进入了一个剧烈变化、高速迭代的激荡年代。在这个年代里,各种建筑观点并存,各种建筑流派混杂,缺乏一个统一的共识与认同。
城市、建筑上体现出的认同混乱是表象,其背后是改革开放之后人的迷失。在时代高速变化的刺激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原有的观念体系被解构,人们的心理归属、社会归属、文化归属被扰乱,造成了深刻、持久、集体性质的认同焦虑,这为进行新的认同构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立归属感、重新树立“意义上的人”而进行探索提供了可能。
(二)城市与建筑领域中的当代认同构建
1.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政治认同构建
2019年中共中央提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提出了新要求[2]。在新要求之下,城市管理者将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相结合,在城市空间建设中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不断推进政治认同构建的工作全局。一方面,条幅、宣传标语的形式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等新的宣传方式大量出现,呈现出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特征,深刻影响着当代城市的外观样貌与精神风貌。
2.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文化认同构建
随着大型项目的兴建,外国建筑师和他们带来的价值观念、建筑理念纷纷到来,导致了主体文化的消解[3]。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背景下,民族叙事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利用城市和建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认同构建的探索成为当代城市和建筑的新现象。很多建筑师不约而同地选择将不同的中国文化元素简化并融合到特定的构思当中,以寻求中国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并展现出自身对城市建筑的理念与思考,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便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3.着力塑造特色文化符号的区域认同构建
区域认同的构建往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为重要手段,通过“捂热”“炒火”等核心文化符号,对外提升区域知名度,对内提高区域中居民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近年来中国特色小镇的实践探索。衡水市武强县打造的周窝音乐小镇是中国特色小镇之一,周窝音乐小镇将音乐作为特色文化符号,把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变成民居特色,与音乐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历史特色、地域特点和音乐元素的特色小镇,发展出了围绕音乐的全产业链集群,实现了区域的经济共荣和文化共融,不仅收获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当地居民对自身所处城市的自豪感与区域认同感。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探寻
随着国际资本与强势文化跨越国界的传播,非地理层面上的原有国界逐渐变得模糊,传统社会结构逐渐消弭,全球化不可逆地重塑了原有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人们对原有共同根源的认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4]。失落的认同会导致普遍的认同焦虑,在认同焦虑的促使下,无论是殖民时期的殖民者,还是被殖民者,西方国家或是非西方国家,都希望打破多元文化主义的分歧,找回失落的认同。建筑是社会思想的集中体现,城市与建筑在不同维度上的认同构建从侧面反映了现代人正在进行积极的认同探寻。认同探寻之路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与构建。而这种对新的认同的渴求,已化作普遍存在于当代人心中的认同探寻意识,成为当代文明重要的文化基调。
三、体现在新技术赋能现代城市建筑浪潮中的
技术导向特征
(一)积极利用新技术完善城市与建筑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随着建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物质基础的显著增强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技术在城市、建筑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将其确立为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建筑行业通过科技和技术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在此背景下,以节能环保为导向的新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用科技改善城市、建筑的新思想成为共识,形成了城市与建筑的新景观、新风貌。
(二)技术赋能下城市与建筑的新现象
1.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无论是出于便捷管理和便利生活的现实需求,还是出于将人们从低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美好愿景,智能建筑、智慧城市建设是建筑师们的重要关注点。因此,利用现代技术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智能建筑,以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集成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智能建筑是局部成果,智慧城市是总体目标,智能建筑是“点”,智慧城市是“面”。智能建筑的“点”以及智慧交通、万物互联的“线”与“网”,共同形成了智慧城市的“面”,勾勒出了用先进技术改变生活、引领时代发展的美好图景。在此图景之下,涌现了拥有集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迪拜太平洋控制大楼等建筑。
2.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与自然的关系由相互对立逐渐转化为和谐共存,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实践应运而生。得益于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的革新与进步,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在外在景观上多运用绿植等环保元素,在运行模式上追求节能、低碳等环保目标,在构建理念上崇尚环境友好、天人和谐等环保思想,大量使用清洁材料和清洁能源,呈现出了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谐性等重要特点。
3.技术导向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文化基调
当今,人们的兴趣与其说体现在运用了技术的事物上,不如说体现在技术本身。人们会单纯地为诸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名词而感到兴奋,运用了这些技术的建筑反而会受到这些技术的限制。不可否认的是,新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和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但有时不再是技术体现于建筑而成就其“有用”,而是建筑体现了技术而成就其“正确”。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概念炒作、技术炒作、资源浪费等乱象。但无论如何,现代技术的巨大威力已然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技术导向也已然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文化基调。
四、结语
当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与建筑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城市和建筑开始从更多的维度体现人文关怀,用多样的方法进行积极构建,体现社会认同,并重视挖掘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这也反映出人文关怀、认同焦虑、技术崇拜三者已经成为当代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并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文化基调。
參考文献:
[1]韩芳.浅析博物馆空间中传统文化的营造与应用: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19):74-75,79.
[2]赖晓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论坛,2017(5):166-171.
[3]袁雁.新时代的建筑美学观:对当代中国建筑现象的一些反思[J].华中建筑,2005(3):12.
[4]王依婷,袁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与审美认同[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06-110.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