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促进教师整体发展

2022-03-31刘智清王锡婷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研组公开课

刘智清 王锡婷

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指由教师团队及外界力量(包括专家团队、合作单位等)共同构成的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教师团队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合作过程中以相互作用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合作、交流、沟通和分享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团体。

北京二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以二中语文组为核心,聚合集团校教研组及外界力量构建的互助型发展团队。共同体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明确二中语文教研组的核心价值,重要任务是确定共同体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及实施细则。从各组内部看,各类教师“功用”要分明:老教师能引领,骨干教师勇担当,青年教师扎实进步,全体教师追求“教、学、研”三位一体式发展。从共同体的组成看,各成员应聚合力量,统一认识,以点带面,形成群体综合力;同时,拓展外延,深挖资源,获得持续支撑力。

1.群体综合力

首先,形成共识以引领。基于共同目标和专长形成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应以共同的教育观、学生观形成团体真正的凝聚力。团队教师形成共识:语文课程应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本,着力培养具有“境界崇高、视野开阔、底蕴深厚、能力突出”四大特点的时代新人。

其次,完善制度以保障。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学科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均依赖于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

教研组是教师活动的天地,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无时无处不在。在学校常态化教研体系基础上,共同體内部细化出“老带新,中带青,骨干讲引领”的师徒制度;在教学研讨课任务中,确定“推门课看落实,公开课重研发”的质量要求;在专业能力培养上,形成“命题讲座素养课,文章论文有课题”的目标追求。

备课组是各年级各学科交流的最基层组织。共同体对内部成员集体备课提出了硬性要求,对参与人员、时间、地点、主题、备课记录、备课频次等进行明确规定;承担公开课和竞赛课,采用各成员组备课组长牵头、指导教师负责等方式,保证教师在展示或外出参赛中获得有力的帮扶。制度之外,备课活动更应体现专业化追求。每次备课,主讲者要聚焦任务,对具体教学问题进行从单元到任务、从活动到作业的全方位设计,共同体成员之间就学情、重难点问题等充分研讨,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双提升。

各级各类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制定明确的专业成长路径规划:新入职教师、首次进入毕业班的教师要承担汇报课以熟悉业务;骨干教师要轮流承担市区级讲座、公开课以精练业务。共同体既为教师成长搭平台,也为其定标尺。汇报课对标定位,考查目标清晰:对新入职教师的评价,重点关注目标设定、流程设计、任务落实;对区级骨干教师的评价,重点关注资源整合、活动开发、特色培养;对市级骨干教师的评价,重点关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经验凝练。以目标引领发展、以任务驱动成长,搭梯子、给扶手,让各类教师都有机会,从而提升整个团队专业成长的质量。

最后,凝练经验以辐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打破孤立的个体发展模式,成员之间平等互动、充分对话,交流经验以激活创造力,分享资源以促进均衡发展。

基于数十年的课改实践,二中语文教研组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资源开发、综合活动开展、评价体系设置、整本书阅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语文组多次承担市级教研活动,出版书籍,对共同体其他成员进行科学引导,分享教学资源、教学流程、作业设计及阶段试题等。同时,组内骨干教师与集团校年轻教师师徒结对,定期赴集团校听课授课,指导教学,助力集团校教师迅速成长。

2.持续支撑力

首先,专家引领攀高度。共同体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组成具有专业背景的学术团队,以定期研讨、高端讲座等专业对话形式开展切实交流。专家引领,或聚焦教材,帮助教师利用学术成果,发掘教学价值;或关注课堂,启发教师及时反思,凝练教学智慧;或关注评价,鼓励教师量化标准,架构评价体系;或聚焦课程,引导教研组研究理论,开发特色课程。专家团队的指导让教师厘清了对核心素养、学习方式、命题改革等问题的认知,也深化了教师对课程建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问题的理性思考。

其次,专业钻研见深度。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以建设学校语文学科课程为核心,以高质量教学任务的实施完成为载体,以促进教师团队全面成长为目的。因此,共同体成员始终致力于语文课程资源的挖掘,邀请北京市人民艺术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专业团体参与课程开发,借助展演、讲座、指导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格局。舞台进教室,化静态文字为鲜活形象;作(译)者为讲师,以思想火花激发教学灵感。既拓展师生视野,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又鼓励研究,以学术视角深挖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最后,同行交流拓广度。基于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并非简单的教师群体组合,而是通过参与共同体,“在社会中给学习者一个合法的角色(活动中具有真实意义的身份)或真实的任务”。共同体中的教师行为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在这一平台上,每位教师都能在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交流、碰撞中确立自身“学习者”与“被学习者”的双重身份,从而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共同体并不局限于集团校内部,还与北京市第八中学、杭州市第二中学等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通过现场比课或远程研讨的方式,求同存异,深度合作,拓宽共同体的边界,促进团队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研组公开课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第一次公开课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