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六下)教学
2022-03-30王玲湘
王玲湘
板块一 查阅资料——
预学反馈,扫清障碍
1.联系语境导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
生:(齐读)《为人民服务》。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听到过这几个字?
生1:妈妈的办公楼前有这五个字。
生2:国庆阅兵典礼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整齐地喊着“为人民服务”。
师:对,人民解放军嘹亮的口号就是这五个字。
生1:我爷爷的水杯上,也印着红色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
生2:老师,我看到您胸前的党徽上,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字。
生3:在中南海新华门的影壁上,印着这五个字。
师:这五个字,印在中南海的影壁上,印在日常生活的物件上,响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口号里,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五个字如此深入人心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主席的这篇演讲——
生:《为人民服务》。
2.结合资料反馈。
师:这篇演讲中有些语词、有些句子不好理解。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你们自己读懂了哪些?我们一起交流。
生1:我想介绍的是八路军,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力量,原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华北抗日的主力。
生2:新四军和八路军一样,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力量。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它主要是华中抗日的主力。
师:结合资料,你们对一些曾经接触过但没有深入理解的词语做了探究,真好。继续交流。
生:我结合注释,理解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这是司马迁的名言,固,指本来;泰山,五岳之首。整句话是说,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师: 注释是最基本的资料,来,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文章不仅有一些专有名词、陌生词句,还有一些人名,也需要结合资料来了解,如张思德。谁结合你查阅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预学投影)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主席的卫士。1944年9月5日牺牲,年仅29岁。
生2:我补充,张思德是在执行任务期间不幸牺牲,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洞坍塌而牺牲。
师:谢谢你们的介绍,这篇演讲稿正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的讲话。1944年9月8号,当时在陕北的1000多名官兵参加了追悼会,毛主席慷慨激昂地讲了一个半小时。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篇文章,是几经压缩之后的文稿。
板块二 链接资料——
整体感知,把握观点
1.咬文嚼字,理解“为人民服务”。
师:课题是“为人民服务”,浏览全篇,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呢?
生:第1自然段的这句话做了回答: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师:要读懂这个句子,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咬文嚼字,把每个字每个词都读进脑海里。
生:(齐读)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师:读懂了吗?我们这个队伍指哪个队伍?
生1:是革命的队伍。
生2:我觉得就是八路军和
新四军。
师:联系前一个句子读明白了。继续咬文嚼字,“为人民服务”有几方面的意思?
生: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方面,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第二方面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师:跟着这位同学把词语读进脑海里,为人民服务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生:为着解放人民的。)另一方面是——(生: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师:按你们的回答,这个句子就应该这么写,(出示: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可以吗?自己读读。
生1:我认为不可以,比原句少了“完全”和“彻底”。这两个词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完全全为了解放人民的,是无所保留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生2:如果这个队伍不是纯粹为人民利益工作的话,这个队伍有可能会做一些不是为了人民利益的事情,就会导致队伍不团结,所以不能删去。
师:完完全全、无所保留,包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吗?
生:包括。
师:包括为着解放人民、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吗?
生:包括。
师:包括为着解放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工作,甚至还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生:包括。
师:我听到同学们在思索着
认真地回答“包括”。透过“完全”和“彻底”,你们懂得了这个队伍的“为人民服务”,是要彻彻底底地献出自己的时间,献出自己的精力,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你对这五个字的感觉,有变化吗?
生1:我觉得“为人民服务”不那么简单,是真真正正为着人民的利益的。
生2:我感受到“为人民服务”含义太深刻了。
生3:我现在认为“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责任重大,这五个字分量很重。
师:你们说的“重”,是一种厚重;你们说的这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观——(出示)
生4:(读)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语音上强调“完全”和“彻底”)
生:(齐读,深沉地)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提纲挈领,理清演讲结构。
师:如果说毛主席的演讲稿一开篇就讲了“为人民服务”是什么,那么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呢?默读课文,注意提取段落关键词句。
生1:第2自然段講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说的是人死的意义不同。
生2: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
是“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是说我们接受人民提意见,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要改良。
生3: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我认为是说革命队伍非常团结。第4自然段说的是他们共同努力,都是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第5自然段说的是,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生4:我来补充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说的是一个团队里要有爱。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就是说,给每位牺牲的战士都开追悼会寄托我们的哀思,这样整个团队就能更团结。
师:先把掌声送给他们!(生鼓掌)相信掌声背后一定有你们学习的收获。你们发现了吗?他们找的往往是这段什么位置的文字?
生:开头和结尾。
师:原来毛主席的讲话,总是在每一段开头说要讲什么问题,结尾说要怎么做。于是就有了第2自然段第一句,面对什么?
生:生死。
师:第3自然段中讲,要面对——
生:批评。
师:第4自然段有点难,他说了好几句才说要面对的问题,是面对——
生:困难。
师:最后一个自然段,就要面对——
生:牺牲。
师:面对死去的同志,面对牺牲,现在,你发现了毛主席是怎么讲这篇讲话稿的吗?
生:毛主席先说明了为人民
服务的内涵,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之后毛主席又从面对生死、面对批评、面对困难和面对牺牲这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演讲。
3.依托资料,了解演讲背景。
师:你们这么分析,我倒有个困惑,这是毛主席在什么场合下的讲话?
生: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
讲话。
师:一般追悼会上会讲什么呢?
生:追悼会上会讲死去的人
的生前事迹,怀念他,赞扬他。
师:顺着这个思路看,毛主席讲的是张思德的生前事迹吗?
生:讲的是如何面对生死,面对批评,面对牺牲。
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默读资料,静静思考。(出示,生读。)
资料一:张思德同志牺牲之后,警备团的战士有些议论“老红军,经过长征,负过伤,最艰苦的环境都过来了,因到山中烧炭被崩塌的炭窑砸死了,太不值得”。
资料二:当时“一部分军队工作同志养成了一种骄气,对士兵,对人民,对政府,对党,横蛮不讲理,只责备做地方工作的同志,不责备自己,只看见成绩,不看见缺点,只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话”(《毛泽东选集》)。
资料三:当时,由于边区遭受着严重的经济封锁,物质条件异常困难。此外,军民关系、党群关系也存在问题。
师:依托资料,你们明白了吗?
生1:资料一告诉我们,警备团的有些战士认为张思德的死“太不值得”。张思德同志虽然是被炭窑砸死的,但是他也是为着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毛主席之所以会讲面对生死的内容,就是为了教育战士们。
生2:资料二提到,当时有一部分军队工作同志养成了一种蛮横不讲理的傲气,不爱听批评话,也不自我批评。因为军队当时存在这种缺点,所以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讲话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讲如何面对批评,让同志们一定要能听取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
生3:资料三中说,当时物质条件非常困难,军民关系、党群关系也存在问题,因此毛主席在第4自然段提到了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也是要教导同志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怎么办。
师:你们就这样依托资料,了解了当时的背景。1944年,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张思德同志牺牲了,毛主席要通过这次讲话,来改变当时我党我军的思想状况。
板块三 补充资料——
层层深入,领悟内涵
1.导学第2自然段。
(1)读懂每一句话。
师:毛主席到底是怎样表达观点,才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力呢?我们不妨试着走进第2自然段,提取关键词,咬文嚼字读懂每一句。
生1:第一句讲的是“死的意义有不同”。
生2:第二句讲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3:第三句讲“为人民利益而死以及替法西斯卖力而死”。
生4: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是讲“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师: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但是还没结论,结论是什么?
生:比泰山还要重。
师:关键词在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生:后半句。
师:瞧,你们提取关键词语,找出了每个句子的关键意思。
(2)读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你们是演讲者,我是听众。你们讲,我来问。先讲第一句,最重要的语词叫——
生:死的意义有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
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什么样的死“重于泰山”?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
师:什么样的死“轻于鸿毛”?
生: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师: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还是比鸿毛还轻?
生: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师:有没有从我和你们的问答里面,发现每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句和句之间有关联,一句比一句深入。
师:层层深入,层层递进。
(3)补充资料促理解。
师:亲爱的同学们,毛主席的原稿讲了一个半小时。在原稿中,有很大篇幅是毛主席对张思德具体事迹的讲述——(出示,生读。)
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经千辛万苦。
长征途中组织发出“尝百草”的号召,他总是抢在别人之前,差一点牺牲生命,他用自己的津贴来买鸡蛋和麻油,给生病的战友做荷包蛋。
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他每次吃饭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地去打水,以便让大家多吃一些,他还经常主动为部队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
他经常帮助战友洗补衣服,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站岗放哨,还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
师:原来觉得张思德死得太不值得的官兵,听了这次演讲,他们觉得张思德的死真是重于泰山。而死的价值,就在这层层深入的演讲中体现——(师配乐诵读第2自然段,生热烈鼓掌。)
师:一起来读,一起来讲。
(生配乐朗诵第2自然段)
2.自学第3~5自然段。
师:这样的层层深入,哪里仅仅是第2自然段,第3~5自然段也一样。不信,小组自选一个自然段,也来分析分析句间关系,感受毛主席演讲的魅力 。
(1)交流汇报第3自然段。
生:第3自然段按句提取的信息有“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师:每一句可以再聚焦关键词。
生:说得对,就改正。
师:简练多了。
生:对人民有好处,就照办;对人民有好处,就采用;坚持好的,改正错的,队伍就兴旺。
师:掌声送给这个组,还是你们演讲我来问。
生: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师:别人指的谁?
生: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师:批评什么?
生:对人民没有好处的做法。
师:好的,这个观点是举了个例子补充说明。最后一句,只要这么做了,结果是——
生:一定會兴旺起来。
师: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这也叫层层深入。
(2)交流第4、5自然段
生:第4自然段主要写我们
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师:你看这个层次,都是用
“要”字连接,我们还要——
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生: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
师:解救,解救可能会有牺牲的。面对困难,层层深入,要——
生:要看到成绩。
师:要——
生:看到光明。
师:要——
生:提高勇气。
师:要——
生:解救他们。
师:要——
生:努力奋斗。
师:还要——
生:互相关心。
师:更要——
生:互相爱护。
师:还要——
生:互相帮助。
师:这么一读,仍是层层深入。
生:最后一段,首先说要开追悼会,而且追悼会还要形成制度,还要介绍到老百姓,如果有人死了就要寄托哀思,使人民团结起来。
师: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得好,还是层层深入。
板块四 运用资料——
深化感受,叩问之思
师:亲爱的同学们,1944年,我们还那么困难,那些面对困难还泄气、那些干群关系还很紧张的人,听到毛主席这样层层深入的演讲,心里可能会想什么?
生1:他们可能会想,我们要让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这样我们才会胜利。
生2:可能会想,我们要化解与人民群众的误会,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与人民群众站在同一条战线。
师:是的,听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很多官兵彻夜难眠,心潮澎湃。1944年9月21日,经毛主席删减、压缩、定稿的《为人民服务》发表在《解放日报》上,并通过报纸,传到了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各单位、部队,成为很多同志坚持革命的信念。
师:电视剧《风筝》里有一个片段,讲的就是抗日时期共产党战士郑耀先联系不到任何战友了,他要坚守一个人的战斗。支撑他继续战斗的理想与信念,就是《为人民服务》。(播放视频,台词: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会经常发生,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生观看。)
师:70余年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穿越不同的时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一个个光辉的名字,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70多年后的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如果让你为大家朗诵最受触动的一段话,你们会朗诵哪一句哪一段?
生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生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生3: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生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
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
师:是啊,爷爷的杯子,妈妈的书包,老师的党徽,中南海新华门的影壁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穿越时代,熠熠生辉。我想,这一回再读这五个厚重的大字,一定饱含着你们的理解与深厚的情感,那就是——
生:为人民服务!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