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共性·前瞻性
2022-03-30施茂枝
施茂枝
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有时甚至占比颇高。统编本教材对此类课文的重视达到新高度,增加篇目,创新编排形式,甚至独立组元,促成其成为当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点。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一直都是以阅读为中心的综合型教材,选文为构成主体。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亦为选文,关于此类课文教学,应在课程顶层设计意图和选文普遍功能、意义的框架下思考,把握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关注特殊性,也不能轻忽普遍性,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内外力量的推动下,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其实从未停下脚步,小学语文课堂在新世纪课改之初与20年后的今天相比,其变化清晰可见。所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踩上改革、改变的节奏。
一、审思明辨寻“个性”
入选统编本教材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多数为叙事类作品,包括非虚构的人物传记、故事或散文和虚构的小说,前者如《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狼牙山五壮士》《十六年前的回忆》等,后者如《军神》《金色的鱼钩》《小英雄雨来(节选)》等;还有少量抒情类作品,如《七律·长征》《延安,我把你追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以及唯一的说理文《为人民服务》。那么,这些课文,有何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要求阅读的作品有“叙事性作品”“优秀诗文”,第三学段要求阅读的作品有“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优秀诗文”,除了《为人民服务》外,小学统编本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体裁全在课标设定的范围之内。单从文章体裁或样式看,与其他非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无别。
因此,考察统编本教材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个性,必须别寻视角。此类课文增加有其突出的背景,从中不难发现此类课文的独特性。一般认为此类课文篇目的增加是基于此共识:“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实这一共识早已形成,并写进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2001年版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中,加入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等一系列文字。这才是统编本教材增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更直接背景或原因。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个性”不在其体裁样式,不在其语言形式,而在其思想內容价值取向上的“革命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是此类课文独特的育人价值所在。充分发挥其独特育人价值,便成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个性”。
革命文化题材的“革命性”,最主要的体现是革命精神意志、革命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等,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借此,可以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抵制不良文化思潮侵袭,是进行正确价值观引领的宝贵资源。因此,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必须注重彰显这种价值取向,其基本做法是适度而独特的延伸拓展:
其一,当所感悟的人物形象为个体时,不应满足于体会其性格特征,可以通过适度拓展,从个别人延伸到一类人,让学生体会到共产党人、革命者的革命情怀、崇高理想、献身精神。
其二,当所感悟的人物形象为群体时,可以适当引进资源,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崇高的理想信念。以下是笔者为《七律·长征》撰写的教学设计中的片段:
师:学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远征如此艰险,红军却能等闲视之,他们的精神力量来自何方?(预设: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小学生一般难以作答。)
师:我们先来读一读《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的歌词,读后应该会有所发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师:“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有一句歌词就揭示了答案。这句歌词就是──革命理想高
于天。
师:结合当时的背景,请大家想一想,红军的理想是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预设:推翻旧社会、旧制度;消灭世上所有的不平等;建设新中国;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师: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红军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让红军有了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意志,有了乐观进取、英勇无畏的精神。红军正是在“高于天”的崇高理想的支持下,才跨过万水千山,战胜种种天险,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用毅力和意志、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奇迹。
通过前面环节的学习,学生大多能领悟到红军的英勇无畏,具有非常人所具有的钢铁般的意志。而红军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却没有人深究。借助拓展,红军的精神意志来自何方便得到清楚揭示,革命者、共产党人伟大的理想信念和情怀,便伴随着形象植根于学生的心田。
其三,有些课文是领袖故事,颂扬其美德、思想、品质等,这些故事或远离革命斗争背景,或虽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所称颂的精神、思想、品质具有更多现代性和普世性,不宜用“革命、伟大、崇高”等来形容,如《我不能失信》中的信守诺言,如《不懂就要问》中的敢于独立思考,《难忘的泼水节》中的亲民爱民,《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保护环境等等。由于领袖人物革命者的身份,这些课文也都归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虽然文中提倡的价值观与伟大的意志品质、崇高的理想信念、博大的爱国情怀、感天动地的牺牲精神等有所不同,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这些价值观与领袖人物相联系,就拥有了非同一般的榜样力量。因此,教学此类课文,必须适当揭示人物的革命领袖身份,一则有助于发挥榜样力量,二则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2C0CE2BD-3798-4AF2-BD88-342416F1CAC3
二、莫将“共性”作“个性”
关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些说法颇为流行却似是而非。
其一,叙述的生活距今久远,与当下儿童生活经验疏离,读懂课文有难度。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来自古今中外,细加考察,不难发现多数选文所反映的内容实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不独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为然。以五年级上册部分单元为例,第一单元课文是《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后两篇课文所写事物多数学生都不曾见识过,而作者的经历和体验感悟,更是绝大多数学生经验里不曾有过的。前两篇所写事物倒是为很多学生所熟知,但作者从中获得的感受、体验或感悟却独一无二,焉能为学生经验所具有?第二单元四篇课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最后一篇即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诚然,其所叙写的是多数人不曾经历的战争生活,若论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与儿童生活存在疏离,无出其右,但另外三篇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又何曾有之?第三单元为神话单元,漫说儿童,即使是成人,又有谁经历过?第四单元,姑且不说三首古诗和文言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单说《圆明园的毁灭》和《小岛》,前者事件发生年代久远,《小岛》反映的是军旅生活,与当下儿童生活都有不少距离。至于其他单元和册次的课文,情况类似,无需在此一一举例。但是,课文所反映的生活远离读者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必然产生阅读困难,因为人类存在共通感——共同的本能和直觉。维柯指出: “共同意识(或常识)是一整个阶级、一整个人民集体、一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所共有的不假思索的判断。”(《新科学》)总体上看,我们阅读古典小说和外国小说并不比阅读现当代小说难度更大,看《封神榜》《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装电视剧并不比看众多反映当代生活的电视剧难懂,就是得益于“共通感”。所以,读者读懂文本的难度与题材本身关系不大。有些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采用一些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固然有其必要性,但这是适用于众多课文的教学常招,不应视为此类课文教学的特殊手段。
其二,儿童对文中人物的价值观念难以产生共鸣。这种看法认同者更多,其实有失偏颇,是主观臆断和以己度人的产物。关于道德认知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结论是,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5~10岁是他律阶段,即道德判断被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这便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儿童价值观的发展规律。诸多研究表明,儿童价值观的雏形于7~14 岁形成,这个阶段中儿童处于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尚不成熟,来自外部的价值观更易于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施加影响。辨识能力不强、价值观念尚未进入成熟期的中小学生,更容易受到一些错误价值观腐蚀而误入歧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反而是成年人,价值观既已形成,不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而改变,難以接受不同的价值观,所以“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关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讨论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几乎无人不关注其特殊性,但提出的教学策略方法却大都是诸如此类:深入走进文本,力求言意兼得;关注细节描写,感悟鲜明形象;妙用对比手法,欣赏表达之美;紧扣文体特点,领悟文本结构…… 凡此种种,哪种不是近一二十年来各类课文阅读教学普遍采用的常招?
提不出或未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能完全归因于未把握此类课文的特点,实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之于其他课文,除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外,在其他功能上别无二致。在相同的教学原则和目标取向之下,适配于完成相近教学任务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当然具有普适性。值得注意的是,发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独特育人价值的同时,也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原则:“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是“文道统一”的原则,任何课文的教学都必须遵守,不宜把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演化为“思品课”。
三、更新理念“前瞻性”
当下语文教学发展或改革已经来到一个重要的“拐点”。新思想、新理念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视野,带来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变革,开始或即将深刻影响语文教学,为课堂带来全新面貌。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必须紧跟改革的节拍。
其一,阅读教学目标取向。数十年来,阅读教学目标取向几经改变。新中国建国之初阅读教学目标不明,上个世纪80年代初重“双基”,80年代中期重思维,80年代末期和整个90年代重语言文字训练;本世纪初头10年重文化,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重语用。当然,实践中未必如这般地有着绝对清晰的界限,但总体上脉络大致清楚,有迹可循。伴随着我国开始参与国家阅读素养测评,我们的眼界被豁然打开,于是猛然醒悟,阅读教学原来要培养阅读能力。仿佛是全新的语文教学观念,而其实将阅读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一向是我国语文课程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版的“总目标”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中,第7条都是关于阅读,首句便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选择性地无视,教学实践一直远离核心目标,仅在其边缘处兜兜转转。“真语文”的讨论一度非常热闹,各路人马各持己见,但无不吆喝自己的目标取向才是“真语文”,令人真假难分,莫衷一是。其实,辨识不难,《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目标的表述就是“照妖镜”,用以对照,真假立现。阅读教学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取向堪称拨乱反正之举,终于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教材中的课文,首要和核心功能就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凭借,在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机学习各种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历史文化知识,受到价值观的熏陶。
其二,深度学习与“教学评一体”。小学阅读教学状况曾经是、现在依然是:教师始终牢牢控制课堂,尽管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我们提倡了数十年,学生其实还未真正成为主体。教师频繁发问,学生疲于应答,课堂看似热闹无比,但其实存在着许多浅表学习和虚假学习,真正的学习特别是有深度、高质量的学习很少发生。何谓有深度、高质量的学习?它需要学生明了学习任务,知道要去哪里;掌握学习工具,知道怎么到达那里;要有高的学习效益,并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和评价学习成果。与深度学习几乎同时走进我们视野的是“教学评一体”的理念和做法,它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教,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而学,将目标具化为评价标准,围绕标准展开评价,评教融合,从而确保教学评的一体化。深度学习与“教学评一体”密切相关,前者以后者为重要条件。2C0CE2BD-3798-4AF2-BD88-342416F1CAC3
此二者,前者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后者解决“怎么学”的问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功能,与其他课文无别,其教学目标,也应是培养阅读能力,其课堂同样必须追求真实、有深度和高质量的学习,“教学评一体”是应然的选择。阅读能力有检索与复述、了解与转述、解释与推论、概括与整合、欣赏与评价、反思与审辨等能力要素,其中“解释与推论”是读懂作者心声、走进作者心灵,课标所谓“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正是借此要素达成。而概括与整合、欣赏与评价、反思与审辨则是更高阶的阅读能力要素。阅读教学要落实“教学评一体”,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可以按照给任务、导策略、让学习、做评价的步骤展开。
以五年级下册《清贫》为例,根据文本特点,阅读能力取向的教学应将体会方志敏的品质作为首要目标,这是培养“解释与推论”能力;同时还可体会文章侧面描写的好处,这是培养“欣赏与评价”能力。其教学过程可安排如下:
在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后,完成学习任务一和任务二。
任务一: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体现方志敏美德的词句,交流自己的体会。
围绕以下问题开展交流和点拨,评价融合其中:从“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你体会到什么?从“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你又有什么体会?提示学生可将“数百万”和“一点一滴”联系起来谈。“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这句话中用了“一向、从没有”有什么好处?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方志敏将款项“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颇似奇迹,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联系“国方的伟人们”的作为来谈。接着,将学生所谈的阅读体会整理成一段完整的文章,并从中总结出完成任务一的方法:勾连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及彼联想等。
进而完成任务二:课文要表现的是共产党人方志敏的美德,为什么要写“国方的伟人们”的看法?在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并揭示学习方法:凡是完成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的学习任务,都可以用将这样写和不这样写进行对比的方法来体会。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三和学习任务四。
任务三: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到结尾,圈画出最能体现方志敏作为共产党人美德的词句,运用勾连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及彼联想等方法进行思考,在学习单上写下体会。
任务四:课文用很多笔墨写两个国方士兵的言行,请將这样写和不这样写进行对比,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独立学习后,展开评价,还可以适当布置拓展性阅读作业,以充分了解共产党人奉献革命、一心为民的伟大情怀和品格。
总之,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既要关注其特殊性,也要坚守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这个基本的目标取向;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推动深度学习和高质量学习的真实发生,以实现此类课文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和课文基本功能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杨 伟2C0CE2BD-3798-4AF2-BD88-342416F1CA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