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劳”促“育”: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

2022-03-30吴晓峰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课程

吴晓峰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我校在深刻领会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及学生实际,扎实地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劳思结合、手脑并用、身体力行、行知互补,努力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润美”的育人目标。

一、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

(一)树立系统思维,在探究中开发校本课程

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目标任务的核心载体,是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我校以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和目标要求为课程理念,结合“知爱教育”学校特色,树立系统思维,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有效发挥其育人性的途径与策略,尝试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力求将劳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目前,我校开发了5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包括“劳动习惯养成课程”“中华节气节日文化课程”“生活家政体验课程”“园艺科技体验课程”和“服务性劳动体验课程”。学校根据各年级各学段特点,合理安排课程的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劳”有“育”,渗透对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使劳动切实回归育人本质属性。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因地制宜,注重挖掘校内和身边的劳动教育资源。一方面,引导学生坚持开展服务性劳动,在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的奉献中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岗位劳动中了解真实的职业,体会各种工作的快乐和辛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在服务性劳动体验课程中,我校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岗位劳动资源。我们设计了“知辛、懂爱、成长——校园服务体验岗”,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学校对保安、保洁、值周教师等岗位进行统筹编排,学生自主报名想要体验的岗位,一天体验结束后撰写感悟并与全校师生交流分享。学校通过搭建校园服务体验岗实践活动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之体会到学校教职员工日常劳动的艰辛,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道德品质的提升,达到了“知辛、懂爱、成长”的多重育人效果。

与此同时,我校还系统地梳理各类学科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力争发挥好各类劳动教育内容的育人作用,使劳动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渠道更加丰富。

(二)优化资源,加强劳动课程的创新实践

我校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劳动课程品牌项目的创新设计和实践,增强劳动教育的独特魅力。

1.探索“科技+劳动教育课程”模式

学校创造性地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开设“创智视界”体验课程,下设机器人创意课程、3D打印创意课程、数码制作创意课程、创客体验创意课程。同时成立特色科技社团,并与大连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甘井子区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聘请该校教师定期来我校授课。在机器人编程操作中,在3D模型设计及制作过程中,学生广泛参与,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科学的浩瀚海洋中,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社团成员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并屡获佳绩。2021年,我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2.组织无土栽培体验劳动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劳动实践的快乐,我校分别与大连农科院和甘井子区科协联手打造了“育德植物工厂”和“育德科技生态园”,并分别组建了无土栽培学生社团和科技生态学生社团。由外聘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指导和协助学生管理和栽培植物。无土栽培技术采用无机物做基质、滴灌营养液的孕育方式,学生社团通过手机软件智能监测湿度、温度、营养等变化,浇水、除草、养护,所有植物均由学生自己管理。在观察、记录、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体验科技生活中的劳动乐趣,体悟生命成长的神奇过程。

3.开展“航天种子”培育劳动

学校与大连特种粮研究所合作,引进和种植“航天种子”。学校组成学生兴趣观察小组,从栽种到管理,都由学生全权负责。“航天种子”的神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认真观察、记录“航空种子”与普通种子的生长情况,研究其中的差异变化,精心呵护这些种子的成长,体会科技的魅力、自然界的神奇。以此为契机,学校定期聘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植物种子的科学奥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劳动情感和探究兴趣。

二、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扩宽劳动教育的渠道

劳动教育除了在学校規定的课时中落实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开展,挖掘和整合家庭、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是保障劳动教育有效落实的关键。

(一)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第一空间

家庭是一个全景式的劳动场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第一空间,是学生劳动教育最好的启蒙地。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是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之一。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的有机协同才能形成合力。我校努力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家务劳动习惯、生活自理的劳动技能。一是引导家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二是引导家长多方面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让孩子在劳动体验中学会感恩与付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包办不代替,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生活自理的同时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四是鼓励家长树立崇尚劳动、传承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通过言传身教发挥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家庭教育的效果,我校每学年末评选出“文明家长”,奖励这些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学校“育德科技生态园”体验收获的快乐。

学校还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和家校融合主题活动。在每年寒暑假前,学校都要求学生完成“四个一”活动,即在家长的督促、指导下,按照教师与家长要求制作的“一份家庭劳动清单”,每天做好家务劳动,保证坚持,养成习惯,开学后上交检查;每周学会做“一道菜”,并以班级为单位参与线上评比,开学后评选表彰全校“十大烹饪小达人”;学做“一项手工”,开学后参与全校的展出、评比;假期结束前“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抒发进行家庭劳动的内心感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家务劳动看似平常,但意义深远。比如,做饭是家庭生活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與价值。劳动教育从教孩子做饭开始,等于抓住了生活教育的关键链条,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又可以提高孩子的责任心与生存本领。学会做饭,等于掌握了生活的核心能力,这是一种实践智力,有助于孩子理解大千世界的复杂关系,懂得独立,体验责任,获得幸福。

(二)让校外基地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2018年5月,按照“一年一学校,一校一主题”的要求,我校建立了大连市第一所“九三润育学堂”。“九三润育学堂”以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科技与劳动生活的智慧和奥秘。借力“九三润育学堂”,学生走出课堂,来到了大连市农科院亲近自然,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参观食用菌实验室,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灵芝、虫草;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观察大樱桃、猕猴桃、蕨菜等植物的组织培养苗;参观酿酒室,体验樱桃酒、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走进菜园,动手体验挖红薯,享受劳动带来的欢乐。学生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劳动的魅力与价值。

我校不失时机地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校团委组织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深入街道、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在“劳动节”,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对学校周边的绿化带、宣传栏、候车亭进行清理、擦拭,以净化街容街貌。学校还结合当前形势,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学校组织学生代表深入街道社区,宣讲《大连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倡导人人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此外,我校还充分利用甘井子区中小学劳技中心、国防教育中心等优质劳动教育基地,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区本劳动教育活动。

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际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甘井子区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细则》的相关要求,我校以评价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开展,尝试开展劳动素养评价,对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等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用过程性评价来支撑终结性评价,努力激发学生劳动的持久动力。过程性评价不仅有利于发挥激励功能,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劳动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劳动技能,增进劳动情感。过程性评价拓宽了劳动教育评价的领域,它是对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动机、劳动实施和劳动产品三位一体的评价。我校制订了“‘争兵晋级学生评价’之劳动教育评价细则”,每学年评选出“热爱劳动之星”“个人卫生之星”“科技创新之星”。我们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基础,以定量评价为补充,全面客观地反映劳动教育实效;坚持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吸纳学生、教师、同伴、家长和服务对象等主体参与评价,以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状况。此外,我们还将“争兵晋级学生评价”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机结合,把对学生劳动素养考核结果纳入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当中,让评价更有说服力,同时也作为对学生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和毕业成绩依据。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润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他们创造色彩斑斓的童年,为走好有意义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在劳动教育之路上且行且思,将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融入劳动教育当中,将劳动情感教育与劳动技能教育相结合,将家庭个体劳动和学校集体劳动相结合,将学科融合教育和日常劳动教育相结合,努力发挥劳动教育应有的作用,努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基。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