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原则、实施与评价

2022-03-30杨忠英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团家长服务

杨忠英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回归校园,我校结合实际,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适合本校学生的课后服务课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目标

2021年10月,辽宁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坚持自愿参加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意愿,提供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项目。开展各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校内博物馆、劳动实践基地等资源场所开展相关活动”。这与我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我校立足三大目标设置课程:一是要保证学生具备学科素养,引导学生会学习,使其能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当天学到的学科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二是要促进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具有担当精神;三是从培养社会必备人才的角度来看,要在学生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栋梁之材。

二、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我校立足学校特色与教师特长,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的育人功能,积极优化课后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外延,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

我校在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中始终坚持服务性、多元性、科学性三项原则:一是服务性,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的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二是多元性,要求教师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社团活动,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三是科学性,要求教师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后服务课程设置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本校实际,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课后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我校构建科学的课后服务课程,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开设了基础性课程、社团课程、研学课程、节日课程、家长课程等,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基础性课程

我校把周一至周五每天课后服务的第一个小时作为学生学科知识的总结反思和练习巩固时间,要求教师做好课后作业辅导。在这个时间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一天的收获与不足,查缺补漏,自主完成当日作业,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答疑,切实做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确保课堂与课后“无缝对接”,确保作业管理制度有效落地。同时,学校做好评估督导,每天安排班级学习委员统计课后服务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填写班级教务日志,教师针对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作业的内容与数量。

(二)社团课程

我校在课后服务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申报社团指导教师。对于专业性要求高的课程,通过招募社会志愿者及校外专家等方式,引入优质师资力量。

我校以“面向全体、彰显个性、培养兴趣、开发潜能”为宗旨,开发了语言素养、科学探究、运动健康、艺术审美、行规礼仪和劳动育能等6个类别共22个社团选修课程。同时,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基于每个学生的爱好和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参加社团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社团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在社团课程建设中,我校做到了“六定”和“两个注重”。

1.“六定”的组织措施

一是定内容。各社团要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结合本社团实际,依据教师特长与学生特点,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社团名称及内容。二是定人数。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可自己选择参加的社团,社团负责教师组织报名,确定人员,落实人数,每个社团人数不得少于10人。三是定时间。社团建立以后,每周要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学生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辅导教师要保证充足的辅导时间。四是定地点。教务处要协调好各社团的活动场地,尽力排除外界干扰,保持清静的活动环境。五是定辅导教师。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充分发挥优势,组织好社团活动。每位教师带领的社团在一个学年里(除其他特殊原因被调整工作以外)不得变化,教师要充分做好年度的活动计划和安排,保证活动质量。六是定目标。社团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根据活动项目及特点,确定社团活动目标,同时结合学校艺术节等活动开展成果展示。

2.“两个注重”的實施策略

其一,注重社团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借力周边高校资源,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和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聘请高校教授担任学校社团兼职辅导教师,邀请家长志愿者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同时帮助本校教师提高课程的研发、实施能力。

其二,注重社团活动的过程管理。我校不断完善社团课程制度建设,出台了学校“社团管理制度”“精品社团评选办法”,对社团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成果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对社团的过程性监管,以确保社团活动有效实施。

如今,课后服务中的社团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心之所想、爱之所往的乐园。课后服务中,健美操社团的孩子们舞出健康、舞出精彩;合唱队的孩子们用优美的歌声赞颂生活;美术课上,孩子们用一个个盘子作画,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美;编织课上,孩子们用纽扣编织一个个七彩的作品;绿茵场上,孩子们如跳动的小精灵,用奔跑诠释着对生命的热爱……每个社团课程都很精彩,每个孩子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

(三)研学旅行课程

研学旅行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双减”的背景下,将研学旅行课程融入课后服务中能够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良好互动。我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发实践课程,实现“五育融合”。学校开展了自然科学、交通、社会公益、乡村文化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形成和谐关系。

在盘锦市城市规划馆,学生了解到盘锦市城市规划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在盘锦港,学生近距离观看港口运输作业,参观了边检站战士工作平台车,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国防意识;学生走进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海洋学院实验室,通过参与力学、海洋工程等模拟实验,领略了科技的力量;在蓝天城职业体驗教育中心,学生通过职业体验,明确自己的理想,为其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在红海滩湿地科学馆,学生零距离接触丹顶鹤,进一步理解自然、热爱自然。如今,我校已经与盘锦市城市规划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盘锦市辽河美术馆等十余家单位签订了研学基地合作协议。

(四)节日课程

我校将课后服务与校园原有的节日课程相融合,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我校在课后服务中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劳动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如今,学校的“种植节”“采摘节”“美食节”深受学生喜爱。“采摘节”上,学生收获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茄子、胡萝卜等蔬菜,感受着丰收的喜悦;“美食节”上,学生用收获的果蔬烹制出美味的佳肴,相互推荐、品尝,快乐的笑容在每一张小脸上绽放。

我校将原有的“读书节”与课后服务相融合,开展了“国学小讲堂”“优秀读书卡展”“自制书签”等系列读书活动。学校教务处还制订了“国学小讲堂”课程安排表,每班学生轮流展示。

(五)家长课程

1.借助家长课堂,做好导向引领

为了让“双减”政策落地,让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了解和掌握“双减”文件精神,我校充分利用家长课堂对“双减”精神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消除家长的育儿焦虑,进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个性发展。

2.利用“家长资源中心”,拓宽课后服务内容

“双减”政策落实以来,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开展“爸爸妈妈带我看社会”活动。在第3期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二年一班学生和家长,以“中国探月工程——神州历程”为主题,带领学生和家长共同了解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历程,将航天科普带进校园。“爸爸妈妈带我看社会”活动拓宽了课后服务内容,让孩子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妙,看到了“闪闪发光”的爸爸妈妈,看到了广阔的社会。

除了以上五大课程之外,我校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围绕一个学科开启为期一周的主题式学习,通过激发兴趣、关联生活、同伴PK、挑战自我等一系列活动,启发学生手脑并用、创新创造。

四、课后服务课程的评价方式

(一)公示制度

每天,教务处打印出规范的表格,负责课后服务的教师将填好的表格粘贴在教室文化墙上,供值班领导检查核实。表格内容为课后服务教师姓名、当日作业内容、课后服务内容、课后服务出勤人数、完成作业人数等。

(二)检查反馈

每天,班级学习委员要认真填写班级教务日志,详细记录课后服务任课教师的姓名及课堂内容,统计班级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校值班领导填写值班表,将课后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三)多方监督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我校教务处定期组织每班学习委员召开座谈会,了解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德育处每月末统计一次各班家委会对本班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和教师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面向社会公布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举报电话,随时接受家长及社会的监督。

深化“双减”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尊重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攻坚克难,持续发力。我校将本着服务性、多元性、科学性的原则,开发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后服务实践课程、研学课程、红色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5+2”课后服务模式异彩纷呈,让“双减”工作落地有声,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社团家长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家长错了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社团少年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