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顽主》中的中国嬉皮“时尚”
2022-03-30陈翼翔
摘 要:嬉皮文化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在当时与“时尚”并无直接联系,主要作为文化层面的表征而存在。但二十多年后,这种文化却在处于改革开放大潮的中国社会形成一种“时尚”符号。虽然这种时尚是一种外化的存在,并不具有根源性的内核驱动。这一现象在80年代的黑色幽默喜剧片《顽主》中得以表达,并成为这部电影历经数十年仍具备文化研究价值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时尚;中国嬉皮文化;顽主
1989年上映的黑色幽默喜剧片《顽主》由米家山执导,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充满讽刺和戏剧的色彩,将20世纪80年代社会转型期中复杂多元、相互交融的精神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部电影,现有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分析电影中的金句和讽刺段子上,或是感慨影片对社会中各类人物形象的展现。事实上,电影《顽主》真切地表现了中国本土化嬉皮士“时尚”的产生,包含了转型时代下的种种纠葛和转变。
一、嬉皮为何是一种时尚?
“时尚”属于舶来词,目前对“fashion”较为公允的解释是,某种在此时流行的风尚,是时代特征的一种映射[1]。其本身也带有消费主义的影子。这也是许多带有哲思性的风潮即便流行一时,但因为以精神为主阵地,并不被称为时尚的原因[2]。
Hippies(嬉皮士)运动源自于二战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流派一大分支——美国“垮掉的一代”①。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部分Hippies社团的兴起,Hippies对于习俗和制度的精神反抗也达到顶峰。他们大多出身中产阶级,却反抗着中产及任何规范化思想,转而对无产者喊起“love&peace”。伴随着“性、药、酒”的宗旨,Hippies开始逐渐分化,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间歇地影响着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3]。这么看来,这种起源于反抗主流文化、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精神性文化运动,我们理应不能将它局限在时尚理念之中。但在我国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Hippies确实仅仅只能外化成为一种嬉皮“时尚”。
在欧美战后建设与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风潮中,中国因为社会原因并没有赶上。根据可考资料,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接触到“垮掉的一代”的文学翻译品。就社会背景而言,西方二战后资本主义能量迸发的时期,对应的便是十年动荡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加速期。但实质上,中国特色的“嬉皮士”运动早在这之前就来过了。Hippies运动发源的背景处在资本主义战后的顶峰阶段,位于顶点的政治对立与文化冲突被放大,并在出身于中产的嬉皮士身上得到投射。不同的是,中国特色的“嬉皮士”运动处在一个百废俱兴的发展加速期。所以“爱与和平”、反战思想等Hippies运动所需的根源性土壤,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不能拥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中国“嬉皮”仅仅成为某种社会时尚的原因。在电影《顽主》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特色“嬉皮”运动的意味和最终的落点。
二、电影中的三个“嬉皮士”
《顽主》在片头便快速展现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加速期。80年代末的北京市区,车辆行驶匆匆,高楼拔地而起,呈现出现代化的光景。只不过在这样的现代化背后,是杂乱无章的。新的主流文化在被重新提倡和建设的时候,纯粹的内心自由和文化追求也在疯狂滋生。
随后的剧情便由3T公司的三个员工,也是故事中三个主角,从他们的工作场景引出这个公司的三个“替”,分别是替您排忧、替您解难、替您受过[4]。这本就是三个无所事事的京城混混游手好闲的勾当,但他们又不同于普通混混、由葛优扮演的杨重对哲学侃侃而谈,甚至可以和现代派姑娘聊弗洛伊德的哲学观念。把这部电影的主角自然地和嬉皮士挂钩,是因为3T公司的成员虽然的确有着职业道德,但从成员的表达和行为来看,依旧是“什么也不干,看看武打录像,打打牌,要不然就是睡觉”的日常,和“从来不读书,也就不烦恼”的享乐主义。一方面,在外人眼中,这三个顽主什么都不在乎,这种被视作“无赖”的行为却在电影中被他们自己解读为“无所依赖”。另一方面,他们也像国外的Hippies一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理想和意义,所以只能过着灵肉分离的生活。在试图抛弃一切世俗的定义未果后,又为寻找生活真諦的迷茫感到疲惫。
在电影中,三个主角自称为“傻波依”,但对所谓的德育教授在“五讲四美”演讲会上的批评又嗤之以鼻。作为中国的嬉皮士,他们反对父辈在机关单位上班一辈子的中产生活[5]。所以,即便他们的劳动毫无价值,却有国外所说“love&peace”的意味。在办社区义务服务日这一桥段中,他们在小区门口摆摊,给咨询的人自己的建议,上到分析猪肉价格走势和应对单位领导,下到帮小青年禁欲和传授夫妻房事,无所不能。虽说建议都属歪门邪道,但他们也乐此不疲地投身在自己的“事业”中。就像张国立所扮演的于观对他父亲说:“我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上大街游行去”。一句话就将电影所表达的中国嬉皮时尚说得很清楚了:嘲弄权威而不亵渎公理,逃离世俗而不反抗政体。
三、多意识形态冲击下的嬉皮时尚
这种嬉皮时尚是如何产生的呢?电影中,3T公司受一位不入流的黄色小说作家委托,办了一个“3T文学奖”的颁奖典礼。虽然因为经费问题,最后的奖杯只是一个咸菜坛子,但颁奖典礼中铺张的开场走秀表演,将这种嬉皮时尚下社会环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场走秀表演中,上台的既有平头百姓也有民国地主,既有健美小姐也有京剧杂耍,八路军和红卫兵也被放置在舞台上,甚至还有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无论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各型各色的人物都在轮番登场进行表演。诡异的配乐和光影交错的灯光,使这段电影画面显得十分荒诞不经。
在表演之后,所有人则伴随着迪斯科音乐,牵手欢乐地舞蹈。这些原本处于对立冲突之中的人物最后一起跳起热舞,似乎除了欢闹之外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重要的。历史的纵深感在顷刻间遭到瓦解,整个舞台成为一场能指的狂欢,空洞的符号拼贴出历史斑驳的面貌[6]。在这中间,即便有后现代主义的玩味,但确实也表现出80年代对过去大革命的反思。经过鼎沸时期后,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碰撞,造就了思想上的开放和自由。
因此,这段戏在魔幻之余,表现的却是真切的现实,所有阶级和社会角色于同一时刻登场,即便冲突不断,但也逐渐多元并趋融合。毕竟在那个年代,逐渐丰富跳跃的思想已经使当时的文化载体无法承担。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场戏也可能表现出旧的阶级矛盾和角色冲突已经在新观念下逐渐缓和。在权力与地位的资本倾斜下,社会迎合人群价值体系正在转变。就像影片中这样的一句台词:“哎,哥们就喜欢俗的”。
四、退潮而去
这样的风潮为什么仅仅属于那个年代的时尚,它们如潮水一般席卷而来,却又未曾在如今的沙滩上留下属于文化的印记呢?时尚的形成和巩固,更有赖于由上及下的强权主导,而中国嬉皮士类似“3T公司”由下而起的底层思索并不能对文化根源产生撼动。
在影片中,全片以戏剧化的手法塑造了众多社会角色,呈现了掌握话语权的社会正面人物。如只会画大饼的投资商,跃进报编辑的儿子,道貌岸然的肛门科医生,油腔滑调的小说作家以及善于说教的德育教授等。在这些人的对比之下,无烦无忧的三个顽主,反而在医院尽心尽责照顾他人的母亲。因为他人的无理索赔,只能去做替身演员还债的行为,无疑让他们成为全片中真正有道德、有职业素养的人。这样的对比显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也非常露骨与现实。特别是在当今媒体技术发展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我们的三观是由引领“时尚”的少数人来构建的[7]。在八十年代到现在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所谓的时尚潮流逐渐沦为资本的游戏。在对强权倾慕的人之本性下,各行业的高层掌握了时尚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最高话语权。
从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上升的,无论是潮涨还是潮落,都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如何不被“时尚”浪花裹挟而被动向前,可能才是每一个时代的个体需要思考的问题。仅仅从退潮的嬉皮时尚来说,中国的嬉皮士只能存在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如电影里T台上各种角色齐跳disco就带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曾走在新长征摇滚路上的老嬉皮士,还能在当下的媒体时代中,唱出那首《一块红布》吗?
五、结语
影片结尾,三个顽主走出被迫停业的3T公司,却发现他们门口排起了长龙。这一方面可能代表着一种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社会对他们的一份认可。毕竟在年代转接处,蓬勃增长,却又充满焦虑,许多个体思想上和认知上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得不到解决。然而,中国式“嬉皮”就此匆匆落幕,并未成为文化运动,拾起那个意识转型时期碎落满地的符号,归结到底,它依旧是一阵如风的“时尚”。
正如影片最后一幕,于观的父亲看着天气预报,听到的是“明天早上风向南转北”。换了个台之后,听到的是“明天下午风向北转南”。“风向”转得太快了,时尚又何尝不是呢?
注释:
①属于最早的自由主义。
参考文献:
[1]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M].李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M].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王恩铭.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常清华.论王朔的“顽主世界”[J].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101-106.
[5]黄平.反讽、共同体与参与性危机———重读王朔《顽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7):45-60.
[6]马杰,孙翠霞.王朔“顽主形象”的精神历程[J].电影文学,2011(23):45-46.
[7]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翼翔,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