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2022-03-29吴文强陈天青隋建枢罗永露何庆才

农技服务 2022年2期
关键词:品系株距密度

吴文强, 王 伟, 陈天青, 隋建枢, 罗永露, 何庆才

(1.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6;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6)

藜麦(ChenopodiumquinoaWilld)属于苋科藜亚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1]。藜麦富含蛋白质、赖氨酸以及类黄酮,并因其低糖、低热量,特别适宜肥胖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食用[2-6]。近年来,藜麦产业在国内发展迅速,贵州也在逐步发展藜麦产业,但由于贵州与藜麦原产地以及国内主要藜麦生产地区(甘肃、山西)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7-8],并且适宜贵州生态环境的藜麦栽培技术尚不完善。因此,开展藜栽培密度研究,分析种植密度对藜麦千粒重与产量的影响,明确藜麦在贵州的适宜种植密度,为贵州藜麦的高效栽培及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阳市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东经106.67°,北纬26.51°,海拔1 127.02 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019年度平均气温14.8℃,降水量1 248.7 mm,年日照时数1 086 h。试验地势平坦、地力均匀。

1.2 供试材料

供试藜麦品系为QL1和QL2,由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

1.3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密度处理(表1),3次重复。小区为5行区,行长3.75 m,株距25 cm,每行种植15株,小区面积因行距不同。2019年5月14日播种,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待藜麦完全成熟时分小区收获测产,同时选代表性5个单株考察千粒重。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产量和千粒重影响的试验设计方案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藜麦的千粒重

从表2看出, 千粒重QL1表现为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即处理4密度(3 811株/667m2)下QL1平均千粒重最高,为2.50 g;QL2表现为处理2>处理4>处理3>处理1,即处理2密度(5 336株/667m2)下QL2平均千粒重最高,达2.72 g。

表2 不同种植密度藜麦的千粒重 g

经方差分析,不同密度间千粒重差异达显著水平(F=11.46,Sig.=0.000),不同品系间千粒重差异达显著水平(F=32.867,Sig.=0.000),密度与品系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F=0.183,Sig.=0.906)。经多重比较,处理1与处理2、处理4间千粒重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处理3间差异不显著;处理2与处理3间差异显著,与处理4间差异不显著;处理3与处理4间差异显著。

2.2 不同种植密度藜麦的产量

从表3看出,产量QL1表现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即处理2密度(5 336株/667m2)下QL1平均产量最高,达122.45 kg/667m2;QL2也表现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即处理2密度(5 336株/667m2)下QL2平均产量最高,为117.59 kg/667m2。QL1和QL2都在处理2密度下产量最高,表明该种植密度有利于藜麦产量的提升。

表3 不同种植密度藜麦的产量

经方差分析,不同密度水平条件下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F=82.602,Sig.=0.00),不同品系间产量差异不显著(F=0.874,Sig.=0.364),密度与品系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F=0.240,Sig.=0.51)。经多重比较,处理1与处理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处理2与处理3、处理4间差异均显著;处理3与处理4间差异显著。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QL1在种植密度3 811株/667m2时千粒重最高,为2.50 g,种植密度5 336株/667m2其次;QL2在种植密度为5 336株/667m2时千粒重最高,为2.72 g。QL1和QT2均在种植密度为5 336株/667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122.45 kg/667m2和117.59 kg/667m2。综上所述,藜麦在种植密度5 336株/667m2(行距50 cm、株距25 cm)下产量最高,同时千粒重也相对较高,建议将5 336株/667m2作为贵州藜麦适宜种植密度。

猜你喜欢

品系株距密度
2PZ-4000A 型果树栽植机栽植株距试验分析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马铃薯块茎顶端优势与主茎数及产量组分的相关性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巧解“植树问题”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