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我国大麦育种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2-03-29亚梦菲刘人铜王建林
亚梦菲, 刘人铜, 王建林
(西藏农牧学院 植物科学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
大麦(HordeumvulgareL.)隶属禾本科大麦属作物,按籽粒上稃的有无分为皮大麦和裸大麦两种[1]。大麦在我国分布地区广,北至黑龙江,南起广东、海南,西至新疆和青藏高原,东起台湾省和东南沿海岛屿[2],在海拔4 750 m地区可种植大麦[3]。大麦按播种季节划分,可分为春大麦和冬大麦;按功能用途划分,主要分为经济价值、食用价值、饲用价值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用价值4种类型大麦,因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4]。大麦具有早熟、抗逆性强、生育期短、适应性广、丰产、营养丰富等特性,现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优势特色作物之一[5]。大麦是人类栽培史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在全球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是重要的禾本科作物[6-7]。通过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改进传统播种方式,合理灌溉、密植和田间肥水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培养高产、优质、高效型大麦品种[8],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前,国内大麦育种技术仍在不断突破,其产量和品质均得到很大提升,为大麦育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对2010—2020年发表在国内的有关大麦育种技术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对发表在国内的有关大麦育种技术文献进行全文检索,检索数据采集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共计547篇,文献资源类型包括学术期刊、特色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报纸、成果和图书形式。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结合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主题类型发文量、不同年份发文量、不同学科类别发文量、不同文献来源分布发文量、不同文献作者隶属机构分布、基金项目以及文献资源类型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研究层次发文量
在检索出的547篇文献中208篇有研究层次分类,其中,应用基础研究发文量最多,达166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30.35%;技术研究发文量其次,为23篇,占4.20%;开发研究-行业研究发文量7篇,占1.28%;技术开发发文量5篇,占0.91%;基础研究发文量4篇,占0.73%;开发研究-业务研究发文量2篇,占0.37%;技术研究-临床医学试验研究发文量最少,仅1篇,占0.18%。表明,我国对于大麦育种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在应用基础研究层次上。
2.2 不同主题类型发文量
从图1可知,在检索出的547篇文献中,选取前10个不同主题类型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其中,以啤酒大麦为主题最多,达42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7.68%;以遗传多样性为主题其次,有37篇,占6.76%;以农艺性状为主题的有29篇,占5.30%;以种质资源为主题的有28篇,占5.12%;以大麦品种为主题的有26篇,占4.75%;以OTL定位分析为主题的有23篇,占4.20%;以SSR分子标记为主题的有22篇,占4.02%;以新品种为主题的有18篇,占3.29%;以大麦籽粒为主题的有17篇,占3.11%;以多样性分析为主题的有16篇,占2.93%。表明,我国以大麦育种技术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啤酒大麦方面,而对于新品种、大麦籽粒以及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应适当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图1 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研究不同主题类型发文量
2.3 不同年份发文量
从图2看出,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研究发文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发文量2010年63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11.52%;2011年52篇,占9.51%;2012年63篇,占11.52%;2013年60篇,占10.97%;2014年47篇,占8.59%;2015年42篇,占7.68%;2016年49篇,占8.96%;2017年40篇,占7.31%;2018年47篇,占8.59%;2019年44篇,占8.04%;2020年40篇,占7.31%。表明,近年来对大麦育种技术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少;发文量从2012年出现短暂上升又从2013年开始逐步下降,也说明大麦育种技术方面的研究具有阶段性和不稳定性。
图2 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研究不同年份发文量
2.4 不同学科类别发文量
从图3可知,在检索出的547篇文献中,农作物学科领域发文量最多,达408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74.59%;农业经济、轻工业手工业、植物保护、生物学、园艺、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林业学科领域发文量分别为36篇、32篇、32篇、10篇、9篇、7篇、5篇、5篇,分别占6.58%、5.85%、5.85%、1.83%、1.65%、1.28%、0.91%、0.91%;一般化学工业学科领域发文量最少,仅3篇,占0.55%。表明,大麦育种技术研究学科领域范围广泛但分布不均匀。
图3 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不同学科类别发文量
2.5 不同文献来源发文量
在检索出的547篇文献中,共有7个资源类型分布,分别为学术期刊、特色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报纸、成果和图书。其中,学术期刊文献最多,达323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59.05%;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为152篇和60篇,分别占27.79%和10.97%;特色期刊文献有4篇,占0.73%;报纸文献有3篇,占0.55%;成果文献有2篇,占0.37%;国内会议、国际会议和图书均1篇,均占0.18%。表明,大麦育种技术文献主要来源于学术期刊,来源于会议和图书的很少。
从表1可知,文献来源于学术期刊前10位的发文量有204篇,其中,在《大麦与谷类科学》上的发文量最多,达42篇,占20.59%;发表在《麦类作物学报》《浙江大学论文集》《扬州大学论文集》《四川农业大学论文集》《农业科技通讯》《华中农业大学论文集》《中国农业科学院论文集》《甘肃农业大学论文集》的分别占14.22%、10.29%、10.29%、9.80%、7.84%、6.86%、6.86%、6.86%;发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集》的最少,仅13篇,占6.37%。说明,大麦育种技术的研究文献主要发表于与麦类作物相关的期刊,有利于相关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利用。
表1 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研究不同文献来源前10位分布
2.6 作者隶属机构发文量
在检索出的547篇文献中,发文量前10位的隶属机构有230篇(表2),其中,甘肃农业大学发文量最多,达36篇,占发文量前10位隶属机构总发文量的15.65%;扬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的发文量分别为13.48%、11.74%、11.30%、10.00%、8.70%、7.83%、7.83%、6.96%、6.52%。表明,我国在大麦育种技术方面的研究机构范围非常广泛,对于培养有关大麦育种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交流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2 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研究作者隶属机构发文量前10位分布
2.7 不同基金项目文献分布
在检索出的547篇文献中,具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有216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39.49%。从图4可知,基金项目资助文献前10名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最多,达84篇,占项目资助文献总数的38.8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的有25篇,占11.5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有24篇,占11.1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的有13篇,占6.0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9篇,占4.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资助的均为6篇,均占2.7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4篇,占1.8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技计划资助的均为3篇,均占1.39%。总体看,大麦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力度较大,省级基金资助较少,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图4 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基金项目资助文献前10名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大麦育种技术研究发文量为547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啤酒大麦为主题的文献最多,而对于新品种、大麦籽粒以及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推动大麦育种技术快速进步;在学科方面,以农作物学科领域文献最多,其他学科领域的较少;发表在《大麦与谷类科学》和《麦类作物学报》的文献多,说明这两份期刊在大麦育种技术研究方面的影响力较大;从文献作者隶属机构分布看,我国对于大麦育种技术的研究机构范围非常广泛,同时对于培养大麦育种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极为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最多,省级基金资助的较少,应加强国内外对大麦育种技术等方面的会议交流,在全国高校增设作物育种课程,同时发挥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大力推广和发展大麦育种技术研究,提高特色期刊和成果文献的发文量。
大麦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营养及经济价值极高,高产是大麦主要育种目标之一,数量性状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9]。选育优质、高产优良大麦品种,对于改良大麦品质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今后应强化大麦在于高产、优质、早熟与株高适宜,抗倒与抗病相结合的优良新品种选育,大麦啤酒品质和饲料品质标准的鉴定、分析和筛选,以及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播期、施肥、密度与高产、优质关系的研究[11]。同时要适应我国商品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不断拓展视野,综合多学科知识,推动大麦产业化与农业技术的发展,坚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大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