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2022-03-29崔晴雯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崔晴雯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鸿沟中沉淀下的思想成果、艺术成果与文化成果,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对其进行传承与发扬。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在理论内容上已经引入多种传统文化内容,如唐诗、宋词、文言文等。随着文学体裁的变化,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可以發现不同的传统文化。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上看,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而如何在该途径上进行进一步细化与改进,则需要教学人员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性质与魅力。本文从传统文化如何在学科教学工作中进行有效传承这一论题中展开研究,结合现有的教学研究理论内容和案例资料展开论述,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一、引言

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反映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思想文化特点与观念形态的统称,随着文化理念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细化,传统文化后续也演变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教学人员应结合传统文化特性与理论内容,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以此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在现阶段的学科教学发展工作上,基于文化传承视角开展的课堂教学工作,还需教学人员深入传统文化中去,并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学引导模式上,注重传统文化内容的拓展,以此使学生在当前的学科理论内容学习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文化的相关概述

每个国家都与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思想精神与地方性风俗。中国作为发展历史悠久的古国,时至今日,众多艺术文化形式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还能寻得踪迹,但也存在部分传统文化失传的情况。关于文化的传承问题,教育已经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内容上,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较多,如中国画、书法艺术、曲艺、儒家思想、古诗等,等等文化内容表明一个国家丰富的精神底蕴与民族内涵。通过教育开展文化传承工作需要教学人员结合学科理论内容的特点,同时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的方式,使学生在学科理论内容学习的基础上,鉴赏、学习、分析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或者精神内涵,以此在教学工作中实现较好的思想传承、精神传承。[1]

三、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法

(一)基于学科性质渗透传统文化

学科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数理化课程中,传统文化很可能是《增删算法统宗》、“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世不竭”等内容。初中语文课程在内容性质与分类上已经得到较好拓展和细分,包含古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内容,还有宋词、古代哲学思想以及地方性风俗内容等。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到的文化内容增多,教学人员则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客观世界的意义、文化形式反映出什么特点以及鉴赏传统文化的方法等。文化传承并非知识口头上的“之乎者也”,那样只是单纯传承了文化内容框架,并没有深入文化理念本身,而是在学科理论内容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文化鉴赏、思想教育与情感渗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从而使文化这一“种子”深耕在学生的脑海中。[2]

比如,在《庄子二则》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就应结合语文学科这一性质,一方面结合基础性的翻译讲解展开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展开更深层次的教学工作。《庄子二则》的核心内容在于讨论人应该如何去认识客观世界,体现出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从一般性的学科理论教学工作上看,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表现的一种形式,其包含的文化属性与思想属性较为深厚,教学人员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品读传统文学。文言文体裁形式上的阅读,需要学生掌握基础性的方法,如虚词、倒装句、通假字等。在学生掌握基础阅读方法之后,教师可尝试引入额外的传统哲学名著,比如《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孙武—“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从多种古代哲学名著可以发现,在结合学科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性的文化内容引入,可以在学习视角上认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于家国情怀与文化应用开展文化传承教育

家国情怀教育主要面向学生的情感教育。传统文化传承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在认识民族、国家思想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文化传承责任感。在当前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学人员可从情怀、情感教育角度,使学生深入传统文化,了解其思想内涵、情感内涵,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与家国情怀。比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孟子》二章》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古诗内容、文言文的核心思想进行思考,思考诗人或者作者透过文字表达哪些思想感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使其站在人民的角度上看反思社会现状。“借古喻今”这一种方式主要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学生从传统文化视角去认识社会、反思社会、观察社会,以此通过传统文化应用的方式,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进行渗透,以此达到较好的文化传承。

(三)基于现代媒体开展文化传承教育

现代媒体在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也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频繁接触互联网信息设备。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要想实现较好传承,还应以现代媒体为途径,以此适应当代学生获取文化内容、数据信息的现状。对此,教学人员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比如,通过微课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尝试通过自主性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结语:综上,在现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学人员应结合教材理论内容拓展多种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拓展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学习,一方面深化学科见解,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观念。其次,在理论实践的探究活动中,教学人员可基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性学习,以此通过调动学生自主性的方式,使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学科教育得到更好传承。

参考文献:

[1] 苏小林.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26):2.

[2] 彭丽清. 初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 女人坊, 2020(3):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