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博物院藏陶仓赏析

2022-03-29梁爽李晓荧

理财·收藏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仓房圆形

梁爽 李晓荧

陶仓是两汉时期常见的丧葬明器,其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墓,汉时形成规制并走向兴盛,魏晋后逐渐衰落。陶仓的造型源于古代存储粮食的地面建筑,具体形状和造型因时代、地域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陶仓发展特点

墓葬中出土的陶仓明器分为圆形、方形等不同形状,设计之繁简各不相同。《吕氏春秋·仲秋纪》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简单区分了不同形状陶仓的名称。如今学者们往往将圆形陶囷和方形陶仓统称陶仓。圆形陶仓形制简单,平面呈圆形,上有出檐或不出檐顶,分有盖或无盖,腹部呈筒状,底部有足或无足。两汉时期的陶仓多见仓顶,顶部多出檐,以悬山、歇山及四阿式形态为主。有的陶仓还设置天窗、气孔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防虫的设施。为了适应南方潮热的天气,有些陶仓仓底还使用数根立柱支撑,形成干栏式结构。

方形陶仓主要指仓房与仓楼,平面呈方形,有较为规范的屋顶、瓦垄、房梁、门窗等。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陶仓的形态进一步复杂化和写实化,陶仓房、仓楼由此出现。陶仓房是平面为方形的立方体储粮明器,造型较陶仓更为繁复,不仅有屋顶、房脊、挑梁等细致真实的建筑构件,还时常绘有网格状纹饰,用以竹篾编成的网格,抵御啄食粮食的飞鸟。随着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的发展,形制更为复杂的陶仓楼出现。陶仓楼指带仓的陶楼,一般有连阁和院落,楼层普遍高于两层,上有屋顶,楼上开窗。

陶仓发展的历史背景

陶仓的出现与时代的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环境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陶仓的形制为研究其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思想意识提供了鲜明的证据。富足的农业生产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五谷丰登一直是历代人民的热切企望。只有“吃得饱”,人们才有精力发展文化,制定法则,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自西汉初期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以恢复连年战乱所造成民生凋敝的惨景。轻徭薄赋的政策、铁制农具的广泛推广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都为农业经济的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史记·平准书》描绘西汉中后期的粮食丰收盛景,用“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加以形容,足见粮食之充沛、农业之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广泛地使用粮仓作为贮存粮食的场所,粮仓甚至成了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相应地在墓葬中也逐渐出现了放置微缩版的仓、灶、井等用具这一“事死如事生”的现象。魏晋后,社会局势动荡,缺乏稳定的政治与经济环境,薄葬之风遂起,繁复的丧葬明器随之没落。

河南博物院藏不同时期的陶仓

陶仓的地理分布及形制演变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西汉早中期的陶仓主要分布于以中原为中心的地区,多出现于高等级墓葬之中,是当时贵族们彰显财富地位的工具。此时的陶仓造型简单,平面多为圆形,折肩、筒腹、平底,仓盖多为覆钵式。

“粱米万石”带盖灰陶仓(图1)

仓高41.6厘米,口径10厘米。灰陶质,圆柱体,直口,平沿,圆肩,柱状腹,平底附三蹲熊足。口上承覆钵式盖,通体饰四组凸弦纹,腹侧有朱彩隶书“粱米万石”四字。

“小豆万石”带盖灰陶仓(图2)

仓高41.6厘米,口径10.2厘米。整体呈圆柱形,直口,平沿,圆肩,柱状腹,平底附三蹲熊足。口上承覆钵式盖,下部一侧有圆形镂孔,通体饰四组凸弦纹。腹侧有朱彩隶书“小豆万石”与下部圆形镂孔相应。

这两件陶仓均出土于河南洛阳金谷园汉墓,形态类似,具有明显的西汉中期的陶仓特征。这一时期的陶仓以圆形为主,继承西汉早中期的覆钵盖、筒状身、平底等特点,但肩逐渐呈圆弧状,仓腹绘有汉隶及四组平行分布的弦纹,底部有三只兽足。这种形态上的演变昭示着陶仓在造型上的美化和规范。“小豆万石”及“粱米万石”的隶书器铭刚劲挺拔、字体严整,是研究汉隶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同时,如此体形的陶仓不可能盛得下“万石豆粱”,器铭所书只是一种美好而夸张的愿望,希望逝者在地下世界拥有取之不尽的食物。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陶仓由皇室所在地区向外辐射,北方汉墓中常见陶仓,使用阶级和地理范围都有所扩大。此时陶仓的肩逐渐呈圆弧状,三兽足多见,仓身纹饰也丰富起来。仓腹有纹饰或文字,以平行弦纹为常见。

红绿釉桶式陶仓(图3)

陶仓出土于河南济源轵城泗涧沟墓地,仓身近圆柱体,圆肩,小口,口上置一复碟形圆盖。盖顶有柿蒂形纹饰,平底附三熊足。腹上有等距离的三条阳弦纹带,肩以上施绿釉,肩以下施红褐釉。在弦纹纹饰、三兽足、覆钵盖的方面,此陶仓继承了前期的陶仓形制,但在颜色方面显得更加艳丽。这种复色釉的施釉方式主要见于西汉中晚期,在色彩搭配上具有较强的审美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更加低矮的陶仓形式,筒身更加浑圆、丰肩直口、肩部渐收,但制作工艺和施釉方式上都与此器物十分相近。

弦紋熊足带盖陶仓(图4)

陶仓仓体为筒形,上丰下敛,口上有一博山盖,下附三蹲熊足,仓身饰有四组凸弦纹带,下部一侧有一小圆洞。这一器物出现于东汉,继承了西汉时期圆形陶仓的基本形制,在仓盖制作上着墨更甚,状似博山,但筒身下部出现了内敛的趋势。由于后续丧葬明器的重点集中在方形仓房及仓楼上,圆形陶仓的形制逐渐趋向粗糙。

东汉中期以后,圆形陶仓逐渐被方形陶仓代替,陶仓房和仓楼成为丧葬明器的首选。墓葬中不仅随葬陶仓楼,还配套置有灶、井、磨、猪圈等俗世农耕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这种精巧又写实的明器标志着汉代粮仓建置走向精良,也代表着两汉时期以陶仓为代表的丧葬明器逐步规范。除此之外,低温铅釉在西汉中晚期后逐步成了陶仓烧造的主要方式,陶仓多为绿釉或黄褐釉,更有黄绿结合的复色釉这样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创造。而这时的陶仓也不再仅仅是上层阶级的专属明器,普通百姓也多用之祈愿往生富贵。

绿釉陶仓房(图5)

仓房出土于灵宝张湾二号汉墓,仓身为扁立方体空心砖式,悬山顶,正脊两端饰有翘首吻。前坡饰覆瓦垄9行,后坡溜滑,底部附四蹲熊足。仓身正面中部开有洞窗,窗两旁立仿木式门颊直通上下。 除底部外通施褐绿釉。该仓房是民用仓房的模型。

黄绿釉陶仓房(图6)

此仓房为泥质红陶,悬山顶。正面中央有一长方形小孔。其上为四个斗拱和一圆柱横梁,下有45度挑梁,底为前三后三蹲熊做支撑。通体施黄绿釉。该仓房设计精巧,结构复杂,檐下四组挑梁和斗拱的应用,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为研究东汉时期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两件陶仓房极具写实性,悬山顶的屋檐形态、翘首吻、斗拱、横梁、挑梁等极具实用性的建筑构件一一出现,反映了当时对陶仓形态设计的真实、细致化追求,标志着东汉时期陶仓形态的重大变革。方形陶仓逐步代替了圆形陶仓成为普遍的丧葬明器。这一形式也为更加繁复巨大的陶仓楼的出现打下基础。陶仓房的细致化从侧面展现了稳定繁荣、经济繁盛的社会局面,人们对丧葬水准的要求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

魏晋之后陶仓的规范化形制逐步衰落,出现了顶为圆锥形、身为圆筒状的陶仓形态。此时的陶仓较之两汉显得更为粗糙化、抽象化。

陶仓(图7)

该陶仓为北齐器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洪河屯村范粹墓。仓身呈圆柱形,中空,下无底,圆尖顶。最顶端冠以小平面圆形屋脊。顶面斜坡起棱,以象征瓦或茅草的叠压层次。此时的陶仓在形制上已发生较大改变,脱离了两汉陶仓由简入繁的演变规律,缺少了标志性的檐顶和足,且不施釉料,显得更为简约粗糙,不复两汉时期陶仓之精巧写实。这是由于魏晋之后社会大一统局面不复存在,分裂割据的社会环境破坏了积攒数百年的生产经济,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约束,厚葬之风渐渐消弭。

河南博物院藏陶仓百余件,由以上选取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陶仓可以看出,陶仓的形制演变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其發展离不开时代所赋予的政治经济基础。同时,陶仓的形制也为学者对当时社会经济、工艺技术、审美思想、丧葬文化的认识提供了独特的角度。陶仓是俗世粮仓的微缩版本,反映了因生产技术、政治生态等的改变所造就的农业生产形势。两汉时期作为政治经济稳定、生产生活富裕的大一统时代,伴随土地私有化,人们的剩余粮食变多,粮仓成了重要的储粮工具。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人民的基本要求得到了满足,关于死后尊荣和往生升仙的愿望便更加强烈。因此,厚葬之风渐起,包括陶仓在内的明器成了上层阶级展现地位与财富的用具。陶仓由圆至方、由简入繁、由小至大、逐渐写实,至东汉时期出现了形制繁复的高大仓楼,又在魏晋时逐渐粗糙化。同时,陶仓的演变展现了汉代手工艺技巧的变化及真实粮仓的建置变化,也暗示了时代生产条件的变革之下人们朴素又诚挚的生活愿望。

猜你喜欢

仓房圆形
山庄秋景
直面人性的复杂
仓房后的槐树
三月歌唱
为什么水果大多是圆形的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
和猫贼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