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SWOT分析视角

2022-03-28谭玉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经类课程体系财务管理

■谭玉林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2018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发改就业〔2018〕1363号),指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与其他专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普遍开展数字知识和技能教育,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1]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简称《目录》),新版《目录》中将“财务管理”专业改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字更改,而是数字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高需求决定的,顺应了时代发展步伐。因此,如何培养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涉及到会计、企业管理、计算机、经济等多个学习领域,具有综合性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如何抓住当前专业改革大势,顺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在原来“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上,培养具备“通会计技术、精财务管理、专数据分析、强风险意识、重职业道德”的新时期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难点[2]。

一、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SWOT分析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中小企业涉及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财务数据分析、预决算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技能,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必备工具。作为培养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主阵地的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积极抓住外部机遇,潜心改革内部劣势,探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第一,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具备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集中在经济、管理、统计、法学等专业类型,具有较丰富的经济管理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原来的财务管理专业往往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建设时间最长的专业之一,具有较丰厚的专业建设底蕴,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具有鲜明的“懂法明理、敬业谨慎”财经特色。

第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更加容易实施课程思政。由于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都是经济管理类课程,涉及到“职业判断”“专业判断”的教学内容多,特别强调“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容易将思政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培养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具有明显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第一,人才培养体系相对陈旧。课题组调研了江西省六所国家“双高计划”院校(专业群建设院校)和六所非“双高计划”院校,其中有四所典型的财经类高职院校。课题组与这些院校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与专任教师代表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他们都表示对如何建设好本专业感到迷茫,表示还需要下大功夫摸索和研究。从调研来看,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执教能力不强。

第二,大数据应用技术相对落后。财经类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往往不是优势专业,又由于计算机类专业与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分属不同的二级学院,造成大数据技术在非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应用相对落后。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技术将会应用到各行各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一,人才需求旺盛。我国的中小企业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财务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迫切需要改变现状。因此,将大数据应用技术与财务管理技能相结合,培养熟练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德才兼备高素质财务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第二,新技术飞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进入世界500强[3]。这些高科技企业研发的新兴技术,助推智能财务的发展,这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之大机遇。

(四)威胁分析(Threat)

在威胁方面,主要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优势不突出。主要体现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与财务会计类专业中的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会计信息管理三个专业的差异化不明显,同质化严重,造成竞争力不强。根据十二所院校的调研发现,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招生并不乐观,甚至在财经类高职院校中,本专业每年招生也只有一百余人,远远不及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在就业方面,也没有体现出专业优势。久而久之,本专业或许会被同类专业所取代。

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一)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财经类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需要充分发挥原来财务管理专业的优势,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通会计技术、精财务管理、专数据分析、强风险意识、重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中小企业实际,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有前瞻意识。张敏教授认为“企业财务实践具体可分为六个阶段:手工、电算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4]。同时,他认为“目前大多数企业仍处在电算化阶段,主要体现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而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只有部分领先企业可以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智能财务尚处于萌芽阶段”[4]。据此,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传统技能的传授,提升实务操作能力,又要将大数据应用技术融合到专业课程之中作为分析财务数据的有效工具,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当前,“高校、行业、企业、政府”等主体间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已经形成了一个互动的教育生态系统。高职院校需要主动与具有较好研发创新能力的其他高校、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加强产教融合的力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内容的开发、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等各方面紧密合作,打破教书育人的藩篱。例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与用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强产教融合成立了产业学院,建设了3间先进的财务共享服务实训室,2020年就财务数字化、业财一体信息化、大数据财务管理领域合作,培养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00人次。并计划在2021年下半年校企合作开设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精英班,对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做出示范。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席酉民教授说:“教师比学生更需要转型。”没有优质的师资队伍,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飞速发展,提升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力已经迫在眉睫。首先,需要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培训师资,着重培训新知识和新技能,特别要提升专任教师的数据素养,提升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并能顺利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次,需要引进具有新兴技术教育背景的师资力量。相关部门要把好师资“进门”关,着重考核数据素养和新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技能,优化专业师资结构。另外,在提高师资引进门槛的同时,也需要在相关制度、薪资待遇上适当倾斜,确保留得住高技术技能人才在校任教。

(四)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适应于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加大改革力度。王化成教授建议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包括专业精深模块、数智经济模块、知识整合模块、沟通交流模块、行业精选模块[5]。基于王化成教授的课程设置理念,本课题组经过调研分析论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将“沟通交流模块”设置成了“公共基础模块”,并且将“知识整合模块”的内容与会计技能竞赛相融合,与两项“1+X”证书“数字化管理会计”和“财务共享服务”相融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专业精深模块系列课程需要设置成理实一体课程,将实训操作与大数据应用技术融合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而知识整合模块系列课程基本都是专门实践应用课程,为了强化实训效果,一般都要停课实训。比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中的知识整合模块一般停课五天,甚至九天进行专门的强化实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三、结论与展望

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时代,财经类高职院校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弱点,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对人才培养各个要素创新改革,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还需要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法。同时,学校要加大数据素养教育需要的硬软件建设,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财经类课程体系财务管理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财务管理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