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健康素养、生活习惯方式与健康水平关系研究

2022-03-28张绍兴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总分条目

■张绍兴

(天津行政学院,天津 30019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健康中国”概念,2017年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9年出台“健康中国2030行动纲要”,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人民健康重要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传统健康观认为疾病与健康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健康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没有疾病的状态。整体健康观视生命为动态过程,认为健康由多个维度组成,同时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躯体、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共同成长和协调发展,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将健康定义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1]。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比如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卫生服务等因素。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程为:文化模式-能力模式-关系模式。目前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一、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健康素养研究始于1990年,健康素养的评估能让医生具备能够准确看出健康素养较低的患者并且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健康信息的能力,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健康素养状况[2]。关于健康素养与健康的关系:Jayasinghe等人使用HeLMS对793名澳大利亚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低健康素养者有更差的健康状况;Howard等人的研究发现,与具有足够健康素养的人相比,低健康素养者健康状况明显更差,并且接种流感疫苗的可能性显著降低;Bennett等人的研究发现,美国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自评健康状况有关;Sophie和Andrew的研究发现,在老年人中低水平健康素养还与其死亡率增加有关;Baker指出高健康素养者有更好的健康结果是由获得新知识、更加积极的态度、更高的自我效能以及与更高的健康素养相关的积极健康行为所致的[3]。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健康素养研究始于2005年,2008年开展了一项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5—25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6.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8%。许多研究者参考并修订《中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形成新的健康素养评估问卷进行相关研究。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也仅为24.34%[4]。根据陈玮对大学生的研究,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各维度水平不均衡。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健康知识和观念,健康技能较高,但健康生活方式较差,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李春燕的研究结果显示,本科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只占1.36%;根据沈莉的调查,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仅1.8%。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3]。例如,徐日泉[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为66.2%;欧阳江研究结果则为67.5%;罗新茂与王晓卫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与能力比其他人群的健康素养知识与能力[5]。汤宇轩等[6]研究发现15~24岁人群的健康素养偏低。刘华青等使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问卷》对蚌埠市2565名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素养率为8.9%。华乐等对杭州市652名大学生进行了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水平为13.4%[3]。目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

二、研究方法

(一)评估对象

以天津科技大学、中德职业技术大学等5所在校学生为被试对象,大学生健康素养量表编制及检验阶段共计发放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49份;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阶段共发放问卷1097份,回收1012份,有效问卷78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25%和72.20%。

(二)评估工具

1.健康素养量表。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营养与维护体重、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8个维度33个条目,采用李克特1-4分计分标准,评价健康素养状况。

2.健康水平自评量表。研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自测健康已成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方法之一。该量表由自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评定子量表组成。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98,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子量表的Cronbach′s系数分别为 0.857、0.847和0.815。

3.生活习惯方式自评量表。该量表由吸烟、饮酒和药物使用、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应激控制能力和安全习惯6个维度24个条目构成,该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98。

(三)健康素养量表信效度检验

1.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KMO与Bartlett检验,探讨是否适合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0.823 >0.8;Bartlett 检 验 x2=2695.178,df=528(P<0.001),适合做因素分析。因此对45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极大方差旋转法,以特征值大于1为因素提取原则,条目删除标准为载荷小于0.3,最终提取8个因子,共剔除12个条目,保留33个条目(见表1、附表1和附表2)。

附表1 说明的变异数总

表1 大学生健康素养量表的KMO与Bartlett检验

附表2 旋转组件矩阵a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及理论架构,对各因子进行命名。因子1由7个条目组成,题目主要围绕营养与维护体重,即命名为营养与维护体重;因子2由4个条目组成,题目主要围绕成瘾物质防范,因此命名为成瘾物质防范;因子3由6个条目组成,命名为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因子4由3个条目组成,命名为锻炼知识与行为;因子5由3个条目组成,命名为应激与自我调适;因子6由3个条目组成,命名为性行为与健康维护;因子7由5个条目组成,主要围绕传染疾病,因此命名为传染疾病预防;因子8命名为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

2.量表信度、结构效度分析。考虑到对问卷条目作出了一定的删除、修改,因此,利用删除、修改后的《大学生健康素养量表》,以天津科技大学选修太极拳、游泳课程的249名学生为被试进行再次测量,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大学生健康素养各维度及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515—0.871,表明大学生健康素养量表信度较好;大学生健康素养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06和0.583之间,呈现中低程度相关;各分量表与健康素养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38—0.580之间,呈现出中低等程度相关,表明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具有区分效度(见表2和附表3)。

表2 大学生健康素养各维度及量表内部一致性

附表3 大学生健康素养各维度及各维度与总量表相关矩阵

3.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用以检验问卷结构的有效性。研究采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以下几项指标对构想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1)卡方检验,即x2/df,称为正规卡方值。x2/df的值越接近1,表明拟合越好,公认x2/df值应小于 5;(2)拟合指数,包括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正规拟合指数(NFI)、非赋范拟合指数(NNFI)、相对拟合指数(CFI)及增值拟合指数(IFI)等,拟合指数的取值在0和1之间,其数值越接近1,表示模型越理想;(3)替代指数,选用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一般情况要求RMSEA值低于0.10,其值越接近0,表示模型越理想。由附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健康素养量表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或接近拟合检验指标,说明《大学生健康素养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问卷。

附表4 《大学生健康素养量表》模型拟合指数

(四)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2.0和AMOS 2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探讨被试健康素养、健康水平、生活习惯方式现有水平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生活习惯统计分析

大学生生活习惯整体水平相对较好,平均值超过各维度及总分的中位数,与标注参照点33分进行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达到P<0.001水平;但33.0%(258人)的大学生生活习惯评分低于33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饮酒和药物使用、安全习惯、生活习惯总分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差异达到P<0.001水平,在六种生活习惯及总评分上,女大学生均好于男大学生;不同婚恋状态的大学生在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饮酒和药物使用、安全习惯、生活习惯总分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差异达到P<0.001水平,在六种生活习惯及总评价分上,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均好于单身状态的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饮酒和药物使用、安全习惯、生活习惯总分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差异达到P<0.001水平。

(二)大学生健康素养统计分析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营养与维护体重、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用药安全与保健8个维度及健康素养评估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达到P<0.001的水平,并且女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性被试人健康素养水平;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营养与维护体重、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用药安全与保健8个维度及健康素养评估总分上均高于单身状态的大学生,即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好于单身状态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营养与维护体重、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用药安全与保健8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但在健康素养评估分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大学生健康水平统计分析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身体状况、生活能力、身体活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认知功能、社会适应、社会接触、社会支持9个因子以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健康水平上,女性大学生评估分值高于男性大学生评估分值;不同婚恋状态的大学生在身体状况、生活能力、身体活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认知功能、社会适应、社会接触、社会支持9个因子以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健康水平上显示出恋爱群体优于单身群体;不同年级的被试在身体状况、生活能力、身体活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认知功能、社会适应、社会接触、社会支持9个因子以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维度而言,大一学生得分最高。

(四)大学生生活习惯、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相关分析

除生活习惯的饮酒和药物使用与健康水平呈低相关外(0.169),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安全习惯及生活习惯总分和健康水平存在0.548—0.898之间的中高程度的相关,并且6个因子与健康水平相关程度均达到显著水平;除健康素养的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与健康水平呈低相关外(0.275),营养与体重维护、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及健康素养总分和健康水平存在0.496—0.897之间的中高程度的相关,并且8个因子与健康水平相关程度均达到显著水平。

(五)大学生生活习惯、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回归分析

以生活习惯的饮酒和药物使用、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安全习惯及生活习惯总分为自变量,以健康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经回归分析,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及生活习惯总分纳入回归方程,对健康水平的解释度为84%,即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生活习惯总分对健康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正确性(见附表5)。

附表5 大学生生活习惯与健康水平回归分析

将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营养与体重维护、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及健康素养总分进行回归分析。经回归分析,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传染疾病预防及健康素养总分纳入回归方程,对健康水平的解释度为93.1%,即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传染疾病预防及健康素养总分对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预测正确性(见附表6)。

附表6 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回归分析

(六)大学生生活习惯方式、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中介效应分析

经回归分析,生活习惯方式、健康素养的大部分因子对健康水平具有较强的解释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生活习惯方式、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生活习惯方式、健康素养为自变量,健康水平为因变量,探讨三者之间的效应。大学生生活习惯方式、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中介效应分析模型的各项具体拟合指数为:x2/df=3.123 (P=0.054,P>0.05),RMSEA=0.079,AGFI=0.950,GFI=0.990,CFI=0.997,IFI=0.997,表明该模型拟合可以接受。由图1可以看出:当考虑到生活习惯因素时,健康素养对健康水平的直接效应变为0.73;健康素养通过生活方式对健康水平影响,即生活习惯方式的间接效应为0.98×0.10=0.098;健康素养对健康水平的总效应为0.828;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1.84%,中介效应不能忽略。

图1 大学生健康素养、生活习惯方式与健康水平中介效应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第一,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自评量表》由营养与维护体重、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8个维度33个条目构成,量表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第二,大学生生活习惯方式相对较好,但33.0%(258人)的大学生生活习惯方式评分相对较低;女性大学生在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饮酒和药物使用、安全习惯、生活习惯方式总分上均好于男性大学生;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在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饮酒和药物使用、安全习惯、生活习惯方式总分上均好于单身状态的大学生;年龄是影响大学生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饮酒和药物使用、安全习惯、生活习惯方式总分的重要因素,大一学生生活习惯方式水平最好。第三,女性大学生在健康素养及8个维度评估水平上优于男性被试;恋爱状态的大学生8个维度及健康素养评估水平均优于单身状态的大学生,即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好于单身状态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年龄不是影响健康素养评估分值的重要因素。第四,在健康水平上,女性大学生健康水平高于男性大学生健康水平;在健康水平上显示出恋爱群体优于单身群体;年龄影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大一学生得分最高。第五,大学生的吸烟行为、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锻炼习惯和体能及生活习惯总分对健康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力;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传染疾病预防及健康素养总分对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健康素养对大学生健康水平的直接效应为0.73;生活习惯方式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讨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自评量表》相对于国民健康素养评估问卷更具有针对性,国民健康素养评估问卷是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形成50个题目(判断18道、单选24道、多选14道、情景1道)的评估问卷,该问卷仅报道信度,没有相关效度的研究报告。而《大学生健康素养自评量表》包括营养与维护体重、应激与自我调适、性行为与健康维护、锻炼知识与行为、成瘾物质防范、传染疾病预防、安全维护与暴力规避、用药安全与自我保健8个维度33个条目,且信效度均符合测量学要求。从8个维度分析,营养和维护体重是维护健康的基础,大学生群体中可能存在的“以瘦为美”“身体自我认同”等问题,需要科学的健康知识加以矫正和引导;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在增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流、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大学压力应对与自我调适素养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具有重要作用;大学阶段正是人生性萌动到性旺盛、性冲动到性理性的重要过度阶段,随之社会性观念、人类性行为更趋开放性,性行为、性话题已经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形,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等也随之增加,性行为与健康维护素养对提升大学生自我保护、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等等。本研究8个维度的健康素养考虑到大学生生理、心理、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编制而成,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但还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其存在的不足。

此外,男性大学生更需要关爱和关注。从本研究数据看,女性大学生在生活习惯方式和健康素养上均优于男性大学生,即女性整体健康水平要好于男性整体健康水平。生活习惯、健康素养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基础。从目前的两性文化和社会角色认同角度,男性面临的传统文化压力、社会角色适应性调整压力、两性同场竞争的压力以及男性优势逐渐丧失,加之两性面对压力的归因风格、调节方式、生理保护机制等等的差异性,男性面临的健康问题其实远高于女性面临的风险。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知识学习、人生规划的重要时期,是完全步入社会前的关键准备期,包括健康素养在内的各种知识的积累,将为成功的人生保驾护航。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即健康素养能够预测健康水平,但健康素养更多的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只有把“知”转化成“行”,才能促进自身健康水平,这个“行”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健康的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总分条目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